資源簡介 部編歷史八上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知識點鴉片走私與林則徐禁煙:第二次鴉片戰爭發動原因1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2第二次鴉片戰爭參與列強及時間主謀:英國、法國; 幫兇:俄國、美國。時間:1856年10月---1860年10月3、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借口英國“亞羅號事件”和法國“馬神甫事件”(又稱西林教案)4、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對火燒圓明園。5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結果1858年清政府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西方列強獲得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權。清政府與英法美簽訂《通商章程善后條約》,被迫承認鴉片貿易的合法化。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增開天津商埠,割九龍司給英國,增大賠款額。6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最大受益者俄國通過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我國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7第二次鴉片戰爭影響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