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2 創新永無止境一、學習目標1.能夠意識到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增強憂患意識,自覺融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中。2.通過對科技創新、教育的重要性的學習,理解科教興國戰略的現實意義,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3.知道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原因和做法,充分認識教育的重要性;全面認識萬眾創新。二、合作探究1.運用你的經驗:閱讀教材第20頁的“運用你的經驗”▲思考創新如何使生活變得更方便、更快捷、更美好?◆以小組為單位,描述自己對創新的感受。◆小組成員交流,討論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令每個小組推舉一名代表,匯報本組的主要觀點。2.探究活動一:閱讀教材第22頁的“探究與分享”思考:你在創新科技活動中有哪些收獲?3.探究活動二:閱讀教材第24頁的“探究與分享”思考:中國為什么要自主開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4.探究活動四:閱讀教材第25頁的“探究與分享 ”思考:結合中國高鐵的故事,談談你對創新的看法。5.探究活動五: 閱讀教材第26頁的“探究與分享 ”討論:“科技創新既需要關鍵人物的開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團隊的接續積累”的觀點?三、課堂檢測1.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提出建設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文化自信的關鍵是( )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 B.吸其精華,去其糟粕C.落實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 D.提高人口素質2.2016年中美創新能力及相關經濟發展對比表國別創新能力全球排名,年中國創新能力全球排名第19位,說明我國( )①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但與美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②創新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③經濟保持中高速發展,是帶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④仍需繼續大力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強科技創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 2017年5月18日,我國在南海試采高潛力能源可燃冰獲得成功,實現了在能源勘查開發領域由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這增強了我國的國際話語權,改變著國家力量對比,可燃冰的試采成功( )①將進一步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②表明我國在能源高科技領域已躋身世界前列③表明我國教育水平已領先于世界④說明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 “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要落實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這一系列科技創新舉措,必須做到( )①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②依靠技術引進實現科技進步③把發展科技作為立國之本④把加速科技發展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 2016年5月30日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時強調: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要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2017年1月9日習近平向獲得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趙忠賢院士和屠呦呦研究員頒獎。(1)上述材料說明我國正在實施什么戰略?(2)請列舉我國近年來在科技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3)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參考答案二、合作探究1.舉例說明,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手機支付等2.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收獲言之有理即可)3. 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我國還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選。4. 中國高鐵技術在引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在模仿中學習,消化吸收國外技術,集成創新再到最終實現自主創新。5.科技創新離不開需要研究團隊的接續積累,因為良好的團隊是推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力量,良好的團隊能使一些重大科技創新任務一代又一代繼續下去。三、課堂檢測1.A 2.C 3.B 4.C5.(1) 科教興國戰略 人才強國戰略。(2) C919大型客機; “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 嫦娥一、二號; 遼寧艦; 神舟系列飛船;天宮二號;蛟龍號深潛器;“墨子號”衛星發射成功(3)科技創新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