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2課《原始農耕生活》知識梳理本課重點識記內容1、陜西西安半坡村的半坡遺址,距今約6000年。2、半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的圓形房屋。3、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時代。4、半坡人主要生活用具是陶器。5、半坡人會紡織和制衣。6、生活在長江流域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人,距今7000年左右。7、河姆渡人居住干欄式建筑。8、農業工具是骨耜。會雕刻技術。9、河姆渡人的木構水井是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木構水井。10、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的國家。11、黃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12、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發展是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生活流域:黃河流域。生活地點:陜西西安東部半坡村一帶。距今時間:距今約6000年。居住環境:居住區有房屋、窯穴、壕溝,居住區外有公共墓地和超值陶器的窯場。房屋特點:半地穴式圓形房屋,屋內有灶坑。使用工具:使用磨制石器,稱為新石器時代。制造骨器、角器等。生產活動:從事農業生產,主要種植粟;飼養豬和狗等家畜;用弓箭、長矛、石球等捕獵斑鹿、獐、兔。用漁叉、魚鉤、漁網捕魚。采集野果作為食物的補充。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為彩陶。彩陶以紅底黑色紋飾為主,紋飾多為幾何圖案,還有動植物紋飾,其中魚紋、鹿紋較多。還有裝飾品和少量的樂器,如陶塤。還有紡織、制衣用的骨針、骨錐、紡輪。二、河姆渡人的生活生活流域:長江流域中下游地區。生活地點:浙江余姚。距今時間:距今約7000年。房屋特點:干欄式房屋,這是中國最早的木構建筑。木構水井:河姆渡遺址發現了木結構水井,是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木構水井。主要作物:水稻,遺址中發現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遺址,說明長江下游是亞洲稻的起源地之一。農業工具:最為典型的農業工具是骨耜。主要家畜:豬、狗和水牛。其他器具:會制作陶器和玉器,還有簡單的樂器骨哨。藝術品:會運用雕刻等技術,將象牙和獸骨制成藝術品。懂得使用天然漆。河姆渡出土了中國最早的象牙雕刻。三、原始農耕的發展人工栽培水稻: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的國家。栽培粟:黃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原始農業發展:由最初的“刀耕火種”發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進行耕種。原始農業的重要標志: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發展是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原始農業的地位:原始農業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