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光》班級: 姓名:第一課:光和影1、像電燈這樣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我們生活中的光源有太陽、點燃的蠟燭、打開的電燈、螢火蟲……2、影子產生的條件:光源、遮擋物、屏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3、①影子的方向和長短會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②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距離大影子小,距離小影子大。 ③影子的形狀與光源照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4、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生活中的應用有皮影戲、手影游戲、生活指示等。家長簽名( )第二課:陽光下的影子1、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2、陽光下物體的影子長短的變化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3、人們很早就知道利用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來測定時間。4、古代的人們曾經利用日影觀測儀計時,如日晷。5、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是怎樣變化的?早晨太陽在東偏南,影子在西偏北;中午太陽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陽在西偏北,影子就在東偏南。清晨和傍晚太陽位置最低,影子最長;正午太陽位置最高,影子最短。家長簽名( )第三課:光是怎樣傳播的光是以直線的形式傳播的。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從太陽發出的光到達地球大約需要8分鐘。 3、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會留下一個暗區,這個暗區就形成了影子。 家長簽名( )第四課:光的反射1、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來,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2、反射光也是沿直線傳播的。3、照明燈上要裝燈罩是因為需要增強反光的原因。因為燈罩可以把燈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來向下的光線合在一起,增加亮度。4、教室的墻壁涂成白色是因為白色物體反光較強,可以增強教室內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5、生活中光的反射原理的運用:①汽車反光鏡 ②醫生帶的額鏡 ③潛望鏡 家長簽名( )第五課:光和熱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人們發現太陽的外部溫度約攝氏6千度,內部溫度約攝氏2千萬度。光強溫度就高,光弱溫度就低。凹面鏡和凸透鏡能把光線匯聚起來,形成強光和高溫。凹面鏡和凸透鏡原理的應用:①古代人用凹面的銅鏡取火②利用凹面鏡原理做成的太陽灶③放大鏡④望遠鏡家長簽名( )第六課: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1、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吸熱快,淺色物體吸熱慢。2、物體的粗糙程度與吸熱的本領有關,表面粗糙升溫快,光滑的升溫慢。 3、物體受陽光照射角度與吸熱有關,陽光直射吸熱快,陽光斜射升溫慢。4、人們為什么夏天穿淺顏色的衣服是因為淺色衣服反光能力強,吸收的熱較少,所以穿起來較涼爽。而冬天穿深顏色的衣服是因為冬天溫度低,深色衣服吸熱能力強,反光少,所以穿起來較暖和。 家長簽名( )第七課:做個太陽能熱水器1、太陽能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有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池、太陽能發電站、太陽能充電器、太陽灶……家長簽名( )畫圖并分析。1、凹面鏡匯聚光的原理圖。? ?2、凸透鏡匯聚光的原理圖。 3、潛望鏡光線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