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生產和消費的辯證關系1.生產決定消費:(1)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產品必須先生產出來才能被消費。(2)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隨著生產的發展,消費方式日益多樣化。(3)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隨著生產的發展,消費的數量和質量會日益提高。(4)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沒有產品的生產,人們不會產生對該商品的強烈向往;隨著生產的發展和收入的提高,消費需求會日益增加;隨著生產的發展,生產效率的提高,產品價格日趨下降,也會激起人們的消費欲望。2.消費對生產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1)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只有生產出來的產品被消費了,這種產品的生產過程才算最終完成。(2)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這一作用又稱“消費調節生產”或“消費對生產的導向作用”,強調消費需求的數量和質量調節供給的數量和質量。)(3)消費是生產的動力。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4)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消費是生產的動力,并不是說任何形式的消費都能促進生產發展,只有合理適度的消費才是發展的動力。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消費是生產的動力≠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在解答“生產與消費的關系”這種題目,特別是選擇題,要注意:首先對題肢觀點正誤作出判斷;其次對題目中材料的指向性作出準確把握,弄清材料是強調“生產決定消費”還是“消費反作用于生產”,還是二者都有,最后判斷是“生產決定消費”的哪個具體表現或“消費反作用于生產”的具體表現。二、社會再生產1.含義:生產過程的不斷重復和更新。2.環節:生產、分配、交換、消費。3.關系:直接生產過程是起決定作用的環節;分配和交換是連接生產和消費的橋梁和紐帶,對生產和消費有著重要的影響;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三、大力發展生產力1.原因:(1)理論原因:生產決定消費;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2)現實原因:①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為解決這個矛盾,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②這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的一條基本要求。③大力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④發展生產力,特別是發展先進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3)意義:①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才能擺脫經濟文化落后狀態,縮小歷史遺留下來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上以至超過發達國家,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②發展,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2.措施:(1)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決不能動搖。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2)必須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3)必須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萍际堑谝簧a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4)必須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生產關系、上層建筑與生產力、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5)在遵循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基礎上,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6)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考向一 生產和消費的辯證關系表現闡釋結論生產決定消費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產品只有生產出來,才談得上對它的消費,否則就談不上消費從一定意義上說,人類歷史就是生產發展的歷史。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消費方式就是怎樣消費的問題。高科技電子產品的出現和廣泛應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消費和娛樂的方式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人們消費質量和消費水平的提高,源于社會生產的大力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強調生產出來的產品讓人產生購買的欲望。如沒有汽車生產的大發展,就沒有人們對家庭轎車的普遍需求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消費是生產的目的生產出來的產品只有被消費了,這種產品的生產過程才算最終完成。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重視消費,把擴大內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消費對生產具有導向作用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一個人的勞動能力,無論是智力還是體力,都有一個形成發展的過程。新的、較高水平的消費會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典例1】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下列各項能體現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的是A.數字技術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視聽效果更完美的產品B.人們對健康的關注,推動了綠色食品業的迅速發展C.隨著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D.網上購物方式方便了消費者,增加了社會購買力【答案】B【解析】A、C均體現了生產決定消費,不選;D說法錯誤,社會購買力不是由購物方式決定。只有B體現了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考向二 比較“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和“消費是生產的最終目的和動力”比較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消費是生產的最終目的和動力性質決定作用反作用表現生產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提高,價格下降,刺激消費消費是生產的目的生產改進商品性能等,刺激消費欲望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生產發展使得收入增加,提高消費能力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能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作用結果消費水平提高,生活改善生產發展,經濟增長 【典例2】近年來,在家裝市場中,“輕裝修,重裝飾”已經不再是一句單純的口號。因為美居生活已經成為消費熱點,人們的審美追求日益傾向個性化,家居飾品因此成為一種新興的行業。上述材料說明①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②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③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夠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④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B考向三 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及相互關系生產是起點,消費是終點,分配和交換是橋梁和紐帶,四個環節不斷循環和更新。【典例3】高鐵的運營將改善沿線人民群眾的出行條件,帶動沿線旅游、商貿、餐飲等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推進城市化進程,帶動農村經濟繁榮,改善沿線投資環境,推動地產物業升值。這說明①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②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③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決定生產發展④新產業的成長取決于新消費熱點的出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答案】A1.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費和漫游費,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讓群眾和企業切實收益,為數字中國建設加油助力。若不考慮其他因素,這一政策對促進經濟發展可能帶來的傳導路徑是①降低網絡咨詢成本→刺激信息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②中小企業經營成本降低→淘汰落后產能→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③倒逼網絡技術革新→“互聯網+”深入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成長④網絡運營商成本增加→用戶網絡資費減少→刺激網絡消費拉動經濟增長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2.《共享單車行業就業研究報告》表明,共享單車帶動了智能鎖制造企業50%的就業崗位,帶動了相關自行車企業80%的就業崗位,還新増加超過3萬個線下運維崗位。共享單車的迅速發展對傳統制造企業在技術研發、生產流程、服務體系等領域形成了綜合影響,倒逼企業改進工藝流程,淘汰落后產能,使整個行業迎來一次“顛覆性”的機遇期。這表明 ①共享單車成為激發相關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 ②傳統產業可以拉動經濟新業態的發展③由共享單車帶動的就業產業鏈正在形成 ④共享單車的發展有助于傳統企業降低研發成本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如今,電視晚會、視頻直播、VR等娛樂互動元素與無人機、無人倉等科技元素的加入,讓“雙十一”的營銷早已不再是送折扣券以低價競爭的套路,越來越多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運用,儼然已成為電商發展的最重要動力,這表明①科技創新是影響企業發展的種要因素 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和水平 ③消費能夠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 ④消費方式的改變可以改變商品的價值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4.國家新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把“健康”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更加突出“大健康”的理念?!按蠼】怠睆娬{,以防為主,不僅要治病,還要治“未病之病”(未病先防,重在養生)。下列關于“大健康”理念對經濟影響的推導正確的是①治“未病之病”→傳統中醫養生興盛→中醫藥產業成為支柱產業②居民健康訴求升級→健康服務市場激活→健康產業投入增加③形成以防為主的健康理念→健身等消費方式興起→健身類產品熱銷④民眾健康支出增加→相關企業擴大生產規?!嚓P企業股票價格不斷上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在新時代,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更加突出,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這說明①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②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③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矛盾是我國目前的主要矛盾④科技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必須加快科技的發展,推動技術進步和創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在生活中你會發現,無論是普通用戶還是影視明星,女孩兒們對于自拍行為都是津津樂道。你只需簡單的沖著手機擺個鬼臉或是淺淺一個微笑,單手點按快門,一張照片瞬間便拍攝完成。追其原因,如今的各種美圖、美顏軟件已經成為眾多年輕人使用頻率最高的APP之一。這意味著 ①消費反作用于生產②生產是消費的最終目的③消費對生產具有導向作用④消費為生產創造新的勞動力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7.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發展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持續擴大升級,已進入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消費拉動經濟作用明顯增強的重要階段,呈現出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從有形物質產品向更多服務消費、從模仿型排浪式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等一系列轉變。這表明①居民消費觀念的變化,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消費需求②消費的平穩增長,成為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③消費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④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心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權威數據顯示.中國的單身人士大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4.6%,近幾年,單身高新人士的單身生活正在催生“單身經濟”現象:單人套餐、自助唱吧、自助健身艙在市面上隨處可見。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國的商家正“大開腦洞”,專門訂制產品和服務來迎合單身群體的生活方式。材料表明①新的個性化消費需求對生產調整起導向作用②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支配了生產發展的方向③個性化、多樣化的生產為特色消費創造動力④善于捕捉消費熱點的商家能夠提高市場競爭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別人的桃子一斤只賣幾塊錢,他的桃子一斤能賣十幾塊錢。重慶農民老譚從外地引進優質晚熟水蜜桃,瞄準中高端市場,“品質、品相、品牌咱都有,一點也不愁賣,一年純收入幾十萬元不是問題”。這啟示我們,農業的發展必須①努力開拓市場,擴大銷售范圍 ②增加高端供給,對接市場需求③堅持市場導向,走特色發展道路④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閱讀材料,完成下面要求。知識付費市場的興起源于整個社會對知識的迫切需求。知識付費的本質,就是把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如今,知識付費領域競爭激烈,用戶對內容的選擇比以往更為挑別,用戶流量逐漸向一些高質量的、原創的閱讀內容集中,分答、得到、知乎、喜馬拉雅FM等一批知識付費平臺正在不斷拓展產品形態和營銷模式?!?017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知識付費產業規模約為49.1億元,未來三年,知識付費產業規模還將保持較高成長性持續擴張,預計到2020年,該產業規模將達到235億元。結合材料和所學經濟知識,分析知識付費市場的興起對消費和相關產業發展的積極作用。1.(2017·江蘇政治)2017年2月5日,新世紀以來第14個關注“三農”的中央一號文件發布。該文件指出,在新的歷史階段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是A.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 B.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C.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D.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2.(2017·江蘇政治)數字經濟是隨著信息技術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近年來呈蓬勃發展態勢。據某研究機構測算,2015年中美日英等主要國家數字經濟平均增速約為7. 5%,顯著高于當年全球GDP增速。材料表明,發展數字經濟A.有助于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 B.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C.有利于完善我國收入分配制度 D.能提高我國在國際分工中地位3.(2016·新課標卷1文綜)2015年,某國宏觀經濟形勢如下:產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4.0%;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增幅從2.5%下跌至1%,低于國際公認的合理值3%。據此,預防通貨緊縮成為關注的焦點。若不考慮其他因素,可能引發通貨緊縮的傳導路徑是①產能過剩→工業品供過于求→工業品價格走低→企業利潤下滑②消費低迷→消費品供過于求→消費品價格走低③社會總供給大于社會總需求→物價總水平持續下跌④企業投資萎縮→失業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4.(2018·新課標全國1文綜政治)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來,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和國家全民健身戰略的不斷推進,國內掀起了馬拉松熱。2011年中國馬拉松賽事僅有22場,2017年增長到1100場。據預測,2020年中國馬拉松賽事將達1900場。馬拉松賽事的參與人數多、涉及領域廣。2017年參加馬拉松比賽的人次超過500萬,覆蓋全國234個城市,賽事帶動安保、保健、住宿、餐飲、旅行、體育文化等服務業的發展。據測算,2017年全國馬拉松主辦方的直接營業收入超過270億元,主辦城市的間接收入超過1350億元。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知識分析近年來我國馬拉松熱的驅動因素。【參考答案】【考點沖關】1.D 【解析】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讓群眾和企業切實收益,會降低網絡咨詢成本,從而刺激信息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故①正確;②錯誤,中小企業經營成本降低不會帶來落后產能的淘汰,二者之間沒有必然性,故排除;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會壓縮網絡運營商利潤空間,從而倒逼網絡技術革新,有利于“互聯網+”深入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故③正確;④錯誤,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并不會帶來網絡運營商成本增加,故排除。故本題選D。【點睛】企業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企業的競爭優勢是多種多樣的,如價格、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品牌效應等。這些優勢的取得,或是由于企業掌握了獨特的技術,或是由于企業的管理水平較高,或是以上因素的綜合。企業必須在這些方面有所作為。3.C 【解析】越來越多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運用,儼然已成為電商發展的最重要動力,表明科技創新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無人倉等科技元素的加入,讓“雙十一”的營銷早已不再是送折扣券以低價競爭的套路,表明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和水平,①②項符合題意;材料不體現消費對生產的拉動作用,③項與題意不符;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不會因為消費方式的改變而改變,④項說法錯誤;正確選項為C。4.C 【解析】此題考查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本題出題意圖在于考查學生對于課本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把握,難度適中,得分關鍵在于抓住題干。傳統中醫養生興盛并不能使“中醫藥產業成為支柱產業”表述錯誤,①錯誤,排除;居民健康訴求升級,會激活健康服務市場,最終使健康產業投入增加,故②正確;以防為主的健康理念的形成會使健身等消費方式興起,進而使健身類產品熱銷,故③正確;企業是否擴大生產規模關鍵取決于其盈利的多少,而民眾健康指出增加不一定會使其盈利水平的提高,故④錯誤。故選C。5.C 【解析】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更加突出,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說明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矛盾是我國目前的主要矛盾,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故②③符合題意;①④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排除。故本題選C。6.D 【解析】材料反映社會對自拍行為津津樂道促進了美顏美圖軟件的開發和使用,說明消費反作用于生產,對生產具有導向作用?,故①③符合題意。②錯誤,消費是生產的最終目的;④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排除。故本題選D。7.A 【解析】③選項的表述在題目中沒有體現,故排除。④選項錯誤,題目中沒有涉及消費者消費心理的改變。題目中,我國居民消費呈現出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從有形物質產品向更多服務消費、從模仿型排浪式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等一系列轉變,表明了居民消費觀念的變化,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消費需求;故①入選。題目中,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持續擴大升級,已進入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消費拉動經濟作用明顯增強的重要階段,表明了消費的平穩增長,成為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故②入選。選A。9.B 【解析】老譚的桃子這啟示我們,農業的發展必須進行供給側結構改革,堅持市場導向,對接市場需求,增加高端供給,走特色發展道路,②③項符合題意;材料反映要對接市場需求,走特色個性化發展道路,不體現擴大銷售范圍和擴大生產規模的問題,①④項與題意不符;正確選項為B。10.【答案】對消費:提供個性化知識產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引導樹立正確消費觀,促進消費方式的轉變,實現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的協調發展。對相關產業:推動知識付費產業的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產生拉動效應,帶動上下游產業的發展。【解析】本題設問指向結合材料和所學經濟知識,分析知識付費市場的興起對消費和相關產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屬于意義類試題。意義類的解答題要遵循由近及遠、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間接的思維順序,語言組織要落腳在“有利于”“促進”“增強”“鞏固”等句型。解答時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很強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觀點和具有調動和運用知識以及分析和闡述觀點的能力。審題關鍵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設問要求,調動運用生產決定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知識分析回答。【直通高考】1.C 【解析】面對我國當前的實際,在新的歷史階段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C項正確。2.B 【解析】數字經濟并不一定都局限在國有經濟范圍內,發展數字經濟有助于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的說法不準確,A項不選;材料中中美日等主要國家的數字經濟平均增速顯著高于當年全球GDP增速,這表明發展數字經濟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B項正確;材料沒有表明發展數字經濟與分配制度相關,C項不選;材料也沒有表明發展數字經濟有助于提高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D項不選。4.【答案】居民收入增加,消費結構升級,推動馬拉松賽事的需求上升;馬拉松賽事覆蓋面寬,商業價值大,刺激賽事的供給;賽事帶動相關服務業發展,服務業發展又進一步促進賽事;全民健身戰略實施,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支持馬拉松賽事發展。【解析】本題以近年來我國的馬拉松熱為切入點,考查考生對影響消費的因素、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的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馬拉松熱,是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消費層次逐步提高的表現。近年來我國馬拉松熱的驅動因素,首先,從消費者方面看,收入是影響消費的最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增加,消費結構升級,人們為了滿足更高水平的生活需要,產生了增強身體素質,實現全面發展的愿望。其次,從生產者方面看,消費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馬拉松賽事的參與人數多、涉及領域廣”,馬拉松賽事商業價值大,刺激賽事的供給;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會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賽事帶動安保、保健、住宿、餐飲、旅行、體育文化等服務業的發展”,服務業發展又進一步促進賽事。最后,從國家角度看,全民健身戰略實施,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支持馬拉松賽事發展。分層組織答案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