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戰2019年高考政治考點一遍過考點11+國家財政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戰2019年高考政治考點一遍過考點11+國家財政

資源簡介


(一)財政
1.含義: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財政。
2.目的:履行對內對外職能,國家必須占有和消費一定的社會財富。
3.實質:是一種分配關系,財政收入與支出是國家參與社會分配的兩個方面。其中,財政收入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分得的一部分產品;財政支出則是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的一次集中性分配。
4.實現形式:財政主要是通過國家預算的形式實現的。
(1)國家預算是指由政府提出并經過法定程序審查批準的國家年度基本收支計劃。經過審批的財政預算方案是國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2)國家決算是指上一年度預算執行結果的會計報告。
(二)財政收入
1.含義: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籌集起來的資金。
2.來源及構成:根據國家籌集資金的渠道,可以分為稅收收入、利潤收入、債務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簡而言之:稅、利、債、費的收入。其中稅收收入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財政最重要的來源。
(1)稅收收入:稅收在財政收入中占主導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廣,最穩定可靠的財政收入形式。
(2)利潤收入:主要包括國有企業稅后利潤中按規定上繳國家的部分,國家從參股企業中取得的分紅收入。
(3)債務收入:是國家通過借貸的方式,從國內外取得的收入。國家財政部門在國內外發行債券、向外國或國際金融機構取得借款,都形成債務收入。
(4)其他收入:泛指稅、利、債以外的收入,主要包括收費、罰款和公用事業收入中上繳國家的部分。
3.財政收入的影響因素: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1)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二者是根與葉、源與流的關系。
(2)分配政策:在社會財富總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財富過多,會直接減少企業和個人的收入,不利于企業生產的擴大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最終將對財政收入的增加產生不利影響;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將直接影響國家職能的有效發揮,降低財政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最終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和個人收入的增加。
◎拉弗曲線:一般情況下,稅率越高,政府的稅收就越多,但稅率的提高超過一定的限度時,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投資減少,收入減少,即稅基減小,反而導致政府的稅收減少,描繪這種稅率與稅收關系的曲線叫做拉弗曲線。
◎財政收入并非越多越好。
(1)財政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財政收入的增加,從當前來看,有利于增強國家的宏觀調控能力,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促進資源合理優化配置;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從長遠來看,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和個人收入的增加。
(2)在經濟總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財政收入過多,會直接減少企業和個人的收入,不利于企業生產的擴大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最終將對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加產生不利影響。
(3)財政收入的增加,從根本上說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只有加快經濟發展,大力增加社會財富總量,才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持續增長。
4.增加財政收入的措施:
(1)大力發展國民經濟,增加社會財富。
(2)國家應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正確處理好國家、企業、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又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三)財政支出
1.含義:國家對籌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財政支出。
2.構成:
(1)經濟建設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設支出、企業挖潛改造資金、地質勘探費用、支援農村生產支出等;國家財政用于經濟建設方面的支出有利于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
(2)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支出。主要包括這些單位的人員經費和設備購置、維護及公務費用支出。
(3)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包括國家用于政府機關、司法部門、駐外機構以及軍隊建設、國防建設等方面的支出。國家用于這方面的支出是鞏固國家政權、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保證。
(4)社會保障支出。指國家為公民提供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的各種費用。
(5)債務支出。國家用于償還各種債務本息的支出。
(四)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的三種關系
1.財政收支平衡:受多種因素的制約,財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況幾乎不存在。當年的財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屬于財政收支平衡。
◎財政赤字率指財政赤字與GDP之比,國際上財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線為3%。
2.財政盈余:是指當年的財政收入大于財政支出的部分。財政盈余意味著財政支出有充足的保障,對經濟發展有利;但盈余過多,則意味著財政資金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也會對經濟發展不利。
3.財政赤字:是指當年的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的部分。財政赤字意味著財政支出要依靠借債來維持,容易引發通貨膨脹,對經濟發展不利;但在經濟發展放緩的情況下,適當擴大財政赤字,對于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因此,國家應當根據具體情形,合理確定財政收支關系,促進社會總供求平衡。
(五)財政的作用
1.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財政通過國民收入的再分配,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與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社會穩定和諧。
2.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果完全由市場配置資源,會導致投入某些行業、地區的資源嚴重不足,影響社會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行與發展。國家通過財政支持這些行業、地區的建設,有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例如,能源、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行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建設周期長,投資風險大,離不開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
3.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經濟平穩運行要求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現大起大落。在經濟增長滯緩、經濟運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約時,政府可以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增加經濟建設支出、減少稅收,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拉動經濟增長。在經濟過熱、物價上漲、經濟運行主要受供給能力制約時,政府可以采取緊縮性財政政策,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抑制總需求,穩定物價,給經濟“降溫”。
◎社會總供給: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通常是一年)內實際提供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總量。它包括兩個部分:一是由國內生產活動提供的最終產品和勞務;二是由國外提供的最終產品和勞務,即商品和勞務進口。
◎社會總需求: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通常是一年)內實際形成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購買力總量。它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國內需求,包括投資需求和國內消費需求;二是國外需求,即產品和勞務出口。
考向一 國家財政的作用
作用
表現
舉例
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財政通過國民收入的再分配,縮小收入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與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基本醫療、基本養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果完全由市場配置資源,會導致投入某些行業、地區的資源嚴重不足,影響社會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行與發展。國家通過財政支持這些行業、地區的建設,有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
增加對西部的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業投入力度
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通過增加或縮小財政收入或支出,可以保持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基本平衡,避免出現大起大落
擴張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
【典例1】當前,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力度發展高速鐵路,加大力度發展航空航天事業,加大力度推行“寬帶中國”戰略。國家加大力度實施這些措施是著眼于運用財政
①提高社會總體消費水平  ②促進資源合理配置 
③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  ④增強國有經濟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國家財政沒有提高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作用,①錯誤;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力度發展高速鐵路,加大力度發展航天事業,加大力度推行“寬帶中國”戰略,有利于促進資源合理配置,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②③正確且符合題意;④與題意不符,材料沒有涉及國有經濟的問題,而是國民經濟的發展問題,故排除。選D。
考向二 正確認識國家的財政政策
1.幾種財政政策的比較
2.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比較
【典例2】當前,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復蘇乏力,國際貿易增長低迷,國內長期積累的矛盾和風險進一步顯現,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新舊動能轉換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為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政府
①可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 
②可采取緊縮性財政政策 
③增加經濟建設支出,減少稅收,刺激總需求 
④增加社會總供給,抑制居民消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考向三 國家預算與國家決算的比較
國家預算
國家決算
區別
含義
由政府提出并經過法定程序審查批準的國家年度基本收支計劃
指上一年度國家預算執行結果的會計報告
功能
包括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是一定時期財政分配的起始階段,預算分為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
是一定時期財政分配過程的終結階段,它可以檢驗預算的科學性,檢查預算的完成情況,總結上一年工作的成敗
聯系
預算和決算共同構成了國家財政分配的全過程,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預算是決算的前提,決算是對預算
的檢驗和評價,二者相輔相成
【典例3】下列關于國家預算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它是國家的收入與支出 
②它是國家的基本財政計劃 
③它是國家財政的主要環節 
④國家預算經過財政部門批準才能生效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國家預算。國家的收入與支出是指財政,不是指國家預算,故①錯誤。國家預算是國家的基本財政計劃,是國家財政的主要環節,故②③正確。國家預算應為同級人大批準,故④錯誤。故選D。
1.為進一步緩解“入園難”問題,改善幼兒園辦園條件和辦園質量,北京市級財政將補貼幼兒園辦園成本。其中,市財政將對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擴大學位給予一次性補助,標準為生均10000元。北京市的做法會導致
A.通過財政補貼促進教育公平
B.公共物品全部由政府提供
C.消除幼兒教育中市場調節的不足
D.北京市財政達到收支平衡
2.2018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今年要完成鐵路投資732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左右,水利在建投資規模達到l萬億元。這體現了財政
①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
②在資源配置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③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有一種扶貧債是國家用于彌補扶貧工作重點項目的資金缺口,所采用的一種市場化、透明化的直接債務融資方式。扶貧債的償債資金來源主要有兩個途徑,其一是產業扶貧項目帶來的收益,其二用于扶貧搬遷的基礎設施配套部分資金需要政府通過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支付。對扶貧債認識正確的是
①擴大扶貧資金的使用范圍 ②減少政府扶貧資金的支出
③扶貧債有公益性質,可實現多方共贏 ④風險小于同類債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繼續實行減稅政策,階段性提高財政赤字率”。中央提高財政赤字率的合理性在于
①經濟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需要充分發揮財政對經濟發展的調節作用
②財政赤字的增加不會引發經濟風險
③保持貨幣供應量合理充裕,降低社會融資風險
④通過財政杠桿功能,刺激社會總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中提出,我國力爭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實現這個目標,需要積極籌措公共服務財政資金和提高使用效益。下列舉措能夠實現上述目標的是
①實行股權激勵合理配置,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②積極籌措資金,確保金融機構資金流向公共服務領域
③加強監督和問責,優化公共服務財政資金支出結構
④通過預算和法定程序審批,加大公共服務財政的投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某地推出共有產權住房政策,政府出讓部分土地收益建設住房,低價配售給符合條件的保障對象。購房人依合同和政府共同擁有房屋產權,未來可回購政府所持的產權份額。這一政策有利于
①滿足住房剛需,抑制房價過快增長
②引入社會資本,增加居民財產收入
③發揮財政作用,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紅利
④發揮政府在房地產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財稅關聯著市場,又關聯著政府,財稅政策、財稅改革對社會生產,對要素的市場化改革,對政府治理的現代化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財政的作用不僅僅是減稅或出錢,更多的是在治理方式上做文章,引導市場形成一種正確的行為方式。這說明
①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需要發揮政府的作用
②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
③減少財政對經濟建設的支出有利于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
④國家財政能比較及時、靈敏地反應市場狀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如圖為我國2013—2017年稅收、財政收入和GDP增長率的變化圖。據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是此消彼長的關系
B.稅收和財政收入的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
C.十八大后的五年間,國家收入持續增長
D.擴張性財政政策是經濟平穩運行的基礎
9.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扶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的支持,更多地向創新驅動、“三農”、民生等領域傾斜。這說明我國財政能夠
①增加財政補貼和信貸等融資手段對國有經濟、國有支柱企業的扶持
②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推動創業創新,激發經濟發展的活力
③優化在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等方面的供給,全面改善人民的生活
④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每年的預算報告被形象地稱作“國家賬本”,每年國家的錢怎么收、怎么花,一筆筆都有精心安排。根據下表2018年預算報告,以下判斷不正確的是
2018年的財政政策
預計全年再減稅8000多億元,將減輕稅費負擔1萬億元以上;財政赤字2.38萬億元,赤字率預計2.6%
2018年的主要支出政策
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3500億元,比2017年增加5500億元
中央財政共安排大氣、水、土壤三項污染防治資金405億元,比2017年增加64.65億元
中央財政補貼地方專項扶貧資金比2017年增加200億元;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90元
A.降低成本,進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B.安排轉移支付資金13500億元,化解金融風險
C.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
D.財政在調節資源合理配置,改善民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11.國家財政部發布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規定,自2018年1月1日開始,續航里程在300km以下的純電動汽車所能夠獲得的補貼金額有所降低,續航里程超過了300km,補貼金額則有所增加。若用S、S′表示新能源汽車供給曲線的變化,不考慮其他因素,準確反映續航里程在300km以上的純電動汽車補貼前后供給變化的圖示是
12.2018年2月24日,遼寧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要加大社會服務力度。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按規定享受扶持政策和優惠政策;各級政府可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將養老服務項目委托社會組織實施。下列對政府購買養老服務項目委托社會組織實施這一模式將產生的影響,分析正確的是
A.服務性組織之間形成競爭——社會服務水平提高——居民享受高質量養老服務
B.財政養老資金大量增加——社會服務水平提高——居民享受高質量養老服務
C.社會服務水平提高——居民享受高質量養老服務——財政養老資金大量增加
D.財政養老資金大量增加——服務性組織之間形成競爭——社會服務水平提高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據此回答13-14題。
13.2018年2月1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驅車2個多小時,從西昌市來到位于大涼山深處的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解放鄉火普村,走進彝族貧困群眾家中,看實情、問冷暖、聽心聲,同當地干部群眾共商精準脫貧之策。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
①是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
②能夠實現少數民族地區與發達地區同步發展
③是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環節
④關系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能否實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17年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提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推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進一步擴大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采用生產獎補、勞務補助等方式增強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實現可持續穩固脫貧。這說明財政
①能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
②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力量
③為民生改善提供物質保障
④是實現脫貧致富的內在動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017·北京文綜)下圖反映了某國1976年~2016年期間的經濟運行情況,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凱恩斯主義可以解釋時段一的經濟困境
B.按照新自由主義的主張,在時段二應該加強政府管制
C.該國在時段三陷入了“滯脹”的困境
D.在時段三可以通過擴張性財政政策拉動經濟增長
2.(2016·新課標III文綜)下圖反映我國2009~2015年的宏觀經濟狀況。為保持國內經濟平穩、持續增長,政府可以采取的財政措施是
①提高企業稅費,增加財政收入
②發行國債,擴大經濟建設支出
③降低企業稅費,扶持企業創新
④減少財政赤字,降低財政赤字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5·天津文綜)根據《經濟生活》知識,結合下圖能夠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A.財政收支與經濟總量正相關
B.財政赤字是經濟發展中的必然現象
C.緊縮性財政政策是政府抑制經濟過熱的手段
D.經濟總量提高是財政收入增加的基礎
4.(2015·北京文綜)未來幾年我國財政收入將由高速增長轉向中低速增長,財政支出會呈剛性增長,財政管理要求更規范科學。這種“財政新常態”意味著在保證財政收支大致平衡的前提下,適度增加財政赤字規模。下列政策不會導致財政赤字增加的是
A.擴大以營業稅改增值稅為重點的結構性減稅政策適用范圍
B.清理、規范、取消多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
C.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政府投資力度
D.盤活政府部門資金存量,提高財政資金運轉效率
5.(2015·浙江文綜)為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的進程,我國將實施“中國制造2025”規劃,采取財政貼息、加速折舊等措施,推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升級。這表明
A.加快技術創新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B.財政政策可以促進資源合理配置
C.國家通過增加財政支出來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D.貨幣政策成為我國經濟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手段
6.(2016·浙江文綜)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據中共中央“十三五”規劃建議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的要求,H市各級黨委和政府勇擔扶貧責任,積極創新扶貧方式,運用中央和省級財政扶貧資金,對有勞動能力的支持發展特色產業和轉移就業,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實施扶貧搬遷,對喪失勞動能力的實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從而打開了扶貧開發工作的新局面。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經濟信息。
(2)結合材料二,運用財政作用的知識,分析H市扶貧工作中采取的方式所包含的經濟學道理。
【參考答案】
【考點沖關】
1.A 【解析】北京市財政將對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擴大學位給予一次性補助,這一做法會改善幼兒園辦園條件和辦園質量,進一步緩解“入園難”問題,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A項符合題意;材料反映的是財政補貼而非公共物品全部由政府提供,B項與題意不符;這一做法有利于彌補而不是消除幼兒教育中市場調節的不足,C項說法錯誤;材料不體現北京市財政是否達到收支平衡問題,D項與題意不符;正確選項為A。
4.C 【解析】中央提高財政赤字率,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刺激需求,促進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是通過財政杠桿功能,刺激社會總需求,發揮財政對經濟發展的調節作用,故①④符合題意;②錯誤,財政赤字的增加在適度的情況下不會引發經濟風險,如果超過國際警戒線,就會引發經濟風險;③屬于貨幣政策,與題干財政政策不符,故排除。故本題選C。
5.D 【解析】實行股權激勵合理配置與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沒有必然聯系,①說法錯誤;金融機構資金流不屬于財政資金,②不符合題意;加強對公共服務財政資金使用的監督和問責,優化公共服務財政資金支出結構,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務財政資金使用效率,③正確;通過預算和法定程序審批,加大公共服務財政的投入,有利于積極籌措公共服務財政資金,④正確。故本題選D。
6.B 【解析】某地推出共有產權住房政策低價配售給符合條件的保障對象發揮了財政的作用,可以滿足人們對住房的需求,有利于滿足住房剛需,抑制房價過快增長,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紅利,故①③符合題意;②不符合題意,題干并未涉及引入社會資本,增加居民財產收入;④錯誤,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是市場,不是政府。選B。
7.A 【解析】③選項錯誤,市場在資源的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與增加還是減少財政指出無關。④選項錯誤,價格因素能夠比較及時、靈敏地反應市場狀況。題目中,財政的作用不僅僅是減稅或出錢,更多的是在治理方式上做文章,引導市場形成一種正確的行為方式。這說明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需要發揮政府的作用,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故①②選項入選。選A。
8.C 【解析】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并不是此消彼長的關系,A項不選;圖表中稅收和財政收入的增長并不與經濟發展同步,B項不選;圖表中2013—2017年稅收、財政收入和GDP增長率都呈正值,這說明十八大后的五年間,國家收入持續增長,C項正確;擴張性財政政策并不是經濟平穩運行的基礎,D項不選,故本題選C。
9.D 【解析】本題考查國家財政的作用。信貸等融資手段屬于貨幣政策而不是財政政策,排除①;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而財政屬于宏觀調控的經濟手段,在資源配置中不起決定性作用,②說法錯誤;③④正確且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
11.A 【解析】本題考查國家財政的作用。國家財政部發布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規定,自2018年1月1日開始,續航里程在 300km以下的純電動汽車所能夠獲得的補貼金額有所降低,續航里程超過了300km,補貼金額則有所增加,國家鼓勵續航里程超過了300km純電動汽車的發展,不考慮其他因素,即續航里程在300km以上的純電動汽車的價格不變,這會導致生產續航里程在300km以上的純電動汽車的企業的利潤增加,從而擴大生產規模,增加供給,A正確且符合題意;B反映的是價格未變,供給減少;C反映的是價格上漲,供給增加;D反映的是價格下降,供給增加;都與題意不符,排除;故本題選A。
12.A 【解析】本題考查科學的宏觀調控。政府購買養老服務項目委托社會組織實施,使服務性組織之間形成競爭,有利于促進社會服務水平提高,從而使居民享受高質量養老服務,A正確且符合題意;政府購買養老服務項目委托社會組織實施這一模式不會導致財政養老資金大量增加,其它選項傳導都是錯誤的;故本題選A。
13.B 【解析】本題考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是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關系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能否實現,①④正確且符合題意;②錯誤,錯在“同步發展”;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環節,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
14.C 【解析】本題考查國家財政的作用。進一步擴大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實現可持續穩固脫貧,這說明財政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力量,為民生改善提供物質保障,②③正確且符合題意;①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④說法錯誤,錯在“內在動力”;故本題選C。
【直通高考】
1.D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及歸納問題的能力。通過圖示看出,時段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較高,適合采用緊縮性貨幣和財政政策,但凱恩斯主張采取赤字財政政策,通過擴大財政支付來增加投資,刺激消費,擴大需求,不符合題意;新自由主義反對政府對經濟的過多干預,主張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場自由化,故“時段二應該加強政府管制”錯誤,排除B;時段三說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較低,失業率較高,此時可以通過擴張性財政政策拉動經濟增長,不是陷入“滯脹”的困境,C錯誤,D符合題意。
3.D 【解析】財政收入與經濟總量正相關,而不是與財政收支正相關,因為實際生活中財政收支的關系有三種情況:財政收支平衡、財政赤字、財政盈余,A 表述錯誤;財政赤字指當年的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的部分,經濟發展中可能出現財政赤字、也可能是財政收支平衡、也有可能是財政盈余,所以B表述絕對化;經濟過熱,物價上漲時,政府可以采取緊縮性財政政策給經濟降溫,圖未反映出經濟過熱和緊縮性政策,C本身正確但與不符合題意;經濟發展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二者是根與葉、源與流的關系,D正確且符合題意。
4.D 【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注意設問“不會導致財政赤字增加的是”,財政赤字即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擴大支出”和“減少收入”將導致赤字的增加,反之則不會。擴大營業稅改增值稅為重點的結構性減稅政策適用范圍會減少財政收入,會導致財政赤字的增加,A不符合題意。清理、規范、取消多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也會減少財政收入,會導致財政赤字的增加,B不符合題意。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政府投資力度會增加財政支出,導致財政赤字的增加,C不符合題意。盤活政府部門資金存量,提高財政資金運轉效率不會影響財政的收入和支出,因此,不會導致財政赤字的增加。D符合題意。
5.B 【解析】A錯誤,加快技術創新并不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故排除。B正確且符合題意,題中采取財政貼息推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升級,說明財政政策可以促進資源合理配置,故入選。C與題意不符,題中事例強調發揮財政作用合理配置資源,而不是促進經濟平穩運行,故排除。D與題意不符,題中涉及的是財政政策,而不是貨幣政策,故排除。
6.【答案】(1)1978年到2014年,我國的GDP和人均GDP不斷增加,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成就巨大;2014年與1978年相比,我國農村貧困發生率大幅下降,貧困人口明顯減少,說明我國扶貧工作成效卓著。但2014年農村貧困人口絕對數量仍然巨大,扶貧任務艱巨。我國的GDP和人均GDP不斷增加為扶貧脫貧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来县| 苏尼特左旗| 建昌县| 津市市| 中宁县| 屏东县| 深圳市| 三亚市| 井研县| 嘉黎县| 屏边| 光泽县| 双峰县| 安图县| 称多县| 绥中县| 江口县| 巴林左旗| 宝兴县| 榆树市| 鹤壁市| 黑河市| 崇义县| 屏边| 丽水市| 东阿县| 得荣县| 射阳县| 萨迦县| 汉源县| 南开区| 隆林| 梁平县| 余江县| 松桃| 诸暨市| 桃源县| 三江| 沽源县| 泽普县| 荃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