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戰2019年高考政治考點一遍過考點10+效率與公平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戰2019年高考政治考點一遍過考點10+效率與公平

資源簡介


(一)正確認識和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1)關系
①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社會公平以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率、增加社會財富為基礎,沒有效率作為前提和基礎的公平,只能導致平均主義和普遍貧窮;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證,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維護勞動者權益,激發勞動者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率的積極性。
②矛盾性:二者概念不同,分別強調不同的方面。
(2)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
①實現效率與公平的正確結合,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配與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
②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
(二)重視社會公平的依據
(1)有利于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體現。
(2)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它有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3)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只有維護勞動者公平分配的權利,保證勞動者的利益,才能激發勞動者發展生產、提高勞動效率的積極性,才能促使人們奮進,使社會具有生機和活力。
(4)是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體現,也有利于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共同富裕這一根本目標。
(5)它有利于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發展。
▲特別提示:收入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義
(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2)相對平等不是絕對平等。它允許差別存在,否認差別的絕對平等會陷入平均主義,收入分配公平與平均主義有著根本的區別。
(3)平均主義抹殺了一切勞動差別和分配差別,要求絕對平均,實際違背了公平原則,壓抑勞動者的創造性。所以,收入分配公平與平均主義是根本對立的。
(三)如何實現社會公平
(1)生產決定分配,要實現分配公平必須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創造社會財富,為實現分配公平奠定物質基礎。
(2)制度保證: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
(3)重要舉措
①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這有利于理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的分配關系,維護勞動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調整投資與消費的關系,促進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因此,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
②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要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的問題。要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調節過高收入,清理規范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努力縮小城鄉、區域、行業收入分配差距。
▲知識遷移
收入分配公平不等于堅持平均主義: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它有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平均主義是指在收入分配上搞“平均”“吃大鍋飯”,實際上嚴重挫傷了勞動者勞動的積極性,不利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而且平均主義不問勞動和付出的多少,一味強調報酬的均等,這實際上背離了公平原則。
“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時富裕”:
“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同等程度富裕”。想讓所有的人同時同等程度富裕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否則只能導致“共同貧窮”。
考向一 兼顧效率與公平
效率
公平
是什么
含義
效率指經濟活動中產出與投入的比率,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為什么
兩者關系角度
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社會公平的逐步實現只有在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率、增加社會財富的基礎上才有可能
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維護勞動者權益,激發勞動者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率的積極性
必要性角度
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自然資源相對匱乏。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怎么做
總體思路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
具體策略
既要反對平均主義,也要防止收入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典例1】收入分配中的效率與公平是一對矛盾,分別強調不同的方面。但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效率與公平是相輔相成的。這是因為
A.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二者的對立已經消失
B.我國收入分配中的效率與公平都是以提高企業和國民經濟的經濟效益為首要目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D.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質基礎,效率是實現社會公平的政治保證
【答案】C
考向二 正確認識我國收入差距的現狀與國家宏觀政策的實施
收入分配制度關系到每個居民的切身利益,對社會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新常態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有助于經濟結構的調整,提高居民的消費支出比例,又能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推動經濟增長。
從整體而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從根源上縮小貧富差距的辦法。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宋曉梧認為,要想進一步深化改革、發展經濟,就必須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依照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提出的三次分配理論,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收入分配可劃分為初次、二次和三次,初次分配即居民的個人工資、獎金、財產轉讓等形式的勞動報酬;二次分配則是政府的稅收、社會保障支出等形式;三次分配主要是慈善、捐贈和救濟等收入。其中,初次、二次分配是我國收入分配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初次分配要注重縮小收入差距,提高勞動收入占比,二次分配則要明確防止逆向轉移的出現。
收入差距的表現
國家宏觀政策
區域收入差距,主要指東西部收入差距
統籌區域發展
行業收入差距,主要指壟斷行業收入過高
加強對壟斷行業的改革
城鄉收入差距
統籌城鄉發展
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過低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大財政對保障人民生活的支出力度;由“國富”向“民富”轉變
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過低
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典例2】我國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依然突出,要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針對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國家應該
①加強企業對收入分配的調節 
②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③通過強化稅收調節,整頓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④防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實現同步富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D
【解析】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措施,我國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所以②③是正確的。“加強企業對收入分配的調節”的說法是不對的,正確的說法是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①錯誤;同步富裕是無法實現的,會導致平均主義,④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故選D。
考向三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關系
初次分配
再分配
區別
含義
是指在生產活動中,企業作為分配主體,將國民生產總值在國家、企業、個人之間進行分配
是指在初次分配結果的基礎上,政府對收入要素進行再次調節的過程
手段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初次分配關系主要由市場機制形成,生產要素價格由市場供求決定,政府通過法律法規和稅收進行調節和規范,不直接干預
主要通過稅收、提供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轉移支付等調節手段進行
目的
提高效率、兼顧公平。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如果分配中存在的問題過多,再分配很難糾正過來
注重公平、兼顧效率。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但如果再分配調節力度過大,出現獎懶罰勤效應,就會既損害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也會損害效率,最終影響再分配的調節能力和社會公平的功能
聯系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促進效率與公平,才能促進國民收入合理分配,最終既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又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
【典例3】我國不斷深化分配改革,努力實現收入分配格局由“金字塔型”向“橄欖型”轉變。
實現這一轉變,就要
①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②取締過高收入,保護合法收入 
③努力縮小城鄉、區域、行業收入差距
④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與公平,①錯誤。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要求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調節過高收入,清理規范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努力縮小城鄉、區域、行業收入分配差距,②說法錯誤,③④說法正確。故選D。
考向四 基尼系數
基尼系數,是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根據勞倫茲曲線所定義的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它是比例數值,在0和1之間,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
基尼系數,按照聯合國有關組織規定:
低于0.2
收入絕對平均
0.2~0.3
收入比較平均
0.3~0.4
收入相對合理
0.4~0.5
收入差距較大
0.5以上
收入差距懸殊
經濟學家們通常用基尼指數來表現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財富分配狀況。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根據黃金分割律,其準確值應為0.382。一般發達國家的基尼指數在0.24到0.36之間,美國偏高,為0.4。2010-2015年,全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從0.481下降到0.462,但以基尼系數的國際標準來衡量,我國收入差距已經非常明顯,貧富差距嚴重。
【典例4】聯合國有關組織規定: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數若低于0.2表示收入絕對平均,0.2~0.3表示比較平均,0.3~0.4表示相對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目前中國的基尼系數為0.46,城市的基尼系數是0.34,農村的基尼系數是0.37。這表明我國在收入分配上
①收入差距較大 ②收入差距懸殊
③城鄉差距造成了基尼系數的擴大 ④城鄉作為兩個部分自身的差距不是很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把我國的基尼系數與材料相比較不難看出,②應排除。故選C。
1.M省提出,到2020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達到全國當年水平,“橄欖型”分配結構(“橄欖型”分配格局是指一個以中產階層為主體,富人階層和貧窮階層比例都較小的、形如橄欖球的社會群體收入分配結構)初步形成。下列有利于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的是
①完善分配制度,調節過高收入
②強調以勞動的質量為唯一尺度分配產品
③改革稅制增加社會各階層收入
④提高初次分配中勞動報酬比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第九屆中挪社會政策論壇的主題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經濟全球化新挑戰、新動力”。若這一目標得以實現,其對我國經濟可能產生的傳導路徑是
A.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消費需求升級——生產規模擴大——推動經濟轉型
B.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促進按勞分配——勞動者積極性提高——提高經濟效率
C.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高收入人群減少——促進按勞分配——維護社會穩定
D.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促進分配公平——刺激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
3.貧困經濟學有一個規律:今天的收入差距+今天的人力資本差距=明天的收入差距。(注:人力資本指勞動者通過教育、培訓、保健等方面的投資而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的積累。)據統計,未來20年我國新增勞動力的1/3將來自貧困地區。為縮小今后的收入差距,當前需采取的措施有
①堅持并完善我國現行的分配制度
②消除一切影響就業的不利障礙
③繼續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教育投入
④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近年來,我國貧富差距一直比較大。在過去的十年里,我國雖然改善了基本健康保險和福利制度,普及了農村地區九年義務教育,取消了農業稅,但這還遠遠不夠。專家指出,家庭收入差距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一定程度上要歸因于再分配制度。這啟示我們,縮小收入差距,國家應
①降低企業職工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②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調節過高收入
③健全稅收和轉移支付等調節機制
④完善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初次分配過于“親資本”,勞動者報酬所占比例總體偏低,使廣大居民相對“沒有錢可花”;再分配力度不夠,政府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使得居民“有錢也不敢花”。這正是當前收入分配格局引發內需相對不足的癥結所在。要處理好材料中兩方面問題的關系,應該
A.兼顧效率與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與公平
B.加快經濟發展,為增加居民收入奠定基礎
C.以公平為主,讓人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D.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強調公平
6.下圖所示為庫茲涅茲曲線,表明當一國人均GDP從1000美元向3000美元邁進時,往往是利益矛盾不斷加劇,收入分化加速的時期。我國當前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針對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勞動者工資偏低現象,國家提出逐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為此,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大力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
②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
③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就業能力
④建立和完善城鄉一體的勞動力流動市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享到大眾手中,那么它將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是有危險的。因為它注定會威脅到社會的穩定。”這一觀點啟示我們,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必須處理好
A.市場機制與宏觀調控的關系
B.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
C.發展經濟與公平分配的關系
D.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8.下圖表示效率與收入差距的關系,橫軸x代表收入差距,縱軸y代表效率,原點O表示絕對的平均主義和絕對的低效率。曲線表示效率隨著收入差距的擴大而變化的情況。該圖表明
A.效率與公平是矛盾的,不可能同時實現
B.收入差距擴大會使效率降低
C.收入差距與效率是正相關關系
D.將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內有助于保持較高的效率
9.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鼓勵勤勞守法致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調節職能,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下列傳導過程能夠實現上述目標的是
①實行個人所得稅改革→增加工薪階層可支配收入→促進收入分配公平
②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③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④實行股權激勵→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調整收入分配格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8年2月,李克強總理表示,要穩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合理調整社會最低工資標準;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補貼制度,并向艱苦地區及特殊崗位傾斜;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對此下列選項理解正確的有
①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②通過加強宏觀調控,以彌補市場調節的局限性
③國家堅持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④財政具有促進社會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018·江蘇政治)最低工資制度旨在保護低收入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因此最低工資應高于勞動力市場供需平衡時的工資水平。2017年,我國有22個地區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圖中(P代表勞動力價格,Q代表勞動力數量,D、S分別代表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P1、P2分別表示變化前后的勞動力價格)能正確反映這一變化的是
2.(2015·山東文綜)國務院決定,2015年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選項中,對國務院的這一決定理解正確的是
A.提高醫療補助標準,優化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
B.健全初次分配機制,協調國家與個人的利益關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水平
D.增加貨幣供應量,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水平
3.(2015·廣東文綜)基尼系數是判斷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程度的指標,該系數介于0~1之間,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表明收入差距越大。國際上通常把0.40作為貧富差距的警戒線。2010~2014年,中國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數分別是0.481、0.477、0.474、0.473和0.469。對比下圖,不考慮各國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的差異,可以推斷出
2010年部分發達國家的基尼系數
①近年來,中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且高于圖中發達國家
②法國收入再分配政策對貧富差距的調整效果比英國更明顯
③中國應運用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手段強化再分配功能
④發達國家依賴以市場為主導的收入分配機制實現社會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2015·海南政治)某村一個種植大戶和一個耕種自有承包地的普通農戶在2014年種植作物的品種和投入產出情況如下表所示。回答問題。
從表中可以看出
①種植白菜的投入產出比高于種植土豆
②種植玉米的投入產出比低于種植小麥
③投入產出比最小的是種植小麥
④普通農戶種植玉米的投入產出比高于種植大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參考答案】
【考點沖關】
1.B 【解析】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是指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要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的問題。要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①④是實現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適合題意;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是錯誤的;③過于絕對,排除;故選B。
4.C 【解析】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要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的問題,就要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②③適合題意。縮小收入差距需要提高企業職工個人所得稅起征點,①錯誤;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這有利于讓一切生產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但不能縮小收入差距,④不適合題意;故本題選C。
5.A 【解析】本題考查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材料中,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應該兼顧效率與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與公平,A符合題意;B表述不符合題意,排除;C、D表述錯誤,排除。故本題選A。
6.C 【解析】本題通過“庫茲涅茲曲線”考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③和④選項是提高勞動者工資偏低,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就業率的措施。①和②選項與題意不符合。選C。
7.C 【解析】該題強調經濟發展成果應該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強調的是經濟效益與社會公平的關系。故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必須處理好發展經濟與公平分配的關系,故C入選。其他選項表述與題意不符。
8.D 【解析】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在x1之前,收入差距與效率是正相關關系,在x1之后,收入差距擴大會使效率降低,故B、C觀點片面,排除;效率和公平是對立統一的,故A錯誤;圖示信息說明只有將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內才有助于保持較高的效率,故本題選D。
10.D 【解析】國務院關于穩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一系列措施,體現了財政具有促進社會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是國家堅持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的表現,③④項符合題意;材料不體現財政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①項與題意不符;材料不體現市場調節的局限性,②項與題意不符;正確選項為D。
【直通高考】
1.A 【解析】本題考查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最低工資制度旨在保護低收入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屬于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最低工資應高于勞動力市場供需平衡時的工資水平,勞動力價格直線P1應高于勞動力市場供需平衡時的工資水平。BCD不符合題意。答案為A。
2.C 【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把握關鍵詞“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提高”,這屬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表現,有利于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水平,C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A中的“優化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不符合題;這樣做并不是增加貨幣供應量,D錯誤。
3.B 【解析】②③正確且符合題意,圖示表明法國在收入再分配政策后的基尼系數數值明顯低于英國,說明其對貧富差距的調整效果比英國更明顯,同時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表明,中國應運用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手段強化再分配功能。①④與題意不符,根據題干提供的數值,中國的基尼系數逐年降低,說明近年來中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小,但仍高于發達國家。題中圖示表明發達國家通過市場的分配差距仍然很大,在經過國家的再分配之后,差距明顯縮小,說明發達國家也并不是以市場為主導的收入分配機制實現社會公平。故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原县| 三明市| 德清县| 搜索| 疏附县| 济源市| 林州市| 枞阳县| 西峡县| 鄱阳县| 泰兴市| 德庆县| 合川市| 延安市| 枣阳市| 临澧县| 桓台县| 西宁市| 平南县| 三门县| 宜兰市| 东宁县| 台前县| 丹寨县| 桃园市| 津南区| 隆尧县| 康平县| 霍林郭勒市| 黔东| 安义县| 义乌市| 高安市| 金寨县| 陈巴尔虎旗| 介休市| 大冶市| 蓝田县| 北辰区| 舒兰市|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