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講 幾何問題總復習(二)模塊一、圓與扇形:一、相關公式:圓的面積=πr2;扇形的面積=;圓的周長=2πr;扇形的弧長=。二、基本圖形:1.“弓形”:弓形一半不要求求周長,主要求面積。一般說來,弓形面積=扇形面積?三角形面積。(除了半圓)2.“彎角”:彎角面積=正方形?扇形;3.“谷子”:谷子面積=弓形面積×2。4.圓環:圓環面積=π×(R2?r2)。例1.求下列圖形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 , 。(π取3.14)解:①S1=π×52÷4?5×5÷2=7.125;②S2=5×5?π×52÷4=5.375;③S3=2×(π×52÷4?5×5÷2)=14.25.例2.(1)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單位:厘米)(π取3.14) (2)已知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25cm2,則圓環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π取3.14)解:(1)S1=π×(152?102)=392.5(平方厘米);(2)S2=(R2?r2)÷2=25,解得R2?r2=50, 圓環的面積=π×(R2?r2)=157(平方厘米)。模塊二、圖形變換技巧:常用的思想方法:1.轉化思想(復雜轉化為簡單,不熟悉的轉化為熟悉的);2.等積變形(割補、平移、旋轉等);3.借來還去(加減法);4.外圍入手(從會求的圖形或者能求的圖形入手,看與要求的部分之間的關系);5.容斥(實際上容斥的思想是貫穿于加減法始終的。我們把兩部分面積加起來,去掉總面積,剩下的就是重疊部分的面積);6.差不變。例3.如圖,直角三角形ABC中,AB是圓的直徑,且AB=20,陰影甲的面積比陰影乙的面積大7,求BC長。(π取3.14)解:陰影甲的面積與陰影乙的面積都加上半圓內的空白部分,分別成為半圓和三角形ABC,所以π×102÷2?20×BC÷2=7,得157?10BC=7,所以10BC=150,BC=15.例4.(1)下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結果保留π) (2)如圖,ABCD是正方形,且FA=AD=DE=EW=1,則陰影部分的面積為,其中a= ,b= 。(π取3)解:(1)按圖所示,將中間的陰影部分分成兩部分,分別旋轉到對應位置, 則陰影部分成為一個大弓形, 則陰影部分的面積為S=π×42÷4?4×4÷2=4π?8;(2)如圖所示,將弓形BF,旋轉到對應位置,則陰影部分組合在一起,它是梯形減去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扇形,所以陰影部分面積S=(1+2)×1÷2?1×1÷2?π×12÷8 =,所以a=5,b=8.模塊三、旋轉與軌跡:例5.如圖,以OA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積是24平方厘米,斜邊長是10厘米,將它以O點為中心旋轉90°,那么三角形掃過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π取3)解:三角形掃過的面積是扇形OAA’加上三角形的面積, 所以S=π×102÷4+24=99(平方厘米)。例6.一只狗被栓在底座為邊長3m的等邊三角形建筑物的墻角上(如圖),繩子長是4米,則狗所能到的地方的總面積是 平方米。(π取3.14) 解:活動范圍是一個半徑為4,圓心角為300度的扇形加上兩個半徑為1圓心角為120度的小扇形, S==43.96(平方米)。隨 堂 練 習1.下列各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分別是 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圖中單位為cm,π取3)解:①S1=33÷2=; ②S2=π×22÷4?π×12÷2=1.5; ③S3=π×62÷8?62÷4=4.5.2.已知:如圖,大圓半徑為R,小圓半徑為r,兩個同心圓構成一個圓環。以圓心O為頂點,半徑R為邊長做一個正方形,再以O為頂點,以r為邊長做一個小正方形,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為50平方厘米,則圓環面積是 平方厘米(π取3.14)解:陰影部分面積是R2?r2=50, 圓環面積是S=π×(R2?r2)=50×3.14=157.3.如圖,直角三角形ABC中,AB是圓的直徑,且AB=20,BC=15,陰影甲的面積與陰影乙的面積的差為 。(π取3.14)解:陰影甲的面積與陰影乙的面積的差=π×102÷2?20×15÷2=7.4.已知:如圖所示,四個全等的圓每個半徑均為2m,陰影部分的面積是 m2。解:將陰影圓平分為4個扇形,將其中3個扇形移到另外三個圓中,這樣陰影部分恰好組成一個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為4,所以S陰影=42=16(平方米)。解2:陰影部分的面積S=4×(2×2?π×22÷4)+π×22=16(平方米)。5.如圖,在一個很大的羊圈中,用一根長3米的繩子把一只羊栓在墻角,羊活動的區域面積是 平方米。(π取3.14)解:羊的活動范圍是以墻角為圓心,繩子長3米為半徑的一個90°的扇形。區域面積S=π×32÷4=7.065(平方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