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講《功和功率》達標檢測卷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75分)1.下列單位中,不屬于功的單位的是( ?。?br/>A.伏 安 B.牛 米 C.千瓦時 D.瓦 秒2.關于體育考試中的一些場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跳繩過程中,要克服體重做功B.實心球拋出后最終落回地面是因為受到重力作用C.跑步到達終點時人不能馬上停下來是因為具有慣性D.立定跳遠的同學跳出后在空中受到推力的作用3.以下實例,力對物體做功的是( )A.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不動 B.小明將水桶從地面上提起C.吊車吊著貨物在空中水平勻速移動 D.用力搬桌子而未搬起4.如圖為主攻手朱婷扣球時的實際情景照片,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朱婷在起跳后上升的過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B.朱婷在起跳后上升的過程中,地面對她做功C.球離開朱婷的手后繼續往前飛行,是因為手對球做功D.球離開朱婷的手后繼續往前飛行,只有重力做功5.如圖所示的幾種情景中,人對物體做了功的是( ?。?br/>A.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滾動 B.學生背著書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C.女孩把一箱報刊搬起來 D.司機推汽車汽車卻紋絲不動6.研究物體運動時常利用“頻閃攝影”的方法,即在暗室中采用閃光燈每隔相等的時間閃亮一次,底片就記錄下此時物體運動的位置。如圖是兩個質量相同的小球甲、乙豎直下落時的頻閃照片(每隔0.02s閃亮一次),據此記錄,兩球均從a下落到b處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甲球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一定平衡 B.甲、乙兩球的重力做功相等C.甲球用時較長,為0.12s D.甲球受到的阻力大于乙球受到的阻力7.如圖,是小球從某高度處由靜止下落h過程的路程與時間關系圖,圖中,描述重力對該球做功大小與時間關系正確的圖象是( )A. B. C. D.8.在圖中,ma>mb>mc,在同樣大的力F作用下,都沿著力F的方向移動了S,比較力F對三個物體所做的功,結論是( ?。?br/>A.一樣多 B.對a做的功多 C.對b做的功多 D.對c做的功9.小明將掉在地面上的物理書撿起來放在課桌上,他對課本所做功最接近于( ?。?br/>A.0.02J B.0.2J C.2J D.20J10.甲、乙兩輛汽車在水平公路上行駛,它們的牽引力F甲:F乙=3:1,速度V甲:V乙=4:1,車重G甲:G乙=2:1,則在相等時間內牽引力做的功W甲:W乙為( )A.3:1 B.6:1 C.12:1 D.24:111.如圖所示,用10N的水平推力推著重為60N的物體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若推力對物體做了60J的功,則在這一過程中( ?。?br/>A.物體一定運動了6m B.重力做的功一定為360JC.物體一定受到10N的摩擦力 D.物體受到的支持力做了360J的功12.作用力F1與F2分別對兩個物體做功,兩個物體通過的距離之比為s1:s2=1:2,功的大小之比為W1:W2=4:3,則這兩個力的大小之比F1:F2是( ?。?br/>A.2:3 B.3:8 C.8:3 D.3:213.如圖是一個兩面光滑的三角形斜面,∠BAC小于∠BCA,同一個物體分別在AB和BC斜面上受到拉力勻速運動到B點,所需拉力分別為F1和F2,所做的功分別為W1和W2,則( )A.F1=F2 W1=W2 B.F1>F2 W1>W2C.F1<F2 W1<W2 D.F1<F2 W1=W214.科學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用所學科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使用簡單機械都能省力,也可以省功B.坐沙發比坐木凳舒服,利用了減小壓力來減小壓強的原理C.多吃水果、蔬菜可以補充維生素,維生素為人體生理活動提供能量D.通風櫥是用排風扇將櫥內廢氣直接排放到室外的裝置,它是一種不完善的防污設施15.關于功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做功快的機械,功率大 B.做功多的機械功率大C.做功時間短的機械,功率大 D.做功過程中能量損失少的功率大16.下列單位不屬于功率單位的是( ?。?br/>A.J/s B.N m/s C.W D.N m17.如圖甲所示,木塊放在水平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木塊使其做直線運動,兩次拉動木塊得到的s﹣t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 兩次對應的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F1、F2,兩次拉力的功率分別為P1、P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A.Fl>F2、P1>P2 B.Fl=F2、P1>P2 C.F1>F2、P1=P2 D.F1<F2、Pl<P218.在高處的同一點,將三個質量相同的小球,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分別上拋、平拋和下拋,并落到同一水平地面上,(不考慮空氣阻力)則( ?。?br/>A.三個小球落地時,所用時間都相同B.從拋出到落地的過程中,重力對它們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C.從拋出到落地的過程中,重力對它們做的功相同D.三個小球落地時的速率可能不相等19.如圖是使用汽車打撈水下重物示意圖,在重物從水底拉到井口的過程中,汽車以恒定速度如圖向右運動,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輪的摩擦,四位同學畫出了汽車功率(P)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其中正確的是( ?。?br/>A. B. C. D.20.鐵路提速要解決許多具體的技術問題,其中提高機車牽引力功率是一個重要問題。已知勻速行駛時,列車所受阻力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列車要提速,就必須研制出更大功率的機車。那么當列車分別以120km/h和40km/h的速度在水平軌道上勻速行駛時,機車的牽引力功率之比為( ?。?br/>A.3:1 B.9:1 C.27:1 D.81:121.等高線存在于生活中,比如美麗的梯田,比如彎曲的盤山公路。車子在盤山公路上爬坡時,司機會換抵擋。這樣做是為了使車輛向上行駛時可以( )A.獲得更大的功率來爬坡 B.提高機械效率 C.減小所做的功 D.獲得更大的牽引力22.甲、乙兩輛功率相等的汽車,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勻速通過的路程之比為2:1,那么( ?。?br/>A.它們的牽引力之比為1:2 B.它們的牽引力之比為2:1C.它們做的功之比為1:2 D.它們做的功之比為2:123.學習了功率的知識后,小科和幾位同學準備做“比一比誰的功率大”的活動。以下是他們設計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①測量出各自的體重、爬樓用的時間和爬樓的高度,算出功率進行比較。②控制爬樓的時間相同,測量出各自的體重、爬上樓的高度,算出功率進行比較。③控制爬樓的高度相同,測量出各自的體重、爬樓用的時間,算出功率進行比較。A.只有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 D.①②③24.甲、乙兩人進行爬竿比賽,甲從某一位置勻速爬到竿頂是9秒,乙從同一位置勻速爬到同一竿頂用時10秒,甲、乙兩人體重之比是5:6,則他們爬竿的功率之比這P甲:P乙是( ?。?br/>A.5:6 B.6:5 C.15:8 D.25:2725.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勻質長直木板長度L為50厘米,質量為2千克,它的右端與桌面相齊,與桌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2牛。若在長木板左端用一水平力F將其勻速推下桌子,水平推力至少要做功( )A.0.5J B.1.0J C.2.0J D.5J二.非選擇題(共25分)26.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水平桌面上的鉤碼所受的重力。彈簧測力計從圖示位置開始向上緩慢提升,其示數F與上升的高度h之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試解答下列問題:(1)鉤碼所受的重力為_________N。(2)當h=4cm時,桌面對鉤碼的支持力是_________N。(3)從開始提升到h=16cm,彈簧測力計對鉤碼所做的功是_________。27.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緩慢提升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鉤碼。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圖中提環上升的高度h之間的關系。則鉤碼的重力大小為_________N.從開始提升到h=15cm處,彈簧拉力對鉤碼所做的功為_________J。28.功率相等的甲、乙兩輛汽車,在相等時間內,甲、乙兩車通過的距離之比是 2:1,則甲、乙兩汽車牽引力之比為_________,甲、乙兩汽車做功之比為_________。29.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提著質量相同的甲、乙兩個物體豎直向上運動,甲、乙兩物體上升高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在前2s內彈簧測力計對兩個物體做的功率P甲_________P乙(選填“大于”、“小于”、“等于”)在前4s內,兩個物體上升的高度度h甲_________h乙(選填“大于”、“小于”、“等于”);在第8s時,彈簧被拉長的長度△L甲_________△L乙(選填“大于”、“小于”、“等于”)30.如圖所示,在一次戶外運動中,小明先后順著豎直的桿和繩作上爬和下滑運動。(1)小明沿桿下滑過程中,_________力對小明做功,小明重力勢能減小。(2)小明沿較粗糙的繩勻速下滑受到的摩擦力為f繩、沿桿勻速下滑受到的摩擦力為f桿,則,f繩_________f桿(選填“>”,“=”,“<”)。(3)若小明沿桿向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_。31.甲、乙兩位同學對“雨滴的下落速度是否跟雨滴的大小有關”持有不同的意見,于是他們對此展開研究。他們從網上查到,雨滴在下落過程中接近地面時受到的空氣阻力與雨滴的橫截面積S成正比,與雨滴下落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f=kSv2(其中k為比例系數,是個定值),雨滴接近地面時可看做勻速直線運動。把雨滴看做球形,其半徑為r,密度為ρ,比熱為c,球的體積為V=πr3.(注:所有結果均用字母表示)(1)半徑為r的雨滴重力為_________。(2)在接近地面時,大雨滴的下落速度_________小雨滴的下落速度(選填“大于”“等于”“小于”),寫出推理過程。(3)假設半徑為r的雨滴在近地面下落h高度的過程中,重力對它所做的功全部轉化為雨滴的內能,則雨滴的溫度升高了多少?32.在學習了功與功率后,某同學想對自己騎自行車時的體能進行測試,若騎自行車行駛過程中消耗的化學能有50%轉化成機械能,他快速騎行時對自行車的平均功率是150W.試回答:(1)冬天在結冰的地面騎車容易滑倒,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自行車受到摩擦力變小。(2)他騎行10分鐘至少消耗了多少化學能?(3)他騎自行車時,自行車以平均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獲得了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則此過程中自行車受到的阻力是多大?(4)若自行車一直以平均功率行駛,他(仍以原功率騎行)和爸爸分別騎自行車勻速經過同一段平直公路都需要20分鐘,爸爸騎車受到的阻力是他騎車時的1.5倍,則爸爸騎車的平均功率是多少?2第八講《功和功率》達標檢測卷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75分)1.下列單位中,不屬于功的單位的是( )A.伏 安 B.牛 米 C.千瓦時 D.瓦 秒【答案】A【解析】A、伏特是電壓的單位,安培是電流的單位,伏 安是電壓、電流乘積的單位,而電壓、電流的乘積是電功率,所以伏 安是電功率的單位。故A符合題意。B、牛頓是力的單位,米是長度單位也是距離的單位,力和距離的乘積是功,即牛 米是功的單位,故B不符合題意;C、生活中講電功,就是說消耗了多少度的電,即電能表的示數,它是用度做為單位,也就是千瓦 時。是電功的單位,故C不符合題意。D、瓦是電功率的單位,秒是時間的單位,電功率乘以時間是功(W=Pt),即瓦 秒是功的單位,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2.關于體育考試中的一些場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跳繩過程中,要克服體重做功B.實心球拋出后最終落回地面是因為受到重力作用C.跑步到達終點時人不能馬上停下來是因為具有慣性D.立定跳遠的同學跳出后在空中受到推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A、跳繩過程中,用力使身體向上運動,所以是克服重力做功,故A正確;B、實心球拋出后,受重力作用,重力使實心球向下運動,落向地面,故B正確;C、跑步到達終點不能立即停下來,是人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前行,故C正確;D、立定跳遠的同學跳出后在空中受到重力作用,故D錯誤。故選D。3.以下實例,力對物體做功的是( )A.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不動 B.小明將水桶從地面上提起C.吊車吊著貨物在空中水平勻速移動 D.用力搬桌子而未搬起【答案】B【解析】A、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不動,這樣是有力但無距離,沒有做功,不符合題意;B、將水桶從地面上提起,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對物體做功了,符合題意;C、雖然有力也有距離,但此距離不是在力的方向上,力與距離垂直,沒有做功,不符合題意;D、搬桌子而未搬起,有力而無距離,沒有做功,不符合題意;故選B。4.如圖為主攻手朱婷扣球時的實際情景照片,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朱婷在起跳后上升的過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B.朱婷在起跳后上升的過程中,地面對她做功C.球離開朱婷的手后繼續往前飛行,是因為手對球做功D.球離開朱婷的手后繼續往前飛行,只有重力做功【答案】A【解析】A、朱婷在起跳后上升的過程中,在重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克服自身重力做功。故A正確;B、朱婷在起跳后上升的過程中,有距離無力,地面對她不做功。故B錯誤;C、球離開朱婷的手后繼續往前飛行,是因為球具有慣性,球離開朱婷的手后不再受到人的動力,手對球不做功。故C錯誤;D、球離開朱婷的手后繼續往前飛行,除重力做功外,還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此還要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故D錯誤。故選A。5.如圖所示的幾種情景中,人對物體做了功的是( ?。?br/>A.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滾動 B.學生背著書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C.女孩把一箱報刊搬起來 D.司機推汽車汽車卻紋絲不動【答案】C【解析】A、踢出去的足球,足球離開腳,不再受人的作用力,人不做功;B、學生背著書包,用力向上,在平路面上勻速前進,在力的方向上沒移動距離,學生不做功。C、女孩把箱子搬起來,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女孩對箱子做了功;D、司機推汽車不動,施加了力,但沒移動距離,司機不做功。故選C。6.研究物體運動時常利用“頻閃攝影”的方法,即在暗室中采用閃光燈每隔相等的時間閃亮一次,底片就記錄下此時物體運動的位置。如圖是兩個質量相同的小球甲、乙豎直下落時的頻閃照片(每隔0.02s閃亮一次),據此記錄,兩球均從a下落到b處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甲球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一定平衡 B.甲、乙兩球的重力做功相等C.甲球用時較長,為0.12s D.甲球受到的阻力大于乙球受到的阻力【答案】B【解析】A、乙球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同,并且乙做直線運動,所以乙球做勻速直線運動,甲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甲做直線運動,所以甲做變速直線運動,故甲受力不平衡,故A錯誤;B、甲、乙兩球的質量相同,則重力相同,兩球均從a下落到b處,下落高度h相同,由W=Gh可知,甲、乙兩球的重力做功相等,故B正確。C、從位置a豎直下落到位置b,乙球所用時間為0.02s×3=0.06s,故C錯誤;D、乙球進行勻速直線運動,乙受到豎直向上的阻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甲進行加速直線運動,甲的重力大于甲受到的阻力。甲乙重力相同,所以甲受到的阻力小于乙受到的阻力,故D錯誤。故選B。7.如圖,是小球從某高度處由靜止下落h過程的路程與時間關系圖,圖中,描述重力對該球做功大小與時間關系正確的圖象是( ?。?br/>A. B. C. D.【答案】C【解析】∵小球重力做功W=Gh,小球的重力不變,因此重力對小球做的功W=Gh只與小球的下落高度有關;由題干提供的h﹣t圖象可知:單位時間內物體下落的高度越來越大;∴單位時間內重力對該球做功也越來越多。故選C。8.在圖中,ma>mb>mc,在同樣大的力F作用下,都沿著力F的方向移動了S,比較力F對三個物體所做的功,結論是( )A.一樣多 B.對a做的功多 C.對b做的功多 D.對c做的功【答案】A【解析】因為對三個物體的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的力F,三個物體在力F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都是s,根據功的計算公式W=FS可知,F對三個物體所做的功一樣多。故選A。9.小明將掉在地面上的物理書撿起來放在課桌上,他對課本所做功最接近于( )A.0.02J B.0.2J C.2J D.20J【答案】C【解析】一本物理課本的質量m=200g=0.2kg,G=mg=0.2kg×10N/kg=2N,課桌高度約為1m,人對課本做的功:W=Gh=2N×1m=2J。故選C。10.甲、乙兩輛汽車在水平公路上行駛,它們的牽引力F甲:F乙=3:1,速度V甲:V乙=4:1,車重G甲:G乙=2:1,則在相等時間內牽引力做的功W甲:W乙為( )A.3:1 B.6:1 C.12:1 D.24:1【答案】C【解析】相等時間內,甲、乙兩輛汽車在水平公路上移動的距離之比:S甲:S乙=4:1,牽引力做的功之比:W甲:W乙=F甲S甲:F乙S乙=×=12:1,故選C。11.如圖所示,用10N的水平推力推著重為60N的物體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若推力對物體做了60J的功,則在這一過程中( ?。?br/>A.物體一定運動了6m B.重力做的功一定為360JC.物體一定受到10N的摩擦力 D.物體受到的支持力做了360J的功【答案】A【解析】A、已知物體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由W=Fs可得,物體移動的距離:s===6m,故A正確;BD、由于物體在重力和支持力的方向上都沒有移動的距離,因此重力、支持力做的功為0J,故B、D錯誤;C、由于物體的運動狀態不確定,所以無法求得摩擦力,故C錯誤。故選A。12.作用力F1與F2分別對兩個物體做功,兩個物體通過的距離之比為s1:s2=1:2,功的大小之比為W1:W2=4:3,則這兩個力的大小之比F1:F2是( )A.2:3 B.3:8 C.8:3 D.3:2【答案】C【解析】∵W=Fs,∴F=,∴=×=×=×=8:3。故選C。13.如圖是一個兩面光滑的三角形斜面,∠BAC小于∠BCA,同一個物體分別在AB和BC斜面上受到拉力勻速運動到B點,所需拉力分別為F1和F2,所做的功分別為W1和W2,則( ?。?br/>A.F1=F2 W1=W2 B.F1>F2 W1>W2C.F1<F2 W1<W2 D.F1<F2 W1=W2【答案】D【解析】斜面AB傾斜角度小于BC,所以物體沿AB運動時拉力較?。ㄊ×Γ碏1<F2;斜面光滑說明摩擦力為0,即:使用光滑的斜面沒有額外功,由W=Gh可知,拉力在兩斜面上做功相同,即W1=W2。故選D。14.科學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用所學科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使用簡單機械都能省力,也可以省功B.坐沙發比坐木凳舒服,利用了減小壓力來減小壓強的原理C.多吃水果、蔬菜可以補充維生素,維生素為人體生理活動提供能量D.通風櫥是用排風扇將櫥內廢氣直接排放到室外的裝置,它是一種不完善的防污設施【答案】D【解析】A、滑輪組在使用的時候既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據功的原理,任何機械都不省功,故A錯誤;B、坐沙發比坐木凳舒服,是利用了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B錯誤;C、為人體生理活動提供能量是主要是糖類,故C錯誤;D、通風櫥是用排風扇將櫥內廢氣直接排放到室外的裝置,這樣會污染空氣,它是一種不完善的防污設施,故D正確。故選D。15.關于功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做功快的機械,功率大 B.做功多的機械功率大C.做功時間短的機械,功率大 D.做功過程中能量損失少的功率大【答案】A【解析】A、功率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功率越大表示物體做功越快,故A正確;BC、功率的大小不但和做功的多少有關,還跟所用時間的長短有關,所以做功多的機械功率不一定大,做功時間短的功率不一定大,故BC錯誤;D、做功過程中能量損失少的,效率可能高,但與功率無關,故D錯誤。故選A。16.下列單位不屬于功率單位的是( ?。?br/>A.J/s B.N m/s C.W D.N m【答案】D【解析】A、由P=知,功的單位是J,時間單位是s;故得出功率單位為:J/s;故J/s屬于功率的單位;B、由P=Fv知,力的單位為N,速度單位是m/s;故功率單位為:N m/s;故N m/s屬于功率單位;C、功率的國際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為W;故W是功率的單位;D、功的計算公式為:W=Fs,故N m是功的單位;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17.如圖甲所示,木塊放在水平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木塊使其做直線運動,兩次拉動木塊得到的s﹣t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 兩次對應的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F1、F2,兩次拉力的功率分別為P1、P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Fl>F2、P1>P2 B.Fl=F2、P1>P2 C.F1>F2、P1=P2 D.F1<F2、Pl<P2【答案】B【解析】由圖乙可知,木塊兩次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因為同一木塊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兩次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相等,故兩次對應的彈簧測力計示數相等,即F1=F2;從圖乙中可以判斷出,第1次木塊的運動速度大于第2次木塊的運動速度,即v1>v2,根據公式P=Fv可知,當拉力相等時,速度越大,拉力的功率越大,則:P1>P2。綜上所述,ACD錯誤,B正確。故選B。18.在高處的同一點,將三個質量相同的小球,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分別上拋、平拋和下拋,并落到同一水平地面上,(不考慮空氣阻力)則( )A.三個小球落地時,所用時間都相同B.從拋出到落地的過程中,重力對它們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C.從拋出到落地的過程中,重力對它們做的功相同D.三個小球落地時的速率可能不相等【答案】C【解析】A、小球在空中的運動時間不同,上拋運動的時間最長,下拋運動的時間最短,故A錯誤;BC、重力做功W=Gh=mgh,三個球拋出點的高度相同,小球質量相同,則整個過程中,重力對小球做功相同;小球在空中的運動時間不同,上拋運動的時間最長,下拋運動的時間最短,且重力做功相等,根據P=可知,重力對它們做功的平均功率不同,故B錯誤,C正確;D、不考慮空氣阻力,則小球的機械能守恒;由于小球的質量不變、原來的高度相同、拋出時初速度相同,則三個小球的機械能相同;落地時,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則三個小球落地時的動能相等,所以,三個小球落地時的速率相等,故D錯誤。故選C。19.如圖是使用汽車打撈水下重物示意圖,在重物從水底拉到井口的過程中,汽車以恒定速度如圖向右運動,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輪的摩擦,四位同學畫出了汽車功率(P)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其中正確的是( ?。?br/>A. B. C. D.【答案】D【解析】汽車勻速運動,重物也勻速運動,在重物露出水面前,浮力不變,F=G﹣F浮,所以拉力不變,根據P=Fv可知:汽車的功率不變;在物體露出水面而沒完全露出時,浮力減小,F=G﹣F浮,所以拉力增大,根據P=Fv可知:汽車的功率增大;在物體完全露出液面時,F=G,拉力不變,根據P=Fv可知:汽車的功率不變;綜上所述,汽車的功率先不變,再增大,最后又不變,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20.鐵路提速要解決許多具體的技術問題,其中提高機車牽引力功率是一個重要問題。已知勻速行駛時,列車所受阻力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列車要提速,就必須研制出更大功率的機車。那么當列車分別以120km/h和40km/h的速度在水平軌道上勻速行駛時,機車的牽引力功率之比為( )A.3:1 B.9:1 C.27:1 D.81:1【答案】C【解析】從題可知,==,已知列車勻速行駛時所受阻力與速度平方成正比,即f=kv2,當列車在水平軌道上勻速行駛時,牽引力等于阻力,即F=f=kv2,∴牽引力之比為:====,機車的牽引力功率之比為:===。故選C。21.等高線存在于生活中,比如美麗的梯田,比如彎曲的盤山公路。車子在盤山公路上爬坡時,司機會換抵擋。這樣做是為了使車輛向上行駛時可以( ?。?br/>A.獲得更大的功率來爬坡 B.提高機械效率 C.減小所做的功 D.獲得更大的牽引力【答案】D【解析】A、從功率的計算公式P=可知,要想判斷功率的大小,應該同時考慮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的時間,故A錯誤。B、從機械效率的公式η=可知,要想判斷機械效率的大小,應該同時考慮有用功和總功,故B錯誤。C、從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故C錯誤;D、車子在盤山公路上爬坡時,司機會換抵擋,根據P=Fv知,在汽車功率一定時,速度減小,增加上坡的牽引力,故D正確。故選D。22.甲、乙兩輛功率相等的汽車,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勻速通過的路程之比為2:1,那么( ?。?br/>A.它們的牽引力之比為1:2 B.它們的牽引力之比為2:1C.它們做的功之比為1:2 D.它們做的功之比為2:1【答案】A【解析】兩車在相等的時間內勻速通過路程之比2:1,則由v=得:;由P=FV得:=,因兩車功率和運動時間均相同,由W=pt得:做功之比為1:1。故選A。23.學習了功率的知識后,小科和幾位同學準備做“比一比誰的功率大”的活動。以下是他們設計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br/>①測量出各自的體重、爬樓用的時間和爬樓的高度,算出功率進行比較。②控制爬樓的時間相同,測量出各自的體重、爬上樓的高度,算出功率進行比較。③控制爬樓的高度相同,測量出各自的體重、爬樓用的時間,算出功率進行比較。A.只有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 D.①②③【答案】D【解析】爬樓是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功率P=,若做功時間t一定,測出各自的體重m和爬樓的高度h,體重和爬樓高度、g的乘積越大,功率就越大;控制爬樓高度一定,測出各自的體重m和爬樓時間t,若的比值越大,功率就越大;測出各自的體重、爬樓時間和爬樓的高度,根據P=求出功率,比較功率的大小。所以三種方法都是可以的。故選D。24.甲、乙兩人進行爬竿比賽,甲從某一位置勻速爬到竿頂是9秒,乙從同一位置勻速爬到同一竿頂用時10秒,甲、乙兩人體重之比是5:6,則他們爬竿的功率之比這P甲:P乙是( )A.5:6 B.6:5 C.15:8 D.25:27【答案】D【解析】∵甲、乙兩同學從同一位置爬桿到頂端,∴爬桿上升的高度h相同,又∵W=Gh,甲、乙兩同學的體重G甲:G乙=5:6,∴甲、乙兩同學爬桿做功:W甲:W乙=G甲h:G乙h=G甲:G乙=5:6,∵甲、乙兩同學爬桿所用時間:t甲:t乙=9s:10s=9:10,∴甲、乙兩同學爬桿做功功率:==×=×=25:27。故選D。25.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勻質長直木板長度L為50厘米,質量為2千克,它的右端與桌面相齊,與桌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2牛。若在長木板左端用一水平力F將其勻速推下桌子,水平推力至少要做功( )A.0.5J B.1.0J C.2.0J D.5J【答案】A【解析】因為勻速推動,在推動的過程中,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滑動摩擦力不變,推力不變;推力:F=f=2N,因當重心到達桌子的邊緣時,木板將翻轉,所以推力作用的距離:s=L=×50cm=25cm=0.25m。推力做功:W=Fs=2N×0.25m=0.5J。故選A。二.非選擇題(共25分)26.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水平桌面上的鉤碼所受的重力。彈簧測力計從圖示位置開始向上緩慢提升,其示數F與上升的高度h之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試解答下列問題:(1)鉤碼所受的重力為_________N。(2)當h=4cm時,桌面對鉤碼的支持力是_________N。(3)從開始提升到h=16cm,彈簧測力計對鉤碼所做的功是_________。【答案】(1)4.5;(2)1.5;(3)0.45J。【解析】(1)鉤碼離開桌面后測力計的示數不再變化,此時示數即為鉤碼所受重力大小,故鉤碼所受的重力為4.5N;(2)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由圖象知:當h=6cm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5N,則=0.75N/cm,表示每伸長1cm所需拉力為0.75N;則當h=4cm 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0.75N/cm×4cm=3N;此時測力計受重力、拉力、支持力的作用,支持力等于重力減去拉力即4.5N﹣3N=1.5N;(3)由圖象知,鉤碼移動的距離s=16cm﹣6cm=10cm=0.1m,彈簧測力計對鉤碼所做的功是W=Fs=4.5N×0.1m=0.45J。27.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緩慢提升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鉤碼。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圖中提環上升的高度h之間的關系。則鉤碼的重力大小為_________N.從開始提升到h=15cm處,彈簧拉力對鉤碼所做的功為_________J。【答案】4;0.4。【解析】(1)由圖乙可知,測力計上升的高度h超過5cm后,測力計的示數不變為4N,此時鉤碼離開桌面,測力計的示數即為鉤碼所受重力大小,故鉤碼所受的重力為4N;(2)從開始提升到h=15cm的過程中,鉤碼向上移動的高度h=15cm﹣5cm=10cm=0.1m,測力計對鉤碼所做的功:W=Gh=4N×0.1m=0.4J。28.功率相等的甲、乙兩輛汽車,在相等時間內,甲、乙兩車通過的距離之比是 2:1,則甲、乙兩汽車牽引力之比為_________,甲、乙兩汽車做功之比為_________。【答案】1:2 1:1【解析】由P=得:W=Pt,故做功之比為:===1:1;由W=Fs得:F=,故牽引力之比為:===1:2;29.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提著質量相同的甲、乙兩個物體豎直向上運動,甲、乙兩物體上升高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在前2s內彈簧測力計對兩個物體做的功率P甲_________P乙(選填“大于”、“小于”、“等于”)在前4s內,兩個物體上升的高度度h甲_________h乙(選填“大于”、“小于”、“等于”);在第8s時,彈簧被拉長的長度△L甲_________△L乙(選填“大于”、“小于”、“等于”)【答案】(1)小于;(2)小于;(3)等于。【解析】(1)已知甲、乙兩個物體質量相同,則其重力相同,則兩彈簧測力計示數相同,F甲=F乙;由圖象可知,前2s內,乙上升的高度大于甲上升的高度,h甲<h乙,根據P=,所以前2s內彈簧測力計對兩個物體做的功率P甲<P乙;(2)由圖象可知,乙上升到4m后再沒有上升處于靜止狀態,甲上升的距離與時間成正比,甲一直勻速上升,在前4s內上升的高度小于4m;(3)由(2)的分析知,甲乙兩物體均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彈簧的拉力都等于重力,根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性質,物體對彈簧的拉力大小也相等;由彈簧測力計的測力原理,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在第8s時,兩彈簧被拉長的長度△L甲等于△L乙;30.如圖所示,在一次戶外運動中,小明先后順著豎直的桿和繩作上爬和下滑運動。(1)小明沿桿下滑過程中,_________力對小明做功,小明重力勢能減小。(2)小明沿較粗糙的繩勻速下滑受到的摩擦力為f繩、沿桿勻速下滑受到的摩擦力為f桿,則,f繩_________f桿(選填“>”,“=”,“<”)。(3)若小明沿桿向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_。【答案】(1)重;(2)=;(3)豎直向上。【解析】(1)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所以小明沿桿下滑過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且沿著豎直向下的方向移動了一段距離,所以重力做了功;(2)小明在沿繩或桿勻速下滑時,受到的是豎直向下的重力G(G=mg=50kg×10N/kg=500N)和豎直向上的摩擦力f;由題意可知,小明始終是勻速下滑,處于平衡狀態,所以,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均與重力相同。因此f繩=f桿;(3)小明沿桿勻速向上爬,此時其重力仍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人此時的運動趨勢是向下的,所以此處摩擦力方向為豎直向上。31.甲、乙兩位同學對“雨滴的下落速度是否跟雨滴的大小有關”持有不同的意見,于是他們對此展開研究。他們從網上查到,雨滴在下落過程中接近地面時受到的空氣阻力與雨滴的橫截面積S成正比,與雨滴下落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f=kSv2(其中k為比例系數,是個定值),雨滴接近地面時可看做勻速直線運動。把雨滴看做球形,其半徑為r,密度為ρ,比熱為c,球的體積為V=πr3.(注:所有結果均用字母表示)(1)半徑為r的雨滴重力為_________。(2)在接近地面時,大雨滴的下落速度_________小雨滴的下落速度(選填“大于”“等于”“小于”),寫出推理過程。(3)假設半徑為r的雨滴在近地面下落h高度的過程中,重力對它所做的功全部轉化為雨滴的內能,則雨滴的溫度升高了多少?【答案】(1)πr3ρg;(2)大于;推理過程詳見解答;(3)雨滴的溫度升高了。【解析】(1)雨滴的體積:V=πr3,則根據ρ=得,其質量m=ρV=πr3ρ,故重力G=mg=πr3ρg;(2)雨滴接近地面時可看做勻速直線運動,故f=G,因為f=kSv2=kπr2v2,G=πr3ρg,所以,kπr2v2=πr3ρg,化簡得,v=,又因為k、ρ、g均為定值,所以,r越大,速度越大,即在接近地面時,大雨滴的下落速度大于小雨滴的下落速度。(3)設雨滴的質量為m,因為重力對它所做的功全部轉化為雨滴的內能,即W=Q,又因為W=Gh=mgh,Q=cm△t,所以,mgh=cm△t,則△t=。答:(1)πr3ρg;(2)大于;推理過程詳見解答;(3)雨滴的溫度升高了。32.在學習了功與功率后,某同學想對自己騎自行車時的體能進行測試,若騎自行車行駛過程中消耗的化學能有50%轉化成機械能,他快速騎行時對自行車的平均功率是150W.試回答:(1)冬天在結冰的地面騎車容易滑倒,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自行車受到摩擦力變小。(2)他騎行10分鐘至少消耗了多少化學能?(3)他騎自行車時,自行車以平均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獲得了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則此過程中自行車受到的阻力是多大?(4)若自行車一直以平均功率行駛,他(仍以原功率騎行)和爸爸分別騎自行車勻速經過同一段平直公路都需要20分鐘,爸爸騎車受到的阻力是他騎車時的1.5倍,則爸爸騎車的平均功率是多少?【答案】(1)壓力不變時,結冰后接觸面變得光滑了;(2)他騎行10分鐘至少消耗了1.8×105J化學能;(3)此過程中自行車受到的阻力是25N;(4)爸爸騎車的平均功率是225W。1第八講 功和功率1.能舉例說明機械工作中力的成效,初步認識做功的含義。知道做功的過程是能量轉化或轉移的過程。2.能歸納出做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及不做功的三種情況。3.會判斷日常生活實例中的力是否對物體做功。4. 能說出功的公式、單位,能說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及意義。5.會運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會書面表達計算過程,養成理性思維習慣。6.能根據事例歸納比較物體做功快慢的兩種方法。7.能區分出做功多少和做功快慢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8.說出功率的意義、定義、公式、單位,會用功率描述物體做功的快慢。9.聯系生活實際和機械的應用,基本能說出不同物體的功率。10.能運用功率公式 P=W/t 和 P=Fv 進行簡單的計算,會書面表達計算過程。11.觀察不同機械的銘牌,了解這些機械的功率;根據功率的公式基本能夠測量出物體的功率;體會類比的思想方法。知識點一:功1.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 ;二是物體在 移動距離。不做功的三種情況:①有力無距,如一位同學推車未動;②有距無力,如足球離開腳后水平移動;③力距垂直,如提著水桶水平移動。2.做功公式是W= ,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 ,符號是 。公式W=Fs中F和s的同體性、同向性和同時性。知識點二:功率1.功率:物體做的功與所用時間的 叫做功率,它是表示做功 的物理量。2.公式 ,其單位有 、千瓦(kW)。還可以推導出公式P==== ,由公式可知:當功率一定時,減小速度,可以增大牽引力,如汽車上坡要換低速擋等。3.測功率原理是P=,需測物理量有物重、上升高度、所用時間。知識點一:功【例1】(2017 杭州三模)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cf93d991-d689-4f10-85b9-302da9e96148" \t "_blank )運動員進行羽毛球比賽時,羽毛球迅速飛向對方落地,對方沒接住,輸球。(考慮現實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羽毛球在飛行過程中慣性逐漸減小 B.羽毛球的重力對羽毛球沒有做功C.羽毛球飛行時,沒有力對羽毛球做功 D.羽毛球飛行時,球拍的彈力對羽毛球沒做功【答案】D【解析】A、慣性大小只跟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跟物體的運動速度沒有關系,羽毛球在飛行過程中質量不變,慣性大小不變,故A錯誤;BC、羽毛球迅速飛向對方落地的過程中,羽毛球受到重力的作用,也在重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定的距離,所以,羽毛球的重力對羽毛球做功,同時羽毛球也要克服空氣阻力做功,故BC錯誤;D、羽毛球離開球拍后繼續飛行是因為羽毛球具有慣性,羽毛球迅速飛向對方落地的過程中,雖然通過了距離,但不再受到球拍的彈力,所以球拍的彈力對羽毛球沒做功。故D正確。故選D。【例2】(2017春 陸川縣期末)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e133ece7-340c-4ee4-a226-c1e383686651" \t "_blank )如圖所示的幾種情況中,人對物體始終沒有做功的是( ?。?br/>A.靜止的小車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前運動 B.搬而未起C.從地面提起小桶在路上勻速前進 D.將杠鈴向上舉起并停留了3秒【答案】B【解析】A、人給靜止的小車一個拉力,小車在力的作用下移動了距離,人對小車做功。不符合題意。B、小孩對石頭有力的作用,但是石頭沒有在力的方向上產生距離,故小孩一直不會做功。符合題意。C、從地面提起小桶時,人給水桶一個向上的力,水桶向上有移動距離,人對水桶做功。但提著水桶在水平面勻速前進,人給水桶仍是一個向上的力,水桶向上沒有移動距離,人對水桶沒有做功。不符合題意。D、雙手舉起杠鈴,人給杠鈴一個向上的力,杠鈴向上移動了距離,人對杠鈴做功。不符合題意。故選B。知識點二:功、功率計算【例3】(2018 紹興)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af07482c-6c79-4233-9241-c17f6af6e621" \t "_blank )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A、B,重均為20牛。(1)在10牛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兩者同時以2米/秒的速度作勻速直線運動,如圖甲,當物體通過的距離為3米時,推力所做的功為_________焦。(2)若物體A、B在15牛的推力作用下以3米/秒的速度在另一水平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乙,則此時A對B的推力為_________牛。【答案】(1)30;(2)7.5。【解析】(1)推力所做的功為:W=Fs=10N×3m=30J;(2)若物體A、B在15N的推力作用下以3m/s的速度在另一水平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根據二力平衡可知,推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AB整體的摩擦力為15N;由于A、B完全相同,接觸面相同、壓力相同,故AB各自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相同的,總摩擦力為15N,則B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為15N×=7.5N;B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對B的推力與B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A對B的推力為7.5N。【例4】(2017 麗水)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b279fed9-2a14-4551-a1bd-001e79eac4ff" \t "_blank )“汽車共享”在麗水市推出以來受到市民的青睞,它屬于公共交通的補充,可以滿足人們自駕出行的需求。如圖是我市一款按租用時間收費的電動共享汽車。五一期間,小科一家租用該款電動共享汽車去旅游,從租車點一路不停行駛105千米到達目的地,若全程的速度為70千米/時。回答下列問題:(1)推廣電動共享汽車的好處有__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2)租用該電動汽車的價格為0.5元/分鐘,小科一家從租車點到目的地的租車費用為_________元;(3)該電動汽車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30千瓦,若汽車以額定功率在水平路面勻速直線行駛時,所受的阻力恒為1200牛,汽車的速度為多少?【答案】(1)綠色環保;(2)45;(3)汽車的速度為25m/s。【解析】(1)電動車相比普通汽車有無尾氣、噪音小的特點,即綠色環保;(2)電動共享汽車行駛的距離s=105km,全程的速度v=70km/h,根據可得,電動共享汽車行駛的時間:,因為租用該電動汽車的價格為0.5元/分鐘,所以小科一家從租車點到目的地的租車費用為:0.5元/min×90min=45元;(3)因為汽車勻速行駛,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發動機所提供的牽引力:F=f=1200N;根據可得,汽車行駛的速度:。一、在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的理解中,誤認為沿斜面滾下的長度是物體重力做功時通過的距離。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利用W=Gh計算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拉力所做的功是總功,利用W=Fs計算拉力所做的功;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例1】(2018春 遂寧期末)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e2847a62-7d26-420c-b506-13e56adcb52b" \t "_blank )如圖所示,將一個重10N的物體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7.5N勻速拉到斜面的頂端,物體沿斜面移動的距離s為5m,上升的高度h為3m,則這個過程人做的總功是_________J,斜面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_。【答案】37.5;80%。【解析】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為有用功,則有用功:W有=Gh=10N×3m=30J;拉力做的總功:W總=Fs=7.5N×5m=37.5J;斜面的機械效率:。二、若每層樓高3 m,上到五樓誤認為上升的高度是15 m。五樓是四樓的頂,所以上樓將自己提升的高度為四層樓高,而上樓是克服自身重和書包重做功,利用W=Gh求上樓做功,再利用功率公式求上樓做功功率.【例2】(2017 長沙模擬)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baef5de9-f11f-4994-94fe-201bc04e8beb" \t "_blank )小明的質量為50kg,背著重30N的書包,從一樓上到五樓,再沿著走廊走8m進入教室,總共用時40s.若每層樓高3m(g取10N/kg),則在此過程中,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小明對書包做功450J B.小明對書包做功的功率為15WC.小明做功10600 J D.小明做功的功率為159 W【答案】D.【解析】小明從一樓上到五樓,再沿著走廊走8m進入教室;其中在上樓的過程中,書包和自己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則小明對書包和自己做功;沿著走廊走8m進入教室的過程中,在重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小明對書包和自己不做功;在整個過程中,上升的高度h=(5-1)×3m=12m;(1)小明對書包做功:W1=G1h=30N×12m=360J,小明對書包做功的功率:;故AB錯誤;(2)小明做的功:W2=G總h=(G1+G人)h=(30N+50kg×10N/kg)×12m=6360J,小明做功的功率:;故C錯誤,D正確。故選D。三、誤認為做功多的機械功率一定大。使用機械時,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使用任何機械不可避免地做額外功,所以機械效率一定小于1;物體在單位時間完成的功叫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例3】(2017春 崇明縣期中)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7532e24d-4f98-4fda-b1a1-ee90ad474f8c" \t "_blank )當兩臺機器正常工作時,功率大的機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機器( )A.做功快 B.做功慢 C.做功多 D.做功少【答案】A【解析】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說明做功快,或者是相同的時間內做功多,而不能說明做功的多和少;故選A。1第八講 功和功率1.能舉例說明機械工作中力的成效,初步認識做功的含義。知道做功的過程是能量轉化或轉移的過程。2.能歸納出做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及不做功的三種情況。3.會判斷日常生活實例中的力是否對物體做功。4. 能說出功的公式、單位,能說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及意義。5.會運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會書面表達計算過程,養成理性思維習慣。6.能根據事例歸納比較物體做功快慢的兩種方法。7.能區分出做功多少和做功快慢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8.說出功率的意義、定義、公式、單位,會用功率描述物體做功的快慢。9.聯系生活實際和機械的應用,基本能說出不同物體的功率。10.能運用功率公式 P=W/t 和 P=Fv 進行簡單的計算,會書面表達計算過程。11.觀察不同機械的銘牌,了解這些機械的功率;根據功率的公式基本能夠測量出物體的功率;體會類比的思想方法。知識點一:功1.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不做功的三種情況:①有力無距,如一位同學推車未動;②有距無力,如足球離開腳后水平移動;③力距垂直,如提著水桶水平移動。2.做功公式是W=Fs,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焦耳(焦),符號是J。公式W=Fs中F和s的同體性、同向性和同時性。知識點二:功率1.功率:物體做的功與所用時間的比叫做功率,它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公式P=,其單位有瓦特(W)、千瓦(kW)。還可以推導出公式P====Fv,由公式可知:當功率一定時,減小速度,可以增大牽引力,如汽車上坡要換低速擋等。3.測功率原理是P=,需測物理量有物重、上升高度、所用時間。知識點一:功【例1】(2017 杭州三模)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cf93d991-d689-4f10-85b9-302da9e96148" \t "_blank )運動員進行羽毛球比賽時,羽毛球迅速飛向對方落地,對方沒接住,輸球。(考慮現實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羽毛球在飛行過程中慣性逐漸減小 B.羽毛球的重力對羽毛球沒有做功C.羽毛球飛行時,沒有力對羽毛球做功 D.羽毛球飛行時,球拍的彈力對羽毛球沒做功【答案】D【解析】A、慣性大小只跟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跟物體的運動速度沒有關系,羽毛球在飛行過程中質量不變,慣性大小不變,故A錯誤;BC、羽毛球迅速飛向對方落地的過程中,羽毛球受到重力的作用,也在重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定的距離,所以,羽毛球的重力對羽毛球做功,同時羽毛球也要克服空氣阻力做功,故BC錯誤;D、羽毛球離開球拍后繼續飛行是因為羽毛球具有慣性,羽毛球迅速飛向對方落地的過程中,雖然通過了距離,但不再受到球拍的彈力,所以球拍的彈力對羽毛球沒做功。故D正確。故選D。【例2】(2017春 陸川縣期末)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e133ece7-340c-4ee4-a226-c1e383686651" \t "_blank )如圖所示的幾種情況中,人對物體始終沒有做功的是( ?。?br/>A.靜止的小車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前運動 B.搬而未起C.從地面提起小桶在路上勻速前進 D.將杠鈴向上舉起并停留了3秒【答案】B【解析】A、人給靜止的小車一個拉力,小車在力的作用下移動了距離,人對小車做功。不符合題意。B、小孩對石頭有力的作用,但是石頭沒有在力的方向上產生距離,故小孩一直不會做功。符合題意。C、從地面提起小桶時,人給水桶一個向上的力,水桶向上有移動距離,人對水桶做功。但提著水桶在水平面勻速前進,人給水桶仍是一個向上的力,水桶向上沒有移動距離,人對水桶沒有做功。不符合題意。D、雙手舉起杠鈴,人給杠鈴一個向上的力,杠鈴向上移動了距離,人對杠鈴做功。不符合題意。故選B。知識點二:功、功率計算【例3】(2018 紹興)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af07482c-6c79-4233-9241-c17f6af6e621" \t "_blank )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A、B,重均為20牛。(1)在10牛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兩者同時以2米/秒的速度作勻速直線運動,如圖甲,當物體通過的距離為3米時,推力所做的功為_________焦。(2)若物體A、B在15牛的推力作用下以3米/秒的速度在另一水平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乙,則此時A對B的推力為_________牛。【答案】(1)30;(2)7.5。【解析】(1)推力所做的功為:W=Fs=10N×3m=30J;(2)若物體A、B在15N的推力作用下以3m/s的速度在另一水平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根據二力平衡可知,推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AB整體的摩擦力為15N;由于A、B完全相同,接觸面相同、壓力相同,故AB各自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相同的,總摩擦力為15N,則B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為15N×=7.5N;B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對B的推力與B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A對B的推力為7.5N。【例4】(2017 麗水)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b279fed9-2a14-4551-a1bd-001e79eac4ff" \t "_blank )“汽車共享”在麗水市推出以來受到市民的青睞,它屬于公共交通的補充,可以滿足人們自駕出行的需求。如圖是我市一款按租用時間收費的電動共享汽車。五一期間,小科一家租用該款電動共享汽車去旅游,從租車點一路不停行駛105千米到達目的地,若全程的速度為70千米/時?;卮鹣铝袉栴}:(1)推廣電動共享汽車的好處有__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2)租用該電動汽車的價格為0.5元/分鐘,小科一家從租車點到目的地的租車費用為_________元;(3)該電動汽車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30千瓦,若汽車以額定功率在水平路面勻速直線行駛時,所受的阻力恒為1200牛,汽車的速度為多少?【答案】(1)綠色環保;(2)45;(3)汽車的速度為25m/s。【解析】(1)電動車相比普通汽車有無尾氣、噪音小的特點,即綠色環保;(2)電動共享汽車行駛的距離s=105km,全程的速度v=70km/h,根據可得,電動共享汽車行駛的時間:,因為租用該電動汽車的價格為0.5元/分鐘,所以小科一家從租車點到目的地的租車費用為:0.5元/min×90min=45元;(3)因為汽車勻速行駛,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發動機所提供的牽引力:F=f=1200N;根據可得,汽車行駛的速度:。一、在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的理解中,誤認為沿斜面滾下的長度是物體重力做功時通過的距離。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利用W=Gh計算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拉力所做的功是總功,利用W=Fs計算拉力所做的功;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例1】(2018春 遂寧期末)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e2847a62-7d26-420c-b506-13e56adcb52b" \t "_blank )如圖所示,將一個重10N的物體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7.5N勻速拉到斜面的頂端,物體沿斜面移動的距離s為5m,上升的高度h為3m,則這個過程人做的總功是_________J,斜面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_。【答案】37.5;80%。【解析】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為有用功,則有用功:W有=Gh=10N×3m=30J;拉力做的總功:W總=Fs=7.5N×5m=37.5J;斜面的機械效率:。二、若每層樓高3 m,上到五樓誤認為上升的高度是15 m。五樓是四樓的頂,所以上樓將自己提升的高度為四層樓高,而上樓是克服自身重和書包重做功,利用W=Gh求上樓做功,再利用功率公式求上樓做功功率.【例2】(2017 長沙模擬)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baef5de9-f11f-4994-94fe-201bc04e8beb" \t "_blank )小明的質量為50kg,背著重30N的書包,從一樓上到五樓,再沿著走廊走8m進入教室,總共用時40s.若每層樓高3m(g取10N/kg),則在此過程中,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小明對書包做功450J B.小明對書包做功的功率為15WC.小明做功10600 J D.小明做功的功率為159 W【答案】D.【解析】小明從一樓上到五樓,再沿著走廊走8m進入教室;其中在上樓的過程中,書包和自己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則小明對書包和自己做功;沿著走廊走8m進入教室的過程中,在重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小明對書包和自己不做功;在整個過程中,上升的高度h=(5-1)×3m=12m;(1)小明對書包做功:W1=G1h=30N×12m=360J,小明對書包做功的功率:;故AB錯誤;(2)小明做的功:W2=G總h=(G1+G人)h=(30N+50kg×10N/kg)×12m=6360J,小明做功的功率:;故C錯誤,D正確。故選D。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8講 功和功率 達標檢測 (學生版).doc 第8講 功和功率 達標檢測 (教師版) .doc 第8講 功和功率(考綱分析+思維導圖+重點歸納+難點突破+易錯點撥) 學生版.doc 第8講 功和功率(考綱分析+思維導圖+重點歸納+難點突破+易錯點撥) 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