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團 2017 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開學考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試卷(答案)一、單選題(本大題有 26 題,每題 2 分,共 52 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17 年 11 月 4 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一項修正案。該修正案在第二百九十條侮辱國旗、國徽罪的規定中增加了一款新規定。該修正案是指( B )A.憲法修正案 B.刑法修正案(十) C.民法通則修正案 D.民法總則修正案2.2018 年 2 月 26 至 2 月 28 日在北京召開_____會議。會議指出,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_______的重要保障。( B )A.十九屆二中全會;治國理政 B.十九屆三中全會;治國理政C.十九屆三中全會;深化改革 D.政治局擴大會議;深化改革3.下列表示貴州省的四幅圖中,地圖比例尺最小的是( D )ABCD4. 地球表面海陸所占比例為( C)A.各占二分之一B.三分之二是陸地C.三分陸地,七分海洋D.四分之一是海洋2017 年 7 月,二十國集團(G20)第十二次領導人峰會在德國漢堡舉行。讀圖回答 5~6 題。5.關于漢堡地理位置及自然環境說法正確的是( B)A.位于歐洲東部,與亞洲接壤B.位于東半球,北半球C.境內地勢起伏較大,滑雪場眾多D.處于南溫帶,氣候終年溫和濕潤6.圖中所示漢堡周邊的地理事物名稱對應正確的是(B )①北冰洋 ②馬六甲海峽 ③比利牛斯山 ④黑海①大西洋 ②英吉利海峽 ③阿爾卑斯山 ④地中海①太平洋 ②英吉利海峽 ③阿爾卑斯山 ④黑海①大西洋 ②直布羅陀海峽 ③比利牛斯山 ④地中海讀四地氣溫、降水資料統計表,回答 7~8 題。城市1 月氣溫1 月降水7 月氣溫7 月降水年均溫年降水量代號(℃)(mm)(℃)(mm)(℃)(mm)①6.1145.925.430.611.8918②3.739.427.8127.915.81109.8③﹣13.57.524.720.46.9236.4④15.343.428.5227.621.91684.37.下列對四地氣候類型的判斷,正確的是( C )A.①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B.②是地中海氣候 C.③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D.④是溫帶季風氣候8.最有可能出現旱澇自然災害的城市是( D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9.右圖為“某地區等高線圖”。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D )..A.A 點和甲村的相對高度小于 500 米B.該圖的地形類型是山地,其中 B 是懸崖,C 是鞍部C.圖上 1 厘米代表實際距離 2 千米. D.河流 M 的流向大致是由東北向西南流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勻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讀圖,完成 10~11 題。海拔(米) 北緯 乙甲0 10 20 30 40 50 60 南緯 0 10 20 30 40 50占世界總人口數比例(%) 占世界總人口數比例(%)(第 11-12 題圖)10.據甲、乙兩圖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B )①海拔 200~500 米的丘陵地區 ②海拔 200 米以下的平原地區 ③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 ④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11.乙圖中,人口占世界總人口數比例最小的緯度帶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 D )A.過于潮濕 B.地勢高峻 C.空氣稀薄 D.氣候寒冷12.圖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對應的人文環境正確的是( B )A.①主要居住的是黑色人種,信仰佛教B.②居民房屋用石質材料,墻壁厚,窗戶小c.③一年中有明顯的旱雨兩季D.④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農作物以水稻為主。讀下圖(亞洲大陸沿北緯 30 度地形剖面圖),回答 13~14 題。13.圖中字母 A-B-C-D-E 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C )珠穆朗瑪峰—-紅海――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珠穆朗瑪峰—-死海――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珠穆朗瑪峰—-死海――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東海珠穆朗瑪峰—-紅海――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東海14.亞洲在該緯度的地勢變化特點是( A )A. 中部高,四周低 B.東高西低 C.東南高,西北低 D.西高東低15.下列關于世界典型區域的生產特色,其中表述錯誤的是( B )..A.瑞士以旅游業為主 B. 印第安人在海拔較高的地帶,種植玉米、馬鈴薯C.馬賽人以放牧為主,“逐水草而居” D.湄公河平原以精耕細作,人工種植水稻為主16.城市是人類的文明中心。下列關于城市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C )①巴黎——位于塞納河畔,盧浮宮是其城市標志性建筑 ②華盛頓——美國政治的心臟③班加羅爾——“亞洲的硅谷”,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術中心 ④巴西利亞——城市規劃的典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地形、氣候、水資源等自然條件。下列對應正確的是( B )①拉薩——高原——高原山地氣候 ②哈爾濱——平原——熱帶季風氣候③重慶——山地——亞熱帶季風氣候 ④呼和浩特——高原——溫帶大陸性氣候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018 年央視春晚設置了廣東珠海、山東泰安、海南三亞、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四大分會場。回答 18~19 題。18.有關此次分會場所在省的描述錯誤的是( A )A.廣東省:省級行政中心是珠海,北回歸線經過 B.山東省:瀕臨渤海,與山西省都以太行山而命名C.海南省:具有熱帶海濱風景特色的國際旅游海島 D.貴州省:境內喀斯特地貌發育典型,石林廣布19.下列“省級行政區輪廓圖”中屬于廣東省的是( C )A B C D2017 年 12 月 12 日,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三周年紀念日。通水三年來,各省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管理逐步規范,供水配套管網不斷完善,供水范圍不斷擴大,供水效益不斷提升。讀圖,回答 20~21 題。20.下列省級行政區中,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都經過的一組是( D )A.鄂、豫、晉、京、津B.湘、鄂、豫、魯、京C.鄂、豫、魯、京、津D.鄂、豫、冀、京、津21.從自然環境角度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描述不正確的是( C )A.地處我國季風區B.地跨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C.貫穿我國第一、第二地勢階梯D.工程北段沿途適合種植旱田作物2017 年 7 月 30 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慶祝建軍 80 周年,在內蒙古朱日和(112.9゜E,42゜N)訓練基地舉行了閱兵式。讀內蒙古自治區干濕地區分布圖,回答 22~23 題。22.朱日和大致在杭州的___C____方向。A.東北 B.東南 C.西北 D.西南23.內蒙古自治區自西向東干濕地區的變化依次是____區、____區和____區,這表明該地區的年降水量自西向東逐漸_______。( A )A.干旱區-半干旱區-半濕潤區;遞增B.半干旱區-半濕潤區-濕潤區;遞增C.半濕潤區-半干旱區-干旱區;遞減D.濕潤區-半濕潤區-半干旱區;遞減24.2018 年 2 月 1 日,一場以“人·家·國”為主題的“2018 中國詩詞春節聯歡晚會”,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國圖藝術中心舉辦。晚會貫穿著高雅的格調,激蕩著家國情懷。下列符合上述主題并反映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詩句是( D )A.“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B.“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C.“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D.“南國春意濃,北國正冰封”25.讀下列山脈分布圖,其中“絲綢之路經濟帶”經過的區域有( C )① ② ③ ④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6.下列有關東、中、西部三個經濟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D )A.東部地帶海拔較高,地形復雜,不利于工農業生產和交通建設B.中部地帶地處我國地勢最低的第三級階梯,能源、原材料不足C.西部地帶能源和礦產資源具有明顯優勢,科技教育水平較高D.西部地帶多屬于干旱、半干旱和高寒區,不利于農業生產二、判斷題(正確的填“T”,錯誤的填“F”,每題 1 分,共 6 分)27.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 )28.我國的對外開放就是對世界上所有國家開放,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各個方面都開放。 ( × )29.清華大學的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指的是在德行上要有所建樹,在學問上不要囿于偏見,要有包容大氣的襟懷。 ( √ )30. 1990 年 4 月 4 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決定說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了重大事項決定權。 ( √ )31.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 ( × )32.只有大力發展思想道德建設,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廣大人民的綜合素質和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 ( × )三、主觀題(第 33 題 12 分,第 34 題 10 分,第 35 題 8 分,第 36 題 12 分,共 42 分)33.(12 分)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18 年第 23 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 2018 年 2 月 9 日~25 日在韓國平昌郡舉行。平昌所在的江原道地區毗鄰朝韓邊境線,山高林密少有耕地。當地建有多達 9 個滑雪度假村,為滑雪愛好者提供優質的服務。以下是韓國等高線地形圖(圖 1)和朝鮮半島一月等溫線分布圖(圖 2)(1)韓國地處____中______(低/中/高)緯度,三面臨海,西部瀕臨____黃海____(填甲處名稱)(2 分)(2)讀圖 1 回答韓國的地形地勢特點。(3 分)最主要的地形類型山地、丘陵山地的主要分布位置東北部地勢特征東部北部向西部南部傾斜(3)最符合乙城的名片是()(1 分)A.政治心臟B.IT 新城C.文化藝術之都D.汽車工業中心(4)描述朝鮮半島冬季的氣溫分布特點及影響分布的因素。(4 分)特點:半島氣溫北部比南部低(北部低,南部高),氣溫線呈向南凸出。(2 分)影響因素:緯度、地形、海陸熱力分布(寫出一個即得 1 分)(5)請分析平昌郡舉辦冬奧會的有利條件。(2 分)山高積雪厚;有良好的冬奧會項目基礎。(其他的亦可酌情給分,1 點 1 分)34.(12 分)閱讀下列圖文,回答問題。材料一 2017 年,國務院正式批復《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作為中國最具活力、最有潛力的經濟區域之一,北部灣經濟區擁有諸多優勢,借機抓住“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加強同“一帶一路”沿途各國間的深度合作。北部灣城市群示意圖圖一圖二(1)從“北部灣城市群示意圖”和“一帶一路示意圖”中可以獲取哪些地圖語言?結合圖一分析北部灣經濟區可以為“一帶一路”的發展提供什么方面的支持? (3 分)方向、圖例和注記(2 分)礦產資源、旅游資源等(寫出一個就給 1 分)(2)如果海輪從香港出發運送貨物前往印度,選擇哪一季節出發比較合理?請說明理由。(2 分)冬季比較合適。因為冬季吹偏北風,香港前往威尼斯是由北向南行,順風而行,故比較合適。(理由充分即得分)(3)圖二中“一帶一路”上的威尼斯居民有著怎樣的生產特色?其揭示了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3 分)威尼斯居民主要以商業、航海業和旅游業為生。(1 分)自然環境影響著人類的生產生活,人類在發展區域經濟時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追求人地和諧。(2 分)(4)為了抓住 “一帶一路”帶來的效益,海南加速實施“海南國際旅游島”戰略,請你闡述海南島目前發展旅游業的不利條件及對策。(2 分)海南島對外聯系的交通方式比較單一,如航空和海運;(1 分,其他酌情給分)可以建立與大陸聯系的海上大橋,可通高鐵、汽車、行人等;或建立海底隧道。(1 分,其他酌情給分)35.(8 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離別的精神家園”,是人們“進行道德教育修養的好教材”,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家訓是指家庭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訓在中國形成已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對個人、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都有良好的作用。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千百年來,注重家國一體的思想情懷已經融入到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中。習近平指出“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1)家訓家風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哪些內容?(2 分)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答對二個即得分)(2)請從國家角度說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3 分)①有利于傳遞中國主張、中國理念,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②有利于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③有利于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3)你認為學校可以從哪些角度去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3 分)①開展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重點的家國情懷教育;②開展以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為重點的社會關愛教育;③開展以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為重點的人格修養教育。36.(12 分)“十九大”的召開是 2017 年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九年級某班同學在時政專刊欄中對總書記的報告進行摘要梳理,請你參與討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甲同學摘錄“五年來,我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十二五”規劃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順利實施,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乙同學摘錄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十點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業全面發展,中西部和農村教育明顯加強。……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丙同學摘錄(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離實現我們的“中國夢”又近了一步。這里的“中國夢”指什么?(1分)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總體布局定義為政治、_____、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以上“五位一體”中應以什么為中心?為什么?(5 分)經濟(1 分)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1 分)因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2 分)所在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1 分)(3)使“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的理論依據有哪些?(4 分)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持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科教興國;堅持共同富裕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合理的理論依據,1 點 1 分)(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指出,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你對這一“強國”的理解是什么?(2 分)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在世界上,我國將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答到第一點可得 2 分,其他合理的答案酌情 1 點 1 分)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