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考點解讀1、高考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與繁榮如何看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 發展先進文化的指導思想和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2 2013版最新教材修改變動1、P95:第九課標題“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改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課時標題“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改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刪除“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一目題及內容,改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2、P95:新增內容“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這個路徑,是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黨的性質決定的,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要求決定的,是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和人民群眾根本意愿決定的,是由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實需要決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路徑和目標的關系。 ”3、新增一框題:“我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新增內容主要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前進,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力。為此,需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覺,是對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發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文化自信,來自于對時代發展潮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深刻把握,來自于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這種文化自覺和自信,表現為對中華文化發展前途充滿信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充滿信心、對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充滿信心。” “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社會主義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4、P100:“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務,刪除“是我們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目標”這一說法。5、P101:刪除“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這一說法,新增“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一說法。6、P102:新增一句“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3 考生記憶手冊(可單獨打印)3年高考2年模擬1年原創精品高考系列專題29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記憶手冊)9.1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修改后新框題)1.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基本內涵(1)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2)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證。(3)在當代中國,中國共產黨引領文化前進方向的旗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1)內容(是什么)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2)意義(為什么)必要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是維系社會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是推動社會全面發展的精神動力,是指引社會前進方向的精神旗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根本。重要性:在意識形態領域,多種文化并存是客觀事實。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人們的思想活動呈現出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的階段性特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思潮,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才能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3)怎么樣?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要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4)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①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是不同的,不能將二者混淆。②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提示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并不矛盾。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之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它決定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性質和方向。9.2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框題)3.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目標(1)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2)根本目標: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 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4.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要內容和要求(是什么)(1)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原因: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必須優先發展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措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 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大力發展科學事業。原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可以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措施:大力加強科學基礎設施建設;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堅持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并重,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鼓勵創新、反對迷信和偽科學的良好氛圍。(3)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原因:當今時代,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生產力在現代對經濟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措施: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營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環境。堅持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4.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1)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2)建設和諧文化,要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完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互愛互助、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活動,是億萬人民參加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人民群眾在這一活動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形式。(4)投身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為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作貢獻,做新時期先進文化的傳播者,是當代中國青年成長、成才的必然選擇。二、考情剖析高考命題大揭秘: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個宏偉目標,我們要從具體小事去著手。1(2018年高考天津卷政治8)“看中國”是北京師范大學組織的跨地區跨文化體驗項目,是讓外國青年以自己的眼睛看中國,用自己的心靈感受中國,通過自主拍攝來講述中國故事。截至2017年已舉辦七屆,來自美國、英國等40多個國家的400多位青年受邀參加。舉辦這一活動A. 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創造力B. 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C. 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D. 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文化自信。“看中國”讓外國青年以自己的眼睛看中國,用自己的心靈感受中國,通過自主拍攝來講述中國故事,舉辦這一活動,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使中華文化更加主動地走向世界,有利于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B正確且符合題意;舉辦這一活動既不能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創造力,也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文化無關,其他選項都不符合題意,均應排除;故本題答案選B。 說明:本部分根據課本知識內容, 結合近三年高考、近兩年模擬試題,精心地按考點分類整理成一個個考點金卷。也就是一個專題,集中歷年高考試題模擬題原創題測試。這樣對廣大師生的備考會有所幫助! 2018年高考試題1(2018年高考全國2卷文綜政治4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袁隆平為代表的我國雜交水稻研發團隊長期不懈奮斗,持續創造,不斷挖掘水稻高產的潛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糧食生產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幾十年來,研發團隊奔走在試驗田和實驗室,解決了雜交水稻育種的一系列關鍵性難題。1973年,實現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的“三系”配套育種;1989年,兩系法雜交水稻育種獲得成功;1997年,開啟了第三代超級雜交水稻育種研究,兼顧了三系法和兩系法育種的優點;2017年,創造了畝產1149.02公斤世界水稻單產的最高記錄。為助力國家水稻產業升級,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稻米的需求,團隊進一步確立了培育“量質齊升”稻種的攻關目標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適宜鹽堿地種植的“海水稻”試驗品種已經適應了5‰鹽度的海水灌溉。作為水稻育種專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將全部精力傾注在雜交水稻事業上,他主持舉辦國際雜交水稻技術培訓班50多期,培訓來自亞、非、拉美30多個國家的2000多名學員,并多次到國外指導雜交水稻研究與生產。(2)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說明我國雜交水稻研發推廣是如何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的。(3)班級舉行“學習袁隆平,放飛青春夢想”主題班會,請列舉兩個發言要點。【答案】(2)文化自信來自對時代發展趨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深刻把握,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研發團隊創新創造、不懈奮斗,領跑優質雜交水稻品種培育,創立了雜交水稻的中國科技文化品牌,充分體現了偉大民族精神的時代價值和強大生命力。通過舉辦國際雜交水稻技術來培訓班等多種形式,指導各國雜交水稻研究與生產,促進文化交流和傳播,彰顯了中國文化的價值。(3)學習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投身實踐,開拓創新;胸懷遠大理想,實干報效祖國。第(3)問要求“班級舉行‘學習袁隆平,放飛青春夢想’主題班會,請列舉兩個發言要點。”屬于開放類試題。此類試題答案不具有唯一性,考生只需圍繞主題和相關要求任意列舉兩個發言要點即可。2017年高考試題1.(2017年高考江蘇卷2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培養高素質法治人才,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下列說法能反映這一人才培養要求的是A.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B.功以才成,業由才廣C.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 D.用人以德,唯德是舉【答案】A【解析】材料強調了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要性。“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突出了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要性,A項正確;“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強調了“才”的重要性,沒有突出思想道德修養,B項不選;“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與題意不符,C項不選;“唯德是舉”忽略了科學文化修養,觀點本身并不正確,D項不選,故本題答案選擇A。2016年高考試題1.(2016年全國高考全國卷3文綜政治21)弘揚“工匠精神” 時代價值之在于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理論依據 ②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添時代內涵③為我國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現實路徑 ④為實現制造強國的中國夢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弘揚“工匠精神” 時代價值之在于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添時代內涵,為實現制造強國的中國夢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而①③與材料不符,故選C。2. (2016年全國高考北京卷24) 以天津“泥人張”作品為依托,“夢娃”系列公益廣告運用三維技術繪制的形象萌動可愛,表達主題所用的童謠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愛。下列認識正確的有①該公益廣告是文化傳播途徑的新的成功案例②該公益廣告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表達③該公益廣告的成功表明面向人民大眾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④該公益廣告的成功表明內涵豐富的中華文化是文化創新的動力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C 1.(四川省瀘州瀘縣第五中學2018屆高三第一次適應性考試(高考模擬)文綜-政治試題)文化自覺本質上是對文化價值的覺悟覺醒,文化自信本質上是對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下列選項體現文化自信的是①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穿著特色鮮明的中式服裝,出席荷蘭國王舉行的盛大國宴②教育部探索高考改革方案,擬對外語科目社會化考試,增加語文在高考中的分值③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民群眾積極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④我國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全社會正在形成良好的文化遺產保護氛圍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A【解析】此題考查對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認識。題目難度適中,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對教材的知識點有正確的識記,特別是對知識點內的細節有正確的把握,把握細節有利于快速解題。文化自覺本質上是對文化價值的覺悟覺醒,文化自信本質上是對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體現文化自信的有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穿著特色鮮明的中式服裝,出席荷蘭國王舉行的盛大國宴和教育部探索高考改革方案,擬對外語科目社會化考試,增加語文在高考中的分值,故①②符合題意;③④屬于文化自覺,不符合題干要求。故選A。2.(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18屆高三5月模擬考試政治試卷)2018年3月,某中學舉行了“傳承弘揚雷鋒精神,共創新時代新作為”的志愿服務主題活動。學校的志愿者們通過合唱、朗誦、情景劇等多種形式,展演了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開展該活動有利于①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 ②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③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④培育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C3.(2018年高考考前適應性模擬文綜政治試卷一)2018年央視繼續推出的文博類綜藝節目《國家寶藏》。通過對一件件國寶級文物“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的生動敘述,打動了無數人的心,讓很多觀眾感嘆:中國文物很豐富,中國文化有內涵。《國家寶藏》節目開播的價值在于①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②能夠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激發民眾的文化創造熱情③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④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A【解析】《國家寶藏》節目的開播,意在展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人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激發民眾的文化創造熱情,①②符合題意。材料不體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知識,③不選,發展文化事業,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④不選。故選A。4.(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高考命題預測卷(14)政治試題)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必須在生活中不斷傳承和發展,不斷增進認同,方能形成自覺,進而成為堅定的自信。關于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下列認識正確的有①文化自覺是對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 ②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③樹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 ④樹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由文化傳承與文化發展決定的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答案】A5.(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高考命題預測卷(15)政治試題)在不少國人那里,“中國風”不過是絲綢、水墨、大屋檐的符號堆砌,節日的行禮如儀敵不過電商促銷的廣告,人際的傳統美德被消費社會的物質戰車甩在身后。這啟示我們①應提升文化自覺,重視禮儀美德的社會作用②應拓寬文化視野,重視傳統文化的全面繼承③要努力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④對物質財富的追求應讓位于精神財富的追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解析】不少國人對傳統文化不夠通曉,不重視傳統儀禮美德,反而片面強調物質利益,這啟示我們應提升文化自覺,充分認識禮儀美德的社會作用,努力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①③正確。②中“全面繼承”表述錯誤,應對傳統文化批判繼承;④中“讓位于”表述不妥,我們并不是要反對對物質財富的追求,而應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1(2018年高考原創押題預測卷01【江蘇卷】23)“喝牛奶、生吃醬油能致癌?柿子酸奶同吃會致死?”在互聯網加速發展的當下,一些謠言不斷掀起波瀾,刺激廣大消費者的神經。調查顯示,在網絡謠言中食品安全信息位居第一,占比高達45%,這些虛假食品安全信息對企業、產業的發展造成損害。這對我們的警示是①互聯網的加速發展能夠推動我國文化市場的發展和繁榮②網絡媒體要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堅持正確輿論導向③加強科學管理,正確引導,增強辨別不同性質文化能力 ④要積極投身精神文明建設實踐中,自覺抵制網絡文化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色彩斑斕的文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相關知識。①觀點有誤,互聯網有利有弊,不一定是起“推動”作用;④“抵制”說法太絕對化,網絡文化有先進與落后之分;材料體現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大眾傳媒的商業性,這要求網絡媒體要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堅持正確輿論導向,②符合題意;這些虛假食品安全信息對企業、產業的發展造成損害,應加強科學管理,正確引導,③正確切題;故選A。2(2018年高考原創押題預測卷01【新課標Ⅰ卷】40)晚清以來,中國的有識之士一方面憂慮自己的傳統文化難以應對陌生而異己的世界,突然暴露出千瘡百孔,憂慮它是否氣數將盡;一方面,是怕挾著軍艦大炮的強勢西洋文化會戰勝與吃掉我們的文化傳統。學西方學多了,怕丟了祖宗;學少了,怕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繼承傳統多了,怕復古封建;少了,又怕丟了民族特色。中國的文化傳統是活的傳統,是與現代世界接軌的傳統,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傳統。我們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對自己文化更新轉化、對外來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適應全球大勢、進行最佳選擇與為我所用、不忘初心又謀求發展的能力。 (1)中國的文化傳統是活的傳統,是與現代世界接軌的傳統,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傳統,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點,分析材料中該觀點的合理性。(10分)(2)樹立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大,也不是妄自菲薄,運用辯證否定觀點,說明應該如何建立文化自信。(12分)(3)結合材料,就提高文化自信提出兩條建議。(4分)【答案】(1)①民族文化起到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因此發展文化必須不能把自己的文化丟棄了。②繼承是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把握好文化繼承和發展的關系,才能夠作出正確的文化選擇,因此中國文化傳統是活的文化傳統;③文化具有多樣性,我們要推動文化的交流傳播,才能具有活力,因此要與現代世界接軌。(每點4分)(2)①辯證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是發展的環節,又是聯系的環節,其實質是揚棄。建立文化自信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文化的積極有益成分,也要堅持揚棄的原則。②培養創新意識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注重研究新情況,善于提出新問題,敢于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文化發展要立足我國國情,為其注入時代精神,解決新的問題,促進文化進一步發展。(每點5分)(3)①堅持批判繼承的原則,從我國實際出發,發展文化;②促進中華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擴大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③尊重本民族文化,吸取世界優秀文化,豐富和發展文化等。(回答任意兩點可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