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年高考2年模擬1年備戰2019高考政治專題25+文化創新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年高考2年模擬1年備戰2019高考政治專題25+文化創新

資源簡介




一、考點解讀
1、高考考點
文化創新
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文化創新的意義
創新與繼承的關系 創新與借鑒、融合 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
2 2013版最新教材修改變動
本部分新版教材無變動
3 考生記憶手冊(可單獨打印)
3年高考2年模擬1年原創精品高考系列
專題25文化創新(記憶手冊)
5.1文化創新的源泉和作用(框題)
1.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動力
(1)文化發展的實質在于文化創新。
(2)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離開了社會實踐,文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3)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 一方面,社會實踐中不斷出現新情況,提出新問題,需要文化不斷創新;另一方面,社會實踐的發展,為文化創新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源,準備了更加充足的條件。
2.文化創新的意義
(1)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文化源于社會實踐,又引導、制約著社會實踐的發展。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根本標準。
(2)文化創新能夠促進_民族文化的繁榮。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傳統文化才能煥發生機、歷久彌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滿活力、日益豐富。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3)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保證。
3.文化創新與繼承的關系
(1)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文化創新既是一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造傳統文化的過程;又是一個“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過程。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側重于對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改造傳統文化的過程;“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側重于對文化的繼承、發展和創新,是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過程)
(2) 文化繼承與文化創新。一方面,我們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空談文化創新。一個民族和國家如果漠視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就會失去文化創新的根基。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創新,表現在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4.文化創新與借鑒、融合的關系
(1) 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相互借鑒,取長補短的過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鑒的基礎上,推出融匯多種文化特質的新文化的過程。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
(2) 在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的過程中,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鑒,共同推動世界文化創新
(3)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不斷推動中華民族的文化創新。
5.2文化創新的途徑(框題)
5.如何進行文化創新?
(1)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2)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文化創新必須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一方面,我們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空談文化創新。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
(3)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文化創新必須加強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做到博采眾長。
態度: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
做法: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鑒,共同推動世界文化創新。
原則: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4)在文化創新中,必須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要堅持正確的方向,克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傾向。
(5)要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刻苦鉆研,銳意創新,才能創造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6.文化繼承、文化發展、文化創新三者之間的關系
(1)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文化繼承是文化發展的必要前提,文化發展是文化繼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2)文化發展的實質,就是文化創新。文化創新,是社會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
(3)文化繼承與文化創新。一方面,我們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空談文化創新。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
總之,文化繼承、文化發展、文化創新三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
二、考情剖析
高考命題大揭秘:文化的創新這個知識點很重要,我們要多角度去備考。
1(2018年高考全國3卷文綜政治19)2018年春節,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節目形式新穎,“和詩以歌”,增強了經典詩詞的藝術感染力,深受觀眾喜愛。山區孩子演唱《苔》的天籟之聲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獲得網民廣泛點贊……這反映傳統文化的傳承
①要以開發創新為目的和歸宿
②既要不忘本來又要創新思路
③要以滿足群眾需求為價值導向
④以現代傳播手段的運用為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說明:本部分根據課本知識內容, 結合近三年高考、近兩年模擬試題,精心地按考點分類整理成一個個考點金卷。也就是一個專題,集中歷年高考試題模擬題原創題測試。這樣對廣大師生的備考會有所幫助!

2018年高考試題
1(2018年高考海南卷政治16)習近平指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體現繼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馬克思主義的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資源、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的資源,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來、面向未來。這里強調的有:
①文化創新要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資源
②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才能推進文化創新
③吸收國外文化的精華是推進文化創新的時代要求
④文化創新的本質在于深入發掘傳統文化的價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文化創新的相關知識。①說法錯誤,文化創新要立足于社會實踐;②說法正確,也是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繼承傳統,推陳出新;③說法正確,面向世界,博采眾長,要吸收國外文化的精華;④說法錯誤,文化創新的本質僅僅是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價值。答案選C。
2(2018年高考全國2卷文綜政治19)2017年3月,中國自主原創、主導制定的手機(移動終端)動漫標準由國際電信聯盟正式發布。這是我國文化領域的首個國際技術標準,在“互聯網+文化”領域實現了我國手機動漫由跟跑、并跑向領跑的跨越。這一成就
①表明文化的當代價值和生命力取決于同科技的融合
②有利于擴大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增強文化自信
③標志我國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發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④確立了我國在國際“互聯網+文化”領域的話語主導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中國自主原創、主導制定的手機(移動終端)動漫標準由國際電信聯盟正式,成為首個國際技術標準,在“互聯網+文化”領域實現了我國手機動漫由跟跑、并跑向領跑的跨越。這標志我國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發展取得了重要突破,有利于擴大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②③正確;文化的價值和生命力并非取決于同科技的融合,①說法錯誤;④中“確立了……話語主導權”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2017年高考試題
1.(2017年高考江蘇卷21)在一些旅游景區,國內外的許多標志性建筑如天壇、鳥巢、兵馬俑、埃菲爾鐵塔、悉尼歌劇院等,經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襲,山寨景觀多次出現。對此類現象認識正確的是
A.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B.促進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C.發展了國家倡導的大眾文化 D.需要通過文化創新去改變
【答案】D
【名師點睛】我們所倡導的大眾文化是是反映人民利益與呼聲的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是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材料中的“山寨文化”不屬于我們所倡導的大眾文化。
2.(2017年高考江蘇卷21)在每一個歷史時期,中華民族都留下了無數不朽作品。從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都是那個時代社會生活和精神的寫照,都具有時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創作出在人民中傳之久遠的精品力作,就要
A.超越生活、改變社會 B.立足實踐、扎根生活
C.繼承傳統、滿足大眾 D.博采眾長、海納百川
【答案】B
【解析】超越生活觀點錯誤,A項不選;文藝創作只有立足實踐,扎根生活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這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B項正確;繼承傳統,博采眾長是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不是根本途徑,故C、D項不選,故本題答案選擇B。
【名師點睛】文化創新的根基是傳統文化;文化創新的基礎是社會實踐;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是立足于社會實踐,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是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3.(2017年全國高考北京卷41)(24分)伴隨著古代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東西方交往不斷增加。元青花傳奇
元青花“浣翠淌藍逸海韻”的藝術特色,是在漫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元代景德鎮的青花瓷,一開始是為西亞地區制造的,訂購外銷瓷的是波斯和敘利亞的商人。
中國元代以前的彩繪瓷,普通疏朗,寫意手法居多,但元青花以一種伊斯蘭式的標準手法,將中式動植物造像予以扁平化、抽象化,得以無盡連續重復,幾乎看不到留白。
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的中國青花瓷,發展到15世紀已經非常成熟,并成為埃及、敘利亞與波斯陶工模仿的對象。這些穆斯林國家的陶工們,慢慢地采取了更自由、解放的手法,增加了律動和空間感,他們的圖案逐漸開放,融入中式特有的某些生命力和自發性。

“元青花傳奇”體現了“絲綢之路”文化“通”“融”“榮”的特點。請從以上特點中任選一個或多個,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相關知識,談談你的認識。
【答案】
知識角度:文化多樣性;文化借鑒與融合;文化創新等。
等級水平
等級描述
水平4
觀點鮮明,能明確表達自己的見解,緊扣問題,全面展開論述,或就某點深入分析;知識運用準確、貼切;邏輯嚴密,條理清晰
水平3
觀點比較明確,能表達自己的見解;能扣住問題展開論述,或能就某點分析;知識運用比較準確、貼切;邏輯性較強,有條理
水平2
觀點不明確;論述不能集中指向問題,羅列知識;知識運用不正確;論述缺乏邏輯,條理性差
水平1
應答與試題無關;或重復試題內容;或沒有應答
【解析】本題考查“元青花傳奇”體現了“絲綢之路”文化“通”“融”“榮”的特點。請從以上特點中任選一個或多個,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相關知識,談談你的認識,可以從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做角度分析思考。“通”“融”可以從文化的多樣性、文化的交流借鑒融合、文化創新的途徑等角度思考;“榮”可以從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特有的包容性角度思考。
【名師點睛】區分文化繼承與文化傳播
文化繼承主要是文化縱向積累的過程,側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文化傳播主要是側重于文化橫向積累的過程,側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鑒和融合。
2016年高考試題
1.(2016年全國高考全國1卷19)陜西省地方戲“華陰老腔”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聲腔剛直高亢、磅礴豪邁,卻因表現形式單調難以吸引觀眾,面臨傳承危機。2016年,華陰老腔演出團隊與搖滾歌手與合作,將傳統民族音樂與現代搖滾音樂相結合,在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聯袂演唱《華陰老腔一聲喊》,引起巨大反響。“華陰老腔”煥發新的生機給我們的啟示有
①優秀傳統文化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展
②滿足人民大眾需要的優秀傳統文化才有強大的生命力
③與現代流行文化融合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④傳播手段與傳播形式的創新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考點定位】文化創新的途徑
【名師點睛】本題用排除法比較合適。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是實踐,這是考生非常熟悉的知識點,據此可以排除③,即排除了CD,這說明①一定正確,只需要分析②③即可。用排除法既可以提高正確率,還可以節約時間。
2.(2016年全國高考全國3卷19)2015年,新版《辭海》編輯委員會宣布將在推出紙質版《辭海》的同時,推出適用于各種閱讀終端的電子版和網絡版。這一做法體現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創新要著眼于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需求 ②有價值的文化創造源于文化傳播載體的變革
③文化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和凝聚力的保證 ④信息技術推動文化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變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試題分析:材料中新版《辭海》編輯委員會宣布將在推出紙質版《辭海》的同時,推出適用于各種閱讀終端的電子版和網絡版,體現文化創新要著眼于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需求,信息技術推動文化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變革。而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造力的源泉,②的說法不正確,文化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和活力的保證,③的說法不正確,故本題選B。
【考點定位】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
【名師點睛】本題考查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重在弄清楚文化創新、文化傳播、文化創造力三者的關系。文化創新源于社會實踐,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造力的源泉,文化傳播是文化傳承和發展的媒介。信息技術推動文化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變革,但要注意文化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和活力的保證。
3.(2016年全國高考浙江卷40)利用外媒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塑造國家形象的一種新的有效方式。當國際上有人“唱衰中國”、“抹黑中國”時,英國BBC2電視頻道卻于猴年春節播出了中英聯合攝制的紀錄片《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引發收視熱潮,進一步激發了國際社會探求中國、理解中國的興趣。該片通過獨特的敘事方式、結構處理,將春節的個人記憶與集體表達有機結合,增強了視覺效果、親近性與趣味性,表現了中國人“歸根”的家國觀和團圓喜慶的文化精神,成為繼《超級中國》、《鳥瞰中國》、《美麗中國》等紀錄片之后又一個“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
從文化創新和文化自信的角度,簡述這一“借船出海”講好中國故事的成功事例對我們的啟示。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是啟示類問答題,“啟示”一般指的是怎么做,有什么看法和想法,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鑒,又有哪些教訓值得吸取。材料已經給出知識點的限制是“文化創新”和“文化自信”,那答案要點就是圍繞“借船出海”講好中國故事這一實踐對于“文化創新”和“文化自信”有什么經驗值得借鑒,以后應該怎么做來寫。英國BBC2電視頻道于猴年春節播出了中英聯合攝制的紀錄片《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該片通過獨特的敘事方式、結構處理,將春節的個人記憶與集體表達有機結合,增強了視覺效果、親近性與趣味性,引發了收視熱潮,進一步激發了國際社會探求中國、理解中國的興趣。這種做法給我們的文化創新方面的啟示就是:要堅持創新,進一步豐富文化傳播方式,進一步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紀錄片的播放引發收視熱潮,激發了國際社會探求、理解中國文化的興趣。這給我們文化自信方面的啟示是:我們應當有文化自信,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社會主義文化。

1.(重慶市第一中學、合肥市第八中學、石家莊市第一中學2018屆高三聯考文綜政治試題)烏蘭牧騎,蒙語原意為“紅色的嫩芽”,是活躍在農村牧區的文藝團隊。近年來,他們除了對傳統的短調民歌、呼麥、馬頭琴做了非常好的傳承,還創新出現代樂隊組合的呼麥表演形式。既有傳統文化源頭,又符合當代潮流的形式常常博得中老年農牧民和“80后”“90后”年輕人的共同喜愛。這說明()
①應該積極支持和發展大眾文化,滿足多樣化需求
②文化發展,應該有選擇地吸收和借鑒傳統文化
③應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推進民族文化的創新與發展
④融合現代流行文化是發展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必由之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文化創新的途徑。既有傳統文化源頭,又符合當代潮流的形式常常博得中老年農牧民和“80后”“90后”年輕人的共同喜愛,這說明文化發展,應該有選擇地吸收和借鑒傳統文化;應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推進民族文化的創新與發展;②③正確且符合題意;①正確但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融合現代流行文化不是發展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必由之路,④說法錯誤。故本題答案選C。
2.(2018年高考《考試大綱》猜題卷(全國卷II、III)文科綜合第四套政治試題)央視在2017年第四季度重磅推出的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受到廣泛好評。 《國家寶藏》先通過明星擔當“國寶守護人”和小劇場的形式,帶你走進頂級國寶的“前世”傳奇,再由專業的研究人員為我們介紹文物的“今生”故事 。 《國家寶藏》受到了廣泛好評,是因為;
①打破了傳統文化節目的固有思路,敢于創新
②面向廣大人民 ,采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
③運用電視等文化傳描途徑超越了時空限制
④凸顯了現代社會大眾對人文情懷的追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國家寶藏》之所以受到了廣泛好評,是因為打破了傳統文化節目的固有思路,敢于創新,能夠面向廣大人民,采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先通過明星擔當“國寶守護人”和小劇場的形式,帶你走進頂級國寶的“前世”傳奇,再由專業的研究人員為我們介紹文物的“今生”故事 。①②項符合題意;電視等屬于傳播媒介或傳播方式,不是傳播途徑,③項說法錯誤;材料不體現社會大眾對人文情懷的追求,④項與題意不符;正確選項為A。
3.(湖南省長郡中學2018屆高三5月高考模擬(二)文綜政治試題)被譽為“百戲之祖,白戲之師”的昆曲.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近年來卻無奈地逐漸式微。漫畫家林政德把昆曲元素融人動漫,通過動漫形式.讓更多人了解昆曲文化。其創作的3D昆曲動畫片《粉墨寶貝》,老少皆宜,贏得廣大觀眾的喜愛。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文化對人具有深遠持久的影響
②文化創新的主體要有文化自覺和擔當
③文化經濟相互交融,傳統文化促進社會發展
④文化創新要著眼于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A. ①② B. ②④ C. ⑧④ D. ①③
【答案】B
4.(四川省名校2018屆高三高考沖刺卷文綜政治試題)“崇教育人耕讀傳家遠,立身敦品禮義濟世長”。2017年11月開館的“川北家風館”收錄了1198條家風家規故事和家訓名言,整理了川北的經典家訓,吸引眾多市民前來參觀,聆聽先賢家風故事、感受川北家風文化。設立家風館旨在
①引導群眾向善向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②抵御外來文化沖擊,加快儒家傳統文化的復興
③強化家風教化功能,共同建設文明和諧的家園
④推動傳統文化創新,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設立家風館聆聽先賢家風故事、感受川北家風文化,目的在于引導群眾向善向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家風教化功能,共同建設文明和諧的家園,①③項符合題意;材料不涉及外來文化的沖擊,同時對儒家傳統文化要批判繼承,推陳出新,②項說法錯誤;材料不涉及傳統文化的創新,④項與題意不符;正確選項為B。
5.(陜西省榆林市2018屆高三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文綜政治試題)2018年春節,央視又一檔節目火了,《經典詠流傳》把中國傳統中的古詩詞以歌曲的形式吟唱出來,瞬間感動了許多人。一首孤獨了300年的小詩《苔》被一名鄉村老師和他的學生們用質樸無華的天籟聲音唱出來,唱哭了很多人,一夜之間讓億萬中國人記住了它。從《文化生活》的角度啟示我們
①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 ②文化創新要注重挖掘作品的深刻內菌
③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 ④文化創新要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1(2018年高考原創押題預測卷01【新課標Ⅲ卷】19)中醫講究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各家有所專長,老師帶著徒弟在臨床上學、手把手地教,是經過實踐一再證明了的有效方法。這說明
①隨著教育技術的不斷進步,教育的方式在發生重要變革
②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功能,有利于人才的培育
③教育有利于學習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從事文化創造
④離開了社會實踐,人們就無法進行文化的創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教育是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的知識。“老師帶著徒弟在臨床上學、手把手地教”說明②③正確;材料不涉及教育技術的變革,排除①;離開社會實踐人類無法進行有價值的文化創造而非無法進行文化創造,故④錯誤。
2(2018年高考原創押題預測卷02【新課標Ⅱ卷】18)2017年11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的《尋夢環游記》的靈感源于墨西哥亡靈節,據悉皮克斯的工作人員曾特地來到墨西哥親自感受亡靈節的氣氛,觀察街邊的小攤和路邊的匠人。這表明
①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②文化創新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③文化創新必須要依托人民群眾 ④文化創新要立足本國傳統文化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3(2018年高考原創押題預測卷01【江蘇卷】3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
材料一 習近平強調我們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集中力量辦大事;要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解放思想,引領科技體制及其相關體制深刻變革。一年來從“天眼”探空到“蛟龍”探海,從頁巖氣勘探到量子計算機研發,深空、深海、深地、深藍,中國科技突破全方位出現,一批“叫得響、數得著”的科技成果驚艷全球。
材料二 2018年1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習近平向獲得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王澤山和侯云德院士頒發獎勵證書。李克強指出,企業應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要落實和完善支持企業創新投入的政策措施,突出價值導向、公開公平公正,引導各類技術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科技創新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健全創新激勵機制,賦予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真正讓有貢獻的科技人員名利雙收,涌現更多國際領先創新成果。加強科研道德和學風建設,健全科技獎勵信用制度,鼓勵科技人員爭做踐行社會誠信、嚴守學術道德的模范和表率。
(1)結合材料從國家角度分析我國科技成果驚艷全球的原因。(4分)
(2)分析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對我國科技創新帶來的意義。(8分)
【參考答案】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優勢;(2分)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科技創新掃清了體制機制障礙。(2分)
有利于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激勵自主創新;(2分)有利于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深入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分)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創新環境和競爭環境,(2分)健全科技獎勵信用制度,鼓勵科技人員踐行社會誠信。(2分)

【解析】該題以科技創新及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為背景考查經濟生活知識。第一問問的是科技成果驚艷全球的原因,結合材料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集中力量辦大事、科技體制及其相關體制深刻變革闡述即可。第二問是結合材料信息:科技創新、價值導向、公開公平公正、健全科技獎勵信用制度、踐行社會誠信等有效信息回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西县| 西青区| 东源县| 石柱| 隆子县| 威海市| 德兴市| 两当县| 雷山县| 武功县| 南宁市| 曲周县| 北京市| 巴塘县| 鄱阳县| 灵丘县| 通许县| 家居| 克什克腾旗| 龙泉市| 赤水市| 奎屯市| 和林格尔县| 盐亭县| 兴义市| 昂仁县| 洱源县| 邛崃市| 嘉祥县| 随州市| 琼海市| 郸城县| 柘城县| 乐安县| 迁西县| 临武县| 吕梁市| 青岛市| 洛川县| 精河县|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