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活中的數》單元分析單元學習目標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用10以內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并能認、讀、寫0~10各數。2.在一一對應的活動中比較物體數量的多少,認識“=”“<”“>”,能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3.能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對應等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4.在教師的引導和示范下,開始學習認真傾聽、思考、表達、書寫,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單元學習內容的前后聯系數的認識與數的運算有著密切的聯系,本套教科書將對自然數的認識分為五個階段:1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萬以內數的認識;認識更大的數。與本單元學習內容相關的前后知識聯系如下。本單元的學習需要利用兒童成長過程中積累的逐一數數的經驗。通過學習,學生將學會用1,2,3等數字表示物體的個數和順序,漸漸地體會到自然數是“逐一遞增” 的。這樣的數數經歷不僅在本單元,而且在第一學段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都要引導學生不斷重復、不斷積累,因為它對學生理解自然數及其意義、理解數的運算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本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滲透的一一對應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將在后續有關數的認識等內容的學習中不斷應用、不斷加深理解。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都將為后續數的認識、數的運算的學習奠定重要的基礎。單元學習內容分析本單元教科書的基本思路和知識結構如下。對于數的認識的學習,一般有三個層次:數的意義、數的表示、數的大小比較。在本單元中,分別對應于10以內數的意義、10以內數的讀寫、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關于數的意義和讀寫,教科書首先結合情境從整體上初步認識和感知1~10各數;然后分1~5的認識、0的認識、6~10的認識進一步體會數的意義,同時學習相關數字正確的書寫。對于數的大小比較,教科書也是先通過具體實物的一一對應,比較不同物體數量的多少;然后再引進“=”“<”“>"等符號,引導學生學會用抽象的數字、符號表示具體數量的大小關系。本單元教科書編寫的基本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結合有趣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經歷數的抽象過程數的抽象過程既包含數的意義的抽象過程(表示事物的個數或順序),也包括數的符號化。前者是對數數的過程進行抽象,體會數的意義;后者要經歷“實物表示—圖形表示—符號表示”的抽象過程。自然數是在數數的過程中形成的,從具體的數量到抽象的數,不僅符合自然數的產生過程,而且也是發展學生數感的重要方面。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數字符號比較抽象,學生需要將這些數字符號與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建立聯系。因此,教科書創設了學生熟悉并喜歡的“快樂的家園”“玩具”“快樂的午餐”“動物樂園”等多個生活情境,把數的認識與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每一個抽象的數,都在多個具體情境下經歷了“數出實物的數量—用圖表示數量的多少—用數字表示數量的多少”的抽象過程,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2.分層次設計,幫助學生逐步加深對數的意義的理解對于數的意義和讀寫,教科書采取了分層次的設計。首先結合兒童熟悉的情境從整體上對1~10各數進行初步認識和感知,初步體會可以用1,2,3等數字來表示物體的個數和順序,體現抽象的數字與生活經驗的自然聯系;然后通過l~5的認識、0的認識、6~10的認識三個部分,進一步體會數的意義,經歷“數出實物的數量—用圖表示數量的多少—用數字表示數量的多少”的過程,并且開始學習數的書寫。在認識各個數字的基礎上,教科書進一步設計了“在計數器上撥珠子”“青蛙跳荷葉”的活動,在“直觀模型”的支撐下,體會可以用1,2,3等自然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順序,漸漸感受自然數是“逐一遞增”的。3.通過數數、比較等活動,幫助學生初步體會一一對應引導學生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去數清楚物體數量的多少,或者比較物體數量的多少是本單元最基本的數學實踐活動。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一一對應構成了學生在數學學習的初級階段理解數量關系的“算理基礎”;同時,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數數或比較,也會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讓學生漸漸養成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對于一一對應方法的體會與練習,教科書設計了豐富的活動,讓學生逐步積累相關的學習體驗和活動經驗。比如,在數數活動中,雖然初入學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在生活中數數的經驗,但仍有大部分學生停留在“唱數”的階段,不能做到“物”與“數”的一一對應。因此,本單元安排了大量的手口一致的數數活動。又如,在數的大小比較中,教科書通過“快樂的午餐”和“動物樂園”等學生喜聞樂見的、相對開放的情境,通過比一比、畫一畫、擺一擺等操作活動,幫助學生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去認識“多”與“少”。4.在數數的活動中,引入書寫的活動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書寫比敘述要困難得多。雖然本單元僅是書寫11個數字,但學生要真正達到書寫的基本要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此,在本單元教科書編寫中,十分注重書寫的數與直觀物體數量的結合。如教科書第7頁5以內數的書寫,安排的書寫活動要經歷三個階段。一是數玩具的階段。在此前,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l~10各數,也知道數數的方法,這一階段安排數一數,一方面是鞏固已學的知識;另一方面讓學生在數一數的口頭表達過程中產生書寫的“沖動”。二是用符號表示的階段。教科書中用小棒、手指和圖形表示實物的數量。既利用兒童的經驗與直觀,又向“符號表示”邁出了一大步,體現了數學的抽象性,這是學生進行抽象寫的重要階段。三是根據圖形的數量對應地寫數字符號。每一個不同的數字符號都代表著生活中某些數量,但對兒童來說,需要有實物的支撐,只有這樣,他們才有表達的“欲望”,并能感受符號的力量。同樣,6~10的書寫,也是讓學生通過數一數的過程,逐步過渡到書寫數學符號的階段。課時安排建議本單元建議學習課時數為8課時。1.正確數出10以內的數可以安排一些具體的數數活動,如數一數教室里的窗戶、每個小組的人數、一堆小棒的根數等。教師在此過程中要觀察學生數數時是否能做到一一對應、手口一致,能否說出正確的結果。教師可用下面的表格記錄對學生的評價結果。數數記錄表2.能用0~10各數表示物體的數量或事物的順序,并能正確書寫10以內的數對能用0~10各數表示物體的數量或事物的順序的評價,既可以給出一些實際情境讓學生用數來表示,也可以給出數,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這個數所代表的數量。教師可以通過批改學生的課堂練習了解學生能否正確書寫。0~10各數,以及學生在書寫時遇到的困難(如有的學生將“3”寫成“ε”),并及時給予幫助,從而評價學生10以內數的書寫。3.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能結合具體情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數量的多少,認識“=”“<”“>”,能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4.能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對應等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評價時可以安排一個小調查,引導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數并進行交流。例如,我掉了幾顆牙、我家有幾口人、我每天上幾節課等,這樣既可以有目的地了解每個學生能否用數清晰地進行交流,也可以給學生一個具體的情境,讓學生來解決實際問題。《生活中的數》單元復習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二、教學目標: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用10以內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并能認、讀、寫0—10各數。2.在一一對應的活動中比較物體數量的多少,認識“=”“<”“>”,能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3.能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對應等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0以內數的認識,含義,讀寫等;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難點:體會同一個數的不同含義(幾和第幾);理解多與少的相對性。四、配套資源:?《生活中的數》ppt課件五、學習設計?(一)課堂設計1.知識整理,加強對10以內數的概念的理解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數?你會按照一定的順序把這些數排列一下嗎?出示課件圖:三朵花,三只蝴蝶,并動畫把3朵花、3只蝴蝶圈起來,滲透“3是物體個數為3的集合的標記”。師:圈里面有3朵花,用哪個數來表示?出示課件圖:八朵向日葵,八只小雞,并動畫把8朵向日葵、8只小雞圈起來,滲透“8是物體個數為8的集合的標記”。師:誰能像老師這樣說一句話?什么都沒有用哪個數來表示?師:4的前面一個數是幾?1和3的中間是幾?4添上1是幾?誰能像老師這樣提一個問題來問問大家?師:從前往后數,請第1小組第4位同學站一站;請前4位同學站一站。第4位同學和前4位同學,這兩句話中都有數4,為什么站起來的同學不一樣呢?典型題目:小結:注意兩點,第一要正確區分左右;第二要分清幾和第幾,涂3個愛心是指第1個、第2個、第3個,這3個愛心都涂色,涂第3個愛心指只涂第3個那一個愛心。2.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師:屏幕上有哪些小動物?分別有多少只? 師:大家說的都很棒,你知道誰是大象和熊貓誰多誰少嗎?如何用數學符號表示出來?師:還可以誰和誰進行比較呢?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出示課件圖:3.結合梳理過程,完成思維導圖我們對本單元知識進行了梳理,形成了一個這樣的知識圖(出示下圖),這樣的知識地圖能把我們學過的單一知識點串起來,便于我們發現知識間的聯系。 4.精心設計習題,檢測學習效果(1)畫一畫,看數劃掉多的或補上不足的。【知識點】能夠正確理解數的含義。【答案】略【解析】利用畫一畫的過程,讓學生體會數與事物是一一對應的關系,能根據數數畫出相應數量的圖形,在練習的過程中將數與形初步建立聯系。8---原圖中有10個圓,需要去掉2個就是8個圓。5---原圖中有2個圓,需要填上3個就是5個圓。0---0表示1個也沒有,需要全部去掉。6---原圖中有4個圓,需要填上2個就是6個圓。10---原圖中7個圓,需要填上3個就是10個圓。(2)數一數,填一填。【知識點】基數與序數(幾和第幾)。【答案】(1)6;(2)5;4;2【解析】體會幾個和第幾的含義,應用基數與序數的知識解決問題。(3)數一數,比一比。【知識點】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答案】【解析】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時,如果這兩個數代表的數量一樣多,用“=”表示兩者的關系;如果這兩個數代表的數量不相同,可以用“>”或“<”表示兩者的關系。6.全課小結師:通過本節課的復習,你有哪些收獲?全班相互交流自己的收獲與不足。課件10張PPT。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復習課0 1 2 3 4 536 7 8 9 10 0 1 2 3 4 56 7 8 9 10 80涂3個 涂第3個 左 右 從右邊起開始涂色:386 回顧梳理 思維導圖 典型習題 全課總結一、畫一畫,看數劃掉多的或補上不足的。二、數一數,填一填。(1)第1盆有3朵花,第3盆有( )朵花。(2)有4朵花的是第( )盆,它左邊的一盆是第( )盆,有( )朵花。6542三、數一數,比一比。通過本節課的復習,你有哪些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生活中的數》單元分析.doc 《生活中的數》復習教案.doc 《生活中的數》復習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