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豐富的社會生活 1.1我與社會課型:講授 審核:初二政治備課組 授課人: 時間:班別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___【課前導學】(一)認清目標,明確要求:知識與能力:初步認識社會,認識到自身發展與社會的關系,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的復雜性。過程與方法:問題探究法、小組合作法。情感價值目標:增進熱愛社會的情感,更好地與父母、老師、同學和社會上的其他人交往。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發展與社會的關系,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的復雜性。(二)自主學習,認真準備:閱讀課文,并完成以下內容。1、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我們的社會空間不斷延展,我們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我們會更加_____________,并獻計獻策;會更加___________,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2、個人是社會的 組成部分。人在生產、生活和交往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這些社會關系構成了人類賴以 的社會。3、人的身份是在 中確定的。在不同的 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課堂助學】師生共同探討:探究活動一:P3-4 探究與分享:(1)小華日記里記錄的“大事”,給了你什么樣的印象?(2)讀了小華的日記,你有什么樣的感受?(3)在暑假里,你有那些印象深刻的事可以與同學分享?探究活動二:P5探究與分享:的圖片,結合課本材料的分析,我們來分組探討以下兩個問題:(1)同一個人,為什么身份不同?(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紹自己,如從未見過的長輩、爸爸的同事、同學的父母、學校的校工,你分別應該怎樣介紹自己。探究活動三:P5-6結合社會關系網絡圖和你的生活經驗,小組之間進行討論,說一說你是如何理解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歸納總結】【即學即用】( )1.2016年12月1日,北京陳經綸中學的31名學生來到甘家口大廈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了解商業經營、發展,體驗甘家口大廈“親朋式”服務。參加這一活動能使學生A.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B.體會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C.感受到社會生活絢麗多彩 D.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 )2.2017年1月,期末考試一結束,杭州第二中學高一年級同學紛紛走上了社會實踐崗位,開始了他們為期四天的社會實踐,與社會真正有了個“親密接觸”。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①學生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使學生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 ③使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越來越深刻 ④有利于引領學生探索新的知識領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A.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 B.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C.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 D.個人可以脫離社會而生存和發展( )4.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區,我與李奶奶是鄰居。我與李奶奶的關系屬于A.血緣關系 B.地緣關系 C.業緣關系 D.法律關系【綜合探究】5.2017年11月,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學的約四百名學生開展了以“規劃未來,成就夢想”為主題的生涯規劃社會實踐活動。在本次活動中為青少年群體提供實踐平臺的企業包括:國美電器、京師律師事務所、富德生命人壽、全聚德集團、人民郵電出版社、盈科律師事務所、凱撒旅游、中國平安、宜信財富、新東方、團中央未來網、上海夸客優富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三元食品、碼高機器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十五家企業單位。(1)我們還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生活?(4分)(2)請你談談你對個人與社會關系的理解。(6分)1-4 A A D B5、(1)參觀博物館;觀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收看電視臺的新聞節目;開展社會調查;到農村去體驗生活;等等。(2)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把個人看成點,把人與人的關系看成線,那么,由各種關系連接成的線就織成一張“大網”,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②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③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