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 年級 科學 學科教學計劃 2018年9月本冊教學內容“我們的地球家園”單元,統整“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的三個主要概念組織教學內容,從整體的地球家園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尋訪土壤居民,從遙遠的太陽、月球與生活的聯系到觸手可及的天氣、季節與生命的聯結,整個單元以“關愛家園、關注生命”為線索,串聯起一系列活動,并將整個活動落腳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實單元教學內容的同時,對教學目標進行升華。材料”單元的學習對學生形成“世界是物質的”這一認識非常重要。在一年級下冊“我們周圍的物體”單元里,學生已對物體的特征進行了初步研究。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他們將在3—4年級開展物質狀態的學習,而對材料概念的理解是從物體到物質概念發展必不可少的進階。這一單元的編寫,強調和突出了對“材料”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據目前材料科學的快速發展和人類對材料的認識不斷豐富和提高現狀,設計和組織了“材料”單元的內容結構,以期讓學生以辯證和發展的觀點看待材料,不固化對某種材料的認識。本冊教學目標1、“我們的地球家園”單元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描述太陽每天在天空中東升西落的位置變化。 描述怎樣利用太陽的位置辨認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節變化現象,舉例說出季節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描述月相的變化現象。 知道太陽能夠發光發熱。 描述太陽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有著重要影響。 知道有陰、晴、雨、雪、風等天氣現象。 描述天氣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觀察并描述周圍的土壤上生長著的植物和生活著的動物。2、“材料”單元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我們周圍的世界可分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設計并制造出來的。物品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身邊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物品可以根據構成它的材料的性能來描述,也可以根據這些性能來區分物品或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決定材料的用途。 通過科學技術可以將自然界的各種材料利用起來,材料經過加工可能改變原有的性能。 某些材料可以反復使用,一些廢棄的物品可以用來制造新的產品。 教學建議策略1、培養學生科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科學 3、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與同伴合作交流 4、培養學生初步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創造性地使用科學教材,及時反思 周 次時 間教 學 內 容第一周9月3日—9月7日科學導讀《我們的地球家園》第二周9月10日—9月14日1、地球家園中有什么第三周9月17日—9月21日2、土壤——動植物的樂園第四周9月24日—9月28日3、太陽的位置和方向第五周10月8日—10月12日4、觀察月相第六周10月15日—10月19日5、各種各樣的天氣第七周10月22日—10月26日6、不同的季節第八周10月29日—11月2日7、做大自然的孩子第九周11月5日—11月9日科學閱讀第十周11月12日—11月16日《材料》 1、我們生活的世界第十一周11月19日—11月23日2、不同材料的餐具第十二周11月26日—11月30日3、書的歷史第十三周12月3日—12月7日4、神奇的紙第十四周12月10日—12月14日5、椅子不簡單第十五周12月17日—12月21日6、做一頂帽子第十六周12月24日—12月28日科學閱讀第十七周12月31日—1月4日全書回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