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9上 3.4 簡單機械 創優同步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9上 3.4 簡單機械 創優同步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4節 簡單機械
1.如果一根 ____在 ___能繞著固定點_ ___,這根硬棒就叫做杠桿。
2.杠杠的五要素:__ __。
3.杠桿的平衡條件:
__ __。
公式表示:F1l1=F2l2。
注意事項:
①實驗中只測量一組數據,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結論。
②若用彈簧測力計代替鉤碼,應當沿豎直方向拉測力計,便于力臂的測量。
4、杠桿的分類及應用
名稱 力臂關系 力的關系 特點 應用舉例
省力杠桿 _ __ _ __ 省力但__ __ 撬棒、鍘刀、羊角錘、起子等
費力杠桿 _ __ _ __ 費力但__ __ 理發剪子、釣魚竿、鑷子等
等臂杠桿 _ __ _ __ 既_ __也_ _ 天平、定滑輪
5.有用功:_ __。
6.額外功或無用功: 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 。
7.總功:__ __的總和。W總=W有用+W額外,W有用8.機械效率:__ __。
η==×100%。
項目 定滑輪 動滑輪 滑輪組
示意圖
力的關系 定滑輪是_ __,_ __,_ __ 動滑輪是__ __的杠桿,使用動滑輪可以省__ __即_ __ 滑輪組既能__ __又能改變__ __。重物和動滑輪的總重力由__ __,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總重力的__ __即__ __,拉力所通過的距離為物體上升_
常考1 知道杠桿的五要素,會畫杠桿的示意圖,并能對生活中常見的杠桿進行分類
例題1、2018春 唐河縣期末)如圖中的皮劃艇運動員一手支撐住漿柄的末端,另一手用力劃槳,此時的船槳可看作是一個杠桿。下圖中的船槳模型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由題意可知,撐住漿柄的末端為支點,下面的手給漿向后的力,這時水給漿一個向前的力,所以船前進。
答案:B。
常考2 能夠設計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并能用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決一
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例題2、(2018 福建)《墨經》最早記述了秤的杠桿原理。圖中“標”“本”表示力臂,“權“重”
表示力。以下說法符合杠桿平衡原理的是(  )
A.“權”小于“重”時,A端一定上揚 B.“權”小于“重“時,“標”一定小于“本”
C.增大“重”時,應把“權”向A端移 D.增大“重”時,應換用更小的“權”
【解答】根據杠桿平衡條件知,權×標=重×本。
A、“權”小于“重”時,“本”確定,但“標”是可以改變的,所以A端不一定上揚。故A錯誤;
B、“權”小于“重“時,由“權×標=重×本”知,“標”一定大于“本”。故B錯誤;
C、增大“重”時,“權”和“本”不變,由“權×標=重×本”知,“標”會增大,所以把“權”向A端移。故C正確;
D、增大“重”時,“本”不變,由“權×標=重×本”知,可以增大“標”,或增大“權”。故D錯誤。
答案:C。
常考3 知道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特點和實質,理解有用功、額外功、
總功及機械效率,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例題3、(2018 呼和浩特)如圖所示,用甲、乙兩種滑輪組,分別勻速豎直向上提升同一重物,從相同位置開始提升至同一高度處,求:
(1)若不計繩重,滑輪重及摩擦,兩次拉力F1和F2之比;
(2)若不計繩重及摩擦,重物質量為400g,動滑輪質量為100g,勻速拉動過程中甲、乙兩裝置的機械效率。
【解答】
(1)由圖知,甲圖中,n1=2;乙圖中,n2=3,
若不計繩重、滑輪重及摩擦,則拉力F=G,
兩次拉力F1和F2之比:
F1:F2=G:G=:=3:2;
(2)重物的重力:G=mg=0.4kg×10N/kg=4N,
動滑輪的重力:G輪=m輪g=0.1kg×10N/kg=1N,
不計繩重及摩擦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由于兩裝置中物重和動滑輪重均相同,所以甲、乙兩裝置的機械效率:
η1=η2==×100%=80%。
答:(1)若不計繩重、滑輪重及摩擦,兩次拉力F1和F2之比為3:2;
(2)若不計繩重及摩擦,甲、乙兩裝置的機械效率都是80%
1.(2018 寧波)如圖所示,F1=4N,F2=3N,此時物體A相對于地面靜止,物體B以0.1m/s的速度在物體A表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彈簧測力計、滑輪和繩子的自重及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F2的功率為0.6W B.彈簧測力計讀數為9N
C.物體A和地面之間有摩擦力 D.如果增大F2,物體A可能向左運動
2.(2018 長寧區二模)如圖所示的杠桿,作用在杠桿上的力F所對應的力臂最長的是(  )
B. C. D.
3.(2018 湘西州)如圖所示,大熊和小熊坐蹺蹺板。如果它們腳不著地,蹺蹺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大熊和小熊的重力相等 B.大熊和小熊到支點的距離相等
C.他們各自的重力與各自的力臂的乘積相等 D.以上說法都正確
4.(2018 沂水縣二模)重為G的均勻木棒豎直懸于O點,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讓棒緩慢轉到圖中虛線所示位置。在轉動的過程中(  )
A.動力臂逐漸變大 B.阻力臂逐漸變小
C.動力F逐漸變大 D.動力F保持不變
5.(2018 東平縣二模)如圖是一種切甘蔗用的鍘刀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①刀刃很薄可以增大壓力
②鍘刀實質上是一種省力杠桿
③甘蔗放在a點比b點更易被切斷
④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
A.只有②④正確 B.只有②③正確
C.只有③④正確 D.只有①③正確
6.(2018 下城區模擬)如圖所示,斜面光滑,推力分別為F1、F2,把物體從斜面底端推至斜面頂端,所做的功分別為W1、W2,那么(  )
A.F1大于F2,W1等于W2 B.F1小于F2,W1小于W2
C.F1大于F2,W1大于W2 D.F1小于F2,W1等于W2
7.(2012秋 淮安校級期中)如圖所示,只用一個動滑輪把重物舉高5米,所用的動力是60牛頓,動力所做的功是(不考慮動滑輪受到的重力和摩擦)(  )
A.300焦耳 B.150焦耳 C.900焦耳 D.600焦耳
8.(2017 臨沂模擬)假日期間,劉明同學參加了勤工儉學的活動,他的工作是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提升物體。劉明在10s內將物體勻速向上提升了5m,已知劉明用的力為100N,物體所受的重力為160N,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不計繩重及摩擦)(  )
A.動滑輪所受的重力為20N
B.劉明拉力做的功為500J
C.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D.若用該滑輪組提升所受重力更小的物體,則該裝置的機械效率會增大
9.(2017 平房區一模)用如圖所示滑輪組豎直向上勻速提升重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提升重物時,重物的機械能增加
B.物重相同時,減輕動滑輪的重力,可以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
C.將同一重物提升不同高度時,繩子拉力所做功相同
D.用相同的拉力以不同速度提升同一重物時,拉力做功功率不同
10.(2018 新泰市一模)如圖所示,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已知杠桿上每個小格長度為2cm,當彈簧測力計在A點斜向上拉(與水平方向成30°角)杠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只有(  )
①動力臂為8cm
②此時為費力杠桿
③鉤碼總重為2N
④鉤碼總重為4N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2018 六盤水)開瓶時使用的開瓶器(圖a),可以簡化成不計重力的省力杠桿(圖b),O為支點。若動力F1和阻力F2.都與杠桿垂直,且AO=6cm,BO=1cm,F1=25N,則F2=   N。
12.(2018 安徽)如圖所示,當工人師傅用400N的拉力向下拉繩時,可使重680N的重物勻速上升,此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
13.(2018 昆明)如圖所示,輕質杠桿OA可繞O點無摩擦轉動,A點處掛一個重為20N的物體,B點處加一個豎直向上的力F,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OB:AB=2:1.則F=   N,它是   杠桿。
14.(2018 徐州)如圖所示,工人師傅用動滑輪勻速提升重物。使用動滑輪的好處是   。若物體重450N,工人所用拉力為250N,則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   ;用該滑輪勻速提升重600N的物體,若不計繩重和摩擦,則工人所用的拉力為   N。
15.(2018 天津)利用圖甲中的撬棒撬石塊時,撬林相當于   (選填“省力”或“費力”)杠桿:利用圖乙中的滑輪組勻速提升900N的重物時,若忽略滑輪自重、繩重及摩擦,人對繩的最小拉力為   N。
16.(2018 涼山州)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在杠桿上掛鉤碼前,杠桿靜止在甲圖中的位置,為使杠桿水平平衡,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將杠桿調節水平平衡的目的是避免   對實驗的影響和便于   。
(2)乙圖中杠桿恰好處于水平平衡,若在A處下方再掛一個相同鉤碼,為使杠桿保持水平平衡,則需將掛在B處的鉤碼向右移動   格。
(3)若取掉乙圖中掛在B處的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鉤在C處對杠桿施拉力,為使杠桿保持水平平衡,且彈簧測力計示數最小,則彈簧測力計對杠桿的拉力方向是   。
(4)此實驗多次改變掛在支點O兩邊鉤碼的質量和懸掛位置,收集杠桿平衡時多組動力,動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數據,其目的是   (選填“減小誤差”或“尋找普遍規律”)
17.(2018 蘭山區模擬)為了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G=100N的重物提升到高處,小明同學設計了圖(甲)所示的滑輪組裝置。當小明用圖(乙)所示隨時間變化的豎直向下拉力F拉繩時,重物的速度v和高度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象如圖(丙)(丁)所示。繩對滑輪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豎直方向。(不計繩重和摩擦)求:
(1)在2~3s內,拉力F的功率P及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2)在1~2s內,拉力F做的功W。
(3)若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500N,小李體重500N,他站在地面向下拉繩子使物體勻速上升,最大能提升多重的物體?
 
參考答案
知識聚焦
1、硬棒 _力的作用下 轉動
2、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3、動力乘動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
4、L1>L2 F1<F2 費距離
L1<L2 F1>F2 省距離
L1=L2 F1=F2 不省力不費力
5、必須要做的這部分功
7、有用功與額外功
8、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等臂杠桿 , 不省力 , 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動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 一半的力 F= 省力 力的方向 幾段繩子承擔 幾分之一 F=G 距離的幾倍
知能提升突破
1.【解答】解:
A、由圖知,水平使用滑輪組,n=2,拉力端移動速度v=2v物=2×0.1m/s=0.2m/s,拉力做功功率P2=F2v=3N×0.2m/s=0.6W,故A正確;
B、不計彈簧測力計、滑輪和繩子的自重及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3F2=3×3N=9N,故B正確;
C、對于物體A,受到的力:
B向左的摩擦力fB=2F2=2×3N=6N、
向右的拉力F1=4N、
因為A靜止,所以地面向右的摩擦力f地=fB﹣F1=6N﹣4N=2N,所以物體A與地面之間有摩擦力,故C正確;
D、如果增大F2,B將做加速運動,B對A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B與A之間的摩擦力不變,A受力不變,還是處于靜止狀態,故D錯。
答案:D。
2.【解答】解:
設每一小格長度為L,A中F所對應的力臂3L;B中F所對應的力臂0;C中F所對應的力臂4L;D中F所對應的力臂4L×sin45°=4L×=2L.故CF所對應的力臂最長。
答案:C。
 
3.【解答】解:
A、由圖可知,大熊重力應大于小熊的重力,故A錯誤;
BCD、由題知,它們腳不著地,蹺蹺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由杠桿的平衡條件知,它們各自的重力與各自的力臂的乘積相等,故C正確;
熊對蹺蹺板壓力大小等于各自的重力,所以大熊的力臂小于小熊的力臂,即它們到支點的距離不相等,故B錯誤;
綜上所述D錯誤。
答案:C。 
4.【解答】解:(1)杠桿在轉動的過程中符合杠桿平衡的條件,即阻力為硬棒的重力,大小不變,硬棒在豎直位置時,重力的力臂為0,轉過θ角后,重力力臂(阻力臂)逐漸增大,故B錯;
(2)當硬棒在豎直位置時,F的力臂是杠桿的長度,且力臂最長,當杠桿轉過θ后,力與杠桿不再垂直,所以動力臂變小,故A錯;
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可得,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增大,而動力臂減小,所以動力逐漸增大,故D錯誤,C正確;
答案:C。 
5.【解答】解:
①刀刃很薄,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的,故①錯誤;
②鍘刀在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實質上是一種省力杠桿,故②正確;
③由圖知,甘蔗放在a點比b點時的阻力臂更小,而甘蔗對鍘刀的阻力一定,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動力會越小,更易被切斷,故③正確;
④由圖知,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用力時的動力臂要小,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動力越大(即費力),故④錯誤。
綜合分析可知,只有②③正確。
答案:B。
6.【解答】解:①∵斜面光滑說明摩擦力為0,即使用光滑的斜面沒有額外功,
∴把同一物體沿斜面BA和CA分別拉到頂端A,h相同,由W=Gh可知兩次做的功相同,即W1=W2,
②從圖可知,LBA>LCA,
而W1=W2,
∴F1<F2,
答案:D。 
7.【解答】解:s=2h=2×5m=10m,
動力所做的功:
W=Fs=60N×10m=600J。
答案:D。 
8.【解答】解:
A、由圖知,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n=2,
不計繩重及摩擦,由F=(G物+G滑)可得動滑輪所受的重力:
G動=2F﹣G物=2×100N﹣160N=40N,故A錯誤;
B、劉明拉力做的功:
W總=Fs=Fnh=100N×2×5m=1000J,故B錯誤;
C、有用功:W有=Gh=160N×5m=800J,
所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100%=×100%=80%,故C正確;
D、若僅減小提升物體的重力,額外功不變,有用功減小,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減小,機械效率減小,故D錯誤。
答案:C。 
9.【解答】解:
A、勻速提升物體時,動能不變,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加,故重物的機械能增加,故A正確;
B、減輕動滑輪的重力,在提升物體重力不變的情況下,即有用功不變的情況下,額外功減小了,所以機械效率就提高了,故B正確;
C、將同一重物提升不同高度時,拉力相同,增加提升高度時,繩端移動的距離也變長了,根據W=Fs知繩子拉力所做功不相同,故C錯誤;
D、用相同的拉力以不同速度提升同一重物時,根據P=Fv知,拉力做功功率不同,故D正確。
答案:C。
 
10.【解答】解:
如圖:
①當彈簧測力計在A點斜向上拉(與水平方向成30°角)杠桿,此時動力臂為OB,根據直角三角形的知識可知,此時的力臂OB=OA=×4×2cm=4cm,故①錯誤;
②阻力臂的大小:L2=3×2cm=6cm>L1,杠桿為費力杠桿,故②正確;
③④由圖中彈簧測力計指針在3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N;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GL2得G===2N,故③正確,④錯誤。
答案:D。 
11.【解答】解: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得:F1L1=F2L2
F1×AO=F2×BO
25N×6cm=F2×1cm
F2=150N
答案 150。
12.【解答】解:
由圖可知,滑輪組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n=2,
由η====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100%=×100%=85%。
答案:85%。 
13.【解答】解:因為OB:AB=2:1,
所以OB:OA=OB:(OB+AB)=2:(2+1)=2:3
由杠桿平衡的條件F得:F OB=G OA可得:
即:F===30N;
因為F>G,
所以此杠桿為費力杠桿。
答案:30;費力。 
14.【解答】解:(1)動滑輪的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個杠桿,使用動滑輪的好處是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2)不考慮繩重和摩擦,
因為F=(G物+G輪),即:250N=(450N+G輪),
所以動滑輪重:
G輪=50N,
η======90%;
(3)F═(G物+G輪)=(600N+50N)=325N。
答案:省力;90%;325。 
15.【解答】解:(1)用撬棒撬石頭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2)由乙圖可知繩子的有效股數n=3,
拉力F=G物=×900N=300N。
答案:省力;300。
16.【解答】解:(1)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右端偏高,右端的平衡螺母應向上翹的右端移動,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設一個鉤碼重為G,一格的長度為L;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4G×2L=2G×nL,
解得:n=4,
故應該將B處所掛鉤碼須向右移動4﹣3=1格;
(3)阻力與阻力臂一定時,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當動力臂最大時,動力最小,力的作用點與支點一定,最大力臂為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力應與杠桿垂直,為使拉力最小,應豎直向上拉彈簧測力計;
(4)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時進行多次實驗,多次改變掛在支點O兩邊鉤碼的質量和懸掛位置,收集杠桿平衡時多組動力,動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數據,其目的是通過實驗數據總結實驗結論,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答案:(1)右;杠桿自重;測量力臂;(2)1;(3)豎直向上;(4)尋找普遍規律。
17.【解答】解:(1)由圖象可知,在2~3s內,重物做勻速運動,v1=2.50 m/s,拉力F1=40N,
因為連接動滑輪的繩子有三根,所以拉力F的作用點下降的距離是重物上升高度h1的3倍。
拉力F的功率P=F1v2=40N×7.5m/s=300W;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100%=×100%=×100%=×100%≈83.3%。
(2)在1~2s內,拉力F2=50N,重物上升高度h=1.25m,拉力通過的距離s=3h=3×1.25m=3.75m,
拉力F所做的功W=F2s=50N×3.75m=187.5J;
(3)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F1=(G+G動),則G動=3F﹣G=3×40N﹣100N=20N,
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500N,所以物體的最大重力為G大=3F大﹣G動=3×500N﹣20N=1480N。
答案:(1)在2~3s內,拉力F的功率P為300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3.3%;
(2)在1~2s內,拉力F所做的功W為187.5J;
(3)最大能提升1480N的物體。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丰县| 定西市| 游戏| 鸡泽县| 孟村| 九寨沟县| 洛阳市| 喀喇沁旗| 于都县| 五华县| 长沙市| 澄迈县| 旺苍县| 嘉荫县| 雷波县| 涪陵区| 宜昌市| 寿阳县| 柳州市| 吉林省| 玛纳斯县| 永州市| 二连浩特市| 容城县| 凤阳县| 株洲县| 万盛区| 板桥市| 美姑县| 甘洛县| 安顺市| 剑阁县| 曲阜市| 昭平县| 盐边县| 东阳市| 天峨县| 克拉玛依市| 五指山市| 霸州市|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