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8年秋一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擁有活躍的思維并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根據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征,此階段的課程內容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擴大學生知識范圍,進一步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學習科學的興趣,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聯系他們的實際生活,用所學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最終達到將科學知識創造性應用到生活中去。 并在活動中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交流和主動創新意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研究的形式編排了四個單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體現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促使學生在“事物宏觀的外部表象與微觀的內部特征”之間建立聯系,進行以“邏輯推理”為主的思維技能訓練。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對待科學想知道,愛提問,愿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睦相處,真愛生命。注意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觀察與探究是五年級集中訓練的過程與方法,要結合具體學習內容,在探究過程中有意識地強化訓練。增強學生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勇氣,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識目標 1、幫助學生了解地球內部的秘密,初步了解地球內部的結構特征。 2、探究聲音產生的秘密,知道聲音傳播的途徑和方式,認識噪音的來源和危害。 3、知道秋冬星空的主要星座,初步發現星空變化的規律,讓學生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 4、能判斷物體是由不同的材料組成的,能按材料對物體分類,認識某些材料的性質(如導電、溶解、傳熱、沉浮等)能將材料的特征和用途想聯系起來,區分常見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5、知道溫度的改變可以使物體的形態發生改變,知道水的冰點和沸點,探究雨和雪的成因。 (三)能力培養 1.養成善于觀察,善于探索的科學態度,尊重證據,愿意合作和交流。 2.培養學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簡單的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相關資料。 3.培養學生能利用簡單的工具,器材做簡單的觀察,并做記錄。 4.培養學生能制定計劃,對自己的探究活動設計大致的思路或計劃。 5.引導學生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性解釋,能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將探究結果和假設相比較。 6.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意見和評議,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換意見。四、教學措施 1. 多種形式培養興趣,生動活潑發掘潛能。充分挖掘學科課程的科技含量,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教育,結合學生特點適當補充一些科普新知識和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激發學生的興趣。 2.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盡量讓學生多練、多動,多給學生時間以發揮創作空間。3. 采取生動、活潑、有趣的教學方式,呈現一個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4. 對學生學習中的表現進行及時而且積極的評價,激勵新的創新火花的迸發。 5. 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備注1開學常規教育2小小科學家3小小工程師4上好科學課5國慶假期6認識感官7感官總動員8借助工具觀察9用感官觀察小游戲10做個小偵探11暗箱里的秘密12樹葉變黃了13用大腦思考小游戲14自然世界與人工世界15衣食住行的變化16輪子的故事17用雙手創造小游戲18專項學習 像工程師那樣19專項學習 像工程師那樣20期末游戲 2018年8月29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