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實驗報告單年級 班時間實驗類型分組 :( ) 演示 :( )實驗名稱研究杠桿的秘密實驗器材:杠桿尺、鉤碼猜測:杠桿是否省力跟用力點和阻力點到支點之間的距離有關實驗過程:左邊(阻力點)情況右邊(用力點)情況用力情況鉤碼數(個)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格)鉤碼數(個)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格)省力;2、費力;3、不省力也不費力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的結果: 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 班時間實驗類型分組 :( ) 演示 :( )實驗名稱研究輪軸作用實驗器材:1盒鉤碼、2段粗線繩、1個鐵架臺、1個大輪、1個小輪、1個軸 猜測:實驗過程:將一定數量的鉤碼掛在軸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輪上掛鉤碼,看成是我們用力的大小。試一試,在輪上掛幾個鉤碼能把軸上的鉤碼提起來。然后改變軸上的鉤碼數量在做實驗。輪軸作用的實驗記錄表軸上鉤碼的個數輪上鉤碼的個數我們的發現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的結果:。 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 班時間實驗類型分組 :( ) 演示 :( )實驗名稱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實驗器材:1盒鉤碼、2段粗線繩、1個鐵架臺、2個不同的大輪、1個小輪、1個軸 猜測:輪軸越大越省力。實驗過程:將一定數量的鉤碼掛在軸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輪上掛鉤碼,看成是我們用力的大小。試一試,在輪上掛幾個鉤碼能把軸上的鉤碼提起來然后改變輪在做實驗。輪軸的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實驗記錄表軸上鉤碼的個數更大輪上鉤碼的個數我們的發現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的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 班時間實驗類型分組 :( ) 演示 :( )實驗名稱定滑輪作用實驗實驗器材:1盒鉤碼、1根粗線繩、1個鐵架臺、1個滑輪、1個測力計 猜測:定滑輪不能省力。實驗過程:用鐵架臺做支架,安好定滑輪,在定滑輪上掛一根繩子,在繩子的兩端任意掛上一些鉤碼,當繩子平衡時,兩端的鉤碼數相同。然后用測力計做相同的實驗,比較測力計的數據與鉤碼的力大小。定滑輪作用實驗記錄表左邊鉤碼個數右邊鉤碼個數定滑輪的狀態我們的發現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的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 班時間實驗類型分組 :( ) 演示 :( )實驗名稱動滑輪作用實驗實驗器材:1盒鉤碼、1根粗線繩、1個鐵架臺、1個滑輪、1個測力計 猜測: 動滑輪能夠省力。實驗過程:用鐵架臺做支架,把繩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繞過動滑輪向上提,動滑輪下掛不同數量的鉤碼。然后做好記錄。動滑輪作用實驗記錄表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用動滑輪提升重物的力(N)我們的發現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的結果: 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 班時間2011.9.20實驗類型分組 :( ) 演示 :( ∨ )實驗名稱滑輪組作用實驗實驗器材:1盒鉤碼、1根粗線繩、1個鐵架臺、2個滑輪、1個測力計 猜測:實驗過程:先組裝一個滑輪組,然后用這個滑輪組來提升不同重量的物體。觀察用力的方向,測量用力的大小。與直接體生物體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作比較。并做好記錄。滑輪組作用實驗記錄表(一)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用滑輪組提升重物的力(N)我們的發現增加一個動滑輪接著做實驗滑輪組作用實驗記錄表(二)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用滑輪組提升重物的力(N)我們的發現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的結果: 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 班時間實驗類型分組 :( ) 演示 :( )實驗名稱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實驗實驗器材:1塊小木板、4個不同高度的物品、1盒鉤碼、1個測力計 猜測:實驗過程: 用測力計直接提升物體的力與沿斜面提升物體的力進行對比,然后改變斜面的不同坡度繼續進行試驗,做好記錄為結果的分析提供依據。斜面作用的實驗記錄表提升不同的物體我們的發現直接提升物體的力斜面提升物體的力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實驗記錄表(用1、2、3、4表示坡度由小到大)直接提升物體的力(N)沿不同斜面提升物體的力(N)我們的發現1234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的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 班時間實驗類型分組 :( ) 演示 :( )實驗名稱紙梁的寬度和厚度與抵抗彎曲能力的實驗實驗器材:長度、厚度相同、寬度不同的紙條,長度、寬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紙條,鐵墊圈,尺子 猜測:實驗過程:1、將紙梁兩端墊起一定的高度,把紙梁受壓彎曲到接觸桌面作為彎曲的標;用承載墊圈的個數表示紙梁的抗彎曲能力,改變紙梁的寬度做實驗,并作好記錄。紙梁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的測試記錄紙梁的寬度(以最窄的為標準)1倍寬2倍寬4倍寬抗彎曲能力的大小預測實測2、改變紙梁的厚度做實驗,并作好記錄。紙梁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測試記錄紙梁的厚度(以粘在一起的張數計算)124抗彎曲能力的大小預測實測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的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 班時間實驗類型分組 :( ) 演示 :( )實驗名稱紙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的測試實驗器材:實驗用的大小相同的紙若干張、鐵墊圈、膠水、包裝箱瓦楞紙板 猜測:改變紙的形狀,其抵抗彎曲的能力也會隨之而改變實驗過程:將同樣的紙折成“V”、“U”、“T”、“L”、“工”等不同的形狀,然后按照上一次實驗的方法分別在紙上放上鐵墊圈,填寫好下面紙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的測試記錄表,并做好分析的準備。形狀與抗彎曲能力的測試記錄形狀抗彎曲能力 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的結果: 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 班時間實驗類型分組 :( ) 演示 :( )實驗名稱測試紙拱的承重能力實驗器材:做拱形的紙 、鐵墊圈若干 猜測:實驗過程:1、把紙圈成一圈后松開,做成一個拱形,用鐵墊圈測試一下它能夠承受多大的壓力。2、用兩本書分別抵住兩邊的拱腳,使紙拱不會塌下來,測試一下它能夠承受多大的壓力。3、用較多的書抵住腳拱。再測量能夠承受多少個墊圈。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的結果: 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 班時間實驗類型分組 :( ) 演示 :( )實驗名稱做簡單框架實驗器材:筷子、橡皮筋、剪子 猜測:實驗過程:1、用三根筷子和橡皮筋做一個三角形框架,試一試穩定性。2、用四根筷子和橡皮筋做一個四邊形框架,試一試穩定性。 3、在四邊形框架里面加兩根斜杠,再試一試穩定性。與不加斜杠時的框架比一比,哪個堅固。4、作一個正方體框架,試一試穩定性。5、在正方體框架的每個面上都加兩根斜杠試一試穩定性。6、在正方體框架的每個面上都加兩根直杠試一試穩定性。7、比一比,4、5、6的不同情況,它們那種更堅固。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的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 班時間實驗類型分組 :( ) 演示 :( )實驗名稱用通電導線和指南針研究電和磁的關系實驗器材:電池、電池盒、小燈泡、燈座、2根導線 、指南針 猜測:制作過程:一、通電直導線使指南針磁針偏轉的實驗1、組裝一個點亮小燈泡的電路。2、在桌面上放一個指南針,是指針保持正常。3、把電路中的導線拉直,靠在指南針的上方,與磁針指的方向一致。4、接通電流,看看指南針有何變化?斷開電流看看指南針有何變化?反復做幾次 ,看看結果如何。5、在短路的情況下再做幾次上面的實驗效果會怎樣?二、通電線圈使指南針磁針偏轉的實驗1、做一個線圈(10圈左右在)。2、給線圈通上電,然后移向指南針,改變不同的放法,看看線圈如何放,指南針偏轉的角度最大。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的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 班時間 實驗類型分組 :( ) 演示 :( )實驗名稱通電直導線和通電線圈使指南針磁針偏轉的實驗實驗器材:電池、電池盒、多股絕緣膠線,大鐵釘、小塊砂紙、膠帶、大頭針、指南針 猜測:導線和鐵釘繞在一起能夠產生磁性制作過程:一、制作電磁鐵的實驗1、將導線在大鐵釘上纏繞30圈。2、在桌面上放置一些大頭針。3、給做好的電磁鐵通電。4、將鐵釘的釘尖移動到大頭針上方,看看會發生什么現象?斷開電源后又會如何?二、鐵釘電磁鐵南北極的實驗1、做兩個線圈(10圈左右在),一個按順時針方向纏繞,一個按逆時針方向纏繞。2、先將按順時針方向纏繞的電磁鐵接通電源,移向指南針看看指南針偏轉的方向。然后將按逆時針方向纏繞的電磁鐵接通電源,移向指南針看看指南針偏轉的方向。比較兩次實驗指南針偏轉的方向有何不同。3、改變電源的正負極,做上面的實驗。比較兩次實驗指南針偏轉的方向有何不同。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的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 班時間 實驗類型分組 :( ) 演示 :( )實驗名稱檢驗電磁鐵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的關系的實驗實驗器材:電池、電池盒、多股絕緣膠線,大鐵釘、大頭針 猜測:電磁鐵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的有關制作過程:一、檢驗電磁鐵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的關系的實驗1、制作線圈圈數不一(10圈、20圈、30圈、40圈)的電磁鐵四個。2、分別用做好的電磁鐵吸取大頭針,并填寫實驗記錄表。檢驗電磁鐵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關系的研究計劃研究的問題我們的假設檢驗的因素(改變的條件)怎樣改變這個條件實驗要保持哪些條件不變電磁鐵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關系實驗記錄表線圈的圈數吸大頭針數量(個)磁力大小排序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數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的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 班時間 實驗類型分組 :( ) 演示 :( )實驗名稱檢驗電磁鐵磁力大小與電池節數的關系的實驗實驗器材:三節電池、電池盒、多股絕緣膠線,大鐵釘、大頭針 猜測:電磁鐵磁力大小與電池節數的有關制作過程:一、檢驗電磁鐵磁力大小與電池數量的關系的實驗1、制作電池數分別為1節、2節、3節的電源三個。2、分別用不同的電源接通電磁鐵吸取大頭針,并填寫實驗記錄表。檢驗電磁鐵磁力大小與電池數量關系的研究計劃研究的問題我們的假設檢驗的因素(改變的條件)怎樣改變這個條件實驗要保持哪些條件不變電磁鐵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關系實驗記錄表電池的數量吸大頭針數量(個)磁力大小排序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數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的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 班時間 實驗類型分組 :( ) 演示 :( )實驗名稱小電動機轉動的秘密實驗器材:小電動機、紙杯、橡皮筋、V字形電刷 、鐵絲支架、電源、導線、磁鐵、大頭針 猜測:小電動機的轉動是各個部件共同工作的結果、轉子轉動與力的作用有關制作過程:一、安裝支架和電路:在倒扣的杯子上套兩根橡皮筋,將鐵絲支架插進橡皮圈,安裝在杯子上;然后將V字形電線固定在橡皮筋上;并將電池、開關連起來。二、安裝轉子:把轉子放在支架上,調節支架的位置,使得轉子能夠轉動但不會滑落。三、讓小電動機轉動起來:給轉子線圈通上電流,看看轉子是否轉動了。在旁邊放一塊磁鐵,并改變其位置,電動機轉動的情況是否會發生改變。四、改變小電動機轉子的轉動狀態:將一塊磁鐵變成兩塊相對而放,小電動機轉動的情況就會發生改變——轉動的更快。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的結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