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融入社會生活第一框 參與公共生活學習目標: 理解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培養自己的公共意識、法律意識和公德意識、公共精神,掌握參與公共生活的要求。學習重點與難點:重點:如何參與公共生活難點:樹立青少年主動參與公共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學生自讀教材P12-16,思考以下問題并做好標記)1.參與公共生活的意義?(P13-14)(為什么要參與公共生活?)有利于 ,并且 ; ; ;2.如何參與公共生活?(p15-16)(1) ;(2) ;(3) ;3.當今社會人們公共生活的場所和領域不斷 ,內容也日益 , 發生深刻變化。(p13)4.(p12)我們每個人 就要面對和參與社會生活。與家庭生活相比,人們公共生活的 更廣闊, 更豐富;5. “看客”這種冷漠心態危害:不利于 ,也是 (p15)6. (p16)公共生活考驗人的 ,也映襯社會的 水平。公民要將自身融入社會生活,積極主動、 參與社會公共生活,關心社會 ,關注社會發展的走向。二、合作探究探究一: 了解公共生活(1)結合生活實例,談談公共生活與家庭生活的區別 結論:(2)說一說:我們的公共生活空間有哪些?你在這些空間場所表現得如何? 結論:探究二:參與公共生活的意義(為什么) 活動一:材料:(見課本 p13)近年來,許多中小學生積極開展公民教育實踐活動。針對交通秩序的維護(我做交通好幫手)、社區管理、環境等公共問題,學生們找資料、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原因,制定解決方案;聽證會上,與政府部門對話,提意見等等。 (1)中學生參與這些公共生活有著怎樣的意義?活動二:(2)談談你小區里的社區活動,并說說參與社區志愿者活動有怎樣的意義?活動三:(3)說一說,若小區里廣場舞大媽們影響了你的學習和生活,你會怎樣和她們溝通?結合以上說明:(1) (2) (3)探究三:如何參與公共生活?材料一:近日,甘肅省慶陽市一名19歲的女孩欲從當地某百貨大樓8層樓跳下,在公安民警、消防人員想方設法施救的時候,多名圍觀者在樓下喊“怎么還不跳”“跳啊,快跳啊”……,最終女孩跳樓身亡。目前,已有2名圍觀群眾因妨礙救援被處以行政拘留的處罰。事后進行調查,現場的一些起哄者說,“我也不是真的希望那人跳樓,就是看到有人起哄就跟著,反正我又不認識那個人”…… 材料一:近日,遼寧錦州醫大女學生丁慧跪地搶救八旬老人的視頻在網上刷屏,引發社會強烈反響。不假思索地挺身而出,搶救過程一氣呵成……從這一連串熟練的動作,可以看到這位女學生內心的坦蕩干凈和心無旁騖:在這一瞬間,沒有“會不會被訛詐”的瞻前顧后,也沒有“吃不了兜著走”的憂慮。 (1)這兩則材料對我們參與公共生活有著怎樣的啟示?材料二: 材料三:由蚌埠南開往廣州南站的G1747次列車在合肥站停靠站臺,一名帶著孩子的婦女羅某因等老公,用身體強行阻擋車門關閉,造成該列車晚點發車。面對記者的采訪,該女子不斷反問:“我這樣做有錯嗎?”。事后,公安機關責令羅某認錯改正,對羅某處以2000元罰款。 思考:(1)請你說說羅某錯在哪里? (2)結合材料二、材料三,談談你的啟示。結合以上說明:(1) (2) (3)三、收獲與體會: 四、知識構建(小結):五、鞏固提升1.“個人離開社會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離開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樣”這句話主要強調( )A.社會發展離不開每個人共同努力 B.人們的公共生活領域更為廣闊.C.每個人與生俱來就要面對和參與公共生活 D.人們的公共生活方式正發生了變化2.中學生參與公共生活方式很多,以下不屬于積極參與的是( )A. 參加志愿者活動 B.開展社會調查 C.主動承擔家務 D.進行社區環保宣傳3.王剛和同學一起參加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并就社區衛生向居委會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這樣做有助于( )①在實踐中鍛煉和展示各種能力 ②人們能更好的健康快樂生活③學會與人相處,促進人際關系的協調 ④促進居委會執政為民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一規則更為我們參與公共生活, 有重要價值。A.培養公共意識和公共精神 B.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C.克服冷漠情緒,培養親社會行為 D.積極參與公益活動5.上述現象,啟示我們參與公共生活要( ) ①克服冷漠情緒 ②大力培養公共意識和公共精神③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 ④積極參與公益活動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