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本道德與法治九年級第三課第一框教學設計課題 生活在民主國家單元二學科道德與法治年級九學習目標理解民主的價值;了解民主政治建設和曲折發展過程;知道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重要形式和具體的民主制度;理解落實人民當家作主的理念。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意識,認識到人民當家作主的理念,客觀評價我國民主政治建設和曲折發展情況,從而增強熱愛社會主義民主的情感。重點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難點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展示圖片暴君、獨裁者和政策的重大失誤,提問:這些情況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哪些影響?如何從根本上避免?學生思考回答 通過反面例子,讓學生知道民主的珍貴。講授新課提問:什么是民主,說說你心目中的民主?介紹“民主”一詞在中國的起源。講述民主在世界的起源,以古希臘舉例。提問:民主有固定的形式嗎?為什么?講述中國近代以來探索民主的歷程。提問:為什么今天的生活會來之不易,需要怎樣維持下去?展示漫畫《我就是民主少一點》,提問:看此漫畫,你有何感想?介紹中國的民主是新型民主,提問:這個“新型”到底是如何體現的?介紹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民主內容、特點、形式和制度安排。提問:關于民主,你還有哪些好的建議?學生討論回答學生思考回答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學生討論學生討論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適度引導。中西對比后,設置沖突,讓學生明白一種制度和思想需要切合具體的國情和實際。為引出下文的新型民主做鋪墊。讓學生看書歸納。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進行拓展。課堂小結當前我們國家正在向建立高度的民主社會邁進,需要我們每個國民都要具有民主意識。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探究了民主的內涵,中國追求民主價值的歷程,以及新型的民主,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希望同學們能夠真正領會,為將來共建民主社會、和諧社會服務。板書課件28張PPT。3.1生活在民主國家新知導入暴君大獨裁者政策的重大失誤這些悲劇,如何從根源上避免?新知講解一、民主的足音(一)什么是民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雖然歷經幾千年,至今仍然是中國民主價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頭。◎ 一般來說,民主在價值上要求大多數人當家作主,民主價值的實現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一個國家選擇走什么樣的民主道路,取決于它的具體國情。 下面以中國為例子,中國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國情下,是如何認識和探索民主的呢? 一般來說,民主在價值上要求大多數人當家作主,民主價值的實現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中國近代史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近代中國飽受封建專制壓迫和外敵入侵的屈辱。抗擊侵略、反對專制、救亡圖存、爭取民族獨立、伸張人民權利,成為當時中國人民的最強心聲。(二)中國追求探索民主價值反對封建君主專制和帝國主義的民族壓迫,但由于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與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最后都遭到失敗。中華民族的民主意識初步覺醒,但由于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外加反動勢力的強大導致失敗。為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積極奮斗。同樣因為自身的妥協性和軟弱性,外加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而失敗 新 文 化 運 動(資產階級激進派)前期高舉民主科學大旗,后期十月革命帶來希望,為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追求民主價值結論?中國歷史近代史國情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沒有實現“還權于民”現代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追求民主價值 建黨初期(1921——1927)中共一大:政治綱領明確提出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確定了實現政治民主與社會民主的目標,并在組織原則方面體現出黨內民主的精神。 中共二大:現階段的任務是民主革命,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建立民主共和國。第一次提出的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土地革命時期(1927——1937)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建立。這是一個工農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政權組織形式,廣泛吸收群眾參加根據地的政權建設、政治管理和社會管理。中華蘇維埃政權的建立,為根據地人民履行民主權利提供了保障,是黨對政治民主在實踐方面非常重要的探索。 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創建三三制政權模式、實行普遍、直接、平等的民主選舉,對“民主共和國”理論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這一時期黨對政治民主的探索,不僅對鞏固抗日民主政權、保護邊區人民利益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創造出了許多民主的新形式、新辦法和新政策,成為中國政治民主進程中十分耀眼的一頁。 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論聯合政府》、《論人民民主專政》、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政治民主探索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民主政權體系具有一定程度的過渡性和嘗試性特征中國歷史近代史國情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中國革命勝利人民民主勝利沒有實現“還權于民”現代史國情 中國現代史: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現代史分為新民主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兩大歷史階段。這一時期是中國人民建立政權、鞏固政權、探索與發展中國,使中國走向富強、民主、自立的一段發展史。進入現代史 追求探索民主價值 建國初期(1949——1956) 改革開放以來(1978——今天) ◎1949 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制定了《共同綱領》,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的制度;◎ 1954 年,一屆人大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根據《共同綱領》和 1954 年憲法,為實現民族平等,而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 1956 年,中共八大正確分析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的主要矛盾。社會主義民主確立◎文革后,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打破了個人崇拜的束縛。◎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國家領導體制,在農村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進一步重視和加強民族工作,頒行了《民族區域自治法》;◎初步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依法治國成為全國人民的共識;◎在改革開放的同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繼續探索社會主義民主中國歷史近代史國情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革命勝利人民民主勝利沒有實現“還權于民”繼續探索社會主義民主確立社會主義民主現代史國情中國人的民主歷程(三)法治體現、保障民主 歷史證明,通過法治體現、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國家繁榮發展、生活穩定有序、制度充滿活力、社會長治久安的根基。人民民主專政建立各級人民民主政權建立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社會主義民主真正確立1954年第一部憲法頒布1982年制定現行憲法社會主義民主的發展需要法治保障。◎已往的民主都是對少數人實行民主、對大多數人實行專政。◎社會主義民主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絕大多數人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從這幅漫畫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社會主義民主是新型民主二、新型民主 ▲2.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廣泛性:絕大多數人享有真實性:充分反映人民意愿,實現人民參與國家事務管理,保障人民的合法權利 ▲1.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人民當家作主 ▲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目的:就是實現和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社會主義民主的形式發展選舉民主發展協商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安排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根本基本網絡問政成為新的民主協商形式思考:怎樣通過網絡渠道實現公民的民主權利?探究分享課堂練習1. 人民民主專政的建立的歷史事件是。( )A.新中國的成立 B.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1982年憲法修改2.下列對民主價值認識和理解正確的是 ( )A. 民主價值只靠民主制度建設就能實現B. 我國民主就是自由發表意見,想說什么就說什么C. 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就是人民當家作主D.實踐證明,中國新型民主不符合中國的具體國情AC拓展提高 假如你是一名政協委員,與同學合作調查所在地區的民生問題,試著寫出你們的“提案”。課堂總結 當前我們國家正在向建立高度的民主社會邁進,需要我們每個國民都要具有民主意識。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探究了民主的內涵,中國追求民主價值的歷程,以及新型的民主,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希望同學們能夠真正領會,為將來共建民主社會、和諧社會服務。板書設計生活在民主國家民主的足音理解和認識民主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新型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安排如何落實人民當家作主廣泛性真實性:選舉民主 協商民主社會主義民主的形式作業布置完成課后練習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部編版本道德與法治九年級第三課第一框教學設計課題 生活在民主國家單元二學科道德與法治年級九學習目標理解民主的價值;了解民主政治建設和曲折發展過程;知道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重要形式和具體的民主制度;理解落實人民當家作主的理念。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意識,認識到人民當家作主的理念,客觀評價我國民主政治建設和曲折發展情況,從而增強熱愛社會主義民主的情感。重點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難點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展示圖片暴君、獨裁者和政策的重大失誤,提問:這些情況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哪些影響?如何從根本上避免?學生思考回答 通過反面例子,讓學生知道民主的珍貴。講授新課提問:什么是民主,說說你心目中的民主?介紹“民主”一詞在中國的起源。講述民主在世界的起源,以古希臘舉例。提問:民主有固定的形式嗎?為什么?講述中國近代以來探索民主的歷程。提問:為什么今天的生活會來之不易,需要怎樣維持下去?展示漫畫《我就是民主少一點》,提問:看此漫畫,你有何感想?介紹中國的民主是新型民主,提問:這個“新型”到底是如何體現的?介紹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民主內容、特點、形式和制度安排。提問:關于民主,你還有哪些好的建議?學生討論回答學生思考回答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學生討論學生討論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適度引導。中西對比后,設置沖突,讓學生明白一種制度和思想需要切合具體的國情和實際。為引出下文的新型民主做鋪墊。讓學生看書歸納。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進行拓展。課堂小結當前我們國家正在向建立高度的民主社會邁進,需要我們每個國民都要具有民主意識。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探究了民主的內涵,中國追求民主價值的歷程,以及新型的民主,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希望同學們能夠真正領會,為將來共建民主社會、和諧社會服務。板書課件28張PPT。3.1生活在民主國家新知導入暴君大獨裁者政策的重大失誤這些悲劇,如何從根源上避免?新知講解一、民主的足音(一)什么是民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雖然歷經幾千年,至今仍然是中國民主價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頭。◎ 一般來說,民主在價值上要求大多數人當家作主,民主價值的實現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一個國家選擇走什么樣的民主道路,取決于它的具體國情。 下面以中國為例子,中國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國情下,是如何認識和探索民主的呢? 一般來說,民主在價值上要求大多數人當家作主,民主價值的實現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中國近代史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近代中國飽受封建專制壓迫和外敵入侵的屈辱。抗擊侵略、反對專制、救亡圖存、爭取民族獨立、伸張人民權利,成為當時中國人民的最強心聲。(二)中國追求探索民主價值反對封建君主專制和帝國主義的民族壓迫,但由于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與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最后都遭到失敗。中華民族的民主意識初步覺醒,但由于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外加反動勢力的強大導致失敗。為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積極奮斗。同樣因為自身的妥協性和軟弱性,外加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而失敗 新 文 化 運 動(資產階級激進派)前期高舉民主科學大旗,后期十月革命帶來希望,為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追求民主價值結論?中國歷史近代史國情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沒有實現“還權于民”現代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追求民主價值 建黨初期(1921——1927)中共一大:政治綱領明確提出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確定了實現政治民主與社會民主的目標,并在組織原則方面體現出黨內民主的精神。 中共二大:現階段的任務是民主革命,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建立民主共和國。第一次提出的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土地革命時期(1927——1937)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建立。這是一個工農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政權組織形式,廣泛吸收群眾參加根據地的政權建設、政治管理和社會管理。中華蘇維埃政權的建立,為根據地人民履行民主權利提供了保障,是黨對政治民主在實踐方面非常重要的探索。 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創建三三制政權模式、實行普遍、直接、平等的民主選舉,對“民主共和國”理論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這一時期黨對政治民主的探索,不僅對鞏固抗日民主政權、保護邊區人民利益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創造出了許多民主的新形式、新辦法和新政策,成為中國政治民主進程中十分耀眼的一頁。 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論聯合政府》、《論人民民主專政》、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政治民主探索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民主政權體系具有一定程度的過渡性和嘗試性特征中國歷史近代史國情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中國革命勝利人民民主勝利沒有實現“還權于民”現代史國情 中國現代史: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現代史分為新民主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兩大歷史階段。這一時期是中國人民建立政權、鞏固政權、探索與發展中國,使中國走向富強、民主、自立的一段發展史。進入現代史 追求探索民主價值 建國初期(1949——1956) 改革開放以來(1978——今天) ◎1949 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制定了《共同綱領》,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的制度;◎ 1954 年,一屆人大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根據《共同綱領》和 1954 年憲法,為實現民族平等,而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 1956 年,中共八大正確分析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的主要矛盾。社會主義民主確立◎文革后,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打破了個人崇拜的束縛。◎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國家領導體制,在農村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進一步重視和加強民族工作,頒行了《民族區域自治法》;◎初步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依法治國成為全國人民的共識;◎在改革開放的同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繼續探索社會主義民主中國歷史近代史國情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革命勝利人民民主勝利沒有實現“還權于民”繼續探索社會主義民主確立社會主義民主現代史國情中國人的民主歷程(三)法治體現、保障民主 歷史證明,通過法治體現、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國家繁榮發展、生活穩定有序、制度充滿活力、社會長治久安的根基。人民民主專政建立各級人民民主政權建立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社會主義民主真正確立1954年第一部憲法頒布1982年制定現行憲法社會主義民主的發展需要法治保障。◎已往的民主都是對少數人實行民主、對大多數人實行專政。◎社會主義民主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絕大多數人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從這幅漫畫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社會主義民主是新型民主二、新型民主 ▲2.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廣泛性:絕大多數人享有真實性:充分反映人民意愿,實現人民參與國家事務管理,保障人民的合法權利 ▲1.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人民當家作主 ▲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目的:就是實現和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社會主義民主的形式發展選舉民主發展協商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安排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根本基本網絡問政成為新的民主協商形式思考:怎樣通過網絡渠道實現公民的民主權利?探究分享課堂練習1. 人民民主專政的建立的歷史事件是。( )A.新中國的成立 B.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1982年憲法修改2.下列對民主價值認識和理解正確的是 ( )A. 民主價值只靠民主制度建設就能實現B. 我國民主就是自由發表意見,想說什么就說什么C. 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就是人民當家作主D.實踐證明,中國新型民主不符合中國的具體國情AC拓展提高 假如你是一名政協委員,與同學合作調查所在地區的民生問題,試著寫出你們的“提案”。課堂總結 當前我們國家正在向建立高度的民主社會邁進,需要我們每個國民都要具有民主意識。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探究了民主的內涵,中國追求民主價值的歷程,以及新型的民主,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希望同學們能夠真正領會,為將來共建民主社會、和諧社會服務。板書設計生活在民主國家民主的足音理解和認識民主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新型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安排如何落實人民當家作主廣泛性真實性:選舉民主 協商民主社會主義民主的形式作業布置完成課后練習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生活在民主國家 教案.doc 3.1生活在民主國家 課件.ppt 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主[超清版]_標清.avi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