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6張PPT。這個新時代有什么特征呢? 這個新時代的鮮明特征之一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第一單元 富強與創新第一課 踏上強國之路第2課時 走向共同富裕視頻說明了什么?我國過去40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我們應該怎么做?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要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這些可喜的變化是怎么來的?一、全面深化改革(記)1、全面深化改革的內涵和目標 (1)內涵:我國推行的改革是一場全面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國防和軍隊以及黨的建設等領域的改革。 (2)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閱讀p10-11,思考: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2、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為什么改革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1)過去40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的依靠改革開放。 (2)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3)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4)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主要矛盾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主要是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 發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區、一些領域、一些方面還存在發展不足的問題。如西部地區,發展不足仍然是主要問題;再比如相對經濟發展來說,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環境質量等都還不能充分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食品安全、網絡安全等問題也使得社會安全成為百姓關注的焦點。主要矛盾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就難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黨領導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進行新的偉大斗爭,向頑瘴痼疾開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如何做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中國從2012年開始,經濟增長率破8,2015年破7,速度連續7年低于10%,說明中國經濟進入了怎樣的階段?新常態 表現: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為高質量發展階段。什么叫經濟發展新常態?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表現: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為高質量發展階段。什么叫經濟發展新常態?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如何做材料說明了什么?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低城鄉發展不平衡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等現實挑戰。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將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如何做3、如何全面深化改革?(1)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2)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將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3)只有全社會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才能奏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最強音!二、共享發展成果視頻說明了什么?閱讀p11-13,思考:為什么要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1)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 (2)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3)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 (4)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1.為什么要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1) 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2)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3)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4)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5)實施健康中國戰略,(6)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7)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2、如何“共享”發展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在不斷發展的基礎上盡量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事情做好,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體人民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將蛋糕做大,讓全體人民公平地享受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實現一定發展水平上的公平正義。 材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在不斷發展的基礎上盡量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事情做好,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體人民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將蛋糕做大,讓全體人民公平地享受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實現一定發展水平上的公平正義。 今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 記者會首個問題是關于消除城鎮“大班額”。陳寶生介紹,大班額有兩類:一類是超大班額,66人以上;另一類是大班額,56人以上。2017年,我國有大班額36.8萬個班,占全部班級的10.1%,去年一年減少了8.2萬個大班額,和上年比下降了18.3%。超大班額在全國有8.6萬個班,占全部班級的2.4%,去年一年減少了5.6萬個班,下降比例接近40%。學有所教正在起草學前教育法陳寶生用較長時間回應了學前教育方面的問題。他坦承,學前教育是新時期中國教育發展最快的一個部分,也是當前中國教育最大的一塊短板。家長們希望孩子能夠就近入園,入一個優質、便宜的幼兒園,而現有狀況是普惠性幼兒園不足,財政保障和成本分擔機制沒有建立起來,保教人員數量不足、水平不高,管理和安全問題存在諸多漏洞、薄弱環節,這些問題都需要加以解決。走向共同富裕全面深化改革共享發展成果全面深化改革的內涵和目標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為什么要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如何共享發展成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共同富裕.pptx 《厲害了,我的國》.mp4 走向小康.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