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19張PPT。1.1 感知祖國發展的脈動廉江市的發展變化?中國的發展變化? 1978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發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請結合實際談談你的體會。 近年來你的家庭生活的變化?(可以從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思考: 1. 上述巨大成就是在哪一重大決策下取得的? 2.談談這一決策的歷史背景? 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鄭重簽下一份“契約”,開始分田到戶,嘗試“大包干”的做法。這成為中國改革的標志。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中國廣大農村迅速推開,小崗村也被稱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一、改革開放中國奇跡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抉擇,中國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一、改革開放 中國奇跡第一課時含義: 從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 (對外開放是基本國策,對內改革不是。)2.目標: (1)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從經濟社會的封閉半封閉轉向全方位開放、融入世界。英國經濟學家提出的“無形的手”理論:經濟運行中,市場像一只無形的手在自動調節,即使每個人都從個人利益出發,結果也會促進社會的整體利益。現代經濟學家又提出“有形的手”理論:主張政府應當積極干預經濟。通過價格、競爭、供求等發揮作用來實現政府通過宏觀調控發揮作用3. 改革開放的重要意義: (1)改革開放是黨帶領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2)激發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蓬勃朝氣和強大動力,大大加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使社會財富像泉水般涌流出來。 (3)國家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群眾的物質與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實現了由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4)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補充)材料一和二共同反映了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怎樣的特點?探究二:根據以下材料,思考問題材料一:1979年至2012年間,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年均2.8%的增速,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材料二:2013—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特點1: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特點2:我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三大產業比重大都在 第一產業占1.8%左右 ;第二產業占22%左右 第三產業占76%左右材料三: 材料三反映了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怎樣的特點? 第一產業是指提供生產資料的產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等直接以自然物為對象的生產部門。 第二產業是指加工產業,利用基本的生產資料進行加工并出售。以制造業為主,還包括采掘業、電力和煤氣業等, 第三產業又稱服務業,它是指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第三產業行業廣泛。包括交通運輸業、通訊業、商業、餐飲業、金融保險業、行政、家庭服務等非物質生產部門。【拓展】特點3:增長動力切換,從要素、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全球總需求不振,生產要素,過去勞動力成本低是最大優勢,引進技術和管理就能迅速變成生產力,現在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低成本勞動力數量優勢正在喪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新引擎。材料四: 材料三反映了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怎樣的特點?4.現階段,經濟發展新變化——新常態(2)特點: ①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 ②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③增長動力切換,從要素、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1)含義: 隨著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和發展階段的變化,我國經濟由粗放型經濟增長轉向集約型經濟發展的狀態。拓展: 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是一種在生產要素質量、結構、使用效率和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依靠生產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擴張實現的經濟增長的經濟增長模式。 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是依靠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通過提高生產要素的質量和使用效率,通過技術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資金、設備、原材料的利用率而實現的增長。【隨堂練習】1、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改革是一場革命,必須有堅忍不拔的毅力,以真抓促落實、以實干求實效。我們適度擴大總需求,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實現增量崛起,存量調整。對于改革開放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和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B. 只要改革開放,就能解決中國面臨的所有問題 C. 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D.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2、2017年既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一年,又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年,李克強總理作出指示,要求2017年繼續大力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增強發展活力。之所以要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是因為( ) ①改革開放能給我國社會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②改革開放是解決國家發展中所有問題的關鍵 ③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④改革開放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之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CC3、2017年10月25日,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直擊人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得以實現。”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 )①改革開放使中國走上強國富民之路 ②改革開放帶來經濟騰飛,人民幸福③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 ④改革開放開始于十一屆三中全會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4、決勝全面小康,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這是因為( )①改革是我國現階段的中心工作②改革完善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制度,給我國社會注入了生機和活力③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④改革開放能使我國迅速超過發達國家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AB【2018年中考原題21】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40年來,按照可比價格計算,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約9.5%;以美元計算,中國對外貿易額年均增長14.5%。這些成就的取得說明( )A.對外開放是立國之本B.我國已經躋身于發達國家的行列C.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D.對外開放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答案:C解析:這題是考改革開放的知識點,A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B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D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排除法,很簡單。二、簡答題 40年來,我國堅定不移進行改革開放,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40年來,我國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既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也主動走出去,進行經濟合作;40年來,中國共產黨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帶領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1)40年來,黨帶領人民創造了哪些美好生活? (2)40年來,我國為什么堅定不移進行改革開放? (3)我國在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①人民的收入增加,就業質量不斷提升,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實現了由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②教育事業發展迅速,人民的文化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眼界和視野不斷開闊。③政治制度不斷健全,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弱有所扶。人民的各項權利得到滿足和保障,社會更加和諧穩定。(2)①改革開放是黨帶領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②激發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蓬勃朝氣和強大動力,大大加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使社會財富像泉水般涌流出來。 ③國家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群眾的物質與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實現了由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④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補充) (3) ①去粗取精。既要積極敞開國門又要維護自身安全,既要借鑒、吸收一切先進的東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東西; ②不能依賴別人搞建設,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發展自己的根本基點; ③堅定立場,任何時候都要堅持我們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 ④處理好競爭與合作的關系,與世界各國在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相互取長補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1講.ppt 5分鐘沙畫了解改革開放40周年那些事_超清.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