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年級科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學生學習情況簡析經過學前教育的科學學習,基本具備了初步的科學知識和操作技能,具備了初步的探索能力,思維方式也初步的由具體轉變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擴大學生知識范圍,進一步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學習科學的興趣,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聯系他們的實際生活,用所學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最終達到將科學知識創造性應用到生活中去。二、教材分析本冊教科書以主題研究的形式編排了五個單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體現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促使學生在“事物宏觀的外部表象與微觀的內部特征”之間建立聯系,進行以“邏輯推理”為主的思維技能訓練。教學重點和難點 1、提供足夠的材料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完成探究任務。 2、幫助學生把現象、數據轉化為證據,利用證據得出結論。 3、建立科學概念,讓學生的認識沿著概念形成的規律發展。 4、一定要讓學生親自經歷制作的過程,才能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三、教學目標對待科學想知道,愛提問,愿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睦相處,真愛生命。注意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觀察與探究是五年級集中訓練的過程與方法,要結合具體學習內容,在探究過程中有意識地強化訓練。增強學生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勇氣,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四、能力培養側重點 1.養成善于觀察,善于探索的科學態度,尊重證據,愿意合作和交流。2.培養學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簡單的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相關資料。3.培養學生能利用簡單的工具,器材做簡單的觀察,并做記錄。4.培養學生能制定計劃,對自己的探究活動設計大致的思路或計劃。5.引導學生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性解釋,能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將探究結果和假設相比較。6.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意見和評議,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換意見。五、教學措施1、開展生動的科技課,引領學生進行主動地探究學習。2、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科學探究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與科學知識目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社會生活相聯系,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3、重視科學與技術的聯系。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技術設計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4、樹立安全意識。培養學生具有安全參與探究活動的知識、能力和習慣。六、教學進度表 (能按單元章節擬定合理的教學進度表)周次教學內容課時數教具學具準備備注11、走進科學課1水、水盆、胡椒粉、洗潔精22、我的小問號1小汽車、蹺蹺板玩具33、看一看1鏡子、七巧板44、聽一聽1玻璃瓶、塑料瓶、紙杯55、摸一摸1水彩筆、毛巾、復印紙、紙板、砂紙66、問一問 嘗一嘗1鏡子、蘋果、橘子77、玩磁鐵1磁鐵、鐵板88、玩彩泥1彩泥、彩紙、毛巾、海綿、橡皮筋99、玩小車1玩具車1010、分一分1不同顏色的積木1111、運水游戲1海綿、勺子1212、認識水1白醋、牛奶、橙汁1313、水變咸了1食鹽、白糖、勺子、筷子1414、把它們放在水里1沙子、小蘇打、勺子1515、放大鏡1放大鏡1616、我的削筆刀1削筆刀、鉛筆17復習18復習19復習20復習21期末考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