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第一課 豐富的社會生活第1課時 《我與社會》導學案課題:我與社會課型: 新 課時: 1前置測評:試一試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紹自己,如未曾謀面的親戚、爸爸的同事、同學的父母,學校的樣工,你分別應該怎樣介紹?導學目標:1、感受社會生活的絢麗多彩,認識社會生活,參與并奉獻社會。2、正確理解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3、明白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重點: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發展與社會的關系,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的復雜性。難點:培養學生人際交往、合作及融入社會的能力。一、預習新知1.人們在( ) 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2.個人是( ) 的有機組成部分。3.人的身份在( ) 中確定。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 ) 的身份。二、導入新課播放視頻:《魯濱遜漂流記》情景視頻。思考:魯濱遜與世隔絕了嗎?三、問題引領,自主學習:1.我們通過哪些方式感受社會生活?2.感受社會生活有哪些意義?3.社會是怎樣形成的?4.個人與社會的關系?5.人的身份是怎樣確定的?6.主要的社會關系有哪幾種?四、小組交流、合作探究知識模塊一 感受社會生活探究一:曬曬你的暑假生活。1、看一看:暑期生活照片(照相的背景),有什么感受?提示: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2、說一說:暑假里,哪些事讓你印象深刻?這些事你是通過什么方式了解的?探究二:小組討論。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2018年7月份,平邑一中文化路校區初一年級同學,開始了他們為期一周的研學旅行活動,與社會真正有了個“親密接觸”。通過參與研學旅行活動思考:通過參與研學旅行活動你有哪些收獲?想一想:學校舉行的這些活動有什么意義?知識模塊二 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探究三:名言欣賞。個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不會干涸。——雷鋒人必定要過共同的生活——亞里士多德思考:這些名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探究四:1.圖片展示:社會關系網,說說我的社會關系2.思考:我們該如何理解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探究五:情景探究我是消費者 我是大哥哥問題思考:(1)在社會關系中,一個人的身份是確定的嗎?提示:不是。(2)同一個人,為什么身份不同?提示: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3)想想自己參與了哪些社會關系,在這些關系中扮演著什么角色?提示:父子(女)關系,扮演兒子(女兒);師生關系,扮演學生;同學關系,扮演同學;公共關系,扮演公民;等等。探究六:小組討論。古時候,有大家閨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如今,也有許多人足不出戶,待在家里,大家把這些稱為“宅男”“宅女”。思考:他們是否真正的脫離社會生活呢?說明理由。五、展示提升、精講點撥六、總結升華七、【后置測評】A層 練基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識點一 感受社會生活1. 下列屬于初中生小華一家參與社會生活行為的是①小華在家做作業 ②小華爸爸在有機蔬菜大棚基地做科研 ③小華哥哥觀看上映的國產電影《湄公河行動》 ④小華媽媽在紡織品工廠上班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②④ D. ①③④2、以下屬于了解和感受社會生活的是( )①暑假回老家看爺爺奶奶種菜園子 ②去公園看別人跳廣場舞 ③看動畫片 ④陪媽媽去商場購物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3、有人說:“現在,我們比以前‘吃’得更好、更有營養;‘穿’得比以前更美、更有個性;‘住’得比以前更寬敞、更舒心;‘行’得比以前更快捷、更方便;‘用’得比以前更多、更講究。新的時尚生活更是充滿陽光。”對此下面理解不恰當的是( )A.社會生活是五彩繽紛的 B社會生活是復雜的C.社會生活是發展變化的D.社會生活是美好的知識點二 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4. 當今社會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聯系A. 越來越單一 B. 越來越封閉C. 越來越緊密 D. 越來越分離5、.如果說社會是張網,那么我們每個人都是( )A、網上的一個結點 B、漏網之魚 C、互不相干的個體 D、一條線6、人的身份是在________中確定的( )A.血緣關系 B.生活關系C.地緣關系 D.社會關系7、在家里,我們是父母的子女,要孝敬父母;在學校,我們是老師的學生,要好好學習;在小區里,我們是業主,要遵守小區的規定,與鄰居和睦相處……這說明( )①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②社會生活中的每種角色都意味著一種責任③作為學生,孝敬父母是我們的首要責任④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B層 練提能(百尺竿頭 更近一步)8、 下列四幅圖片中,與其他三幅圖片不屬于同一類的是9、馬克思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句話主要說明A. 社會關系是指固有的具體的人B. 對于人來說,抽象物是不存在的C. 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D. 我們的社會身份是由抽象物決定的10、每年4月2日是“世界自閉癥日”。自閉癥患兒是一群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他們漠視情感、拒絕交流、語言發育遲滯、行為重復刻板。現代醫學手段還不能從根本上治愈自閉癥。如果對自閉癥孩子進行合適的干預治療,可以大大改善他們的癥狀。自閉癥患兒如不及時治療會①不能建立起正常的人際關系 ②交往范圍狹窄 ③排除外界干擾,發展自己潛能 ④無法獨立適應社會生活A. ①②④ B. ②③④C. ①②③ D. ①③④11、你我文明一小步,社會文明一大步,創建文明城市離不開你我他。這是因為 ( )①個人離不開社會②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③社會離不開個人④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12、以下材料是張樂在暑假的日記,據此回答問題:日記一:7月6日我今天帶領表弟表妹去參觀博物館,雖然沒有大人的陪同,我依然把他們照顧得很好,給他們講了一些關于古代文物的小故事,他們都聽得津津有味。我感到很有成就感。日記二:7月25日我今天應同學們的邀約,一起去鄉下勞動,幫助生活不便的老人在菜園里除草、采摘蔬菜,雖然很累,但是看到豐碩的勞動果實,也感到很快樂。日記三:8月3日今天在小區里看到了關于小區綠化的建議通知會,作為小區的一員,我也在大會上發表了關于小區綠化的建議,看到叔叔阿姨們贊賞的眼神,我感覺到了自己的責任。(1)在三則日記中,張樂分別是什么樣的身份?這三種身份分別是通過哪種社會關系確定的?據此完成下列表格。身份社會關系日記一哥哥日記二同學日記三小區一員(2)“花在樹則生,離枝則死;鳥在林則樂,離群則悲。”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我們融入社會生活有何意義?【參考答案】(1)身份社會關系日記一哥哥血緣關系日記二同學業緣關系日記三小區一員地緣關系(2)置身于廣闊的社會之中,我們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我們會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會更加關心國家發展,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C層 練中考 感受中考 挑戰自我13.(2018.湖北黃岡)黃岡市紅安縣覓兒寺鎮的小伙鄭松,是湖北省首位無償獻血超過100次的捐髓志愿者,為了捐獻骨髓救人,毅然“違約”放棄了一份收入頗豐的工作,因耽誤了公司報到時間被解聘。他說,工作可以再找,但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下列對鄭松的言行評價正確的是(??? )①他承擔責任,不計較代價與回報②他自覺履行了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③他弘揚了以助人為樂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④傳遞了正能量,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現 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4、(2018.山東臨沂)2018年1月4日,一張“托舉哥”照片火爆網絡。照片顯示,暴雪中一名交通協警站在公交車項,用手托舉著下垂的電纜線,讓擁擠的車流陸續通過,成為暴雪中一道暖人的風景。“托舉哥”的行為啟示我們①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②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③要做轟轟烈烈的大事,絕不做平凡的小事 ④承擔危及自己生命的責任是不值得的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D層 練素養 探究創新發展素養15.(2018.山東濟寧)學習身邊榜樣韓效偉,曲阜市人民醫院兒科醫生,山東省第23批援助坦桑尼亞醫療隊隊員。當時他克服千難萬險,無私救治上千名坦桑尼亞病人,并多次為非洲朋友捐款捐物,與當地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回國后,韓效偉主動報名加入了曲阜團市委主辦的“團團教你來帶娃”微信群,忙碌的工作之余他總會為群里初為人母的年輕媽媽們解疑釋惑。妙手回春的精湛醫術、和藹可親的服務態度,讓韓效偉受到了廣大患兒家長的喜愛,成了寶寶媽媽們最信賴的“守護神”。2018年4月,韓效偉被評為“濟寧好人之星”。韓效偉的先進事跡向我們傳遞了哪些正能量?【答案】①生命的價值在于創造與奉獻,生命的價值靠行動實現,從日常生活中點滴小事做起,干好本職工作;②融入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奉獻社會;③做負責任的公民,贏得社會對自己的認可和贊成。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樹立起強烈的責任意識,從我做起,逐步養成負責任的習慣;④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敬業、友善,爭做道德模范;等。(答出其中3點即可,從樹立全球意識和國際視野方面作答也可適當得分。) 16、“PX”即對二甲苯,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可是有人卻出于某種目的,將百度百科詞條中“PX”的毒性由“低毒”改成“劇毒”。清華大學化工系學生發現這一情況后,連續6天日夜堅守,36次修正被反復篡改的詞條,在網絡上成功捍衛了“PX”低毒屬性這一科學常識。這場特殊的科學保衛戰表明 ()A.認識的發展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B.正確的認識必須經過實踐的檢驗 C.正確的價值選擇往往會因人而異 D.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必須堅持真理 高中哲學知識: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要求我們在實踐中不斷追尋真理。2、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們既要充滿信心,又要克服困難。3、矛盾就是對立統一,要求我們必須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的觀點)看問題。4、人生觀、價值觀(1)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人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人生價值的評價主要是看他的貢獻;(2)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追求。(3)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拓展閱讀:1、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與社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對立統一的關系。一方面,個人對社會具有依賴性。首先,個人的生存離不開一定的社會條件。其次,個人的發展依賴于社會。個人對社會的依賴性使個體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具有一致性,也有矛盾性。社會對個體既有促進作用,又有制約作用。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推動著個人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另一方面,個人對社會具有能動性。個人對社會的依賴性,并不是說人只能消極地依賴于社會,而是能夠積極主動地認識、創造社會,從而推動了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2、“耶魯”村官——秦玥飛秦玥飛,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和政治學專業的高材生,現任湖南省衡山縣福田鋪鄉白云村大學生村官、黑土麥田公益(Serve for China)聯合發起人。大學畢業時,秦玥飛選擇回到祖國農村服務,至今已是第六個年頭。2014年服務期滿,秦玥飛認為“輸血”并非最可持續的鄉村發展模式,放棄提拔機會,轉至白云村續任大學生村官,用“造血”建設鄉村。他帶領村民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山茶油產業,通過創業創新為當地創造可持續發展動力。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服務鄉村,秦玥飛與耶魯中國同學發起了“黑土麥田”公益項目,招募支持優秀畢業生到國家級貧困縣從事精準扶貧和創業創新。2016年,吸引了30名來自北大、清華、耶魯、加州等名校的“鄉村創客”,服務于15個國家級貧困村。秦玥飛說,“我必須得了解我自己國家的最普通的老百姓,他們的生活當中有什么樣的酸甜苦辣,用自己的所學、所長去改變,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好。”拓展活動:教材P6拓展空間這些人通過哪些方式與你產生聯系?他們的存在對你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結合你繪制的社會關系網絡圖和生活經驗,說說你如何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答案提示:學生交流自己的觀點,進一步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提示:(1)父母通過血緣關系的方式與我產生聯系;同學、老師通過業緣關系的方式與我產生聯系;公交車司機、銀行職員通過地緣關系的方式與我產生聯系。 (2)父母給予我生命,哺育我成長;老師教給我知識,教我做人的道理;同學讓我懂得了友誼的重要性;公交車司機為我出行提供了方便;等等。(3)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對立統一。①個人對社會具有依賴性。首先,個人的生存離不開一定的社會條件。其次,個人的發展依賴于社會。社會對個體既有促進作用,又有制約作用。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推動著個人的全面發展和進步。②個人對社會具有能動性。能夠積極主動地認識、創造著社會,從而推動了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八、思維火花:九、教師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