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本道德與法治九年級第五課第一框教學設計課題 延續文化血脈單元三學科道德與法治年級九學習目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含義和作用;如何肩負傳承文化使命?美德的含義和內涵;如何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樹立正確的中華文化觀,培養生活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意識。重點中華傳統文化、傳統美德的內涵。難點以實際行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增強文化自信。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展示圖片,講述契丹和古巴比倫的消亡,提問:中國古代有無數次遭受外地入侵,也經歷了多個朝代的更迭,為何中國沒有滅亡?學生思考回答 通過歷史事實,讓學生明白一個文明真正的消亡,是其文化的消亡。中華文明雖然多次遭受入侵,但是依舊流傳至今。講授新課展示圖片,提問:除了幻燈片展示的,關于中華文化你還能想到什么?播放視頻《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展示材料,提問:中華文化有什么特點?展示材料,提問:文化遺產有沒有必要保護?為什么?概況講述中華文化的價值和作用。展示材料,接示四大文明古國的發展比較。提問:為什么唯獨中華文化可以流傳至今?提問:如何傳承中華文化?展示材料,提問:為什么要堅持文化自信?展示圖片,提問:你還知道哪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講述美德的含義。講述美德的內涵,提問:現階段如何弘揚傳統美德?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學生討論 讓學生說出自己知道的,增強其成就感。訓練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激起學生的自豪感。常識性問題,讓學生的思維貼近生活。課堂小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為中華民族川川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我們肩負傳承文化使命:①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②吸收其它民族優秀文化成果;③社會生活日新月異推動文化進步和文化創新。弘揚中華傳統美德,①國家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原則;②青少年要身體力行,讓美德走進生活和未來。 板書課件28張PPT。5.1 延續文化血脈新知導入古巴比倫空中花園契丹契丹,這個曾經在中國北方稱雄一時的民族,今天卻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契丹文字變成了死文字,沒人認識;古巴比倫,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如今在何方呢?楔形文字,又有幾人能讀懂?新知講解一、中華文化根提到中華文化,你還能想到什么?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申報的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甲骨文是中國發現最早的文獻紀錄,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禱的文字。由于有了從甲骨文一脈相承發展到今天的漢字,才使中華文明發展至今沒有中斷,這為研究中國源遠流長的燦爛文明史和早期國家與社會形態提供了獨特而真實的第一手資料。中華文化有其怎樣獨特的特點呢?探究分享 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學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等,共同組成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特點 我國是文化遺產大國,截至2016年底,我國擁有35處世界文化遺產,有31個非物質文化項目入選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7個入選“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總數位居世界第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應當注重其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探究分享 思考:有些文化遺產在現代生活中沒有實用價值,沒有必要保護。你認同這樣的觀點嗎?為什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追求精神基因精神標識作用:為中華民族川川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含義和作用四大文明古國的發展比較國家產生時間發展結果古巴比倫公元前3500年波斯入侵,巴比倫王國滅亡煙消云散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化雅利安化雅利安化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先后希臘化、羅馬化,伊斯蘭化面目全非古中國公元前2100年夏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流傳至今原因:它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做法: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中華文化能薪火相傳、一脈相承的原因及做法肩負傳承文化的使命文化在交流中傳播和豐富多彩。如何肩負傳承文化使命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吸收其它民族優秀文化成果社會生活日新月異推動文化進步和文化創新材料一,習近平指出:“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 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材料二,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古往今來,世界各民族都無一例外受到其在各個歷史發展階段上產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響。結合以上材料,探討為什么要堅定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探究分享(1)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 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堅定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原因(1)夯實優秀傳統文化根基,薪火相傳,代代守護。(2)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與時俱進,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3) 跨越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怎樣增強文化自信孝順謙讓奉公美德的含義文化積累形成了美德。美德鑄就民族志向民族品格民族理想民族智慧中國精神力量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明的精華所在青島有“微塵”,寧波有“順其自然”,你身邊有這樣的“中國好人”嗎?分享他們的故事,共同感受中華傳統美德的力量。美德的內涵美德內涵包括愛國情懷奮進品格和樂風范高尚情操道德規范處世情懷 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到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中,成為一種道德文化的遺傳基因,也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精華所在。現階段,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原因課堂練習1.近年來,中央電視臺陸續推出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這類節目有利于( )①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②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③提高民族文化認同感 ④宣傳中華文化是世界最優秀的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2.大學生張有琴騎車外出時,不慎刮擦到一輛停放的豪車,便在原地等候車主協商賠償事宜。車主來了后,得知張有琴等了他一個多小時,當即表示不讓他賠償。他們在這件事中體現出的美德有( )①勤儉節約 ②愛崗敬業 ③誠實守信 ④與人為善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D拓展提高 結合你的生活,說一說我們應該如何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1.國家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原則 2.青少年要身體力行,讓美德走進生活和未來 3.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 4.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青少年責無旁貸。 5.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須身體力行。 ……課堂總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為中華民族川川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我們肩負傳承文化使命:①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②吸收其它民族優秀文化成果;③社會生活日新月異推動文化進步和文化創新。弘揚中華傳統美德,①國家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原則;②青少年要身體力行,讓美德走進生活和未來。板書設計延續文化血脈中華文化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含義和作用美德萬年長如何肩負傳承文化使命?美德的含義和內涵如何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作業布置完成課后練習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1延續文化血脈 教案.doc 5.1延續文化血脈 課件.ppt 什么是中國傳統文化.avi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