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5 物質的轉化 創優同步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5 物質的轉化 創優同步學案

資源簡介

物質的轉化
1.非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
(1)非金屬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相應的化合物,如:__ __、__ _。
(2)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可以跟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如:__ __。
(3)不穩定的酸受熱分解后生成相應非金屬氧化物,如:__ __。
2.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
(1)金屬和非金屬反應生成鹽或金屬氧化物,如:
__ __、__ _。
(2)某些金屬氧化物和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堿,如:__ _、__ __、
__ __。
(3)難溶性堿受熱分解后生成相應的金屬氧化物,如:__ __。
3.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
4.金屬冶煉就是要把金屬從__ __態變成__ __態。在金屬氧化物中加入__還原劑__,奪取金屬氧化物中的__ __,從而使其還原成金屬單質。
5.用作還原劑的物質:碳(C)、一氧化碳(CO)、氫氣(H2)。有關化學方程式為__ __、__ __ 、__ _。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現象:黑色粉末固體逐漸變成紫紅色,試管口有水珠生成。
6.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奪取的反應,叫作__ __。能從氧化物中奪取氧的性質叫作__ __,具有還原性的物質可作__ __。
7.雞蛋外殼放入稀鹽酸中的現象為:一會兒下沉,一會兒又浮上來,不斷地上下沉浮,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 __。
8.鹽跟金屬的反應,要求參加反應的鹽必須是__ __的,由于鹽跟金屬的反應一般都在溶液中進行,所以非常活潑、能夠跟水發生反應的金屬(如鉀、鈣、鈉等)不能與鹽發生置換反應。
9.鹽與鹽的反應、鹽與堿的反應除必須滿足__ __(即生成物中有_ __、__ __ 或__ __)外,其反應物必須都__ __。
常考1 掌握非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規律。
例題1、在燃燒正旺的煤爐上滴水,爐火不僅不會熄滅,反而燃燒得更旺,原因是熾熱碳和水蒸氣反應生成水煤氣(水煤氣的主要成分是氫氣和一氧化碳),水煤氣又會燃燒.所以燃燒得更旺.請寫出這一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解答】解:熾熱碳和水蒸氣反應生成水煤氣(水煤氣的主要成分是氫氣和一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2OCO+H2.
氫氣燃燒生成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
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O22CO2.
答案:C+H2OCO+H2;2H2+O22H2O;2CO+O22CO2.
常考2 掌握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規律。
例題2、課外小科約老師繼續探究鐵粉和硫粉反應的實驗:他們各自取一定量的鐵粉和硫粉均勻混合后堆放在石棉網上,在其中插入燒紅的玻璃棒,反應立即發生.拿掉玻璃棒后,反應繼續劇烈進行,反應過程中有少量刺激性氣味的氣體X產生.反應結束后,都得到了黑色固體.老師得到的黑色固體不會被磁鐵吸引,而小科的卻會被磁鐵吸引.
(1)鐵和硫的反應是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2)氣體X的化學式為   .
(3)對比老師的實驗結果,小科猜想自己得到的黑色固體可能是有剩余的鐵或有生成的四氧化三鐵.小科想驗證是否有鐵剩余.老師啟發小科:硫化亞鐵能與稀硫酸反應,產生硫化氫氣體,該氣體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于是,小科認為正確連接如圖所示的三個裝置并進行實驗,如果a處有水壓出,就能驗證有鐵剩余.
①小科依次連接各裝置的導管口:e→   →b→a.(填“c→d”或“d→c”)
②老師指出設計不夠合理,不能就此驗正猜想.請你幫小科說出不夠合理的原因: 
  .
于是小科改進了實驗設計,繼續進行探究…
【解答】解:(1)在其中插入燒紅的玻璃棒,反應立即發生,拿掉玻璃棒后,反應繼續劇烈進行,因此鐵和硫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故填:放熱.
(2)氣體X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化學式為SO2.
故填:SO2.
(3)①依次連接各裝置的導管口順序為:e→c→d→b→a;
②因為反應前錐形瓶中含有空氣,加入稀硫酸時,錐形瓶中的一部分空氣會被排出,即使沒有氫氣進入盛有水的試劑瓶中,a處也會有水壓出.
答案:(1)放熱;(2)SO2;(3)①c→d;
②反應前錐形瓶中有空氣,加入稀硫酸時,瓶中一部分空氣會被排出(其他合理答案均給分)
常考3 掌握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規律,尋找制取物質的規律
例題3、下列有關物質鑒別方案正確的是(  )
A.用Ba(OH)2溶液可以鑒別(NH4)2CO3、(NH4)2SO4、NH4NO3三種化肥
B.Na2CO3溶液、Ca(OH)2溶液、鹽酸、BaCl2溶液,不加任何試劑即可鑒別
C.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任何試劑即可鑒別
D.CuO粉末、碳粉、鐵粉、三種黑色粉末用一種試劑無法鑒別
【解答】解:A、由于氫氧化鋇能與碳酸銨、硫酸銨反應都能夠產生沉淀,和三種物質都反應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所以鑒別時能夠確定硝酸銨而不能確定碳酸銨和硫酸銨,故選項錯誤;
B、四種溶液混合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產生氣泡,和氫氧化鈣、氯化鋇能夠產生沉淀,因此無法鑒別氫氧化鈣和氯化鋇,故選項錯誤;
C、四種溶液中,只有CuSO4溶液呈藍色,所以觀察可知硫酸銅,將硫酸銅分別滴入剩下的三種溶液中只有NaOH溶液能夠與硫酸銅生成藍色氫氧化銅沉淀,所以可確定氫氧化鈉溶液,再將剩下的溶液滴加到產生的沉淀中,能夠使沉淀消失的是H2SO4溶液,剩下的是氯化鎂,故不加任何試劑即可鑒別,故選項正確;
D、CuO粉末,炭粉,鐵粉中分別加入稀鹽酸,氧化銅能與鹽酸反應生成藍色的氯化銅溶液,與鐵粉反應能夠生成氣體(氫氣)和淺綠色溶液(氯化亞鐵),與炭粉不反應,故三者中加入一種物質可以鑒別,故選項錯誤;
答案:C。
常考4 了解從鐵礦石中將鐵還原出來的方法,會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有關計算。
例題4、在學習“金屬的冶煉”時,某學習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量氧化銅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實驗所取氧化銅樣品質量為10克.(所含雜質不參加反應)
(1)該實驗利用了一氧化碳的   性,玻璃管內觀察到的現象是   ;
(2)甲同學的方法:先測出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50克,待反應完全后再次稱量,質量為54.4克,請你計算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一氧化碳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3)乙同學的方法:先稱量出玻璃管及樣品的總質量為m1,待反應完全后再次稱量,質量為m2,利用m1﹣m2的值,求出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其中m1﹣m2的值是指   的質量;
(4)同學們查閱到CO除了具有可燃性、難溶于水等性質外,還具有有毒性,因此,本實驗中還需對尾氣進行處理,請你提出一種處理方法   .
【解答】解:(1)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可以將金屬氧化物還原成金屬,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加熱生成氧化銅是二氧化碳,所以玻璃管內觀察到的現象是:黑色粉末變成紅色;
(2)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54.4g﹣50g=4.4g,
設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為x,
CuO+COCO2+Cu
80 44
x 4.4g
=
x=8g
×100%=80%;
(3)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個數不變,所以先稱量出玻璃管及樣品的總質量為m1,待反應完全后再次稱量,質量為m2,利用m1﹣m2的值,求出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其中m1﹣m2的值是指氧元素的質量;
(4)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將一氧化碳進行點燃處理.
答案:(1)還原性,黑色粉末變成紅色;(2)80%;(3)氧元素;(4)將尾氣點燃.
1.如圖是物質的分類及部分轉化關系圖,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屬于轉化 a
B.轉化 b 一定是化學變化
C.轉化 c 一定是化學變化
D.轉化 c 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發生改變
2.下列物質的轉化在給定條件下均能實現的是(  )
A.H2O2 H2H2O
B.SO2SO3 H2SO4
C.CuSO4溶液 Cu(OH)2 CuO
D.CaCl2溶液CaCO3 Ca(OH)2
3.下列物質在給定條件下的轉化均能一步實現的是(  )
A.Fe3O4Fe→FeCl3
B.H2O2H2H2O
C.CaCl2溶液CaCO3CO2
D.CuSO4溶液CuCuO
4.近年來有人提出了利用處理后的海水(主要成份是氯化鈉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廢氣,該方法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
B.圖中反應①屬于分解反應
C.反應③中,反應前后分子數目沒有變化
D.反應④中的反應物是兩種酸
5.為實現二氧化碳的綠色利用,科學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劑設計了如下轉化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CO
B.固碳酶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發生變化
C.X的化學式為CH2
D.該過程實現了無機物向有機物的轉化
6.工業上合成NH3的工藝流程可簡化為;
下列說法中,你認為錯誤的是(  )
A.工業上制取N2時所用的廉價、易得的原料是空氣
B.降溫分離出的N2、H2的過程是物理變化
C.將降溫分離出的N2、H2送回合成塔的目的是防止氮氣污染空氣
D.采取降溫分離得到液態NH3,說明NH比N2.H2易液化
7.通過一步化學反應實現如圖所示的X、Y、Z三種物質間轉化,表格中X、Y、Z對應的物質不能實現這種轉化的是(  )
X
Y
Z
A
CO2
Na2CO3
CaCO3
B
NaNO3
Na2CO3
NaCl
C
HCl
BaCl2
NaCl
D
Mg
MgO
MgCl2
A.A B.B C.C D.D
8.NaCl是一種化工原料,可以制備一系列物質,如圖所示原理,包含了氯堿工業,電解法制取金屬鈉,侯氏制堿,生產鹽酸,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是 Ca(ClO)2),部分生成物己省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a2CO3的熱穩定性比NaHCO3差
B.氯堿工業制得純堿
C.侯氏堿法的產品是NaHCO3
D.工業制取漂白粉采用的是氯氣和石灰乳反應,而不是氯氣和石灰水
9.(2018?宜昌)如圖所示,“﹣”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成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未標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是酸,乙和丙可以是金屬
B.甲是碳,乙和丙可以是氧化物
C.甲的物質類別只能是單質或酸
D.甲、乙、丙、丁可分屬不同類別的物質
10.在給定條件下,下列物質間的轉化能實現的是(  )
A.CaCO3→CaO B.KMnO4O2 C.FeFe2O3 D.FeFeCl3
11.太陽能光伏發電是一項推行“低碳經濟”的重要科技進步成果。太陽能光伏發電主要材料是高純硅,三氯甲硅烷(SiHCl3)還原法是當前制備高純硅的主要方法。生產流程示意圖如下:
(1)蒸餾原理是利用物質的   不同而進行提純。
(2)整個制備過程必須達到無水無氧。在H2還原SiHCl3過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3)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
(4)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工業上制取粗硅過程中,除了生成Si還生成一氧化碳,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12.乙醇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制取乙醇.
Ⅰ.發酵法:含淀粉的農產品,如谷類、薯類或野生植物果實等;或者用含纖維素的木屑、植物莖稈等.這些物質經一定的預處理后,經水解、發酵,即可制得乙醇.這一過程屬于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Ⅱ.乙烯水化法:
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13.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被廣泛用于火箭、導彈、航天飛機、船舶等.如圖為某化工企業生成鈦流程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①中化學方程式為 2FeTiO3+6C+7Cl22X+2TiCI4+6CO,則X為   (填化學式);
(2)②中CO和H2以化學計量數1:2恰好完全反應,部分微觀粒子的示意圖如下.則該反應生成的甲醇分子的示意圖是   ;
(3)生成鈦的反應中氬氣的作用是   .
14.Na2SO4是制造紙張、藥品、染料稀釋劑等的重要原料。某Na2SO4樣品中含有少量CaCl2和MgCl2,實驗室提純Na2SO4的流程如圖所示。
(1)加入NaOH溶液可除去的陽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添加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過量,可加入適量    (填名稱)除去。
(2)操作a的名稱是   ,該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
(3)溶液M中的溶質是Na2SO4和雜質NaCl,觀察溶解度曲線,則操作b是:先將溶液M蒸發濃縮,再降溫結晶、過濾。降溫結晶的最佳溫度范圍是   ,
A.40℃以下 B.30℃以下 C.40℃以上
這是因為Na2SO4的溶解度   
15.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科學,我們一般從物質的存在、性質、制備、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種物質或一類物質,以金屬為例,請你參與其中回答相關問題。
(1)如圖4金屬制品中,利用金屬的物理性質是   (至少兩條)。
(2)亮亮做家務時接觸到一袋脫氧劑(主要成分是還原鐵粉),拆開后看到還原鐵粉已生銹,鐵生銹的原因是   ,廢舊鋼鐵表面的鐵銹可用鹽酸除去,其原理是   (寫化學方程式)。
(3)利用廢舊電池銅帽(含Cu、Zn)制取海綿銅(Cu),并得到硫酸鋅溶液,主要流程如圖1(反應條件略去)。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①A﹣E中含銅、鋅兩種元素的物質有   (填字母序號)。
②我國早在西漢時期,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述,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   。
(4)煉鐵產生的廢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鐵和鐵的化合物,工業上以該廢渣為原料生產CuCl2的流程圖如圖2所示:
①在Ⅱ中CuS、NaCl和O2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了CuCl2和Na2SO4,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②Ⅲ的操作名稱是   ,分離混合物的一般思路,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組成成分,尋找各成分的差異,然后利用其差異選擇合適方法進行分離,該方法就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   差異進行分離的方法。
(5)等質量的A、B兩種金屬分別與等質量的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反應產生氣體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3所示,若A、B為Mg、Zn中的一種,則A是   ,反應結束后只有一種金屬剩余,則剩余金屬為   。
16.實驗室模擬用硫鐵礦焙燒取硫后的燒渣(主要成分為 Fe2O3、SiO2、Al2O3)制取綠礬(FeSO4?7H2O),主要流程如圖:
(1)反應①和反應③后都要進行的操作名稱是   ,玻璃棒要靠在   。
(2)反應①氧化鋁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固體殘渣的主要成分是   (寫名稱);鐵的作用是   。
(4)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   ;溶液 B 中含有的溶質一定有   。(寫化學式)
17.從黃銅礦(主要成分為CuFeS2)中提取銅有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一:
(提示:CuCl不溶于水)
方法二:
6CuFeS2+13O23Cu2S+2Fe3O4+9SO2;CuS+O22Cu+2SO2
(1)操作①的名稱是   。
(2)反應b為化合反應,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不變。經檢測,產物中不含氧和硫,且Cu的質量分數約為47%,寫出反應b的化學方程式   。
(3)方法一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有   (寫化學式)。
(4)與方法二相比,方法一的優點是   (任答一點)。
 

參考答案
知識聚焦
1、S+O2SO2_ _C+O2CO2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2、Fe+SFeS_ 3Fe+2O2Fe3O4_ CaO+H2O===Ca(OH)2_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Cu(OH)2CuO+H2O
4、化合 游離 還原劑 氧
5、C+2CuO2Cu+CO2↑ _H2+CuOCu+H2O 3CO+Fe2O32Fe+3CO2
6、還原反應_ 還原性 還原劑
7、CaCO3+2HCl===CaCl2+H2O+CO2↑
8、可溶
9、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氣體 水 沉淀 可溶
知能提升突破
1.【解答】解:A、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是利用了液態氮和液態氧沸點的不同,屬于物理變化,制取氧氣屬于轉化a,故選項說法正確。
B、轉化b是混合物轉化為純凈物,可能是采用的沒有新物質生成的分離提純的方法,可能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說法錯誤。
C、轉化c 是化合物轉化為單質,一定有新物質生成,一定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說法正確。
D、轉化c 是化合物轉化為單質,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發生改變,故選項說法正確。
答案:B。
2.【解答】解:A、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氣,不能生成氫氣,錯誤;
B、二氧化硫和氧氣在催化劑的條件反應下能反應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能與水反應生成硫酸,正確;
C、硫酸銅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氫氧化銅和葡萄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反應生成氧化亞銅,錯誤;
D、氯化鈣與二氧化碳不能反應生成碳酸鈣,錯誤;
答案:B。 
3.【解答】解:A、四氧化三鐵在高溫下與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溶液和氫氣,不能生成氯化鐵,故選項錯誤。
B、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不能生成氫氣,故選項錯誤。
C、氯化鈣溶液與二氧化碳不反應,故選項錯誤。
D、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銅與氧氣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氧化銅,轉化均能一步實現,故選項正確。
答案:D。 
4.【解答】解:A、二氧化硫、亞硫酸氫鈉中硫元素的化合價都是+4價,沒有發生變化,故選項錯誤;
B、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程式:2NaCl+2H2OH2↑+Cl2↑+2NaOH,不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
C、反應③中,H2+Cl22HCl,反應前后分子數目都是兩個,故選項正確;
D、反應④中的反應物鹽酸屬于酸,亞硫酸氫鈉屬于鹽,故選項錯誤;
答案:C。 
5.【解答】解:A、反應①是二氧化碳轉化為一氧化碳,反應條件是高溫,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CO,故選項說法錯誤。
B、科學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劑,固碳酶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發生變化,故選項說法錯誤。
C、X1個分子由2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則X的化學式為C2H4,故選項說法錯誤。
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屬于無機物,C2H4屬于有機物,該過程實現了無機物向有機物的轉化,故選項說法正確。
答案:D。 
6.【解答】解:A、工業上制取 N2 時所用的廉價、易得的原料是空氣,這是因為空氣中含有大量氮氣,正確;
B、降溫分離出的N2、H2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正確;
C、將降溫分離出的 N 2、H 2 送回合成塔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原料,不是為了防止氮氣污染空氣,這是因為氮氣是空氣的組成部分,不能污染空氣,錯誤;
D、采取降溫分離得到液態NH3,說明NH比N2.H2易液化,正確;
答案:C。 
7.【解答】解:A、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通過一步化學反應實現轉化,故選項錯誤。
B、由NaNO3轉化為碳酸鈉,假設能反應,對應的是硝酸鹽和鈉鹽,而硝酸鹽和鈉鹽均是可溶性鹽,不符合復分解反應的條件,該反應不能實現,故選項正確。
C、鹽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氯化鋇和水,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氯化鋇與硫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通過一步化學反應實現轉化,故選項錯誤。
D、鎂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氧化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通過一步化學反應實現轉化,故選項錯誤。
答案:B。 
8.【解答】A.碳酸氫鈉加熱分解可得到碳酸鈉,而碳酸鈉加熱不會分解,說明碳酸鈉的熱穩定性比碳酸氫鈉強,故A錯誤;
B.由圖象分析可知,氯堿工業指的是氯化鈉的水溶液中電解,制得的產物為燒堿氫氧化鈉,而不是純堿碳酸鈉,故B錯誤;
C.由圖象分析可知,侯氏堿法的主要產品是Na2CO3,故C錯誤;
D.氫氧化鈣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為提高工業制取漂白粉的產量,常用氯氣與氫氧化鈣含量較高的石灰乳反應,故D正確。
答案:D。 
9.【解答】A、甲是酸,乙和丙可以是金屬,比如甲是硫酸,乙和丙分別是鐵和鋅,丁是硫酸銅,能實現該轉化,正確;
B、甲是碳,乙和丙可以是氧化物,比如乙是氧化銅,丙是氧化鐵,丁是一氧化碳,可以實現轉化,正確;
C、甲可以是鹽,乙和丙可以是金屬,比如甲是硝酸銀,乙和丙是鐵和鋅,丁是硝酸銅,能實現轉化,錯誤;
D、甲是鹽酸,乙是碳酸鈉,丙是氫氧化鈣,丁是二氧化碳,能實現轉化,故甲乙丙丁可以是不同類別的物質,正確;
答案:C。
10.【解答】解:A、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碳酸鈣常溫下不分解,故選項錯誤。
B、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故選項正確。
C、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故選項錯誤。
D、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故選項錯誤。
答案:B。 
11.【解答】解:(1)蒸餾利用的是物質的沸點不同對物質進行分離提純的方法,答案:沸點;
(2)在H2還原SiHCl3過程中若混入O2,則可能導致氫氣不存而爆炸,答案:爆炸;
(3)因為H2還原SiHCl3得到高純硅和HCl,故在生產過程中,從粗硅→SiHCl3,要用到HCl,使HCl得到循環利用,答案:HCl;
(4)二氧化硅與碳高溫反應生成硅和一氧化碳,答案:SiO2+2CSi+2CO。 
12.【解答】解:Ⅰ.含淀粉的農產品,如谷類、薯類或野生植物果實等;或者用含纖維素的木屑、植物莖稈等,經一定的預處理后,經水解、發酵,即可制得乙醇,有新物質乙醇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Ⅱ.由乙烯水化法的微觀示意圖,1個乙烯分子(由2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和1個水分子反應生成1個乙醇分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4+H2OC2H6O.
答案:Ⅰ.化學;Ⅱ.C2H4+H2OC2H6O. 
13.【解答】解:(1)化學反應前后,元素質量不變,反應物中2個鐵原子,2個鈦原子,6個氧原子,6個碳原子,14個氯離子,生成物中有2個鈦原子,8個氯原子,6個碳原子,6個氧原子,所以X是FeCl3;答案:FeCl3;
(2)CO和H2以化學計量數1:2恰好完全反應,則甲醇的化學式為:CH4O,根據乙醇的分子模型,故甲醇的分子模型為:,答案:;
(3)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穩定,可以作保護氣,答案:作保護氣.
 
14.【解答】解:(1)加入NaOH溶液可除去的陽離子是 Mg2+,這是因為氫氧化鈉能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Cl2+2NaOH═Mg(OH)2↓+2NaCl;
若添加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過量,可加入適量的稀硫酸除去,這是因為氫氧化鈉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碳酸鈉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Mg2+;MgCl2+2NaOH═Mg(OH)2↓+2NaCl;稀硫酸。
(2)操作a的名稱是過濾,該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漏斗。
答案:過濾;漏斗。
(3)降溫結晶的最佳溫度范圍是30℃以下,這是因為30℃以下時,Na2SO4的溶解度比氯化鈉小,且硫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氯化鈉大。
答案:B;比氯化鈉小,且硫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氯化鈉大。 
15.【解答】解:(1)如圖4金屬制品中,鐵可以制作鐵鍋,是因為鐵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和延展性,銅可以制作導線,是因為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延展性。
答案:導熱性,導電性,延展性。
(2)鐵生銹的原因是與水和氧氣接觸;
廢舊鋼鐵表面的鐵銹可用鹽酸除去,其原理是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3H2O。
答案:與水和氧氣接觸;Fe2O3+6HCl═2FeCl3+3H2O。
(3)①A中含有反應生成的硫酸銅和硫酸鋅,B是過量的鋅,C中含有鋅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的銅和過量的鋅,D是適量的硫酸銅溶液,E是硫酸鋅溶液,因此A﹣E中含銅、鋅兩種元素的物質有AC。
答案:AC。
②曾青得鐵則化為銅過程中,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Fe+CuSO4═FeSO4+Cu。
答案:Fe+CuSO4═FeSO4+Cu。
(4)①CuS、NaCl和O2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了CuCl2和Na2SO4,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uS+2NaCl+2O2CuCl2+Na2SO4。
答案:CuS+2NaCl+2O2CuCl2+Na2SO4。
②Ⅲ的操作名稱是過濾;
過濾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顆粒大小差異進行分離的方法。
答案:過濾;顆粒大小。
(5)鎂比鋅活潑,等質量的A、B兩種金屬分別與等質量的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充分反應時,鎂和稀鹽酸的反應速率快,因此若A、B為Mg、Zn中的一種,則A是Mg;
鎂、鋅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反應物質量關系為:
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
24 73 65 73
由以上關系可知,稀鹽酸質量相等時,消耗鎂的質量小于鋅的質量,因此反應結束后只有一種金屬剩余,則剩余金屬為Mg。
答案:Mg;Mg。
16.【解答】解:(1)反應①和反應③后都是生成難溶性物質和可溶性物質,所以要進行過濾操作,以便將兩者分離開來,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處;
(2)氧化鋁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水,化學方程式為:Al2O3+3H2SO4=Al2(SO4)3+3H2O;
(3)氧化鐵、氧化鋁會與酸反應生成硫酸鋁、硫酸鐵,二氧化硅不會與酸反應,鐵和硫酸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所以固體殘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鐵的作用是:將硫酸鐵轉化成硫酸亞鐵;
(4)硫酸鋁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硫酸鈉,化學方程式為: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而硫酸亞鐵沒有反應,所以溶液B中含有的溶質一定有硫酸亞鐵和硫酸鈉。
答案:(1)過濾,三層濾紙處;
(2)Al2O3+3H2SO4=Al2(SO4)3+3H2O;
(3)二氧化硅,將硫酸鐵轉化成硫酸亞鐵;
(4)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硫酸鈉。 
17.【解答】解:(1)操作①能將固液分開,名稱是過濾。
(2)反應b為化合反應,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不變。經檢測,產物中不含氧和硫,且Cu的質量分數約為47%,該反應b應是氯化亞銅與濃鹽酸發生了反應,化學方程式是:CuCl+HCl=[CuCl2]H。
(3)由物質的變化可知,方法一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有CuCl2、HCl。
(4)與方法二相比,方法一的優點是沒有二氧化硫氣體生成不污染空氣等。
答案:(1)過濾;(2)CuCl+HCl=[CuCl2]H;(3)CuCl2、HCl;(4)沒有二氧化硫氣體生成不污染空氣等。
物質的轉化
1.非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
(1)非金屬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相應的化合物,如:__ __、__ _。
(2)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可以跟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如:__ __。
(3)不穩定的酸受熱分解后生成相應非金屬氧化物,如:__ __。
2.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
(1)金屬和非金屬反應生成鹽或金屬氧化物,如:
__ __、__ _。
(2)某些金屬氧化物和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堿,如:__ _、__ __、
__ __。
(3)難溶性堿受熱分解后生成相應的金屬氧化物,如:__ __。
3.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
4.金屬冶煉就是要把金屬從__ __態變成__ __態。在金屬氧化物中加入__還原劑__,奪取金屬氧化物中的__ __,從而使其還原成金屬單質。
5.用作還原劑的物質:碳(C)、一氧化碳(CO)、氫氣(H2)。有關化學方程式為__ __、__ __ 、__ _。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現象:黑色粉末固體逐漸變成紫紅色,試管口有水珠生成。
6.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奪取的反應,叫作__ __。能從氧化物中奪取氧的性質叫作__ __,具有還原性的物質可作__ __。
7.雞蛋外殼放入稀鹽酸中的現象為:一會兒下沉,一會兒又浮上來,不斷地上下沉浮,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 __。
8.鹽跟金屬的反應,要求參加反應的鹽必須是__ __的,由于鹽跟金屬的反應一般都在溶液中進行,所以非常活潑、能夠跟水發生反應的金屬(如鉀、鈣、鈉等)不能與鹽發生置換反應。
9.鹽與鹽的反應、鹽與堿的反應除必須滿足__ __(即生成物中有_ __、__ __ 或__ __)外,其反應物必須都__ __。
常考1 掌握非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規律。
例題1、在燃燒正旺的煤爐上滴水,爐火不僅不會熄滅,反而燃燒得更旺,原因是熾熱碳和水蒸氣反應生成水煤氣(水煤氣的主要成分是氫氣和一氧化碳),水煤氣又會燃燒.所以燃燒得更旺.請寫出這一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解答】解:熾熱碳和水蒸氣反應生成水煤氣(水煤氣的主要成分是氫氣和一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2OCO+H2.
氫氣燃燒生成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
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O22CO2.
答案:C+H2OCO+H2;2H2+O22H2O;2CO+O22CO2.
常考2 掌握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規律。
例題2、課外小科約老師繼續探究鐵粉和硫粉反應的實驗:他們各自取一定量的鐵粉和硫粉均勻混合后堆放在石棉網上,在其中插入燒紅的玻璃棒,反應立即發生.拿掉玻璃棒后,反應繼續劇烈進行,反應過程中有少量刺激性氣味的氣體X產生.反應結束后,都得到了黑色固體.老師得到的黑色固體不會被磁鐵吸引,而小科的卻會被磁鐵吸引.
(1)鐵和硫的反應是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2)氣體X的化學式為   .
(3)對比老師的實驗結果,小科猜想自己得到的黑色固體可能是有剩余的鐵或有生成的四氧化三鐵.小科想驗證是否有鐵剩余.老師啟發小科:硫化亞鐵能與稀硫酸反應,產生硫化氫氣體,該氣體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于是,小科認為正確連接如圖所示的三個裝置并進行實驗,如果a處有水壓出,就能驗證有鐵剩余.
①小科依次連接各裝置的導管口:e→   →b→a.(填“c→d”或“d→c”)
②老師指出設計不夠合理,不能就此驗正猜想.請你幫小科說出不夠合理的原因: 
  .
于是小科改進了實驗設計,繼續進行探究…
【解答】解:(1)在其中插入燒紅的玻璃棒,反應立即發生,拿掉玻璃棒后,反應繼續劇烈進行,因此鐵和硫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故填:放熱.
(2)氣體X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化學式為SO2.
故填:SO2.
(3)①依次連接各裝置的導管口順序為:e→c→d→b→a;
②因為反應前錐形瓶中含有空氣,加入稀硫酸時,錐形瓶中的一部分空氣會被排出,即使沒有氫氣進入盛有水的試劑瓶中,a處也會有水壓出.
答案:(1)放熱;(2)SO2;(3)①c→d;
②反應前錐形瓶中有空氣,加入稀硫酸時,瓶中一部分空氣會被排出(其他合理答案均給分)
常考3 掌握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規律,尋找制取物質的規律
例題3、下列有關物質鑒別方案正確的是(  )
A.用Ba(OH)2溶液可以鑒別(NH4)2CO3、(NH4)2SO4、NH4NO3三種化肥
B.Na2CO3溶液、Ca(OH)2溶液、鹽酸、BaCl2溶液,不加任何試劑即可鑒別
C.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任何試劑即可鑒別
D.CuO粉末、碳粉、鐵粉、三種黑色粉末用一種試劑無法鑒別
【解答】解:A、由于氫氧化鋇能與碳酸銨、硫酸銨反應都能夠產生沉淀,和三種物質都反應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所以鑒別時能夠確定硝酸銨而不能確定碳酸銨和硫酸銨,故選項錯誤;
B、四種溶液混合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產生氣泡,和氫氧化鈣、氯化鋇能夠產生沉淀,因此無法鑒別氫氧化鈣和氯化鋇,故選項錯誤;
C、四種溶液中,只有CuSO4溶液呈藍色,所以觀察可知硫酸銅,將硫酸銅分別滴入剩下的三種溶液中只有NaOH溶液能夠與硫酸銅生成藍色氫氧化銅沉淀,所以可確定氫氧化鈉溶液,再將剩下的溶液滴加到產生的沉淀中,能夠使沉淀消失的是H2SO4溶液,剩下的是氯化鎂,故不加任何試劑即可鑒別,故選項正確;
D、CuO粉末,炭粉,鐵粉中分別加入稀鹽酸,氧化銅能與鹽酸反應生成藍色的氯化銅溶液,與鐵粉反應能夠生成氣體(氫氣)和淺綠色溶液(氯化亞鐵),與炭粉不反應,故三者中加入一種物質可以鑒別,故選項錯誤;
答案:C。
常考4 了解從鐵礦石中將鐵還原出來的方法,會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有關計算。
例題4、在學習“金屬的冶煉”時,某學習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量氧化銅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實驗所取氧化銅樣品質量為10克.(所含雜質不參加反應)
(1)該實驗利用了一氧化碳的   性,玻璃管內觀察到的現象是   ;
(2)甲同學的方法:先測出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50克,待反應完全后再次稱量,質量為54.4克,請你計算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一氧化碳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3)乙同學的方法:先稱量出玻璃管及樣品的總質量為m1,待反應完全后再次稱量,質量為m2,利用m1﹣m2的值,求出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其中m1﹣m2的值是指   的質量;
(4)同學們查閱到CO除了具有可燃性、難溶于水等性質外,還具有有毒性,因此,本實驗中還需對尾氣進行處理,請你提出一種處理方法   .
【解答】解:(1)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可以將金屬氧化物還原成金屬,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加熱生成氧化銅是二氧化碳,所以玻璃管內觀察到的現象是:黑色粉末變成紅色;
(2)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54.4g﹣50g=4.4g,
設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為x,
CuO+COCO2+Cu
80 44
x 4.4g
=
x=8g
×100%=80%;
(3)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個數不變,所以先稱量出玻璃管及樣品的總質量為m1,待反應完全后再次稱量,質量為m2,利用m1﹣m2的值,求出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其中m1﹣m2的值是指氧元素的質量;
(4)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將一氧化碳進行點燃處理.
答案:(1)還原性,黑色粉末變成紅色;(2)80%;(3)氧元素;(4)將尾氣點燃.
1.如圖是物質的分類及部分轉化關系圖,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屬于轉化 a
B.轉化 b 一定是化學變化
C.轉化 c 一定是化學變化
D.轉化 c 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發生改變
2.下列物質的轉化在給定條件下均能實現的是(  )
A.H2O2 H2H2O
B.SO2SO3 H2SO4
C.CuSO4溶液 Cu(OH)2 CuO
D.CaCl2溶液CaCO3 Ca(OH)2
3.下列物質在給定條件下的轉化均能一步實現的是(  )
A.Fe3O4Fe→FeCl3
B.H2O2H2H2O
C.CaCl2溶液CaCO3CO2
D.CuSO4溶液CuCuO
4.近年來有人提出了利用處理后的海水(主要成份是氯化鈉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廢氣,該方法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
B.圖中反應①屬于分解反應
C.反應③中,反應前后分子數目沒有變化
D.反應④中的反應物是兩種酸
5.為實現二氧化碳的綠色利用,科學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劑設計了如下轉化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CO
B.固碳酶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發生變化
C.X的化學式為CH2
D.該過程實現了無機物向有機物的轉化
6.工業上合成NH3的工藝流程可簡化為;
下列說法中,你認為錯誤的是(  )
A.工業上制取N2時所用的廉價、易得的原料是空氣
B.降溫分離出的N2、H2的過程是物理變化
C.將降溫分離出的N2、H2送回合成塔的目的是防止氮氣污染空氣
D.采取降溫分離得到液態NH3,說明NH比N2.H2易液化
7.通過一步化學反應實現如圖所示的X、Y、Z三種物質間轉化,表格中X、Y、Z對應的物質不能實現這種轉化的是(  )
X
Y
Z
A
CO2
Na2CO3
CaCO3
B
NaNO3
Na2CO3
NaCl
C
HCl
BaCl2
NaCl
D
Mg
MgO
MgCl2
A.A B.B C.C D.D
8.NaCl是一種化工原料,可以制備一系列物質,如圖所示原理,包含了氯堿工業,電解法制取金屬鈉,侯氏制堿,生產鹽酸,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是 Ca(ClO)2),部分生成物己省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a2CO3的熱穩定性比NaHCO3差
B.氯堿工業制得純堿
C.侯氏堿法的產品是NaHCO3
D.工業制取漂白粉采用的是氯氣和石灰乳反應,而不是氯氣和石灰水
9.(2018?宜昌)如圖所示,“﹣”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成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未標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是酸,乙和丙可以是金屬
B.甲是碳,乙和丙可以是氧化物
C.甲的物質類別只能是單質或酸
D.甲、乙、丙、丁可分屬不同類別的物質
10.在給定條件下,下列物質間的轉化能實現的是(  )
A.CaCO3→CaO B.KMnO4O2 C.FeFe2O3 D.FeFeCl3
11.太陽能光伏發電是一項推行“低碳經濟”的重要科技進步成果。太陽能光伏發電主要材料是高純硅,三氯甲硅烷(SiHCl3)還原法是當前制備高純硅的主要方法。生產流程示意圖如下:
(1)蒸餾原理是利用物質的   不同而進行提純。
(2)整個制備過程必須達到無水無氧。在H2還原SiHCl3過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3)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
(4)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工業上制取粗硅過程中,除了生成Si還生成一氧化碳,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12.乙醇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制取乙醇.
Ⅰ.發酵法:含淀粉的農產品,如谷類、薯類或野生植物果實等;或者用含纖維素的木屑、植物莖稈等.這些物質經一定的預處理后,經水解、發酵,即可制得乙醇.這一過程屬于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Ⅱ.乙烯水化法:
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13.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被廣泛用于火箭、導彈、航天飛機、船舶等.如圖為某化工企業生成鈦流程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①中化學方程式為 2FeTiO3+6C+7Cl22X+2TiCI4+6CO,則X為   (填化學式);
(2)②中CO和H2以化學計量數1:2恰好完全反應,部分微觀粒子的示意圖如下.則該反應生成的甲醇分子的示意圖是   ;
(3)生成鈦的反應中氬氣的作用是   .
14.Na2SO4是制造紙張、藥品、染料稀釋劑等的重要原料。某Na2SO4樣品中含有少量CaCl2和MgCl2,實驗室提純Na2SO4的流程如圖所示。
(1)加入NaOH溶液可除去的陽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添加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過量,可加入適量    (填名稱)除去。
(2)操作a的名稱是   ,該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
(3)溶液M中的溶質是Na2SO4和雜質NaCl,觀察溶解度曲線,則操作b是:先將溶液M蒸發濃縮,再降溫結晶、過濾。降溫結晶的最佳溫度范圍是   ,
A.40℃以下 B.30℃以下 C.40℃以上
這是因為Na2SO4的溶解度   
15.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科學,我們一般從物質的存在、性質、制備、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種物質或一類物質,以金屬為例,請你參與其中回答相關問題。
(1)如圖4金屬制品中,利用金屬的物理性質是   (至少兩條)。
(2)亮亮做家務時接觸到一袋脫氧劑(主要成分是還原鐵粉),拆開后看到還原鐵粉已生銹,鐵生銹的原因是   ,廢舊鋼鐵表面的鐵銹可用鹽酸除去,其原理是   (寫化學方程式)。
(3)利用廢舊電池銅帽(含Cu、Zn)制取海綿銅(Cu),并得到硫酸鋅溶液,主要流程如圖1(反應條件略去)。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①A﹣E中含銅、鋅兩種元素的物質有   (填字母序號)。
②我國早在西漢時期,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述,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   。
(4)煉鐵產生的廢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鐵和鐵的化合物,工業上以該廢渣為原料生產CuCl2的流程圖如圖2所示:
①在Ⅱ中CuS、NaCl和O2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了CuCl2和Na2SO4,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②Ⅲ的操作名稱是   ,分離混合物的一般思路,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組成成分,尋找各成分的差異,然后利用其差異選擇合適方法進行分離,該方法就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   差異進行分離的方法。
(5)等質量的A、B兩種金屬分別與等質量的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反應產生氣體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3所示,若A、B為Mg、Zn中的一種,則A是   ,反應結束后只有一種金屬剩余,則剩余金屬為   。
16.實驗室模擬用硫鐵礦焙燒取硫后的燒渣(主要成分為 Fe2O3、SiO2、Al2O3)制取綠礬(FeSO4?7H2O),主要流程如圖:
(1)反應①和反應③后都要進行的操作名稱是   ,玻璃棒要靠在   。
(2)反應①氧化鋁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固體殘渣的主要成分是   (寫名稱);鐵的作用是   。
(4)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   ;溶液 B 中含有的溶質一定有   。(寫化學式)
17.從黃銅礦(主要成分為CuFeS2)中提取銅有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一:
(提示:CuCl不溶于水)
方法二:
6CuFeS2+13O23Cu2S+2Fe3O4+9SO2;CuS+O22Cu+2SO2
(1)操作①的名稱是   。
(2)反應b為化合反應,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不變。經檢測,產物中不含氧和硫,且Cu的質量分數約為47%,寫出反應b的化學方程式   。
(3)方法一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有   (寫化學式)。
(4)與方法二相比,方法一的優點是   (任答一點)。
 

參考答案
知識聚焦
1、S+O2SO2_ _C+O2CO2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2、Fe+SFeS_ 3Fe+2O2Fe3O4_ CaO+H2O===Ca(OH)2_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Cu(OH)2CuO+H2O
4、化合 游離 還原劑 氧
5、C+2CuO2Cu+CO2↑ _H2+CuOCu+H2O 3CO+Fe2O32Fe+3CO2
6、還原反應_ 還原性 還原劑
7、CaCO3+2HCl===CaCl2+H2O+CO2↑
8、可溶
9、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氣體 水 沉淀 可溶
知能提升突破
1.【解答】解:A、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是利用了液態氮和液態氧沸點的不同,屬于物理變化,制取氧氣屬于轉化a,故選項說法正確。
B、轉化b是混合物轉化為純凈物,可能是采用的沒有新物質生成的分離提純的方法,可能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說法錯誤。
C、轉化c 是化合物轉化為單質,一定有新物質生成,一定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說法正確。
D、轉化c 是化合物轉化為單質,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發生改變,故選項說法正確。
答案:B。
2.【解答】解:A、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氣,不能生成氫氣,錯誤;
B、二氧化硫和氧氣在催化劑的條件反應下能反應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能與水反應生成硫酸,正確;
C、硫酸銅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氫氧化銅和葡萄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反應生成氧化亞銅,錯誤;
D、氯化鈣與二氧化碳不能反應生成碳酸鈣,錯誤;
答案:B。 
3.【解答】解:A、四氧化三鐵在高溫下與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溶液和氫氣,不能生成氯化鐵,故選項錯誤。
B、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不能生成氫氣,故選項錯誤。
C、氯化鈣溶液與二氧化碳不反應,故選項錯誤。
D、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銅與氧氣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氧化銅,轉化均能一步實現,故選項正確。
答案:D。 
4.【解答】解:A、二氧化硫、亞硫酸氫鈉中硫元素的化合價都是+4價,沒有發生變化,故選項錯誤;
B、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程式:2NaCl+2H2OH2↑+Cl2↑+2NaOH,不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
C、反應③中,H2+Cl22HCl,反應前后分子數目都是兩個,故選項正確;
D、反應④中的反應物鹽酸屬于酸,亞硫酸氫鈉屬于鹽,故選項錯誤;
答案:C。 
5.【解答】解:A、反應①是二氧化碳轉化為一氧化碳,反應條件是高溫,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CO,故選項說法錯誤。
B、科學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劑,固碳酶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發生變化,故選項說法錯誤。
C、X1個分子由2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則X的化學式為C2H4,故選項說法錯誤。
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屬于無機物,C2H4屬于有機物,該過程實現了無機物向有機物的轉化,故選項說法正確。
答案:D。 
6.【解答】解:A、工業上制取 N2 時所用的廉價、易得的原料是空氣,這是因為空氣中含有大量氮氣,正確;
B、降溫分離出的N2、H2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正確;
C、將降溫分離出的 N 2、H 2 送回合成塔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原料,不是為了防止氮氣污染空氣,這是因為氮氣是空氣的組成部分,不能污染空氣,錯誤;
D、采取降溫分離得到液態NH3,說明NH比N2.H2易液化,正確;
答案:C。 
7.【解答】解:A、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通過一步化學反應實現轉化,故選項錯誤。
B、由NaNO3轉化為碳酸鈉,假設能反應,對應的是硝酸鹽和鈉鹽,而硝酸鹽和鈉鹽均是可溶性鹽,不符合復分解反應的條件,該反應不能實現,故選項正確。
C、鹽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氯化鋇和水,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氯化鋇與硫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通過一步化學反應實現轉化,故選項錯誤。
D、鎂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氧化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通過一步化學反應實現轉化,故選項錯誤。
答案:B。 
8.【解答】A.碳酸氫鈉加熱分解可得到碳酸鈉,而碳酸鈉加熱不會分解,說明碳酸鈉的熱穩定性比碳酸氫鈉強,故A錯誤;
B.由圖象分析可知,氯堿工業指的是氯化鈉的水溶液中電解,制得的產物為燒堿氫氧化鈉,而不是純堿碳酸鈉,故B錯誤;
C.由圖象分析可知,侯氏堿法的主要產品是Na2CO3,故C錯誤;
D.氫氧化鈣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為提高工業制取漂白粉的產量,常用氯氣與氫氧化鈣含量較高的石灰乳反應,故D正確。
答案:D。 
9.【解答】A、甲是酸,乙和丙可以是金屬,比如甲是硫酸,乙和丙分別是鐵和鋅,丁是硫酸銅,能實現該轉化,正確;
B、甲是碳,乙和丙可以是氧化物,比如乙是氧化銅,丙是氧化鐵,丁是一氧化碳,可以實現轉化,正確;
C、甲可以是鹽,乙和丙可以是金屬,比如甲是硝酸銀,乙和丙是鐵和鋅,丁是硝酸銅,能實現轉化,錯誤;
D、甲是鹽酸,乙是碳酸鈉,丙是氫氧化鈣,丁是二氧化碳,能實現轉化,故甲乙丙丁可以是不同類別的物質,正確;
答案:C。
10.【解答】解:A、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碳酸鈣常溫下不分解,故選項錯誤。
B、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故選項正確。
C、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故選項錯誤。
D、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故選項錯誤。
答案:B。 
11.【解答】解:(1)蒸餾利用的是物質的沸點不同對物質進行分離提純的方法,答案:沸點;
(2)在H2還原SiHCl3過程中若混入O2,則可能導致氫氣不存而爆炸,答案:爆炸;
(3)因為H2還原SiHCl3得到高純硅和HCl,故在生產過程中,從粗硅→SiHCl3,要用到HCl,使HCl得到循環利用,答案:HCl;
(4)二氧化硅與碳高溫反應生成硅和一氧化碳,答案:SiO2+2CSi+2CO。 
12.【解答】解:Ⅰ.含淀粉的農產品,如谷類、薯類或野生植物果實等;或者用含纖維素的木屑、植物莖稈等,經一定的預處理后,經水解、發酵,即可制得乙醇,有新物質乙醇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Ⅱ.由乙烯水化法的微觀示意圖,1個乙烯分子(由2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和1個水分子反應生成1個乙醇分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4+H2OC2H6O.
答案:Ⅰ.化學;Ⅱ.C2H4+H2OC2H6O. 
13.【解答】解:(1)化學反應前后,元素質量不變,反應物中2個鐵原子,2個鈦原子,6個氧原子,6個碳原子,14個氯離子,生成物中有2個鈦原子,8個氯原子,6個碳原子,6個氧原子,所以X是FeCl3;答案:FeCl3;
(2)CO和H2以化學計量數1:2恰好完全反應,則甲醇的化學式為:CH4O,根據乙醇的分子模型,故甲醇的分子模型為:,答案:;
(3)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穩定,可以作保護氣,答案:作保護氣.
 
14.【解答】解:(1)加入NaOH溶液可除去的陽離子是 Mg2+,這是因為氫氧化鈉能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Cl2+2NaOH═Mg(OH)2↓+2NaCl;
若添加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過量,可加入適量的稀硫酸除去,這是因為氫氧化鈉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碳酸鈉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Mg2+;MgCl2+2NaOH═Mg(OH)2↓+2NaCl;稀硫酸。
(2)操作a的名稱是過濾,該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漏斗。
答案:過濾;漏斗。
(3)降溫結晶的最佳溫度范圍是30℃以下,這是因為30℃以下時,Na2SO4的溶解度比氯化鈉小,且硫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氯化鈉大。
答案:B;比氯化鈉小,且硫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氯化鈉大。 
15.【解答】解:(1)如圖4金屬制品中,鐵可以制作鐵鍋,是因為鐵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和延展性,銅可以制作導線,是因為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延展性。
答案:導熱性,導電性,延展性。
(2)鐵生銹的原因是與水和氧氣接觸;
廢舊鋼鐵表面的鐵銹可用鹽酸除去,其原理是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3H2O。
答案:與水和氧氣接觸;Fe2O3+6HCl═2FeCl3+3H2O。
(3)①A中含有反應生成的硫酸銅和硫酸鋅,B是過量的鋅,C中含有鋅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的銅和過量的鋅,D是適量的硫酸銅溶液,E是硫酸鋅溶液,因此A﹣E中含銅、鋅兩種元素的物質有AC。
答案:AC。
②曾青得鐵則化為銅過程中,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Fe+CuSO4═FeSO4+Cu。
答案:Fe+CuSO4═FeSO4+Cu。
(4)①CuS、NaCl和O2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了CuCl2和Na2SO4,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uS+2NaCl+2O2CuCl2+Na2SO4。
答案:CuS+2NaCl+2O2CuCl2+Na2SO4。
②Ⅲ的操作名稱是過濾;
過濾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顆粒大小差異進行分離的方法。
答案:過濾;顆粒大小。
(5)鎂比鋅活潑,等質量的A、B兩種金屬分別與等質量的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充分反應時,鎂和稀鹽酸的反應速率快,因此若A、B為Mg、Zn中的一種,則A是Mg;
鎂、鋅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反應物質量關系為:
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
24 73 65 73
由以上關系可知,稀鹽酸質量相等時,消耗鎂的質量小于鋅的質量,因此反應結束后只有一種金屬剩余,則剩余金屬為Mg。
答案:Mg;Mg。
16.【解答】解:(1)反應①和反應③后都是生成難溶性物質和可溶性物質,所以要進行過濾操作,以便將兩者分離開來,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處;
(2)氧化鋁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水,化學方程式為:Al2O3+3H2SO4=Al2(SO4)3+3H2O;
(3)氧化鐵、氧化鋁會與酸反應生成硫酸鋁、硫酸鐵,二氧化硅不會與酸反應,鐵和硫酸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所以固體殘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鐵的作用是:將硫酸鐵轉化成硫酸亞鐵;
(4)硫酸鋁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硫酸鈉,化學方程式為: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而硫酸亞鐵沒有反應,所以溶液B中含有的溶質一定有硫酸亞鐵和硫酸鈉。
答案:(1)過濾,三層濾紙處;
(2)Al2O3+3H2SO4=Al2(SO4)3+3H2O;
(3)二氧化硅,將硫酸鐵轉化成硫酸亞鐵;
(4)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硫酸鈉。 
17.【解答】解:(1)操作①能將固液分開,名稱是過濾。
(2)反應b為化合反應,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不變。經檢測,產物中不含氧和硫,且Cu的質量分數約為47%,該反應b應是氯化亞銅與濃鹽酸發生了反應,化學方程式是:CuCl+HCl=[CuCl2]H。
(3)由物質的變化可知,方法一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有CuCl2、HCl。
(4)與方法二相比,方法一的優點是沒有二氧化硫氣體生成不污染空氣等。
答案:(1)過濾;(2)CuCl+HCl=[CuCl2]H;(3)CuCl2、HCl;(4)沒有二氧化硫氣體生成不污染空氣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 江孜县| 沙洋县| 阆中市| 开封市| 巴里| 德令哈市| 曲阜市| 大冶市| 沙坪坝区| 晋宁县| 临泽县| 安徽省| 宜章县| 五原县| 汾阳市| 荣昌县| 渝北区| 多伦县| 白河县| 古交市| 宁安市| 澎湖县| 册亨县| 类乌齐县| 潮州市| 龙川县| 九龙坡区| 中卫市| 南城县| 永年县| 舟曲县| 全州县| 平定县| 深州市| 璧山县| 博客| 岳阳县| 定结县| 洞口县| 和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