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 學案【自主預習】(6分鐘)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 )和( )之間的矛盾。2、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有高速發展階段轉向( )。3、促進( ),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有利于實現(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4、改革只有( ),沒有完成時。只有全社會不斷弘揚和發展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 )精神,才能持續推動全民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5、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 ),人民的( )是否得到切實保障。6、黨和政府堅持以( )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 )、人人( )、人人( ),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7、( )就是黨的奮斗目標。8、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 )的堅實保障。【達標測評】(1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 1.進入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戰,前進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面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要 A.墨守成規 B.以不變應萬變C.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D.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2.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就需要我們 ①轉變發展方式 ②轉換增長動力 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④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 A.只能看經濟發展 B.主要看政治進步 C.只是看文化繁榮D.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4.為了實現共同富裕,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 ①人人參與 ②人人盡力 ③人人享有 ④平均分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5.發展的根本目的是A.增強國力 B.增進民生福祉 C.實現現代化 D.實現民族復興6.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建立始于1980年,當時個稅起征 點 為 800 元,2006 年 和 2008 年 分 別 調 高 至1600元和2000元,2011年調至3500元.對個人所得稅調整認識正確的是①這種 調 整 符 合 我 國 國 情 與 共 同 富 裕 的 原 則②這種做法減少了國家稅收,不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 ③有利于調節收入差距、縮小貧富差別 ④有利于實現分配公平,促進社會和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漫畫《懸殊天平》啟示我們必須①堅持和完善以按需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分配中,提倡奉獻精神,落實分配政策 ③改革收入分配體制,根除貧富差距④進行收入分配改革,努力實現分配公平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②③?8.下列舉措有利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是①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②堅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消除地區差異③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④堅持同步富裕原則,共享改革發展成果A.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9.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大精準脫貧力度,2018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這說明,我國政府堅持①同步富裕 ②改革開放 ③公平正義 ④共同富裕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二、非選擇題10.材料:中共中央政治局2017年3月31日召開會議,聽取2016年省級黨委和政府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情況匯報,對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提出要求.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黨的十八大確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其中最難實現的就是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摘帽、消除區域性整體貧困.實現這個目標是我們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必須把從嚴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嚴格落實脫貧攻堅工作報告制度、責任制度、考核制度、督查巡查制度,確保實現脫貧攻堅工作目標任務.(1)為什么要讓百姓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如期實現脫貧目標?(2))要打贏脫貧攻堅戰,讓“精準脫貧見真效”,你有什么好辦法或妙招?參考答案1―5 C C C A B 6—10 B C C C B11.(1)如: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1979年設立經濟特區;1982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確立。(2)如: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或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等。(3)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改革開放取得了輝煌成就,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課件12張PPT。1. 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什么?2.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了 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3. 基本經濟制度是以 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 。4. 改革開放是我國的 之路和 之路。 復習改革開放市場公有制共同發展富民強國第一課:踏上強國之路第二課時:走向共同富裕 觀看材料和視頻,說一說我國經濟發展的喜與憂? (喜) 改革開放為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可喜的變化,我國過去40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 (憂) 但是改革開放進入新時期,必然也會面臨新問題,脫貧攻堅仍然艱巨,污染現象仍然存在,傳統產業面臨轉型!一、改革進行時1.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進入新時代,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需要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2.全面深化改革的內涵和目標:(1)內涵:我國推行的改革是一場全面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不僅指經濟體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以及國防和軍隊等各個領域的體制改革!(2)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3.如何進行全面深化改革:(三個挑戰和對策)(1)挑戰: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對策:堅定不移地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思考:這些圖片反映了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2)挑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等現實挑戰。 對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將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3)挑戰: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對策:只有全社會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才能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才能為中國走向繁榮富強奏出最強音!二、共享發展成果1.正確認識“共享”發展:∵ 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 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黨的奮斗目標就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如何“共享”發展:(怎么辦)舉措 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只有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才能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社會主義制度的堅實保障。本課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1.2 走向共同富裕 學案.docx 走向共同富裕 課件.pptx 配套視頻1:你好,我是中國!(精華).mp4 配套視頻5:熱詞解讀-新常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