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近代社會的曙光第9課 文藝復興運動思考:1、近代社會指什么社會?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2、哪個洲最早進入近代資本主義社會? A歐洲 B亞洲 C非洲 D美洲3、歐洲跨入資本主義社會前是什么社會形態?4、歐洲的封建社會時代又叫什么?封建社會中世紀第三單元 近代社會的曙光文藝復興運動 1. (時間)從 (國家)開始,16世紀蔓延到 所有國家。 2.文藝復興是 通過弘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反對教會宣揚的陳腐說教而發起的一場嶄新的、促使人們 的文化運動。 3.核心思想: 。 人物 國家 作品 意義 但丁意大利《神曲》文藝復興的先驅,是歐洲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過渡的標志達·芬奇意大利《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莎士比亞英國“四大悲劇”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著名的文學家。代表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多才多藝的文化巨人賦予畫中人物真實的個性與情感。14~17世紀意大利西歐人文主義新興資產階級思想解放13至15世紀的佛羅倫薩:1.被譽為“黃金城市”……其紡織業和銀行業居全歐之冠。14世紀初,它擁有毛織業作坊200余座,年產7.8萬匹毛呢。2.13世紀末,佛羅倫薩的錢莊、銀行已遍設西歐各大城市,起支配地位。 步驟一:追根溯源——了解文藝復興的背景 想一想當時的意大利經濟水平如何?當時哪些人的實力迅速發展壯大起來? 這些工商業主形成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富有的他們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呢?他們能否過上想要的生活?學習主題:感受人文主義思想閱讀材料 : 中世紀歐洲天主教國家幾乎人人信教,都是天主教徒,只有占極少數人的猶太人除外。每個人從生到死都和天主教會發生密切關系,思想和行動都受教會的監督和支配。天主教會對廣大群眾施行嚴密的精神統治。這種精神統治比公開的政治統治還要厲害,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壓迫,是群眾不知不覺地屈服于教會的權威,也會置人于死地。 教會極端蔑視人性,認為人生下來就是有罪的,骯臟的,下賤的。人的一生就是為贖罪而活著,除此以外沒有任何意義。 閱讀材料,分析文藝復興的原因材料一:中世紀的教會極端蔑視人性,認為人生下來就是有罪的、骯臟的、下賤的。人的一生就是為贖罪而活著,除此以外沒有任何意義。材料二:中世紀的歐洲,貿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產生資本主義萌芽,資產階級希望沖破教會神學的束縛。商業城市的興起,手工工場的發展,經濟繁榮。材料三:從14世紀中葉起,歐洲經歷了一場歷史上規模最大、危害最慘烈的致命瘟疫——黑死病(Black Death,即鼠疫)。 1347—1351年間,歐洲死亡人數約2500萬,占當時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黑死病既給人們帶來恐慌,也促使人們反省:連上帝都不能依靠了,只能依靠人自己了,所以就重視人自己的價值 。《死神的勝利》黑死病造成社會的動蕩教會思想禁錮經濟基礎:資本主義萌芽階級:資產階級現實原因:黑死病的影響 主張以人為中心取代以神為中心,認為人世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人文主義文藝復興——“人”被發現的時代文藝復興的方式、指導思想及其實質 指導思想:人文主義 實 質: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思想文化運動(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觀念的轉變 中世紀 文藝復興 禁欲苦行 壓抑人性 麻木順從 愚昧迷信 神權至上 理性科學人性至上現世幸福張揚人性追求自由談一談:你覺得追求人文主義在資本主義發展的過程中,有何重要意義?采取方式:“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 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步驟二:走近巨匠 意大利詩人但丁(1265~1321年) (但丁)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恩格斯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先驅——但丁 《神曲》 地 獄 天 堂贊美智慧黑暗森林(象征罪惡) 煉 獄抨擊教會 維吉爾: 但丁稱他為“恩師” “著名的智者”思考: 為什么引導但丁走出了罪惡與痛苦(黑森林),走向天堂的導師是智者維吉爾?但丁想通過維吉爾暗示什么?你悲哀嗎?這微笑就變成感傷的。你快樂嗎?她的口角似乎在牽動,笑容在擴大。——傅雷 這是達·芬奇為佛羅倫薩商人吉奧貢達的妻子所作的肖像,先后用時四年。 這幅油畫摒棄了過去的宗教題材,以現實人物為主題。人物形象神態自若,口角含著一絲微笑,顯得恬靜而愉快,富有生命的活力。 這幅畫現收藏在巴黎盧浮宮博物館。《最后的晚餐》 猶大耶穌螺旋槳飛行器解剖學、數學、化學、物理學和機械工程解剖圖莎士比亞——“最偉大的戲劇家” “時代的靈魂” 莎士比亞,16世紀后半葉到17世紀初英國著名作家,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作品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者的生活理想。 代表作:《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15,16世紀達到高潮文藝復興運動時間發源地根本原因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作品14-17世紀意大利資本主義萌芽性質人文主義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意】但丁【意】達·芬奇【英】莎士比亞《神曲》《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 步驟三:深化理解一、單項選擇題:1.“文藝復興”運動最初發生于 A.英國 B.法國 C. 德意志 D.意大利 2.文藝復興運動的主要思潮是 A.人文主義 B.理性主義 C.自由主義 D.重商主義3.文藝復興的實質是 A、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 B、奴隸社會文化的復興 C、封建社會文化的復興 D、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DAD 步驟四:夯實鞏固 4、恩格斯講:文藝復興這個字沒有把這個時代充分表達出來,其含義是什么 ( ) A、它沒有將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全部復興起 B、它將是古代文化古為今用 C、它沒有準確地揭示這場運動的實質 D、他們只是打著“復興古典文化”的旗號5.下列作品,屬于英國著名戲劇家莎士比亞創作的是 ①《巨人傳》 ②《唐吉訶德》③《李爾王》 ④《哈姆雷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c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文藝復興.mp4 第9課 文藝復興運動.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