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課 第2站 參與經濟活動【學習目標】1.通過學習,知道在消費中做到適度、理性、綠色消費;勤儉節約,注重精神消費。(重點)2.了解常見的理財方式,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恰當的理財方式。(難點)【自主學習】1.活動:觀看視頻《大學生裸貸》小組討論:《大學生裸貸》引發的眾多悲劇問題出自哪里? 2.自主閱讀課文P45—52頁,思考完成下列問題。 (1)你如何看待時下的“月光族”、“負翁”等現象?身邊的借卡借錢消費的現象又如何看待? (2)你怎樣看待中學生群體過生日大擺生日宴?你覺得他們應該怎樣做才是科學合理的? (3)“綠色消費”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更多的體現出對環境的保護、對資源的節約。 要做到綠色消費,我們中學生日常消費活動中應該怎么做?請你提提具體的建議。【合作探究】1.觀察漫畫“百姓期盼”討論問題: (1)物價上漲對我們消費提出了什么要求? (2)說說在日常中如何踐行綠色消費? (3)我們如何掌握一些理財知識? 除了把我們的錢財用于消費外,還可能用來投資增值。投資的種類很多,有儲蓄、保險、債券、股票等。我們在投資的時候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收益性和風險性是兩個重要的因素。2.請你比較下列這四種投資(請用“>”或“<”標示出來)收益性:股票 債券 保險 儲蓄風險性:股票 債券 保險 儲蓄 ◆結論:【檢測反饋】一、單項選擇題1.近年來,一些地方的某些大款,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甚至在修墳墓上比闊斗富,這些消費行為屬于( ) A.過度消費,不符合適度消費的原則 B.能賺能花,符合量入為出的原則 C.享受性消費,符合提高生活質量的原則 D.個人的事情,無論對錯,別人不能管2.對這段話:上網用寬帶的;電視看數字的;手機用拍照的;出門開節能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現代人貪圖享受,用東西都用最好的 ②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消費觀念發生了變化 ③人們更加注重通過消費提升生活品味,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④消費過程中要注意環保,這樣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下列屬于健康消費觀念的是( ) A.崇尚自然,追求健康 B.追求奢侈和時尚 C.過分節儉,一分錢都不花 D.只要流行的,就一定要買4.右邊漫畫《爺爺與孫子》告訴我們( ) A.人們的消費更具有多樣性 B.人們的消費水平提高了 C.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導致家庭不和諧 D.人類消費行為要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5.甲說:“謝天謝地,我的購房貸款申請終于被 批準了。”乙說:“好不容易,我多年積蓄的 錢終于夠買一套房子。”甲乙的對話說明( ) A.甲的消費方式優于乙的消費方式 B.乙的消費方式優于甲的消費方式 C.應適當鼓勵甲的消費方式 D.應適當鼓勵乙的消費方式6.對“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的正確認識( ) A.否定了艱苦奮斗的傳統美德,不應提倡 B.比較趕時髦,應成為每位消費者追求的目標 C.青年人這種認識應鼓勵,老年人有該認識應批判 D.在預定收入穩定或允許的條件下,應提倡和鼓勵7.“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能提升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素養。這啟示我們,在日常 消費中( ) A.不要盲目與人攀比 B.注重精神上的需求 C.學會理財講求節儉 D.追求物質上的享受二、能力提升8.下面是廣州市某初中學生李明3月份的消費清單的一部分: 3月1日:學習文具18元;3月10日:購買名牌運動鞋650元;3月14日,為班上貧困同學捐款20元;3月20日與同學上街閑逛花費50元……(1)請你指出李明的哪些消費是合理的?還有哪些是非理性的?(2)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勸說李明不要高消費。(至少兩點)(3)李明的消費帳單中沒有一項是用于購買教輔資料或有益于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支出, 對此,你認為李明今后的消費更應該注重什么?第4課 第2站【自主學習】1.答:沒有掌握一些基本的經濟知識,做到合理消費,科學理財。應該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念。2.(1)合理消費,量入而出;(2)勤儉節約不攀比;(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合作探究】1.(1)答:我們要學會合理消費。消費要有合理計劃,從實際需求和消費能力出發。消費中注重提升自己生活品質、知識水平和精神境界,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還要學會維護自己的權益。(2)答:我們的消費選擇應該體現資源和環境意識,節約資源,避免或減少對環境的破壞。(3)答:樹立理財意識,學習理財知識。應做到: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2.答:四種投資:①收益性:股票>債券>保險>儲蓄;②風險性:股票>債券>保險>儲蓄;結論:收益越大,風險就越大。【檢測反饋】一、單項選擇題:1.A 2.C 3.A 4.D 5.C 6.D 7.B二、能力提升8.答:(1)合理消費:學習文具、為班上貧困同學捐款;非理性消費:購買名牌運動鞋、與同學上街閑逛花費。(2)答案(略)(3)更注重文化教育等精神方面的投入和消費,堅持終身學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