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單選題(共15題;共30分)1.福州臨近中國優質紅茶的產地武夷山,近代是作為列強的原料榨取地而開港的.福州被辟為通商口岸的條約是(??? ) A.?《尼布楚條約》??B.?《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2.近代史上,英國打開中國大門主要借助了鴉片、商品、炮艦。其使用的先后順序是(??? ) A.?商品、鴉片、炮艦?????????B.?鴉片、商品、炮艦?????????C.?商品、炮艦、鴉片?????????D.?炮艦、商品、鴉片3.下列關于第一,二次鴉片戰爭說法正確的是(??? )①都是外國資本主義列強為打開中國市場而發動的②都使中國喪失了領土和主權③都強迫中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④兩次戰爭的侵略者都有英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得出此結論的主要依據是(??? ) A.?中國市場被打開???B.?中國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遭到破壞C.?民族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D.?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改變5.太平天國運動遭遇了中國歷史上任何一次農民戰爭都不曾有過的新情況,這個新情況是指(??? ) A.中央軍隊與地方武裝的聯合圍剿B.內部變亂導致分裂C.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D.敵人的長期封鎖圍困6.優秀的歷史影視是對歷史的生動再現。下列影片反映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①火燒圓明園???? ②林則徐??? ③ 八國聯軍??? ④甲午風云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7.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參觀了圓明園遺址,導游說北京在近代曾經兩次遭到外國列強的入侵和劫掠,大量珍貴文物至今流失海外。你知道是哪兩次嗎?(? ) A.?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C.?鴉片戰爭和甲午中日戰爭?????D.?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8.1854年,英國外交大臣致函英國公使說:“為了適應外商對農業產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貿易市場尚待進行。”1856年,法國外長指示法國駐華代辦,強調“商業關系的推廣”。以上材料表明,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目的是(??? ) A.?謀求鴉片貿易合法化??B.?進一步修改殖民條約C.?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D.?割占更多的中國領土9.英國著名香港史專家安德葛在《香港史》中寫道:“(林則徐的禁煙計劃)以果斷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擊,使得英國人出乎意料,(他們)完全沒有想到林則徐會以果斷、活力和對中國利益的獻身精神來付諸行動。”下列屬于林則徐“付諸行動”的是(??? )①緝拿煙販??? ②禁止中英貿易??? ③率軍堅守定海??? ④虎門銷煙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10.太平天國、義和團的失敗,和以往農民起義最大的不同在于( ???) A.?清軍的殘酷鎮壓???B.?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C.?列強的瘋狂進攻???D.?農民軍內部分裂11.某學者說:“農民造反者……長歌涌入金陵,開始建造人間小天堂,曾是他們的喜劇;天京陷落……則是他們的悲劇。”“他們”從“喜劇”走向“悲劇”說明(??? ) A.?鴉片戰爭的結果????B.?義和團運動的失敗???????????C.?清政府的腐朽?????D.?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12.在談到道光皇帝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時,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龔書鐸教授說:“是因為在他手上打敗仗丟了土地,沒有面目見先帝。”這里所說的“土地”是指(? ) A.?廣州?????B.?香港島???C.?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D.?遼東半島13.法國上尉巴特利爾寫信給雨果,要雨果歌頌他們。他認為,“這次遠征行動干得體面而漂亮,是法蘭西和英格蘭共享之榮耀”。雨果嚴厲譴責了他們的行徑。“他們的行徑”是指( ???) A.?發動鴉片戰爭??B.?火燒圓明園????C.?割占中國大片領土??D.?對華傾銷商品14.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 A.?農民階級固有的局限性B.?拜上帝教不合中國國情C.?在軍事策略上屢犯錯誤D.?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15.當代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說:“廢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廢墟讓我們把地理讀成歷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廢墟上,我們可以解讀到的歷史是(??? )A.林則徐虎門銷煙B.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C.太平軍抗擊洋槍隊D.甲午中日戰爭期間二、材料分析題(共3題;共70分)1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1856年是太平軍勝利與危機紛呈的一年。材料2:1856年發生的震撼太平天國的那場災難。要歸咎于他們自己中央領導方面的動蕩不定。這種動蕩性在運動最初年代中就已經孕育于太平軍的制度之中。政權要繼續下去,就需要一種在共同事業中形成的兄弟情誼,以剎住諸王之間的不和。但是兄弟情誼不久都被東王楊秀清的無情野心所毀。請回答: (1)材料1中的“勝利”和“危機”主要指什么? (2)歸納材料2中“那場災難”發生的主要原因,你認為材料2的說法是否全面?為什么? 17.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帝國主義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侵占了中國大片領土,并劃分勢力范圍,直接控制清政府,操縱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同時控制中國的海關,壟斷中國的內外交通和對外貿易,……操縱中國的經濟命脈;他們還以辦學校、建教堂、發行報紙、辦慈善事業等方式進行文化侵略。這樣,帝國主義就從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國,成為近代中國災難和禍害的總根源,也是阻礙中國獨立發展的根本原因。材料二:甲午中日戰爭后,李鴻章說“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 (1)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如何?中國近代史開始于哪一年? (2)中外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割地最多的是什么條約?哪個國家侵占中國領土最多?賠款最多的是什么條約? (3)帝國主義發動的哪幾次侵略戰爭侵占了北京? (4)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國人民進行了激烈的反抗,請列舉取得重大勝利并鞏固西北邊防的事例。 (5)洋務派的代表人物李鴻章面對近代中國內憂外患狀況,為了鞏固清朝統治,“辦了一輩子事”,請你列舉他辦的軍事、民用工業各一個。 (6)洋務運動創辦的中國近代第一座鋼鐵廠在哪里? (7)“紙糊的老虎,虛有其表”的洋務運動有積極作用嗎?如果有,請簡要說明。 (8)結合材料,你認為造成近代中國落后挨打苦難災禍的根源是什么? 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清朝時人們在吸食鴉片材料二: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當時中國投入陸軍兵力約10萬人,水師約1萬人,船只多系木質鐵皮,鐵炮質差,殺傷力小;英軍約2萬人,直接參戰的陸海軍約0.6萬至0.7萬人,出動戰艦20艘,“船堅炮利”,戰爭以中國慘敗和英國勝利而結束。 (1)根據材料一,談一談鴉片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哪些危害? (2)導致材料二戰爭爆發的導火索是什么事件?發生在哪一年? (3)根據材料二,指出鴉片戰爭中國慘敗的重要原因。這是中國失敗的根本原因嗎?為什么? (4)材料二中的戰爭結束后,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哪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其條約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5 BADDC 6--10 DBCDB 11--15 DBBAB二、材料分析題16.(1)“勝利”指太平軍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危機”是指天京變亂后太平天國出現“國中無人”“朝中無將”的局面。(2)材料認為天京變亂的發生,是由于太平軍制度的缺陷造成維護中央領導的兄弟情誼被破壞,從而發生動蕩。這種觀點是片面的。材料看到領導集團內部的矛盾尖銳是天京變亂的重要原因,但沒有看到其發生具有必然性;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領導者不思進取,腐朽思想日益滋長,為爭奪權利而自相殘殺;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是造成這種現象發生的根本原因。 17.(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0。(2)《璦琿條約》俄國;《辛丑條約》。(3)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4)左宗棠收復新疆。(5)江南制造總局或安慶內軍械所;輪船招商局。(6)漢陽(7)有,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8)帝國主義就從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國,成為近代中國災難和禍害的總根源,也是阻礙中國獨立發展的根本原因。 18.(1)摧殘了當時人們的精神和體質;加劇了中國的貧弱。(2)虎門銷煙;1839年。(3)中國武器落后,英國“船堅炮利”。不是。鴉片戰爭中國慘敗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敗,中國綜合國力落后。(或以清政府為代表的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不能對抗新興的先進的資本主義)(4)《南京條約》;內容:割讓香港島給英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賠款2100萬銀元;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與英國商定。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八年級上冊教材主線:屈辱、抗爭、探索自1840年以來近一百年的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一部抗爭史、探索史!鴉片戰爭鴉片戰爭的背景:清政府內部統治危機四伏西方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殖民擴張英國為改變對華貿易不利地位,向中國走私鴉片鴉片戰爭的原因直接原因:虎門銷煙。1839年6月,林則徐在虎門海灘將繳獲的鴉片全部銷毀。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2)根本原因: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3、鴉片戰爭的爆發時間:1840年,英軍發動侵華戰爭。人物:道光帝、關天培、陳化成結果:失敗。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4、《南京條約》:內容: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影響: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國不再享有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1、原因: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2、借口:英國借口“亞羅號事件”,法國借口“馬神甫事件”3、列強罪行:1)《天津條約》時間:1858年簽署國:清政府分別和俄、美、英、法簽署內容: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 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2)《通商章程善后條約》,清政府與英法美簽訂,被迫承認鴉片貿易的合法化。3)英、法: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4)《北京條約》時間;1860年簽署國:中英、中法、中俄內容: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賠款大幅增加沙俄:共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影響:第二次鴉片戰爭讓中國喪失更多主權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第3課 太平天國運動1、起義: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2、分封: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云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3、定都:1853年3月,太平軍攻占南京,將南京改名為天京,作為都城。定都天京后,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規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不能實現也沒有實行)。4、鼎盛:1853年開始北伐(失利)和西征5、衰敗:1856年秋,天京事變使太平天國由盛轉衰。挽頹任命洪仁軒為干王,總理朝政。寫成《資政新篇》主張學習西方、改革內政提拔青年將領陳玉成、李秀成,取得浦口、三河大捷,難挽頹勢7、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華爾的洋槍隊8、失敗: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標志著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9、失敗原因1)根本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無法提出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體的腐敗,無法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2)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10、意義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它雖然失敗了,但它堅持斗爭14年,沉重打擊了清朝的通知和外國侵略勢力,阻止了中國殖民地化的進程,促進了封建社會的崩潰,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最為壯烈的一章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部編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含答案).docx 部編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歸納.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