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下冊科學實驗教學計劃一、教材分析:《科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材選擇的教學內容是以學生“尋訪、觀察活動”為主線展開的。本冊教材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順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基礎性的、淺顯的科學活動作為學生探究活動的主題,同時注重對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的整合。以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旨在引導學生關注生命,自己去發現自然現象和物質,并對物質現象進行觀察,認識物質成分、作用、與我們生活的關系,認識常見的材料,了解簡單物質的基本構成,學會簡單的科學測量、思維方式。二、教學目標:1.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2.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愿意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3.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4.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5.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6.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三、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思維方法。2.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3.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二)教學難點:1.本冊課本開篇之初,便設計了很多的對比分析、對比實驗、對比研究,對于初涉科學的小學生此項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2.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認知習慣,如何引導學生展開主題研究,進行饒有興趣的研究,是本學期的又一難點。四、學生情況分析:1、整體情況:本學期三年級學生共162人,共4個班。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課堂紀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愛動手,愛發言。通過教師觀察,該班級的學生對科學課的知識掌握程度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不強。2、學困生情況及轉化措施:本學期的科學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展學生們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學期中我要從抓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種植、小實驗、小調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結合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合理的運用電教媒體,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五、教學措施: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2018 — 2019 學年第二 學期)學校: 石橋鎮石橋中心小學 (蓋章)學科: 科學 班級: 三 年級 序號 實驗名稱 演示/分組 開課時間安排1 推力和拉力實驗 分組 第一周2 摩擦力 分組 第二周3 平衡 分組 第三周4 彈力 演示 第四周5 磁鐵的性質 分組 第五周6 指南針 分組 第六周7 熱空氣 分組 第七周8 風的形成 演示 第八周9 制作計時工具 分組 第十周10 連接電路 分組 第十四周11 串、并聯電路 分組 第十五周12 導體和絕緣體 分組 第十六周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學校審核人(簽名): 電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