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 推動社會進步(一)共享發展成果【教學目標】1.感悟我們黨和國家堅持共同富裕的發展方向,堅持共享發展的理念,進一步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和信念。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分配、保險等經濟現象,增強參與社會經濟生活的意識和能力。3.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分配制度的主要內容和重要意義。4.知道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內容,以及建立和完善這一制度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點】為什么要確保人民共享發展成果?黨和政府如何確保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教學難點】黨和政府是如何確保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的?【學情分析】由于初中生對社會生活不夠關注,社會經驗欠缺,社會生活參與度不高,對分配、保險等經濟現象比較陌生,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注意化抽象為具體,由近及遠,積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身邊事例感悟黨和國家確保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的方針和政策。【自主學習】1.為什么要確保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2.黨和政府是如何確保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的?3.我國現階段的分配制度有何意義? 4.簡述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活動教學法【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第一課時 共享發展成果 【導入新課】播放放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示六組東西部地區中小學生生活、學習條件的圖片資料,請間學們結合歌詞和圖片資料談談自已的感受。(學生結合自身觀察,交流發言。) 教師導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同時存在著居民貧富差距問題,這也是多年來我們黨和國家要采取措施努力解決的問題。今開這堂課主要學習我國現階段的分配制度、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從中感悟我們黨和國家堅持共同富裕發展方向,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板書課題:共享發展成果。并呈現學習目標。)【講授新課】一、堅持共同富裕根本原則生活觀察: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黨的十九大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告中再次強調: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請問學們觀看習近平作報告的視頻片段(播放視頻)。請思考下列問題:(1)結合教材和視頻資料,說一說: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共同富裕這一社會主義根本原則?(2)結合教材和視頻資料以及你平時所了解的,簡要說說近年來我們黨和國家為實現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教師分析: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多年來我們覺和國家堅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快建設社會保障體系、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實施區城協調發展戰略、實施精準扶貧、大力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支持群眾自主創業等等,都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確保人民群眾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重要措施。本課主要學習我國的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二、我國現階段的分配制度看書自學:請同學們認真閱讀教材第62-63頁的內容,梳理關于我國分配制度的相關知識。 問題探究1:在某國有企業的同一車間工作的三位職工,小李是初級工,在工作過程中總是受傷而請假,月工資2000元;老王是高級技工,工作的熟練度高,完成質量商,工資自然高,月工資達6000元;小張是初級技工,工作積極,總是超額完成生產任務,收入還不錯,月工資4500元。 想一想:他們的工資收入屬于哪種分配方式?決定他們工資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學生思考、討論,發言交流。) 教師歸納:在公有制經濟內部,主要實行按勞分配。他們的工資收入就是勞動者按勞分配取得的收入。他們工資收入的差距,主要是由他們提供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不同所決定的。 問題探究2:下班后三人來到餐館小聚。 小李說:“最近我父親開了個小商店,收入比我的工資還高。”老王說:“我利用雙體日為一家私營企業提供技術指導,獲得一份勞務報酬。” 小張說:“我買了一只股票,一年來獲得了2萬多元收入。” 以小組為單位研討:(1)上述三種收入都屬于哪種分配方式所得?分別是按怎樣的分配獲得的收入?(2)我國現階段為什么要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教師分析:我國現階段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這是由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決定的。實現這一分配制度,使人們的收入來源和致富渠道不斷擴大,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有利于激發人們開拓進取、自主創業的積極性,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調整收入分配結構生活觀察:2013年2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中國調:要使“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縮小,城鄉、區域和居民之同的收入差距較大的問題得到有就援解,扶貧對象大幅減少,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橄欖型分配結構逐步形成。”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堅持在經濟增長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 議一議:(1)如何理解“橄欖型”分配結構?(2)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對經濟社會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教師提示:這里的分配結構,是指全社會低、中、高收入居民的比例。我國控制高收入者在全社會居民中的比重,縮小低收入者的比重,擴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形成“橄欖型”分配結構,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有利于增長消費、促進生產,推動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四、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看書自學:請同學們認真閱讀教材第65-66頁關于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內容和材料,梳理關于我國杜會保障制度的相關知識。 說一說:(1)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主要由哪些方面構成?(2)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有何區別?社會救濟與社會福利有何區別?問題探究:近幾年來,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健全,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了全覆蓋,2016年全國基本養老參保人數達到8.9億人,國家連續第十一年上調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2016年又比上年提高65%左右。全民基本醫保制度框架全面建成,2016年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7.5億人,不斷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15年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1479.9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4576.5萬人,2016年全國平均農村低保標準達到了3611元/人·年,比上年增長了17.8%。 請思考:(1)最低生活保障是屬于社會保險還是社會救濟?為什么?(2)把基本醫療保險納入社會保險體系有何重要意義?(3)結合上述材料和問題思考,分析說明:為什么說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關系到我國改革、發展、和諧的大局? 教師歸納:我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通過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通過國家財政支持,保證貧困人口獲得基本生活保障,保證廣大居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才能使各項改革措施順利推進、卓有實效,才能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才能凝心聚力,加快社會生義現代化建設,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所以說關系到我國改革、發展、和諧的大局。 五、堅持共享發展理念生活觀察:觀看視頻“+出獲得感,江蘇拉出2016年民生清單”。想一想:(1)這張“民生清單”說明了什么?(2)如何理解共享發展理念?為什么我們黨和國家在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中要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教學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可以認識到,我們黨和國家在改革發展中堅持共同富裕的發展方向、堅持共享發展理念,通過完善分配制度、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既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又使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跨上新臺階。 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PAGE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