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單元 第三課 第一課時 維護秩序【學習目標】1.知道社會生活需要秩序以及生活中的各種規則,懂得社會秩序與社會規則的關系,樹立秩 序意識和規則意識。(重點)2.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維護社會秩序。(難點)【自主學習】 自主閱讀課文P22—26頁完成下列填空:1.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 狀態,與人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社會秩序包括 秩序、 秩序、 秩序和 秩序。2.社會正常運行需要 ,社會秩序是人們 的保障。3.維護秩序靠 ,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如 、 、 等。【合作探究】 看右邊圖片,運用所學知識,探究下列問題。(1)以上圖片體現了哪些方面的社會秩序?(2)如果沒有秩序,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3)校門口的這種混亂狀況會造成哪些影響?(4)你認為應該如何改變這種混亂的狀況?【檢測反饋】一、單項選擇題1.2017年3月22日早晨八點半左右發生的濮陽縣第三實驗小學的踩踏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因 為課間時間較短,學生集中去廁所,因為擁堵才導致了這種踩踏的事件。這給我們的警示 有( ) ①我們的生活需要秩序 ②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 ③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事故的發生 ④良好的社會秩序是人們的共同追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2.無論是游戲還是比賽都要有規則,社會生活中處處都有規則,有的形諸筆墨、見于文字, 有的傳為口碑、約定俗成。它像無形的指揮棒指揮著我們。關于社會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 ①社會規則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所形成的 ②青少年年齡小,與社會規則無關 ③只在公共場合才有規則 ④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如紀律、道德、法律等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3.2017年1月,張某為了逃票入園,翻過兩道3米高的圍墻,鉆過鐵絲網,進入寧波雅戈爾 動物園養虎區,最終發生悲劇。這類事件啟發我們( ) ①社會生活需要規則,規則保護秩序 ②遵守規則,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 ③規則分強制性規則和非強制性規則 ④在社會生活中不同場合有不同規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伯克說:“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礎”說明了( ) A.事物是美好的 B.生活離不開秩序,秩序離不開規則 C.生活是美好的 D.規則離不開秩序5.下列對規則理解錯誤的是( ) A.社會生活中的規矩是社會成員都應遵守的行為準則 B.社會生活規則有有形和無形兩類 C.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不規則、 守規則十分重要 D.生活中每一種準則都差不多,無特殊行為規范6.維護社會秩序是文明的體現,下列現象能體現這一點的是( ) A.為急著回家而橫穿馬路 B.在食堂就餐自覺排隊 C.外出游玩和朋友在草地上就餐 D.破壞學校桌凳7.對右邊漫畫《大家都走斑馬線》的理解最準確的是( ) A.生活中人人都要懂規則,守規則 B.規則是由人制定的,是否遵守因人而異 C.大家都走斑馬線,會造成交通堵塞 D.有了交通規則,社會就會井然有序二、能力提升1.上課要有課堂紀律,比賽要有比賽規則。這說明:( ) A.紀律等規則是限制人們自由的 B.沒有規則就不能正常地學習和生活 C.社會公共生活不需要有規則 D.社會公共生活不可能有共同的規則2.“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句俗語告訴我們( ) A.法律是最嚴格的規則 B.規則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規則都在發揮作用 C.各種規則都離不開人們的自覺遵守 D.社會規范包括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3.在十字路口,盡管車多人雜,可由于行人車輛各行其道,紅燈停,綠燈走,井然有序。如果南 來北往、東行西去的車輛及行人各不相讓,結果誰都難以通過。這一現象告訴我們( ) A.每個人都可按自己的規矩辦事 B.人們的行為都是不自覺的 C.要遵紀守法,維護社會秩序 D.只要不影響他人通過是可以闖紅燈的4.完成填空題 制定校規校紀的目的在于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請你結合學校實際,完成下表空缺部分的內容。校規校紀規則內容課間規則不能大喊大叫;不能追追打打;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擁擠……課堂規則① ;② 食堂規則③ ;④ ;宿舍規則嚴禁在寢室使用火;按時就寢;不準在床上蹦跳……5.材料分析題材料:2017年5月11日,是某市確定的第一個“排隊推動日”。通過倡導“有序排隊”,推動市民形成文明自覺習慣,樹立文明新風尚。對于排隊,有以下兩種不同觀點。觀點一:“別人排,我就排,別人不排,我也不排!”觀點二:“不論別人排不排隊,我們都應該自覺有序排隊。”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你贊同哪一種觀點?并說明理由。參考答案【自主學習】1.有序化,社會管理、生產、交通、公共場所。2.秩序,安居樂業。3.規則,道德、紀律、法律。【合作探究】(1)交通,公共場所秩序。(2)如果沒有秩序,我們的生活將會出現一種無序化狀態,社會將會混亂不堪,社會生產和生活將無法正常進行。(3)會造成交通堵塞;易引發交通事故;耽誤每個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也容易引發人們相互之間的矛盾。(4)改變這種混亂的狀況:交警維持交通秩序;學校安排不同年級分時段放學;家長遵守交通規則、在路邊等候孩子;學生們有序排隊出校門等。【檢測反饋】一、單項選擇題:D D A B D B A二、能力提升:B B C 4.答:①上課認真聽講;②做好筆記等;③按先后順序排隊;④節約糧食等5.答:①贊同觀點二,自覺排隊是維護良好社會秩序的體現。②社會規則維系社會秩序。自覺排隊使人們各各安其位,各得其所。③社會規則需要人們自覺遵守。如果社會成員能以遵守規則為榮,規則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發揮。④反之,如果人們不遵守規則,不以違反規則為恥,規則就會成為一紙空文、形同虛設。因此我們都應該自覺排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