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年級科學教學計劃一、學情分析本班共有學生19人,男生9人,女生10人。一年級時學生已經對科學課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并產生的一定的興趣。作為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講,學科認識尚沒有形成,更無從談起科技活動興趣和科學的思維方式、方法,故此對學生的知識教育應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科技活動興趣的培養和簡單實用的科學思維方式的灌輸。要培養學生課堂上的科學的思考習慣,逐步養成預見、測量、分析、探究、記錄數據等一系列的科學習慣,以及小組探究的活動方式。二、教材分析1.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主要內容)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有:一、常見的材料;二、太陽和月亮;三、植物與環境;四、生活中的動植物資源;五、常用工具。2.本冊教材的主要特點本冊教材的整體設計有三個核心概念:生命體的基本特征(動、植物);地球物質的特性(太陽、月亮、水) ;常用工具??茖W探究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年級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冊教材側重的技能:觀察、描述、記錄、簡單實驗、測量、維恩圖比較、分類、交流和表達等?!吨参铩穯卧窃趧游飭卧幕A上進行的探究活動。學生們在觀察大樹、觀察各種植物的時候,《太陽和月亮》單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實驗”這一科學探究方法的開始。收集資料,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在這一單元中首次明確提出來的,是學生正式學習這些方法的開始。本單元的有些活動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3.本冊教材的重點、難點重點: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3、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相信、注重證據、敢于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難點:使學生以自主體驗為手段, 以科學探究為核心, 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探究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及科學知識各有側重, 且由易到難,逐漸上升。三、教學目標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3、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相信、注重證據、敢于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4、學生在獨立操作中觀察、思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有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展。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展。四、教學措施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閑時間,認真學習科學教學大綱,科學教材,認真鉆研科學教法學法,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盡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采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3、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盡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獲。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五、教學進度周次時間教學內容第一周2018.09.03--2018.09.09石頭第二周2018.09.10--2018.09.16布料第三周2018.09.17--2018.09.23塑料第四周2018.09.24--2018.09.30金屬第五周2018.10.01--2018.10.07國慶節假第六周2018.10.08--2018.10.14太陽的光和熱第七周2018.10.15--2018.10.21太陽和生活第八周2018.10.22--2018.10.28春夏秋冬第九周2018.10.29--2018.11.04看月亮第十周2018.11.05--2018.11.11期中考試第十一周2018.11.12--2018.11.18種大蒜第十二周2018.11.19--2018.11.25植物和陽光第十三周2018.11.26--2018.12.02植物和水第十四周2018.12.03--2018.12.09我們的食物第十五周2018.12.10--2018.12.16我們的衣服第十六周2018.12.17--2018.12.23身邊的動植物資源第十七周2018.12.24--2018.12.30組裝小書架第十八周2018.12.31--2019.01.06修理玩具第十九周2019.01.07--2019.01.13期末復習第二十周2019.01.14--2019.01.20期末復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