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第四課 第三課時 誠實守信【學習目標】1.知道誠信的含義;了解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對個人、企業(yè)、國家和社會的重 要性。(重點)2.懂得誠信是每個人必備的道德品質,樹立誠信意識;踐行誠信的做法。(難點)【自主學習】 自主閱讀課文P41—45頁完成下列填空:1.誠信就是 、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 ;是一個人 ,是我 們 的“通行證”;是企業(yè)的 。誠信促進 、 。2.踐行誠信: ①樹立 。我們要真誠待人, ,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②運用誠信智慧。當尊重他人隱私與對人誠實發(fā)生沖突時,我們應遵循 和 ,既恪守誠實的要求,又 他人隱私。 ③ 個人的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提高全社會信用水平, 營造社會誠信環(huán)境,努力促進 和 。【合作探究】材料:人以誠立身,國以誠立心。誠信作為一種價值理念,是社會不可或缺的運行規(guī)則,是社會進步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某校團委開展了“打造誠信校園,做誠信學生”主題教育活動,下面是初二某班設計的部分活動內容,你作為其中一員參與了活動,希望你能成為大家最佳的合作伙伴。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同學們首先準備對校園的不誠信行為展開調查,你們將采取哪些調查方法獲取資料?(兩 種即可)(2)調查結束后,你對調查結果作了整理,請你列出兩種校園不誠信行為?(3)針對調查中存在的種種不誠信行為,你們準備以“你我攜手 共建誠信校園”為題向全 校同學發(fā)出倡議。請你寫出倡議要點。【檢測反饋】一、單項選擇題1.在對當今美國1300名百萬富翁怎樣獲得成功的調查中,令人感到驚奇的是,被調查者沒 有一人把自己的成功歸功于才華,而是認為“成功的秘訣在于誠實、有自我約束力……”在 這些富翁眼中,現代經濟是信用經濟,在市場經濟的環(huán)境中,信用才是人生最為寶貴的資 產,它是難以用金錢來衡量的。這告訴我們( ) A.誠信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事業(yè)成功的保證 B.誠信之人才不一定能贏得他人的信任 C.在某種程度上,才華是比誠信更寶貴的東西 D.凡是誠信的人都能發(fā)財致富2.小江在期中考試中,憑自己的真才實學考了全班第50名,而小林靠考試作弊得了第3名, 小林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而小江卻被批評了,對此,你認為( ) A.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成績好就行 B.小江很蠢,小林很聰明 C.這個老師很會鼓勵學生 D.在這件事上,小江堅持了誠信做人的基本原則3.在某市舉辦的2017年春季人才供需見面會上,由市人事局和大中專院校聯合打造、首次 推出的48名“誠信人才”,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全部被大型企業(yè)、外資企業(yè)和民營企業(yè)聘 用。這個事例告訴我們( ) ①言而有信,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②誠實能使人放心 ③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就必 須具有誠實守信的品德 ④誠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證”,人們愿與誠信的人交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在學習誠信內容的討論中,小陽展示了如圖所示漫畫。漫畫給我們的 啟示是( ) A.為人處事、與人交往要講誠信 B.曝光“失信黑名單”可以杜絕失信現象 C.失信者會損害自身的財產所有權 D.失信的人只違背道德,沒有違反法律5.山東省化州市某彩票投注站站主林海燕,在一位先生電話預約購買彩票而又沒有按時付錢 的情況下,把中了巨獎518萬元的彩票送到這位彩民的手里。為此,她被中國體彩中心授 予“中國體彩發(fā)行誠信先進個人”稱號。對此你的看法是( ) ①林海燕太愚蠢了 ②林海燕具有誠實守信的美德 ③林海燕真正做到了“做老實人、辦 老實事” ④林海燕踐約了自己的承諾,是應該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6.小芳是八年級的學生,她答應負責一件家務事——洗碗,可是經常忘記。每次媽媽提醒她, 她都說:“我保證,從明天開始……”你認為下列哪種觀點正確( ) A.反正是自己家里的事情,媽媽不必這么認真,誰洗碗都一樣 B.小芳還是未成年人,因此,不必做家務 C.小芳應該反思自己,其實這也是一個誠信問題,要踐約守信,履行諾言 D.中學生應該以學習為重,洗不洗碗無所謂7.肖明在好朋友鐘強的逼迫下,被迫答應了為他曠課到電子游戲室打電子游戲的事保密。你 認為肖明對自己作出的承諾( ) A.應該信守,因為承諾一旦作出,就必須兌現 B.不應該信守,因為承諾是在被迫的情況下作出的 C.應該信守,因為只有守信才能贏得合作伙伴的信任 D.應該信守,因為鐘強和肖明是好朋友。 8.根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guī)劃綱要(2014-2020年)》,我國正加緊完善涉及信用征集、獎懲、 黑名單等一系列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增強威懾力。據此青少年應該做到( ) ①依法懲處失信行為 ②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 ③大事誠信,不拘小節(jié) ④樹立“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觀念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二、能力提升材料:為了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我市提出在各大中小學廣泛開展“加強誠信教育,營造誠信校園”的活動。為此,某校八年級(3)班為了響應學校的號召,開展了以誠信為主題的主題班會。小明認為:“誠信是做人的根本,我們要講誠信。”小李認為:“誠信在現實生活并不是那么重要。”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對上述觀點進行辨析。 參考答案【自主學習】1.誠實、守信用。傳統美德;安身立命之本,融入社會;無形資產。社會文明、國家興旺。2.①誠信意識。信守承諾。②循倫理原則和法律要求,尊重。③珍惜、誠信記錄。、社會發(fā)展、文明進步。【合作探究】答:(1)問卷調查、走訪、座談。(2)考試作弊、借東西不還、失約、不執(zhí)行計劃、抄襲作業(yè)等。(3)①自覺樹立誠信意識,培養(yǎng)對人守信、對事負責的好習慣。②積極參與學校構建誠信校園的活動,增強誠信觀念。③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自覺從小事做起,如:考試不作弊、不抄襲作業(yè)、答應的事要做到等。④對于身邊的不誠信行為,敢于指出并與之作斗爭。【檢測反饋】一、單項選擇題:A D D A C C B A二、能力提升:答:(1)小明的觀點是正確的,小李的觀點是錯誤的。(2)我們要做一個誠信的公民,為人誠實,對事負責。①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誠信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一個人真誠老實、篤守諾言,無論走到哪里都能贏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虛作假、口是心非,就會處處碰壁,甚至無法安身立世。②誠信是企業(yè)的無形資產。一個企業(yè)只有堅持誠信經營、誠信辦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譽,贏得客戶;才能帶來持久的效益,長盛不衰。③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國無信則衰,社會成員之間以誠相待、以信為本,能夠增進社會互信,減少社會矛盾,凈化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能夠降低社會交往和市場交易成本,積累社會資本;能夠提高國家的形象和聲譽,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