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九上 4.2 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創優同步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九上 4.2 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創優同步學案

資源簡介

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1.人體的消化系統由____和____組成。
2.消化道從上到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消化腺包括分布于消化道外的____和消化道壁上的____。
3.消化腺及相應消化液的流入部位: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腸腺
胰腺
肝臟
分泌的消化液
___
__
___
__
___
消化液流入部位
___
___
___
___
___
4.____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____。
5.____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長約____米,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形____,皺襞上有許多指狀的____,大大增加了小腸消化和吸收的____。小腸絨毛襞只由____構成,絨毛內分布著豐富的____和____,有利于營養物質的____和運輸。____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6.____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膽汁流入____濃縮和貯存。
7.牙的主體結構是____,其內含____,由____組成,牙的最外側是___,是人體最堅硬的結構。
8.齲齒是____分解殘留在牙齒表面的食物殘留,產生____物質,從而依次破壞____。
9.消化分為____和____。物理消化主要是____和____。化學消化主要是食物在各種____中所含____的作用下改變了分子結構的消化過程。
10.食物中各種成分的消化:____等不經消化就直接被吸收,____不能被消化;蛋白質最終被分解成____,糖類最終被分解成____,脂肪最終被分解成___。
11.七大營養素在消化道中被吸收的情況:
胃:吸收__ __和少量___ ;
小腸: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無機鹽__;
大腸:吸收少量的____、____、部分____。
12.酶:生物體細胞制造的具有____的____。它能使食物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變成可吸收的物質,也稱為____催化劑。如___、____等。
特點:____、____、____。影響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等。
13.酶催化作用適宜的溫度一般為____。pH對酶的催化作用有影響,一般酶適宜在____環境下催化,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適宜在____環境下催化蛋白質分解。
常考1 知道消化系統的組成及各個消化器官的功能,與食物消化吸收相適應的結構
例題1、(2018?大祥區模擬)如圖是人體消化系統的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消化系統包括   和   兩部分。
(2)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是[   ]   ;人體內最大的消化腺是[ ]   ,它分泌的   雖然不含消化酶,但能促進脂肪的消化。
(3)淀粉、蛋白質和脂肪都需要經過消化才能吸收,其中淀粉在口腔被消化成
   被最終在小腸消化成   。蛋白質最終被消化成   才能被吸收。
(4)圖中既是內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的是[   ]   。
(5)某人患急性闌尾炎,需開刀切除的器官是   。
【解答】解:(1)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兩部分;
(2)⑥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長約5~6 m,小腸內具有腸液、胰液和膽汁等多種消化液。人體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臟,可以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對脂肪具有乳化作用;
(3 )淀粉的消化從口腔開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夠將部分淀粉分解為麥芽糖,當淀粉和麥芽糖進入小腸后,由于小腸中的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的酶,因此,淀粉等糖類物質在小腸內被徹底消化為葡萄糖;
蛋白質的消化是從胃開始的,當食物中的蛋白質進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進行初步消化后進入小腸,小腸里的胰液和腸液含有消化蛋白質的酶,在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質被徹底消化為氨基酸;
(4)⑤胰腺具有內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內分泌部是胰島,分泌物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里,是內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過導管進入十二指腸,是外分泌腺;因此胰腺既具有外分泌功能又具有內分泌功能;
(5)大腸的起始部位叫做盲腸,盲腸上連著一條細小的盲管叫做闌尾,患急性闌尾炎時需切除闌尾。
答案:(1)消化道;消化腺; (2)⑥小腸;肝臟,膽汁;
(3)麥芽糖;葡萄糖;氨基酸;(4)⑤胰腺;(5)闌尾。
常考2 知道酶的本質、功能及特點,模擬控制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的方法來探究影響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例題2、(2017春?鄒平縣校級期中)下面的三個圖是某研究小組圍繞探究H2O2分解條件而獲得的實驗結果.試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圖一、二、三所代表的實驗中,實驗自變量依為   、   、   .
(2)根據圖一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
(3)圖二曲線B點以后O2產生速率不再變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
(4)根據你的理解,圖三曲線縱坐標最可能代表   .
【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圖1、2、3所代表的實驗的自變量依次為催化劑種類、H2O2濃度、溫度.
(2)由圖1可以看出過氧化氫酶的催化效率明顯高于Fe3+,說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3)圖2曲線bc段,隨著H2O2濃度的升高,酶促反應速率不再加快,最可能原因是過氧化氫酶的數量有限.
(4)溫度適宜時,H2O2分解的越多,剩余量越少,因此圖三曲線縱坐標最可能代表H2O2的剩余量.
答案:(1)催化劑種類  H2O2溶液濃度  溫度
(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3)反應受過氧化氫酶數量(濃度)的限制
(4)溶液中H2O2的剩余量
1.(2018?遂寧)在消化系統的各個組成器官中,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一組是(  )
A.口腔、胃 B.小腸、大腸 C.咽、食管 D.胃、小腸
2.(2018?連云港)下列關于人體消化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由消化道和消化腺兩部分組成 B.食物無需經過消化即可被吸收
C.胃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部位 D.腸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質的酶
3.(2017春?鹽湖區校級期末)一位同學吃西瓜時,將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下列哪項是它的“旅行”路線(  )
A.口腔﹣食道﹣胃﹣大腸﹣小腸﹣肛門 B.口腔﹣胃﹣食道﹣小腸﹣大腸﹣肛門
C.口腔﹣大腸﹣胃﹣食道﹣小腸﹣肛門 D.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4.(2018春?曲陽縣期末)下列生活習慣,容易形成齲齒的是(  )
A.飯后漱口、早晚刷牙 B.喜愛吃零食、多吃甜食
C.喜歡喝牛奶、多吃肉類 D.多吃含鈣、磷和維生素D的食物
5.(2018?廣東模擬)如圖表示人體消化道內吸收營養物質的一種結構.該結構的名稱及其能夠吸收的部分物質分別是(  )
A.小腸皺襞;甘油、氨基酸 B.小腸絨毛;脂肪微粒、水
C.小腸絨毛;維生素C、脂肪酸 D.十二指腸;葡萄糖、無機鹽
6.(2018?云南)肝炎患者厭食油膩的食物,是因為(  )
A.胰液分泌過少 B.胃液分泌過少 C.膽汁分泌過少 D.唾液分泌過少
7.(2018?常德)如圖表示在適宜條件下,用蛋白酶處理甲、乙兩物質時,兩物質含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甲、乙都是蛋白質 B.乙也可能是一種酶
C.蛋白酶對甲物質不起作用 D.酶的作用具有專一性
8.(2018?淮安模擬)淀粉酶可以將人體不能直接吸收的淀粉轉變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如圖是淀粉酶對淀粉作用過程的示意圖。對該過程的表述錯誤的是(  )
A.酶起催化作用 B.該過程說明酶的專一性 C.是化學變化
9.(2018?南充)下列是“消化和吸收”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等器官
B.人體維生素C缺乏時易患夜盲癥
C.“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實驗表明,饅頭變甜只與唾液的分泌有關
D.蛋白質在胃中初步分解成氨基酸
10.(2018?臨沂)某興超小組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設計了如下實驗。關于此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
編號
加入物質
控制條件
檢驗方法

饅頭碎屑+2ml唾液
充分攪拌,37℃水浴加熱10分鐘
加2滴碘液

饅頭碎屑+2ml清水
充分攪拌,37℃水浴加熱10分鐘
加2滴碘液
A.此實驗的變量是有無唾液
B.37℃改為50℃后,實驗現象為兩試管均不變藍
C.實驗現象是①號試管變藍
D.實驗結論是唾液能將淀粉分解為葡萄糖
11.(2018?桑植縣校級模擬)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的主要場所是  ,它也是消化道中最  的部分.
12.(2017春?簡陽市期中)在消化管中,  、小腸、  具有吸收作用.其中絕大部分營養物質由  吸收,能夠吸收水分和酒精的是  .
13.(2018春?確山縣期末)人的小腸細長,盤曲在  內,K5~6m。小腸的內表面形成許多  ,皺襞表面有  和微絨毛。使小腸內表面積比原來增大了近  倍,達到200m2左右。內表面積越大,越有利于吸收。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小腸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壁很薄,都只由  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結構特點使營養物質很容易被吸收而進入血液,再由血液運送至全身,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動。
14.(2016春?扶溝縣期中)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  能力的有機物,也稱為生物催化劑.
15.(2018?歷城區一模)甲圖表示消化系統的部分結構示意圖,乙圖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質在消化道內的消化曲線,丙圖表示心臟結構。請據圖回答問題:
(1)人體內構成組織細胞的基本物質是  ,它的消化過程是圖乙中的曲線  ,該過程中所需的消化液是由圖甲中的  (填序號)分泌的。
(2)圖乙中,營養物質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  。
(3)淀粉在消化道內最終被分解為  ,被吸收進血液后,依次經過圖丙結構的順序是  (用序號表示)。
(4)氧氣在肺泡處進入血液,大部分氧氣與紅細胞中的  結合,隨血液循環到達腦部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再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進入腦細胞。
16.(2018?莘縣一模)如圖是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實驗,根據實驗回答問題。
(1)此實驗中設計1號試管的目的是  。
(2)步驟C中應該將兩支試管放入37℃溫水中,解釋原因:  。
(3)步驟D中加入了檢驗的試劑碘液,搖勻,分析現象。試問:  號試管溶液顏色變藍,原因是   。另一支試管的顏色是  的,其原因是,漿糊被唾液初步消化成了  。
17.(2018?德州)小腸盤曲于腹腔內,上連胃,下接大腸,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圖一是小腸的宏觀結構和微觀結構,圖二是糖類、脂肪、蛋白質在消化道中的化學性消化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小腸內表面有許多  ,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稱為  ,這樣就大大增加了小腸的表面積,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的主要場所。
(2)小腸中除  分泌的腸液之外,還有能將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  和胰液等多種消化液。
(3)圖二中,代表蛋白質的曲線是  ,代表小腸的一段是  。
(4)某人為達到減肥目的,去醫院切除一段小腸,以降低小腸的  能力,但這樣做會影響人體健康。所以,《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給出建議:平時應注意  和合理運動。
 

參考答案
知識聚焦
1、消化道 消化腺
2、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腸 大腸 肛門 唾液腺、肝臟、胰腺 胃腺和腸腺
3、唾液 胃液 腸液 胰液 _膽汁
口腔 胃 小腸 小腸 小腸
4、胃 上腹部
5、小腸 5~6 皺襞 小腸絨毛 面積 一層上皮細胞 毛細血管 淋巴管 吸收 小腸
6、肝臟 膽囊
7、牙本質 牙髓 小血管和神經 牙釉質
8、微生物 酸性 牙釉質、牙本質、牙髓
9、物理消化 化學消化 牙齒的咀嚼 胃腸的蠕動 消化液 消化酶
10、水、無機鹽、維生素 纖維素 氨基酸 葡萄糖 甘油和脂肪酸
11、酒精 水分和無機鹽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 脂肪酸 水 維生素 水分
無機鹽 維生素
12、催化能力 蛋白質 生物 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 專一性 高效性 多樣性 pH 溫度
13、37℃ 中性 強酸性
知能提升突破
1.【解答】解:A、口腔可對食物進行初步消化,但沒有吸收功能。在胃內,可把蛋白質進行初步消化,又可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酒精。不符合題意;
B、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淀粉、蛋白質和脂肪都可在小腸內被消化,它們的產物也都可被小腸吸收。大腸只能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卻沒有消化功能。不符合題意;
C、咽和食道既無消化功能又無吸收功能。不符合題意。
D、在胃內,可把蛋白質進行初步消化,又可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酒精。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淀粉、蛋白質和脂肪都可在小腸內被消化,它們的產物也都可被小腸吸收。符合題意;
答案:D。
 
2.【解答】解:A、人體的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兩大部分組成。A正確;
B、食物中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等小分子的營養物質人體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質、糖類、脂肪這些大分子的營養物質是不溶于水的,必須在消化道內變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質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B錯誤;
C、小腸是人體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各種營養物質在小腸等處被吸收后,隨著內壁血管中的血液運往全身。胃能吸收水、無機鹽和酒精。C錯誤;
D、小腸中有腸液、胰液、膽汁,能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D錯誤。
答案:A。
 
3.【解答】解: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組成,食物經過消化道的順序是: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所以一位同學吃西瓜時,將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它的旅行路線是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答案:D.
 
4.【解答】解:牙齒的結構包括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和牙髓幾部分。牙釉質是牙體組織中高度鈣化的最堅硬的組織;牙本質是構成牙齒主體的物質,位于牙釉質和牙骨質的內層,不如牙釉質堅硬。齲齒是由于口腔內滯留在牙齒表面的食物殘渣特別是糖類物質會被乳酸桿菌、鏈球菌等發酵分解形成酸性物質,使牙釉質,牙本質等受到腐蝕破壞甚至缺損,逐漸發展成為齲洞。齲齒是青少年最常見的一種牙科疾病,如果飲食中缺乏鈣,引起體內缺乏鈣,或吸收不良引起的缺鈣,都會影響牙齒的堅固。牙齒會因缺鈣而變得疏松,形成齲齒。又因為維生素D能幫助鈣磷的吸收,維生素A能增加牙床粘膜的抗菌能力,所以,要注意從膳食中保證供給。氟不可缺乏,一旦缺乏,也可導致齲齒。所以說,保證牙齒健康需要保證身體的營養均衡。因此預防齲齒保證牙齒的健康需要在飲食中多吃富含維生素D、鈣、維生素A的食物,如乳、肝、蛋、肉、魚、豆腐、蝦皮等,同時要養成飯后漱口、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答案:B。
 
5.【解答】解:A、圖示小腸絨毛,小腸能吸收甘油、氨基酸,A錯誤;
B、圖示小腸絨毛,小腸能吸收水,不能吸收脂肪微粒,B錯誤;
C、圖示小腸絨毛,小腸能吸收維生素C、脂肪酸,C正確;
D、圖示小腸絨毛,小腸能吸收葡萄糖、無機鹽,D錯誤。
答案:C。
 
6.【解答】解:肝臟分泌的膽汁不含消化酶,但對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變成微小的顆粒,增大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從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肝炎患者的肝臟分泌膽汁的能力差,影響了脂肪的消化,因而肝炎患者厭食油膩的食物。
答案:C。
 
7.【解答】解:A、據甲、乙兩物質含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可知乙是蛋白質,甲不是蛋白質,錯誤;
B、乙也可能是一種酶,正確;
C、蛋白酶對甲物質不起作用,正確;
D、酶的作用具有專一性,正確;
答案:A。
 
8.【解答】解:A、淀粉酶是催化劑,故A表述正確;
B、圖中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轉化為了其他的物質,沒有對應實驗說明該結論,不能說明酶的專一性,故B表述不正確;
C、淀粉是大分子,淀粉酶使淀粉轉化為了人體能夠吸收的小分子,所以是化學變化,故C表述正確。
答案:B。
 
9.【解答】解:A、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等器官,A正確;
B、人體維生素C缺乏時易患壞血病,B錯誤;
C、“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實驗表明,饅頭變甜與口腔中唾液的分泌、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都有關系,C錯誤;
D、蛋白質的消化是從胃開始的,當食物中的蛋白質進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進行初步消化為多肽進入小腸,小腸里的胰液和腸液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在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質被徹底消化為氨基酸,D錯誤。
答案:A。
 
10.【解答】解:A、表中①②是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唾液,A正確;
B、淀粉酶消化淀粉需要適宜的溫度,37℃改為50℃后,實驗現象為兩試管均變藍,B錯誤;
C、①試管內的唾液對淀粉有消化作用,所以①號試管不變藍,C錯誤;
D、實驗結論是唾液能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D錯誤。
答案:A。
 
11.(2018?桑植縣校級模擬)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的主要場所是 小腸 ,它也是消化道中最 長 的部分.
【解答】解:小腸長約5~6 m,是消化道中最長的部分,小腸內具有腸液、胰液和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進,因此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
答案:小腸;長
 
12.【解答】解;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咽和食道沒有消化和吸收功能,口腔只有消化功能,胃能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酒精;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腸能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無機鹽和維生素;大腸能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
答案;胃;大腸;小腸;胃.
 
13.【解答】解:小腸盤區在腹腔內,小腸很長,約5﹣6米,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使小腸的消化吸收面積大大增加,使內表面積比原來增大近600倍。小腸絨毛壁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而且絨毛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層上皮細胞組成。這些結構特點有利于小腸吸收營養物質。
答案:腹腔;環形皺襞;小腸絨毛;600;一層
 
14.【解答】解: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特殊蛋白質.消化酶具有專一性,一種酶只能消化一種物質或一類物質.酶的催化能力還受溫度、酸堿度的影響.酶在人體內的作用是生物催化劑,在人體內促進各種食物的消化,本身質量和化學性質都沒有發生變化.
答案:催化
 
15.【解答】解:(1)人的生長發育及損傷細胞的修復和更新離不開蛋白質,所以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是蛋白質,蛋白質的消化是從胃開始的,所以圖乙中的Y曲線表示蛋白質的消化;參與蛋白質消化的消化液有腸液、胰液和胃液,所以該過程中所需的消化液是由圖甲中的4小腸、5胃、6胰腺分泌的。
(2)小腸中有腸液、胰液、膽汁,能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在小腸內最終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圖乙中,營養物質消化的主要部位是D小腸。
(3)淀粉在消化道內最終被分解為葡萄糖,經小腸吸收后由下腔靜脈流回右心房,再流經右心室,經過肺循環后進入左心房和左心室,所以依次經過圖丙結構的順序是⑤①③⑥⑧②④⑦。
(4)氧氣在肺泡處進入血液,大部分氧氣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隨血液循環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
答案:(1)蛋白質;Y;4、5、6
(2)D小腸
(3)葡萄糖;⑤①③⑥⑧②④⑦
(4)血紅蛋白
 
16.【解答】解:(1)1號試管與2號試管對照,實驗變量是唾液,1號試管是對照組,說明水不對淀粉的消化作用。1號試管與2號試管是對照,說明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2)消化酶發揮最好效果的溫度是與人體的溫度相同的,即37℃左右。因此在實驗中要將裝置放在37℃的溫水中。唾液淀粉酶在37℃條件下活性最高,能將淀粉徹底分解成麥芽糖。
(3)實驗中2號試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變藍;1號試管中加入的清水對淀粉沒有消化作用,淀粉沒有被分解,滴加碘液后變藍。
答案:(1)對照
(2)唾液淀粉酶在37℃條件下活性最高,能將淀粉徹底分解成麥芽糖
(3)1;淀粉遇到碘液變藍;不變藍;麥芽糖
 
17.【解答】解:(1)(2)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小腸很長,長約5~6m,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營養物質的面積。小腸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其壁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利于吸收營養物質。小腸內有腸腺,能夠分泌腸液,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初此之外,小腸內還有膽汁、胰液,與小腸的消化功能相適應。
(3)圖二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腸,E是大腸。蛋白質在C胃內開始消化,可見Ⅱ是蛋白質的消化。
(4)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健康的減肥是合理膳食和合理運動。
答案:(1)環形皺襞;小腸絨毛;(2)腸腺;膽汁;(3)Ⅱ;D;(4)吸收;合理膳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县| 开原市| 和田县| 铁力市| 甘南县| 晋州市| 运城市| 安泽县| 新宾| 威远县| 舞钢市| 五原县| 雷山县| 福鼎市| 区。| 铁力市| 宾阳县| 喀喇| 潍坊市| 理塘县| 新和县| 凌海市| 余江县| 方城县| 四会市| 凭祥市| 玉林市| 大邑县| 饶平县| 沾化县| 永定县| 北宁市| 南投县| 盐源县| 沂源县| 洛南县| 岳阳市| 太白县| 襄垣县| 利辛县|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