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坡度的大小、有無植被覆蓋、降雨量的大小等會影響土地被侵蝕的程度。 2.侵蝕在不斷地改變地表的地形地貌,也會使土地流失,影響我們的生產生活。 3.保護森林、退耕還林可以減少土地的侵蝕。 過程與方法: 1.在交流的過程中,反思和修改實驗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2.按照已定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認真觀察實驗現象。 3.根據實驗結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對土壤侵蝕的影響。 4.用實驗結果推測自然界的情況,并運用所學知識思考洪水災害的原因和預防措施。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2.關注有關洪水帶來的災害,及人們采取什么措施預防等相關信息。 教學重點交流實驗設計方案和按計劃進行實驗操作。 教學難點實驗方案的進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學、合理。 教學準備 分組器材:濕潤、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長的土、一側有孔的長方形塑料水槽、報紙、塑料薄膜、小鏟子、降雨器(飲料瓶,瓶蓋上分別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我們各小組已經制定了雨水對土壤的侵蝕程度和什么因素有關的研究計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交流一下吧??纯矗覀兊脑O計是否科學、合理。 二、交流、討論實驗方案 1.小組交流展示實驗方案。 2.全班討論,評價、修改或完善實驗方案。 3.思考:在實驗中我們還要注意什么問題? 4.小結。 三、探索侵蝕的實驗 1.實驗前的準備:明確實驗方案和注意事項,教師特別要提醒注意實驗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規范性;準備實驗裝置。 2.學生小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用容器接住“徑流”,認真觀察并記錄實驗中的現象。 3.小組交流:實驗中我們看到了什么現象,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 4.全班交流匯報。 5.小結:土地被侵蝕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關呢? 四、拓展延伸 1.剛才我們進行了探索侵蝕的實驗,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發生侵蝕呢?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出示“黃河水”、“水土流失”等相關圖片和視頻。 2.土地在被侵蝕的過程中地形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出示“黃土高原”等相關圖片和視頻。 3.思考:侵蝕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災害? 學生交流討論。 五、課后作業 事物都有雙面性,侵蝕在給我們帶來災害的同時,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請同學們課后去思考一下,并找找有關資料。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影響土壤侵蝕的因素影響因素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潛在因素主導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植被等一、 氣候因素對土壤侵蝕的影響 氣候因素間接影響溫度、濕度、日照(一)降雨 1、降雨強度 單位時間內的降雨量稱為降雨強度。常用mm/h表示,根據其強度的大小,降雨可分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等,一般暴雨以上就能造成嚴重的水力侵蝕,而且降雨強度是降雨因素中對土壤侵蝕影響最大的因子。大風、暴雨直接影響 方案:降雨量大小對侵蝕的影響研究題目:我的推測:實驗器材:相同條件:不同條件:實驗方法:降雨量的大小會影響土壤被侵蝕的程度嗎?降雨量大侵蝕大,降雨量小侵蝕小。除降雨大小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坡度大小、都無植物、降雨高度、泥土疏松度等。)長方形塑料盒、泥土、噴水器、水。實驗組降雨量大;對照組組降雨量小。用噴水壺在實驗組和對照組上方,同樣高度“降雨”,觀察泥土被侵蝕的程度等。雨量小雨量大如果降雨量太大,就會導致泥土松散,甚至會發生泥石流。二、地形因素對土壤侵蝕的影響 1、坡度 坡度是決定徑流沖刷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坡度越大,徑流的流速越大,土壤的侵蝕量也較大。但在陜西綏(sui)德的試驗研究發現,在徑流量一定的條件下,隨坡度的增加,沖刷量增加,當增加大一定的坡度后,隨著坡度的增加,沖刷量減少,在黃土溝壑(he)丘陵區,這個轉折坡度大致是 25°—28.5°。 一般來說,坡長與徑流量、沖刷量成正比,但應結合降雨條件進行考慮: (1)在特大和較大暴雨情況下,坡長與徑流量、沖刷量均成正相關; (2)在降雨強度較小,或降雨強度大,但持續時間短的情況下,坡長與徑流量成反比,與沖刷量成正比。 (3)強度很小,歷時也很短的情況下,坡長與徑流量、沖刷量均成負相關;2.坡長3.坡形 坡形一般來說,可以分為四種: 直線型、凸形坡、凹形坡、階梯形坡。(1)直線型坡:在整個坡面上,由于坡度上下一致,所以土壤侵蝕在整個坡面上是一致的。 (2)凹形坡:上部陡,下部緩,中部土壤侵蝕強烈,下部侵蝕減小,有堆積現象。 (3)凸形坡:上部緩,下部陡,土壤侵蝕較直線形坡強烈。 (4)階梯形坡:階梯形坡在臺階上,土壤侵蝕輕微,在臺階邊緣上,容易發生溝蝕。 方案:土地坡度的大小對侵蝕的影響研究題目:我的推測:實驗器材:相同條件:不同條件:實驗方法:土地坡度的大小會影響土壤被侵蝕的程度嗎?坡度大,侵蝕大;坡度小,侵蝕小。除坡度大小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都無植物、降雨大小、泥土疏松度、降雨高度等)。長方形塑料盒、泥土、噴水器、水……實驗組坡度大;對照組坡度小。用噴水壺在實驗組和對照組上方,同樣高度“降雨”,觀察泥土被侵蝕的程度等。坡度小坡度大四、植被因素對土壤侵蝕的影響(一)破壞植被帶來的嚴重后果 方案:有無植物覆蓋對侵蝕的影響研究題目:我的推測:實驗器材:相同條件:不同條件:實驗方法:有無植物覆蓋會影響土壤被侵蝕的程度嗎?無植物覆蓋侵蝕大,有植物覆蓋侵蝕小。除有無植物覆蓋外,其它條件都相同。(坡度大小、降雨大小、降雨高度、泥土疏松度等。)長方形塑料盒、泥土、噴水器、水、植被……實驗組有植物覆蓋;對照組無植物覆蓋。用噴水壺在實驗組和對照組上方,同樣高度“降雨”,觀察泥土被侵蝕的程度等。有植物無植物(二)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 植被因素是防治土壤侵蝕最積極的因素,幾乎在任何條件下都有阻緩水蝕和風蝕的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攔截雨滴 植被通過林冠截留和枯枝落葉截留,在減少雨量的同時,能大大削減降雨的動能,減少濺蝕及集中股流量。 2.調節地表徑流 植被中的枯枝落葉層,保護地表,吸收地表徑流,增加地表粗糙度,分散、滯緩徑流,過濾泥沙。對到達地表的降雨進行再分配。 3.固持土壤 植被的根系象鉚釘一樣,對土壤起到一定的網絡固持作用,大大增加了土壤的穩定性。(二)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 4.改良土壤性狀 枯枝落葉腐爛后,可以增加土壤的團粒結構,植被根系在土壤中存在又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度。 5.減低風速,防止風害 植被存在對減低風速,防止風害有積極的作用,但植被不同的結構起到的防護效果,應用的條件是不一樣的。植被的結構一般分為緊密結構、疏透結構、通風結構。 五、人為活動對土壤侵蝕的影響 人為活動對土壤侵蝕的影響具有雙重效益:陡坡開荒 過度放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參考教案.doc 《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教學課件.ppt 動畫學習:哪些原因造成水土流失.swf 實驗觀察:水土流失.sw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