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聲音的變化教學目標科學概念: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就越低。過程與方法:能使物體發出強弱和高低不同的聲音,對聽到聲音的不同進行描述,對物體在發出不同聲音時的振動狀態進行描述,把物體的振動狀態和發出的不同聲音聯系起來。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善于觀察,并把事物的特點和性質相聯系的習慣。教學重點認識到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教學準備分組材料:鋼尺、4個同樣的杯子內裝有不同量的水、實驗記錄紙、1根橡皮筋、3個長短不同的鐵釘等教學過程 一、引入 在第一節課中我們曾聽到過大小不同的音叉發出的不同的聲音,本節課我們要繼續來研究聲音的變化。二、觀察比較聲音強弱的變化1.使鋼尺發出聲音:出示鋼尺:你能想辦法使鋼尺發出聲音嗎?----注意:撥動鋼尺時,避免尺子與桌子發聲。2.研究鋼尺幅度大小與音量之間的關系要求:輕輕撥動鋼尺,觀察描述鋼尺發出的聲音;用力撥動鋼尺,觀察描述鋼尺發出的聲音。重復3次,并記錄下表。表格1: 描述聽到的聲音(聲音的強弱變化)第1次實驗 輕輕撥動鋼尺 用力撥動鋼尺 第2次實驗 輕輕撥動鋼尺 用力撥動鋼尺 用力撥動鋼尺 小結:輕輕撥動鋼尺時,鋼尺的振動幅度小,聲音弱。用力撥動鋼尺時,鋼尺的振動幅度大,聲音強。聲音的強弱變化可以用音量來描述。音量是由鋼尺的振動幅度決定的。音量的單位是分貝(dB)。三、觀察比較四個裝有不同水量的杯子聲音高低的變化1.出示4個裝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發現嗎?(同樣大小的杯子,內裝不同量的水)2.如果用同樣的力敲擊這4個杯子,你預測他們發出的聲音會有什么不同?能用聲音高、較高、較低、低來描述嗎?記錄表2第一欄。3.分組實驗1,觀察比較四個裝有不同水量的杯子聲音高低的變化,并記錄表格表格2: 1號杯 2號杯 3號杯 4號杯發聲預測 第1次實驗 第2次實驗 第3次實驗 發 現 反饋交流:交流本小組的預測和實驗結果,并對結果作簡單的分析。4.分組實驗2:觀察橡皮筋音高的變化(1)如何使橡皮筋發出聲音呢?出示一塊木板上釘兩個釘子,兩個釘子之間綁一根橡皮筋的裝置。(2)把橡皮筋拉緊點,撥彈;稍稍放松些,撥彈。比較:橡皮筋發出的聲音有什么變化?如何描述橡皮筋發出的聲音的變化呢?交流反饋:皮筋松,振動慢,發出的聲音低。皮筋緊,振動快,發出的聲音高。振動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單位是赫茲(Hz)。四、拓展你還知道哪些變化,也可以使物體發出的聲音發生變化嗎?聲音的變化復習提問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音量小實驗 什么因素決定聲音的強弱?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注意使鋼尺兩次振動幅度大致相同.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的快慢。輕輕撥動用力撥動聲音強弱振動幅度振動大振動小聲音強聲音弱 我知道了: 聲音的強弱用音量來描述,音量是描述物體振動幅度的一個量,單位是:分貝(dB)。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為什么有的聲音聽起來音調高,有的聽起來音調低呢?思考:但你見過用燒杯做的樂器的演奏嗎?實驗1、用相同的力敲所有的燒杯,每個燒杯所發出的聲音相同嗎?有什么區別?高低不同2、分別用不相同的力敲同一個燒杯,燒杯所發出的聲音相同嗎?有什么區別?大小不同下面兩個圖,哪個圖中的小球振動的快?也就是說 球振動的頻率高甲乙乙實驗結論音調 音調的高低與發聲物體的振動有關.振動越快,音調越高;振動越慢,音調越低.一只蜜蜂從你耳旁飛過,你能聽到它翅膀振動所發出的聲音。可是一只蝴蝶飛過你的耳旁時,你卻聽不見,這是為什么?提示:蝴蝶翅膀的振動頻率小于10HZ,而蚊子的翅膀振動頻率為500——600HZ。2、超聲波和次聲波 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從20HZ到20000HZ。人們把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把低于20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思考:為什么有時我們認為很靜、沒有任何的聲音,而狗卻突然表現非常警覺?提示:狗的聽覺范圍是:15——65000HZ雷雨天氣,為何總是先看到閃電,才聽到雷聲?聲音在不同的介質里,傳播快慢一樣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8.聲音的變化完整版.ppt 《聲音的變化》參考教案.doc 樂器小制作:風琴.swf 互動游戲:演奏自制的音樂瓶.swf 觀察:用梳子演示音調.sw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