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教學目標科學概念: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內耳構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這種振動信號傳遞到大腦,通過大腦的加工,我們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了。過程與方法:通過研究大小、遠近不同的聲音是怎樣對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動產生影響的,解釋人耳鼓膜的作用;通過體驗活動感受鼓膜的作用。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細心觀察、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教學過程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里,每天聽老師講課獲取各種知識, 聽電臺廣播了解天下大事,聽音樂陶冶情操。你們有沒有思索過這些聲音是怎樣發生和傳播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師:請同學們用桌上的橡皮筋、紙、直尺做實驗想辦法讓它們發出聲音。 [學生動手操作]師:請同學們說一下,你是怎樣讓它們發出聲音的?生1:用手撥動張緊的橡皮筋發聲。生2:用手抖動紙發聲。生3:撥動直尺發聲。師:在實驗過程中,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說明了什么?生:看到了物體在振動,聽到了聲音,說明了物體振動會發出聲音。師:你們的實驗都做得非常成功!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敲擊音叉,音叉發聲,請你們用手觸摸一下有什么感覺?[教師先示范,學生后動手做]生:麻!表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 教師將所設計的有結構的材料,有層次或有序地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自由地獨立支配它,有技巧地指導學生實驗、思考、分析,最后得出結論。師:我們把發聲的物體叫聲源。如彈奏的吉它,叮咚響的泉水,均是聲源。現在大家用手摸頸部喉頭部分,一起讀和想“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師:請同學們描述一下剛才喉部的感覺。生:發聲時喉頭在振動,發聲停止喉頭振動也停止,講話時的聲帶是聲源。??? 教師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應用所學知識的機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聲音是由聲源發出的。那么振動物體靠什么把振動傳到我們的耳中引起聽覺的呢?讓我們先觀察下面的實驗。[演示,空氣能傳播聲音實驗]師:把一只電鈴放置在玻璃罩內,接通電路,電鈴發出聲音。密封好玻璃罩,開動抽氣機,當我們把玻璃罩中空氣抽去時,鈴聲逐漸減弱,最后幾乎聽不到了;再把空氣逐漸放回玻璃罩內,聲音又逐漸加強。此實驗說明了什么?[邊實驗,邊結合多媒體演示講解]??? 媒體與直觀演示兩種方式相結合使它們優勢互補相得益彰,便于學生形成思維結構,突破難點。生:這說明我們聽到的鈴聲是通過空氣傳播的。真空不能傳聲。師:對,這說明聲音的傳播要依賴于一定的物質。那么,在空氣中電鈴的振動又是以什么方式傳到我們的耳內產生聽覺的呢?讓我們先觀察振動在金屬彈簧中的傳播。??? [演示:金屬片振動形成的波]師:金屬片的振動被金屬彈簧由近及遠傳播,形成波。聲源振動,引起周圍空氣的振動。聲源的不斷振動使周圍的空氣產生疏密的變化,向四周傳播形成聲波。聲波傳到我們的耳內,會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通過耳內結構的進一步傳導,產生神經興奮,從而形成聽覺。[動畫模擬演示]師: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播的,除了空氣等氣體能傳播聲音外,液體、固體能傳播聲音嗎?你能利用桌上剩余的儀器各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嗎?[學生討論、設計,教師巡視]??? 哪位同學上臺來講一講你的設計,且演示一下?生1:[出示發聲玩具在空氣中發聲],現在讓玩具浸沒在水中發聲,大家能聽到聲音嗎?其余生:能。生1:說明液體能夠傳播聲音。師:很好!下一位…… [學生踴躍舉手]生2:[演示打土電話]聲音沿棉線傳到聽筒。師:為了讓同學們聽得更清楚,老師將收聽聲音的一端放置在擴音器的話筒前。?? 全班同學都聽到了通過棉線傳播的說話聲。[突然剪斷棉線]師:把線剪斷還能聽到聲音嗎?生:不能。說明了聲音的確是由棉線傳播過來的。固體能傳聲。??? 這里采用了比較——猜測——實驗驗證的研究方法,同時有意識地滲透了實驗設計與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讓教師有層次地引導和點拔,特別在突然剪斷棉線的一瞬間,將使學生的思維處于高度受激狀態。師:很好!請同學們再想一想。舉些實例來說明液體、固體能傳聲。生1:將要上鉤的魚,會被岸上說話聲或腳步聲嚇跑,說明液體能傳聲。生2:狗在睡覺的時候,把一耳朵貼在地面上,能聽到遠處的聲音。說明固體能傳聲。師:總而言之,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聲,聲音是靠固體、液體、氣體等物質作媒介進行傳播的。聲波由聲源向外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障礙物就要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波傳到我們耳中,就是回聲。師:在山谷中或大的空房子中大聲講話或拍手都能聽到回聲。夏天雷聲隆隆,轟鳴不絕,這是聲波經多次反射造成的。剛才波在金屬彈簧傳播的實驗中,觀察仔細的同學可能已發現波的反射,讓我們再來演示一次。??? [演示:波在金屬彈簧中的傳播和反射]師:聲的反射,每時每刻都有發生,只是一般情況下,原聲和回聲時間間隔小,二者重疊在一起,使原聲加強,所以在屋里講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就是這個緣故。只有當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聲和原聲區分開。在液體中,聲波也有反射現象,人們利用這個現象測海底的深度等。師:聲音傳播需要時間,也就是聲音傳播有速度,稱為聲速。1.聲速的單位是????? 。2.0℃時,在不同物質中,聲音傳播的速度一樣嗎?哪種介質中聲速最大?3.在空氣中,不同溫度下聲音傳播的速度一樣嗎?20℃時的聲速為多大?生:1.在不同的物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體、液體中的聲速要比空氣中的大。??? 2.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和溫度有關,在空氣中,溫度越高聲速越大。20℃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4米/秒。??? 訓練學生從眾多信息中,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篩選、歸類、綜合等,使之形成新的認知結構,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師:好。這節課我們研究了聲音的發生和傳播。你們還有什么疑問,請大膽地提。生1:聲音為什么在空氣、液體、固體中傳播速度不同?師:主要跟氣體、液體、固體的結構有關。生2:傳播聲音的物質除了固體、液體和氣體外還有其他嗎?師:有。如電磁波。生3:為什么有的物體振動產生聲音優美動聽,而有的卻產生噪聲?師:這個問題較復雜,請你到圖書館找一下答案然后告訴同學們。1.人耳的構造2.骨傳聲1.人耳的構造 老師的講課聲大家都能聽到,你想過沒有,為什么你能聽到我的講課聲呢?它應具備什么樣的條件呢? (1)要有聲源;(2)要有傳聲介質;(3)人耳能感受聲音。 耳廓外耳道耳垂鼓膜聽小骨鼓室半規管前庭耳蝸咽鼓喉1.人耳的構造 與水波相似,音叉振動使得它周圍的空氣也象水似的,產生波動,并向四周傳播。“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 ”的示意圖人們感知聲音的基本過程 外界的聲音→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聽覺神經→大腦【說明】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過聽小骨及其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這樣人就聽到了聲音。 在聲音傳遞給大腦的整個過程中,任何部分發生障礙(例如鼓膜、聽小骨或聽覺神經損壞),人的聽力損失在70分貝以上者為聾 。什么是耳聾神經性耳聾非神經性耳聾(傳導性耳聾) 由于聲音的傳導發生了障礙(如鼓膜、聽小骨損壞)而引起的耳聾。非神經性耳聾容易治療,可以治愈。 由于內耳及聽覺神經損壞而引起的耳聾。神經性耳聾不易治愈 。耳聾的分類 1.將振動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聽音叉的聲音。 2.用手指將耳朵堵住,再聽音叉的聲音。 3.請同學用手指將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動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額、耳后的骨頭和牙齒上,看看能否聽到音叉的聲音?討論: 在這幾種情況下,人是如何聽到聲音的?2.骨傳聲 聲音通過頭骨、頜骨也能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科學中把聲音的這種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 。用牙齒聽聲骨傳聲的過程聲源振動頭骨、頜骨聽覺神經大腦骨傳導耳塞 一些失去聽覺的人可以利用骨傳導來聽聲音。 例如:音樂家貝多芬耳聾后,是用牙咬住木棒一端,另一端頂在鋼琴上來聽自己演奏的琴聲,從而繼續進行創作。收集聲波耳廓 ──外耳道──鼓膜 ──鼓室 ──聽小骨──聲波通道振動與咽鼓管相通放大、傳遞聲波1.耳的各部分功能半咽鼓管──規管、前庭─耳蝸──── 內有位覺感受器維持身體的平衡內有聽覺感受器內耳調節鼓膜內外氣壓2.聲音傳導的過程聲波──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 ──大腦 3.人聽到聲音的途徑 (1)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人耳鼓膜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引起聽覺; (2)聲音通過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骨傳導)。 1.耳的結構中,能接受聲波并轉化為振動的是( )A. 耳廓 B. 鼓膜 C. 聽小骨 D. 耳道 2.人的聽覺產生于( )A. 聽覺感受器 B. 耳蝸 C. 聽覺中樞 D. 鼓膜BC 3.組成中耳的結構是:_____、______、 _____,組成內耳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_ 、_____。鼓膜聽小骨鼓室半規管前庭耳蝸 4.下列關于耳的各個部分功能說法錯誤的是( ) A. 耳廓收集空氣中的聲波 B. 鼓膜的振動是為了產生聲波,使聲波撞擊鼓室內的聽小骨振動 C. 聽小骨的振動把聲音放大后傳入耳蝸 D. 聲波傳入內耳,使耳蝸內的液體也產生振動,感覺細胞把這種信息沿神經傳到腦部B 5.鼓膜的作用是 ( )A. 接受聲波刺激,產生聽覺B. 將聲波轉換成振動向內傳導C. 將聲波轉換成刺激向內傳導D. 接受振動轉換成神經沖動B 增加聲能強度并盡可能不失真地傳入耳內。因聲音的聲能不能直接放大,故有必要將其轉換為電信號,放大后再轉換為聲能。助聽器的功能助聽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骨傳導原理制成的。 2.閱讀助聽器的說明書或查找其他資料,了解助聽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指標。 包括增益、頻率響應、最大聲輸出、失真、等級輸入噪聲和動態范圍等,這些性能指標均可通過助聽器分析儀測出。 助聽器主要性能指標 (2)放大器 放大電信號 (3)耳機 把電信號轉化為聲信號(即把電能轉化為聲能)。 (4)耳模(耳塞) 置入外耳道。 (5)音量控制開關 (6)電源 供放大器用的干電池。 助聽器都包括6個基本結構: (1) 話筒(傳聲器或麥克風)接收聲音并把它轉化為電波形式,即把聲能轉化為電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參考教案.doc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ppt 實驗模擬:鼓膜振動.avi 拓展認知:耳朵趣聞.swf 科學認知:耳朵的構成及其作用.avi 觀察:耳朵.sw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