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框題:預防犯罪預習導航一、了解罪與罰1.刑法是一部怎樣的法律?刑法是 、 的有力武器。它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 ,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 。2. 犯罪的含義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1)含義:犯罪是具有 、觸犯了 、應當受到 處罰的行為。 (2)基本特征: 、 和 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其中。犯罪最本質的特征是 。3. 什么是刑罰?分為哪幾類?(1)刑罰又稱為 、 ,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2)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分為 和 兩大類。二、加強自我防范 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1)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 危害,遠離 。(2)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 。(3)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 ,依法自律,做一個 的人。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 ,防患于未然。隨堂練習一、單項選擇1. 下列關于犯罪的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A.一般違法行為可能發展成為犯罪行為B.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C.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D.刑罰當罰性是犯罪的必然后果2. 從“受到的制裁”來看,犯罪區別于一般違法的特征是( )A.犯罪是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B.犯罪是嚴重違法行為C.犯罪是應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D.犯罪違反了我國的刑法3. 我國刑罰的種類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其中主刑包括( )①管制和拘役 ②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 ③死刑④死刑和剝奪政治權利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 以下是甲、乙兩人的部分生活場景。甲:哥們兒抽根煙。——乙:真有味!甲:哥們兒嗑粒“藥”。——乙:真過癮!甲:哥們兒一起干。——乙:真刺激!甲:哥們兒一起坐牢了。——乙:真后悔!甲、乙兩人的生活經歷警示我們( )①一切吸煙、吸毒行為都是犯罪行為 ②教唆別人犯罪,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③要謹慎交友,明辨是非 ④不良行為如不及時糾正,可能會發展成犯罪行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5. “小時偷針,長大偷金”這句俗話告訴我們 ( ) A. 不良行為就是違法,違法就是犯罪 B. 小錯必然鑄成大錯,違法必然走向犯罪 C. 勿以惡小而為之,遠離不良行為,塑造良好品質 D. 偷針與偷金都具有社會危險性 6.2017 年2月15日上午9時,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河北省委原書記周本順受賄案,對被告人周本順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二百萬元;對周本順受賄所得財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繳,上繳國庫。周本順之所以受到刑罰處罰,是因為他( ) A. 收受了他人的財物 B. 實施了一般違法行為 C. 沒有堅持依法行政D. 觸犯了刑法,應受到刑罰處罰 二、非選擇題7. 中學生劉某接觸到社會上一些不良青年,在他們的影響下,劉某八年級時開始曠課、迷戀上網,搜尋色情、兇殺等信息,導致精神萎靡、無心讀書。九年級時,因利用賭博機聚眾賭博,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還賭債,綁架了同學李某,并勒索人民幣2萬元,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3年。閱讀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1)劉某的行為哪些屬于不良行為?哪些屬于一般違法行為?哪些屬于犯罪行為? (2)劉某從結交不良青年到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的過程說明了什么道理? (3)上述案例對我們加強自我防范有什么警示? 課外提高一、單項選擇1. 近年來我國加大反腐力度,一些腐敗分子紛紛落入法網,多名領導干部均因犯罪判刑。他們的行為最本質的特征是( )A.嚴重社會危害性 B.應受刑罰處罰性C.觸犯刑法 D.刑事違法性2. 下列屬于未成年人不應該有的不良行為是( )①多次攔截毆打他人 ②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讀物 ③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 ④偷竊、故意毀壞財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 演員張某因容留他人吸食毒品大麻,被北京海淀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5 000元。張某的行為是( )A.犯罪行為 B.行政違法行為C.一般違法行為 D.民事違法行為4. 漫畫給我們的警示是( )A.壞習慣一旦養成就無法改變B.面對“黃、賭、毒”,任何人都無法抵制C.不良行為必然導致犯罪D.未成年人要防微杜漸,預防犯罪5. 據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對在押少年犯進行調查的數據顯示,從他們曾有的行為看,有打架行為的占57.9%,有曠課行為的占49.8%,經常光顧網吧的占44.9%,有賭博行為的占44.3%,看過黃色書籍和淫穢錄像制品的占31.9%。這警示我們( )①應該增強自控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②不良行為必然會發展成為違法犯罪行為 ③不良行為是小節,對個人成長無關緊要 ④預防違法犯罪應該從杜絕不良行為開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6. 某縣未滿18周歲的學生阿斌等三人,因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平時在校不認真學習,常與社會上的閑散青年交往,沉迷網絡游戲。為了獲得上網的費用,他們在某茶記附近多次對路過行人持刀搶劫。該縣人民法院依法分別判處三人有期徒刑二年三個月,緩刑三年,并處罰金20000元。(1)阿斌等三人的持刀搶劫行為屬于哪一種性質的行為?請結合材料寫出你的判斷理由。 (2)為避免類似案件的發生,請你分別向學校和同齡人提兩點建議。 預習導航一、了解罪與罰1. 懲治犯罪 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 犯罪 刑罰2. (1)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刑法 刑罰(2)嚴重社會危害性 刑事違法性 受刑罰處罰性 嚴重社會危害性3. (1)刑事處罰 刑事處分(2)主刑 附加刑二、加強自我防范(1)犯罪 犯罪 (2)不良行為 (3)法治觀念 自覺守法 遵紀守法 隨堂練習一、單項選擇1. D【解析】本題考查對犯罪特征的了解,A的說法本身是正確的,但不屬于法律的特征,故排除,B和C的說法均是錯誤的,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故排除,D入選。 2.C 3.C 4.D 【解析】材料告訴我們如果交友不慎,就有可能受到壞朋友的影響,沾染一些不良行為,進而發展為犯罪,選項③④符合題意,吸煙、吸毒行為是不良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選項①錯誤,教唆別人犯罪也要承擔法律責任,選項②錯誤,故答案為D。5.C 【解析】 此題考查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的關系。“小時偷針,長大偷金”這句俗語告訴我們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若不及時改正,會發展為違法犯罪行為,要預防違法犯罪,就要從杜絕不良行為做起。C符合題意;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嚴重不良行為已屬違法行為,違法行為包括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A觀點錯誤;小錯及時改正就不會鑄成大錯,違法行為也不一定會發展為犯罪行為,B觀點太絕對,錯誤;D觀點是對俗語的不正確理解,錯誤。故選C。6.D二、非選擇題7. (1)不良行為:曠課、結交不良青年、迷戀網絡色情兇殺信息;一般違法行為:聚眾賭博;犯罪行為:綁架勒索。(2)一個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個演變的過程,有了不良行為如不加以改正,任其發展,就有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3)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課外提高一、單項選擇1.A 2.D 3. A解析:犯罪具有三個特征:第一,犯罪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第二,觸犯刑法;第三,應受到刑罰處罰。在題干中張某被北京海淀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其中有期徒刑是犯罪刑罰中的主刑中的一種,罰金是犯罪刑罰中的附加刑中的一種,所以從這一點可知,他的行為是犯罪行為,A是正確的,其他的說法均是錯誤的,排除。故選A。4. D 【解析】漫畫的內容是說未成年人抵制不住黃賭毒的誘惑,以致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漫畫啟示我們未成年人要抵制不良誘惑,杜絕不良行為,防微杜漸,預防犯罪,D符合題意;AB說法絕對,錯誤;不良行為可能導致犯罪,不是必然,C錯誤。故選D。5.C 二、非選擇題6.(1)屬于犯罪行為。因為阿斌等人多次持刀搶劫的行為符合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2)學校:①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紀律教育和法制教育;②組織和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③加強家校聯系,共同教育未成年人。同齡人:①樹立法律意識,遵紀守法;②加強道德修養,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學會拒絕不良誘惑;③防微杜漸,正視錯誤,勇于改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