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課 新發展理念和中特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依據最新教材修訂) 【第一課時】閱讀考綱二、閱讀教材(P85---P90)三、考點梳理(一)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1、歷史性變革 (1)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____________________ 取得重大成就。 (2)黨和國家深入貫徹___________________ 的發展思想,一大批發展惠民舉措落地實施,人民__________顯著增強。(3)黨的十八大以來,_________________成效顯著。 2、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 (1)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之間的矛盾。 (2)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____________________,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3)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_____________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_________________國際地位沒有變。3、開啟新征程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從二零二零年到本世界中葉分兩個階段來安排。(1)第一個階段, (2)第二個階段,(二)、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貫徹新發展理念(1)什么是新發展理念 (內涵)1.堅持_____________發展2.堅持_____________發展3.堅持_____________發展4.堅持_____________發展5.堅持_____________發展(2)為什么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1)地位:(2)措施: ①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筑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 ②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夯實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 ④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空間布局。 ⑤堅持開放發展,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提高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國際競爭力。 ⑥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制度保障⑦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系。 【第二課時】一、重難點解析1.貫徹新發展理念(內涵)2.理解供給側改革(創新設計P68知識拓展)3.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措施(創新設計P68知識拓展)二、易混易錯1.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新時代,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中高速發展階段。2.虛擬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3.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4.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是發展的基點。5.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知識體系構建 【第三課時】一、完成課時訓練(P311--P312)二、典題引領(歷年高考試題、模擬題) ▲1.(2018·天津卷)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面對極其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①貧困人口減少6800多萬 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9000多萬③經濟年均增速超過7% ④第三產業占GDP比重超過50%以上成就的傳導路徑是A.①→②→③ B. ③→②→④ C. ③→②→① D. ④→①→③▲2.(2018·江蘇卷)2017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A. 傳統經濟轉向現代經濟 B. 不均衡發展階段轉向協調發展階段C. 虛擬經濟轉向實體經濟 D. 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1.(2017·全國Ⅰ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對“十三五”脫貧攻堅作出了全面部署。實施脫貧攻堅戰略,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①是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 ②發揮了我國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 ③優先維護了貧困人口的政治經濟權利 ④是完善農村基層群眾性組織的重要舉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17·天津卷)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三年來,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扎實推進,走出了一條科學持續的協同發展道路。從下表可以看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項目地區 PM2.5年均濃度 城鄉居民收入比 2013年 2016年 2013年 2016年北京 90 73 2.61 2.57天津 96 69 1.89 1.85河北 94 70 2.42 2.37①推動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有序疏解 ②促進了環境容量和生態空間的擴大 ③使生態環境和居民生活得到根本改善 ④有利于社會公平和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A.①②B.②④ C.①③ D.③④3.(2016·上海)造成右圖中兩個變量走勢相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2007-2015年我國農業現代化、專業化進程加快 B.高科技戰略性新興工業發展C.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上升 D.出口總量增長極產品結構優化4.(2016·全國III卷)過去,國外品牌汽車在中國市場銷售,必須通過品牌汽車廠商授權的專賣店進行。2015年1月,中國實行“平行進口車”制度,允許貿易商直接在國外購買汽車,進口到國內銷售。中國推行“平行進口車”制度意在A.拓寬國外品牌汽車銷售渠道,打破價格壟斷 B.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改善汽車產業結構C.降低進口汽車價格,擴大其市場占有率 D.增加國外品牌汽車進口數量,提高關稅收入5.(2015·廣東文綜)某農業園區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成立土地經營權流轉合作社,整合散戶,吸納資金、土地、技術入股,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經營方式,吸引500多名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創業,解決了200多名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這種模式A.完善了就業機制,擴大了就業規模 B.用公司股份制替代了家庭土地承包制C.是農業先進生產力的體現和標志 D.整合了農業生產要素,降低了經營成本6.(2015·新課標全國文綜II)201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分析了我國經濟九個方面的趨勢性變化,提出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從辯證法的觀點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意味著①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正在發生質的變化 ②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③制約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矛盾和問題已經解決④推動我國解決平穩健康發展的新的體制機制已經形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 (2015·海南政治)在下列對種植大戶的收益率遠高于普通農戶的原因分析中,能夠成立的是 ①種植規模大 ②種植品種結構優 ③白菜種植占比小 ④玉米種植占比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15·重慶文綜)“親,你也可以開店哦。”微店作為科技時代新產物,只需手機號碼即可開通。如果說淘寶像商場,大而全,微店就像路邊小店,勝在方便,它們各有市場。微店的興起表明 A.微店比淘寶更符合社會需求 B.微店代表了更高生產力水平C.科技進步可以促進大眾創業 D.企業微型化是未來發展趨勢9.(2015·上海政治)多數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國家,都面臨養老金支付壓力大、醫療費用快速增長、護理員短缺等問題。從長遠看,應對人口老齡化、解決養老行業護理員短缺的有效措施是A.利用信息化發展智能化養老 B.增加養老護理員的工資待遇C.提升養老護理員的專業素養 D.提高養老服務的市場化程度10.(2015·重慶文綜)發達國家在外包制造業的同時,也將污染排放“外包”給發展中國家。研究表明,中國22%的一氧化物和17%的黑碳顆粒物排放與出口商品制造有關。這警示我們從根本上治理污染應 A.將污染產業轉移到其他落后國家 B.關閉造成污染的外向型制造企業C.優化產業結構,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 D.抵制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分工體系11.(2015·四川文綜)某省對經過培訓和考核、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進行“新型高級職業農民”資格認證,并對他們所帶領的合作社、農業園區、農業龍頭企業給予土地流轉、融資貸款、項目扶持等政策傾斜。這樣做能夠 ①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 ②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③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促進農業集約化發展 ④創新農村土地產權制度,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15·海南政治)2014年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上升3個百分點,達到51.2%;服務業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由46.9%提高到48.2%,繼續超過第二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速明顯高于工業平均增速。這表明在我國 ①經濟發展方式正在積極轉型 ②產業結構更趨優化③創新成為經濟增長的首要驅動力 ④經濟發展質量全面提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015·天津文綜)湖南省長沙縣是工業強縣,也是排碳大縣。針對經濟發展中的環境問題,該縣提出創建全國“零碳縣”的目標,引進推廣了中南林業大學新研發的“綠心速生草”。這種草吸收和固化二氧化碳是相等面積森林的14倍左右,它不僅生長快,而且種植戶可以多次收割并加工成碳產品出售。該材料說明 ①環境保護問題應該主要由政府解決 ②保護環境應該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③經濟發展可以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④科技創新有助于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4.(2014·山東文綜·T24)2004~201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連續11年發布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堅持實行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等政策。這些補貼政策的實行有助于 A.縮小收入差距,實現城鄉居民同步富裕 B.提高糧食市場價格,擴大糧食種植規模C.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 D.增加種糧農民收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15.(2014·海南單科)經濟學常用“倒U形”曲線(如圖所示)來描述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程度的關系。據此作出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A→B表示工業化后期階段②B→C表示工業化后期階段③美麗中國應該在B點出現④美麗中國應該在C點出現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6.黨的十八大提出,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這一目標的實現將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重大影響,這一影響的合理傳導順序是①增加居民消費 ②優化資源配置 ③增加財政收入 ④拉動經濟增長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①→④→③→② D.④→③→①→②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17.(2015·山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發展高技術產業是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徑。材料一 下圖是2010~2013年A、B兩省高技術產業發展相關情況材料二 下表是2013年A、B兩省高技術產業發展部分相關數據表。 項目 省份 技術場成交額(億元) 專利請授權數(件) 高技企業數(個) 高技產業研人員數(人) 高技術品出口貿額(億美元)A省 179.40 76 976 2 015 60 097 173.94B省 527.50 239 645 4 865 127 989 1 279.65(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經濟信息?(2)據材料一和材料二,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請你就如何促進A省高技術產業發展提出建議。18.(2017·北京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二材料三 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提出要“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體化網絡”,其中要求重點加強城際鐵路建設,強化干線鐵路與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的高效銜接,加快構建內外疏密有別、高效便捷的軌道交通網絡。材料四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河北省累計簽約引進北京市商戶23140戶,吸引1350多家京津高新技術企業落戶。一些商業批發、制藥行業的企業進行了整體搬遷,一些電子商務企業和高端裝備制造企業把他們的物流基地和生產基地外遷到河北。2016年,河北省從京津引進項目4100個,資金3825億元。中心城市的人才、產業和技術等優勢向周邊輻射和輸出,能夠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發展,產生“外溢效應”。在“破解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相關知識,談談如何理解北京的“外溢效應”。19.(2014·廣東文綜)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在粵港澳經濟合作中,廣東具有勞動力充足、土地資源豐富及制造業發達等有利條件,而港澳在自由市場經濟體制、資金、國際市場等方面能夠發揮更積極的作用。材料二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粵港澳合作從前店后廠式的產業分工,到CEPA(內地與香港、澳門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系列協議的簽署和貫徹執行,再到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三個新區的破繭而出,一步步從漸進協作走向多邊融合。近期,三地創新合作機制,推動申報設立“粵港澳自貿區”。結合材料一、二,運用《經濟生活》中科學發展觀和對外經濟的相關知識,闡述推進粵港澳合作對廣東經濟發展的意義。20.(2014·天津文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某工業大省正在興起一股“機器人換人”的浪潮。該省某地區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個“機器人換人”改造項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業生產用工平均減少25%,人均產出提升30%,產品合格率提升2.8個百分點。同年1~7月,該地區相應的技改投資達104.42億元,同比增加60.7%,占工業投資比重的88.6%。作為工業大國,2012年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工業機器人市場,預計到2015年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面對誘人的前景,我國近年來已建成30多個工業機器人產業園。根據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我國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的合理性。21.(2018·全國卷Ⅲ·T3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國是制造大國,但還不是制造強國。2014年,中國推出“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將職能制造作為戰略主攻方向之一,提出到2025年中國買入世界制造強國行列的戰略目標。 近年來,人工智能成為全球智能制造技術的熱點,人工智能技術正在被不斷地應用到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動駕駛、故障診斷與預測性維護、質量監控等領域,涵蓋了消費電子、紡織、冶金、汽車等傳統產業,還涉及高端裝備制造、機器人、新能源戰略新興產業。 目前,中國在人工智能的創新上已經和世界先進技術并跑,部分甚至領跑。有專家認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對中國制造業將是重大機遇,其應用的推進將徹底改變我們的制造業。 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知識,分析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對中國制造業的影響。(14分)必修1第10課《新發展理念和中特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 參考答案【易混易錯】1.(×)點撥: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點撥: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3.(×)點撥: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4.(×)點撥: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是發展的基點。5.(×)點撥: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1----▲2CD1.A 2.B 3.C 4.A 5.D 6.A 7.A 8.C 9.A 10.C 11.B 12.A 13.B 14.D 15.D 16.C 17. 答案:(1)從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的角度看,2010~2013年,B省逐年降低,A省先升后降,A省增長率超趕B省;從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的角度看,2013年A省仍低于B省;總體上看,A省的高技術產業發展仍與B省存在差距。(2)加強宏觀調控,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著力培育高技術產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科技交易市場,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提高勞動者素質,為搞好技術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培育以技術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擴大高技術產品出口。(若學生從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18.①北京具有經濟發展水平、人才、產業和技術等發面的優勢,具有產生“外溢效應”的條件和基礎。?②鐵路是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發達、便利的鐵路網可以促進區域間的勞動力流動和企業間交流合作,降低物流成本,便于北京各種優勢的外溢。?③企業外遷不僅直接給周邊區域輸送人、財、物以及相關產業,增加當地的就業與稅收,也產生示范效應,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強北京的“外溢效應”。?(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酌情給分)19.答案:①有利于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②有利于轉變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③有利于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④有利于更好地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20.答案:(1)①機器人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因而有廣闊的市場需求,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必然結果。②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有利于促進技術進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利于擴大投資需求,拉動經濟增長。21【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相關知識,考查考生解讀信息,運用所學知識闡釋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要充分挖掘材料信息,在此基礎以上有針對性地闡釋人工智能對制造業的影響。比如,人工智能涵蓋了紡織、冶金、汽車等傳統產業,能夠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生產效率;逐步設計高端制造、新能源等產業,驅動新型產業發展;中國人工智能并跑、領跑世界,能夠開辟廣闊市場,提高國際競爭力。【答案】促使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驅動新興制造業產生與發展;創新制造業生產模式,提高生產效率;開辟制造業更廣闊市場;提升制造業的全球競爭力。文科一輪 編號:1010課題:必修1第10課《新發展理念和中特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 參考答案【易混易錯】1.(×)點撥: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點撥: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3.(×)點撥: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4.(×)點撥: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是發展的基點。5.(×)點撥: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1----▲2CD1.A 2.B 3.C 4.A 5.D 6.A 7.A 8.C 9.A 10.C 11.B 12.A 13.B 14.D 15.D 16.C 17. 答案:(1)從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的角度看,2010~2013年,B省逐年降低,A省先升后降,A省增長率超趕B省;從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的角度看,2013年A省仍低于B省;總體上看,A省的高技術產業發展仍與B省存在差距。(2)加強宏觀調控,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著力培育高技術產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科技交易市場,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提高勞動者素質,為搞好技術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培育以技術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擴大高技術產品出口。(若學生從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18.①北京具有經濟發展水平、人才、產業和技術等發面的優勢,具有產生“外溢效應”的條件和基礎。?②鐵路是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發達、便利的鐵路網可以促進區域間的勞動力流動和企業間交流合作,降低物流成本,便于北京各種優勢的外溢。?③企業外遷不僅直接給周邊區域輸送人、財、物以及相關產業,增加當地的就業與稅收,也產生示范效應,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強北京的“外溢效應”。?(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酌情給分)19.答案:①有利于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②有利于轉變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③有利于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④有利于更好地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20.答案:(1)①機器人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因而有廣闊的市場需求,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必然結果。②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有利于促進技術進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利于擴大投資需求,拉動經濟增長。21【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相關知識,考查考生解讀信息,運用所學知識闡釋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要充分挖掘材料信息,在此基礎以上有針對性地闡釋人工智能對制造業的影響。比如,人工智能涵蓋了紡織、冶金、汽車等傳統產業,能夠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生產效率;逐步設計高端制造、新能源等產業,驅動新型產業發展;中國人工智能并跑、領跑世界,能夠開辟廣闊市場,提高國際競爭力。【答案】促使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驅動新興制造業產生與發展;創新制造業生產模式,提高生產效率;開辟制造業更廣闊市場;提升制造業的全球競爭力。必修1第10課《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參考答案【易混易錯】1.(×)點撥:全面小康是較高水平、較全面、發展較平衡的小康。 2.(×)主旨在于更好的發展,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3.(×)點撥: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4.(×)點撥: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5.(×)點撥: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1.A 2.B 3.C 4.A 5.D 6.A 7.A 8.C 9.A 10.C 11.B 12.A 13.B 14.D 15.D 16.C 17. 答案:(1)從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的角度看,2010~2013年,B省逐年降低,A省先升后降,A省增長率超趕B省;從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的角度看,2013年A省仍低于B省;總體上看,A省的高技術產業發展仍與B省存在差距。(2)加強宏觀調控,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著力培育高技術產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科技交易市場,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提高勞動者素質,為搞好技術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培育以技術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擴大高技術產品出口。(若學生從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18.①北京具有經濟發展水平、人才、產業和技術等發面的優勢,具有產生“外溢效應”的條件和基礎。?②鐵路是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發達、便利的鐵路網可以促進區域間的勞動力流動和企業間交流合作,降低物流成本,便于北京各種優勢的外溢。?③企業外遷不僅直接給周邊區域輸送人、財、物以及相關產業,增加當地的就業與稅收,也產生示范效應,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強北京的“外溢效應”。?(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酌情給分)19.答案:①有利于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②有利于轉變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③有利于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④有利于更好地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20.答案:(1)①機器人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因而有廣闊的市場需求,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必然結果。②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有利于促進技術進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利于擴大投資需求,拉動經濟增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