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PAGE 2018年初二道德與法治上冊導學案 法安天下 德潤人心 編號7第4課 社會生活講道德 4.1尊重他人課型:講授 執筆:鐘殿美 審核:初二政治備課組 授課人: 時間:班別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___【課前導學】(一)認清目標,明確要求:知識目標:知道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能力目標:學會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尊重他人,養成尊重他人的良好習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在生活中踐行尊重理念。教學重難點:尊重的意義和做法(二)自主學習,認真準備:閱讀教材,并完成以下內容。1.尊重是 的起點。(1)尊重他人是一個人 的表現,我們要尊重他人的 、 等;(2)每個人都是有 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的 ;(3)尊重使 和諧融洽;2.如何做到尊重他人?(1)積極 、 他人;(2) 對待他人;(3)學會 ;(4)學會 他人;【課堂助學】師生共同探討:1.小組交流:探究活動:學生閱讀教材P33四位學生的觀點,探究下列問題:(1)你贊同哪位同學的觀點?舉例說明你支持的觀點。(2)有人說:“尊重比幫助更重要。”你認同這個觀點嗎?說說你的理由。2.學生閱讀教材P28探究與分享,探討:[來源:學科某市圖書館允許行乞者進館讀書。對此,人們有不同看法。讀者甲:如果所有圖書館都這么做,圖書館的秩序就會無法保障。讀者乙:我們應該尊重每個公民讀書的權利,行乞者有權享受圖書館的資源。館長: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但你有權利選擇離開。你如何看待上述觀點?3. 閱讀課本35頁的圖片回答問題問題:(1)你贊同他們的看法嗎?說說你的理由。(2)尊重他人,我們還能怎么做?【歸納總結】【即學即用】( )1.“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這句話說明A.尊重是相互的,尊重他人,才會贏得他人的尊重 B.自尊的人要懂得自愛C.對他人我們要敬而遠之 D.只有他人先尊重我,我才會尊重他人( )2.在校園里,我們有時會遇到下列現象:對成績不好的同學嗤之以鼻,對相貌不好的同學避而遠之,對穿戴不好的同學指指劃劃。這些現象說明A.人與人之間學習成績、相貌、穿戴等的差別會導致人格上的不平等B.出現這些現象,主要是因為有些同學的好奇心太重C.由于各方面的差別導致人與人之間的不尊重,這是可以理解的D.人生而平等,尊重他人要學會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等( )3.在《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就不要強加在別人的身上。啟示我們①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②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人 ③學會換位思考 ④要熱心幫助他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山東省某高速公路收費站打出了這樣醒目的標語:“車讓人,讓出文明;人讓車,讓出安全;車讓車,讓出秩序;人讓人,讓出和諧。”這一標語的內容說明了①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 ②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 ③處處忍讓有損個人人格尊嚴 ④尊重能促進社會進步,提高社會文明程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綜合探究】片段一:一言不合,乘客就在飛機上大打出手;攔下拒交停車費的私家車,保安竟被車主圍毆;在會場、影劇院或圖書館等安靜場所旁若無人,大聲講電話……片段二:曾幾何時,國人不文明旅游行為可謂層出不窮,隨地吐痰、隨意拍照、亂刻亂畫、不修邊幅、不講秩序等等不一而足。隨著中國出境旅游群體的日益擴大,這些行為已成為反映國人道德素質的一面鏡子,加之部分西方國家對該問題的聚焦與放大,“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國家形象消損殆盡。(1)上述片段說明了什么問題? (2)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沒有帶來社會相應的文明化。請你從公民的角度為解決片段一和二的問題出謀劃策。參考答案:1、A 2、D 3、A 4、B綜合探究:(1)部分國人缺乏道德修養,對人沒有禮貌,對別人不尊重,影響了自身形象和國家形象。(2)①要態度謙和,用于文明。②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彬彬有禮、落落大方。③要在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懂禮、明禮、守禮的人。PAGE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