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6 《 物質的分離》第2課時科學浙教版 八年級上沉淀、過濾、蒸餾新知導入這杯水你敢喝嗎?怎樣處理后才能飲用?說說這杯泥水的成分?不溶性雜質:漂浮物、沙等微生物:細菌等可溶性雜質:各種鹽新知講解活動一:1.如圖所示,取一杯泥漿水,靜置5分鐘,觀察有沒有雜質沉在杯底。2.在泥漿水中加一點明礬或活性炭,靜置5分鐘,觀察泥漿水發生的變化,以及沉入杯底的固體顆粒大小的變化。水中的大顆粒不溶物沉淀到水底水中懸浮的雜質聚集后沉淀,沉淀到水底的顆粒更大,水變得更澄清凝聚劑使水中雜質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稱為沉淀法沉到水底的雜質如何分離?過濾法通過過濾器,除去液體中混有不溶性固體雜質。濾紙漏斗過濾器濾紙的折法過濾裝置過濾法的實驗操作過濾的操作方法:一貼二低三靠鐵架臺燒杯過濾器玻璃棒濾紙緊貼漏斗邊緣濾紙邊緣低于漏斗邊緣濾液邊緣低于濾紙邊緣燒杯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緊靠三層濾紙漏斗下端緊靠燒杯指出下圖所示裝置中的錯誤,并加以改正。思考:① 濾紙的邊緣已超過漏斗上沿, 應改為濾紙的邊緣要比漏斗口稍低。 ② 傾倒濾液的操作錯誤,傾倒濾液應改為用玻璃棒引流,使液體沿玻璃棒流下。 ③ 漏斗下端管口位置不對,應改為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緊靠在燒杯內壁上。活動二:按過濾操作要點進行操作,把泥漿水沿玻璃棒倒進過濾器中,觀察濾液及濾渣從漏斗中取出濾紙,細心觀察,濾紙上留下了什么?泥漿水發生了什么變化?濾液濾渣濾紙上留下濾渣,泥漿水邊澄清了設計過濾器想一想如何用課本上的材料制作一個沙石過濾器。請你設計過濾器,把圖畫下來,并標出各材料的名稱。例子1:經過過濾的水仍有少許的異味,怎么處理?活性炭吸附活性炭活性炭濾芯經上述沉淀、過濾、吸附等凈化處理,渾濁的泥漿水變澄清了,但所得的水仍不能喝,怎么處理?蒸餾法把水加熱至沸騰,產生的水蒸氣經冷卻形成液態水的方法稱為蒸餾法。產生的液態水稱為蒸餾水,是純凈物原理:液體的沸點不同思考:1、為什么要加防爆沸的小石粒?防止液體爆沸,以避免意外。2、為什么要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放在蒸餾燒 瓶的支管處而不插入溶液中呢?蒸餾需要控制好溫度,在支管口處的蒸汽的溫度,是最準確的。3、為什么進水管在冷凝管的下方,而出水 管在冷凝管的下方?有利于熱量交換,使冷凝效果更好。小沸石活動三:將上述處理過的濾液和防爆沸的小石粒一起放進蒸餾燒瓶內,按圖1-53所示裝置進行蒸餾。蒸餾得到的水是怎樣的?燒瓶里留下了什么? 總結:完成下面表格物質的溶解性不同物質的溶解性不同液體物質的沸點不同分離液體中混有的不溶性固體雜質除去液體中不溶性固體雜質分離或提純兩種相溶液態混合物加入明礬等凝聚劑,攪拌后靜置溶解,過濾加熱,蒸餾、冷凝使水中懸浮微粒凝聚較大顆粒沉淀下來除去水中不溶的顆粒除去水中溶解的物質方法 原理 適用范圍 所起作用 基本操作沉淀法 過濾法 蒸餾法 活動四:粗鹽是提煉為食用鹽1.首先,研究粗鹽中可能含有哪些雜質。將4匙粗鹽放在紙上,用放大鏡進行觀察,記錄并描述粗鹽。 你認為粗鹽中可能含有的物質是 。2.怎樣使用已有的實驗儀器和已學的物質分離方法將粗鹽中的各種活動成分分離開來,制成精鹽?你的設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泥土、沙子、食鹽、其他晶體① 溶解② 過濾③ 蒸發結晶3.與老師、同學交流,修改你的精制粗鹽計劃,然后按計劃進行實驗。(1)提純需使用的實驗儀器:燒杯、玻璃棒、蒸發皿、酒精燈、漏斗、藥匙、量筒、鐵架臺(帶鐵圈)、濾紙、托盤天平。4.仔細觀察:精制后的鹽樣品是否有晶體存在?它們有相同的外形嗎?這些鹽純凈嗎?是否有跡象表明還不夠純?你能說出原因嗎?鹽中有晶體存在,除了食鹽晶體外,可能還有一些可溶于水的物質如氯化鎂、氯化鈣形成的晶體等。(2)精制粗鹽的實驗計劃:① 粗鹽的溶解:用托盤天平稱5克粗鹽,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將水倒入燒杯里,用藥匙一匙一匙地把粗鹽加入水中,邊加邊攪拌,直到粗鹽不能溶解為止。② 過濾:制作過濾器,過濾食鹽水,觀察濾液是否透明。③ 濾液蒸發:把濾液倒入蒸發皿里,用酒精燈加熱,邊加熱邊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等到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自來水廠對從江河或水庫等水源引來的水進行凈化處理時,主要經過 3個階段。1. 物理階段:通過過濾和沉淀等方法除去水中的 固體顆粒。2. 化學階段:通入氯氣或漂白粉等殺死水中的微生物。3. 生物學階段:借助于微生物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質。自來水廠的水凈化在以上粗鹽提純實驗中,多次用到玻璃棒,請你說出它的作用?① 粗鹽的溶解中玻璃棒起到攪拌作用,加速溶解。② 過濾中玻璃棒起到引流作用。③ 濾液蒸發中玻璃棒起到攪拌作用,以免液體局部過熱,致使液滴飛濺出來。思考:課堂練習1.自然界中的水為什么都不是純凈水?2.在生活中,你見過或者使用過哪些凈化水的方法?3.凈化水的方法有:①過濾 ②加明礬吸附沉降 ③蒸餾 ④消毒殺菌。要將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凈化成生活用的自來水,應選用的方法和順序為(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C自然界內的水都是溶有多種物質的混合物(1)凈水器(2)加明礬等凝聚劑(3)加凈水藥片拓展提高 通過海水晾曬可得粗鹽,粗鹽中除氯化鈉外,還含有氯化鎂、氯化鈣以及泥沙等雜質。為了將粗鹽提純,實驗的各步操作流程如圖:2(4)在蒸發操作中要用到玻璃棒,它的作用是 。(1)在進行操作Ⅰ之前,必須加入的物質X是 。水(3)操作Ⅰ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和 。漏斗攪拌、防止液滴飛濺(2)操作Ⅰ的步驟是 。過濾課堂總結引導學生自主小結,逐漸完善和形成概念圖板書設計其它幾種常用的分離方法沉淀法過濾法蒸餾法常用明礬、活性炭作凝聚劑,使水中的懸浮微粒凝聚成較大顆粒而沉淀下來。過濾的操作方法:一貼、二低、三靠。蒸餾法原理:根據液體物質的沸點不同。作業布置完成練習題1.6 《物質的分離》第2課時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6 《物質的分離》第2課時練習1. 下列各組物質中,可用過濾的方法來分離的是( ) A. 果汁和果渣 B. 硝酸鉀和氯化鈉 C. 水和酒精 D. 鐵粉和銅粉2.下列關于過濾操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 B. 濾紙的邊緣要低于漏斗的邊緣 C. 為了加快過濾的速度,可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攪拌液體 D. 玻璃棒要輕輕地斜靠在三層濾紙一側3.在粗鹽提純的實驗中,可能導致氯化鈉的產率偏低的原因是( ) A. 過濾時濾紙有破損 B. 蒸發時有固體濺出 C. 所取樣本過多 D. 加入的水量不足4.如圖所示為實驗室常用的蒸餾裝置。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蒸餾時燒瓶中要放入幾粒沸石,防止加熱時出現暴沸 B. 溫度計的水銀球要和燒瓶的側管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C. 冷水要從冷凝管的a口進入,b口流出 D. 實驗開始時,先接通冷凝水,再點燃酒精燈加熱蒸餾燒瓶5.在制取蒸餾水時,蒸餾燒瓶中需加入一些碎瓷片,其目的是( ) A.使受熱均勻 B.使受熱更快 C.防止液體爆沸 D.以上幾點都是6.從酒精的水溶液中分離出較純的酒精,應采用( ) A.溶解過濾 B.蒸餾 C.蒸發結晶 D.升華7.下列有關蒸發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蒸發需要的儀器是燒杯和玻璃棒 B. 實驗結束后用手拿開蒸發皿 C. 蒸發過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攪拌 D. 等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熱8. 下列對實驗方法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 過濾與篩選的原理是類似的,都是把顆粒大小不同的物質分離開 B. 蒸發就是使溶液中的溶劑分子在外界條件的影響下逸出液面 C. 蒸餾就是使液體中的分子在外界條件的影響下逸出液面再重新凝結為液體 D. 結晶就是把溶液中的溶質轉化為難溶的沉淀使其析出9. 粗鹽中所含的雜質主要是氯化鎂,工業上常把粗鹽晶體粉碎后用飽和食鹽水浸洗,再濾出食鹽,使用這種方法能得到較純的食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鹽中氯化鎂的含量不變 B. 浸洗用的飽和食鹽水可以無限次地使用下去 C. 粗鹽粉碎的顆粒大小,直接影響浸洗后的食鹽中氯化鎂的含量 D. 浸洗前后,食鹽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不變10.由混有少量硝酸鉀的食鹽晶體提取較純的食鹽,可供選擇的實驗步驟和結論有:①在較高的溫度下制成該晶體的飽和溶液;②在常溫下制成該晶體的飽和溶液;③升高溶液溫度不斷蒸發水分,直到大量固體析出;④降溫至有較多量晶體析出;⑤過濾;⑥得到的晶體即是較純的食鹽。正確的操作步驟和結論是( ) A.①④⑤⑥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③⑤⑥11. 小明購買了一袋白糖,不小心撒在了地上。小明想到剛學過的科學知識,于是想在實驗室提純白糖。請你幫助完成: (1)小明用學過的科學方法提純混有泥沙的白糖,提純白糖的操作步驟是:溶解、 、蒸發、回收。 (2)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明先稱取5克混有泥沙的白糖固體放入燒杯中,加10毫升的水溶解,并用 。 (3)蒸發時,用到的儀器有 。 (4)若小明稱取提純后的固體白糖質量是4克,則白糖在整個混合物中的質量分數是 。12. 水樣(未作處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懸浮物和細菌等雜質,可用次氯酸殺菌。氯氣溶于水后可生成次氯酸。某水廠生產自來水的凈化步驟如下:(1)在步驟A中,加入明礬以形成黏性絮狀物 ,泥沙、細菌和其他微粒都黏附到明礬上,明礬因此被稱為 。這種使水中的雜質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稱為 。(2)能消毒殺菌的步驟是 。(3)經過步驟A、B、C、D得到的凈水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4)在粗鹽提純實驗中,三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各不相同。下列對其作用的描述,錯誤的是( )A. 溶解時攪拌,可加速粗鹽的溶解B. 溶解時攪拌,可增加氯化鈉的溶解度C. 蒸發時攪拌,可使液體受熱均勻D. 蒸發時攪拌,可防止液滴飛濺參考答案:1.A 2.C 3.B 4.C 5.C 6.B 7.C 8.D 9.C 10.D11.(1)過濾 (2)玻璃棒不斷攪拌 (3)鐵架臺、蒸發皿、酒精燈、玻璃棒(4)80%12. (1) 凝聚劑 沉淀法 (2) D (3)混合物 (4)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上1.6《物質的分離》第2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物質的分離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科學 年級 八年級上學習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處理污水的幾種常見的方法 2.學會液體過濾的基本操作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小組實驗,提高實驗操作、觀察現象的能力。 2. 通過結合生活學習新知的過程,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學習水的凈化過程,體驗學習科學的學科價值 2. 體驗探究過程中合作學習的樂趣,感受探究過程中滲透的科學美。重點 混合物分離的方法難點 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分離方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實物展示:展示一杯從學校湖里取出來的水。 問:1、你敢喝嗎? 2、說說這杯水的成分? 3、如何處理你才敢喝呢??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這杯水由不可溶的物質漂浮物、泥沙,可溶性鹽以及看不見的微生物等組成。 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講授新課 活動一:1.如圖所示,取一杯泥漿水,靜置5分鐘,觀察有沒有雜質沉在杯底。 2.在泥漿水中加一點明礬或活性炭,靜置5分鐘,觀察泥漿水發生的變化,以及沉入杯底的固體顆粒大小的變化。 講述:使水中雜質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稱為沉淀法。其中的明礬或活性炭我們稱為凝聚劑,能夠將水中懸浮的小顆粒聚集后形成大顆粒沉淀下來。 問:沉到水底的雜質如何分離? 介紹過濾器是由濾紙和漏斗組成的,并演示濾紙的折法。搭建過濾裝置。 過濾原理:利用物質溶解性的不同,通過過濾器可以除去液體中的不溶性固體雜質。 視頻展示過濾法的實驗操作。 通過實際操作及動畫展示過濾的主要操作要領。 思考:指出下圖所示裝置中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活動二:按過濾操作要點進行操作,把泥漿水沿玻璃棒倒進過濾器中,觀察濾液及濾渣從漏斗中取出濾紙,細心觀察,濾紙上留下了什么?泥漿水發生了什么變化? 根據課本上的材料制作一個沙石過濾器。 問:經過過濾的水仍有少許的異味,怎么處理。 課件展示家用飲水機用活性炭芯凈化水。 問:經上述沉淀、過濾、吸附等凈化處理,渾濁的泥漿水變澄清了,但所得的水仍不能喝,怎么辦呢? 講述:水加熱至沸騰,產生的水蒸氣經冷卻形成液態水的方法稱為蒸餾法。產生的液態水稱為蒸餾水,是純凈物。 原理:液體的沸點不同。 思考:1、為什么要加防爆沸的小石粒? 2、為什么要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放在蒸餾燒瓶的支管處而不插入溶液中呢? 3、為什么進水管在冷凝管的下方,而出水管在冷凝管的下方? 活動三:將上述處理過的濾液和防爆沸的小石粒一起放進蒸餾燒瓶內,按圖1-53所示裝置進行蒸餾。蒸餾得到的水是怎樣的?燒瓶里留下了什么? 完成表格總結沉淀法、過濾法及蒸餾法的原理、適用范圍、所起的作用及基本操作。 活動四:粗鹽是提煉為食用鹽 1.首先,研究粗鹽中可能含有哪些雜質。將4匙粗鹽放在紙上,用放大鏡進行觀察,記錄并描述粗鹽。 你認為粗鹽中可能含有的物質是什么? 2.怎樣使用已有的實驗儀器和已學的物質分離方法將粗鹽中的各種活動成分分離開來,制成精鹽?你的設想是什么? 3.與老師、同學交流,修改你的精制粗鹽計劃,然后按計劃進行實驗。 4.仔細觀察:精制后的鹽樣品是否有晶體存在?它們有相同的外形嗎?這些鹽純凈嗎?是否有跡象表明還不夠純?你能說出原因嗎? 學生閱讀自來水廠的水凈化。 學生完成活動一,觀察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學生思考討論:過濾法 學生認真聽,自己動手折濾紙,小組搭建過濾裝置。 學生觀看視頻,并根據視頻內容將過濾的操作方法歸納為:一貼二低三靠。 學生思考并回答 學生動手完成過濾實驗并得出結論:濾紙上留下濾渣,泥漿水邊澄清了。 小組討論思考繪出。 學生閱讀課本內容提出用活性炭吸附。 學生閱讀課本得出可以用蒸餾法。學生閱讀課本了解蒸餾法所用的儀器名稱,以及儀器的組裝。 學生思考討論:1、防止液體爆沸,以避免意外。2、蒸餾需要控制好溫度,在支管口處的蒸汽的溫度,是最準確的。3、有利于熱量交換,使冷凝效果更 小組完成實驗 小組交流完成。 小組討論交流表達。 學生自主閱讀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閱讀課本自主構建知識,體現學生是學習主任的理念。 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突破難點。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自主小結,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圖 回顧 板書 其它幾種常用的分離方法 1、沉淀法:常用明礬、活性炭作凝聚劑,使水中的懸浮微粒凝聚成較大顆粒而沉淀下來。 2、過濾法:過濾的操作方法:一貼、二低、三靠。 3、蒸餾法:蒸餾法原理:根據液體物質的沸點不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6《物質的分離》第2課時.ppt 1.6《物質的分離》第2課時習題.doc 1.6《物質的分離》第2課時教案.docx 實驗室制取蒸餾水.wmv 操作-過濾.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