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第2課時 預防犯罪【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刑法與刑罰,認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遠離犯罪2.能力目標:能夠判斷犯罪行為,能夠明辨是非,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法治觀念,增強防范意識,杜絕不良行為,自覺遵紀守法【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犯罪的特征。教學難點:加強自我防范。【教學過程】一、預習導學(根據(jù)預習提綱,在書中標注相關問題及層次并填空) 了解罪與罰(一)刑法與犯罪的含義1.什么是刑法?刑法規(guī)定了什么行為是 ,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 。什么是犯罪?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犯罪是具有 、 、應當受到 的行為。(二)犯罪特征3.認清犯罪特征由此可以看出, 、 和 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4.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的不同之處在于:(1)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違法行為對社會危害程度 ,犯罪對社會危害 。(2)違反的法律不同:一般違法行為觸犯的是 以外的法律,犯罪行為觸犯的是 。(3)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一般違法行為要承擔 或者 ,犯罪要接受 。(三)刑罰含義及種類5.了解刑罰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 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quán)益為主要內(nèi)容。根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刑罰分為 和 兩大類。加強自我防范(四)預防犯罪、遠離犯罪6.預防犯罪(1)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 危害,遠離犯罪。(2)從 做起,預防違法犯罪。7.杜絕不良行為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我們要 , ,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8.防患于未然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 ,自覺 ,防患于未然。二、小組長檢查預習完成情況(核對答案,評等級,幫扶講解)三、師生合作探究1.閱讀教材P52—53內(nèi)容,回答:(展示問題)(1)什么是刑法?(2)什么是犯罪?2.(展示材料)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周永康受賄、濫用職權(quán)、故意泄露國家秘密案進行了一審宣判,認定周永康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quán)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chǎn);犯濫用職權(quán)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罰,決定執(zhí)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quán)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chǎn)。(1)思考:周永康的行為是一種什么行為?(2)周永康受到的處罰是什么處罰?(3)法院的判決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課堂小結(jié),學生鞏固,檢查提問,查缺補漏)課堂檢測 1.記者從山東省團省委了解到,山東省重點青少年群體約37萬人。其中,閑散青少年10萬人、有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的10.8萬人,多處于“家長管不了、學校很難管、社會很少管”的狀態(tài),極易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下列屬于嚴重不良行為的是( )①打架斗毆、辱罵他人 ②結(jié)伙滋事,擾亂治安 ③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強行索要他人財物 ④參與賭博,屢教不改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正在讀初中的魏某曾被評為“三好學生”,但是自從結(jié)識了社會上游手好閑的“朋友”后,他開始小偷小摸,繼而發(fā)展到偷盜同學家的財物,并在行竊時被當場抓獲。這說明( )?①?青少年要依法律己? ②?一個人如果法制觀念淡薄,就很容易從一般違法發(fā)展到犯罪?③?一般違法與犯罪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不同?④?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對在押的少年犯進行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顯示,從他們曾有的行為看,有打架行為的占57.9%,有曠課行為的占49.8%,經(jīng)常光顧網(wǎng)吧的占44.9%,有賭博行為的占44.3%,看過黃色書籍和淫穢影像制品的占31.9%。這說明 ( )①不良行為任其發(fā)展,可能導致違法行為 ②不良行為必然發(fā)展為違法行為 ③青少年要抵制不良行為,預防違法犯罪 ④不良行為是小節(jié),無關緊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規(guī)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于這條法律規(guī)定下來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未成年人受到國家法律的特殊保護 B.犯罪要受到法律懲罰C.未成年人犯罪比成年人犯罪代價小 D.未成年人應當遠離違法犯罪5.“我七年級就輟學,開始接觸一些社會上的朋友,起初是有時候不回家,后來就基本不在家生活了。”在某未成年犯管教所內(nèi),20歲的小宇回憶輟學后的生活時說,“去網(wǎng)吧上網(wǎng)玩游戲、到歌舞廳唱歌、幫朋友打架,就是為了消磨時間,覺得和朋友們在一起很開心、沒人管,無憂無慮的。生活來源有的是打架所得,有的是朋友的錢,朋友之間誰手頭富裕就多拿出來些,大家一起花。”輟學3年后,年僅15歲的小宇因“哥們兒義氣”參與群體性打架斗毆,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被認定為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1)小宇的哪些行為屬于不良行為?小宇是怎樣走上犯罪道路的?小宇走上犯罪道路的過程給予我們哪些警示?6.學習了“做守法的公民”一課后,某校八年級(1)班準備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完成相關任務。近年來,雖然查處醉駕交通違法行為的力度持續(xù)加大,但醉駕交通違法行為人數(shù)仍居高不下。醉酒駕駛機動車輛,吊銷駕照,5年內(nèi)不得重新獲取駕照,經(jīng)過判決后處以拘役,并處罰金;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輛,吊銷駕照,10年內(nèi)不得重新獲取駕照,終生不得駕駛營運車輛,經(jīng)過判決后處以拘役,并處罰金。(1)醉駕違反了什么法律?這部法律有什么作用?(2)醉駕“經(jīng)過判決后處以拘役,并處罰金”,這說明醉駕要受到什么處罰?這種處罰分為哪兩大類?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不僅在案件數(shù)量上急劇增加,而且犯罪年齡相對提前。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發(fā)生前,就已沾染上許多不良惡習;70%左右的犯罪與網(wǎng)絡有關,網(wǎng)絡內(nèi)容良莠不齊,特別是色情、暴力等內(nèi)容對未成年人影響極大,容易誘發(fā)犯罪;經(jīng)常在一起吸煙、酗酒的人,可能在煙、酒的維系下結(jié)成不良團伙,實施尋釁滋事、破壞社會秩序等違法犯罪。除此之外,夜不歸宿,攜帶管制刀具,辱罵他人,強行向他人索取財物,偷竊、故意毀壞財物,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等,也可能誘發(fā)未成年人犯罪。(3)上述材料啟示我們應該如何遠離違法與犯罪?【答案提示】D2.C3..C4.C5.(1)①去網(wǎng)吧上網(wǎng)玩游戲、到歌舞廳唱歌、幫朋友打架。②有了不良行為后,沒有及時改正,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2)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等等。6.(1)刑法。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刑罰處罰。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3)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要杜絕不良行為,有了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要及時矯正。③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