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社會治理 依法保障 2.2公民依法參與公共事務【教學目標】1.了解公民依法參與公共事務的途徑與方式,理解從小培養參與公共事務的意識的重要意義。 2.通過學習,提高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與信心,增強中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增強法治觀念和政治參與意識。【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公民依法參與公共事務的途徑 教學難點:從小培養參與公共事務的意識 【自主預習】1.公民參與民主決策有多種途徑,主要有:專家咨詢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國現階段基層民主管理的主要內容,這是保證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是_______________有效的途徑。3.民主監督的內容、意義和方式:(1)內容:公民有監督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權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控告權;(2)意義:有利于消除_______________,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有利于保證____________的推進。(3)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電話、______________、當面提意見都是實行民主監督的有效方式。4.當我們年滿_____周歲,就擁有了___________,可以選舉國家權力機構的代表,即人大代表。5.從小培養參與公共事務的意識,我們應該怎么做?答:①可以學習_______________,關心___________________,關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當面對社會熱點問題,我們要依法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積極建議,維護公共利益。②可以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起,積極參與班級和學校的民主選舉,參加社團活動。6.培養參與公共事務意識的有什么意義?答:①有利于增強我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養自身的政治素質,鍛煉自己_______________的能力;①有利于充分行使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合作探究】閱讀下面表格,指出公民參與決策的方式并說明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作用。公民參與決策的方式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作用國務院法制辦發布《網絡餐飲服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鼓勵社會各界在規定期限內提出意見和建議。①③廣州市特價辦出租汽車油價與運價調整聽證會,邀請市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公司代表等人參加。②(1)公民參與決策的方式: ① ②(2)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作用③:【反饋練習】一、選擇題:( )1.小劉是九年級學生,今年剛滿15歲,他可以參與的公共事務有:①參加人大代表的換屆選舉 ②在微博發帖批評環保局對河水污染處置不力 ③參加居民水價調整聽證會 ④向教育局提出減少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的建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2018年“兩會”期間,中國政府網聯合多家網絡媒體平臺開展“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開展該活動表明: A.我國公民的權利意識已經很強,都能積極行使自己的建議監督等政治權利 B.人民直接參與國家機關的重大決策 C.網絡建言是公民行使建議監督等政治權利的唯一途徑 D.我國人民群眾的權利意識有所增強,許多人民在積極行使建議監督等政治權利( )3.公民小王以不同的方式參與政治生活。下列對其參與政治生活歸類正確的是: ①民主選舉———行使直接選舉縣人大代表的權利 ②民主決策———在網絡論壇檢舉某公務員違法行為 ③民主管理———將增加健身步道建議反映給人大代表 ④民主監督———參加縣政府機關舉行的民主評議活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2018年3月,建湖縣實驗小學西校區六(2)班學生洪詩涵成了“名人”,她提出的關于“三點半現象”的“微建議”,被媒體帶上了全國“兩會”。她的行為:A.表明我們可以直接參與管理國家大事B.啟迪我們要從小事做起,積極進言獻策C.體現了青少年積極參政議政D.表明監督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總結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