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3城鄉統籌微視頻:固鎮發展新動能活動一:知識拓展: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先導前提基礎關鍵目的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概括:第一要務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具體內涵解釋: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義。要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要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必須堅持統籌兼顧。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中央和地方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既要總攬全局、統籌規劃,又要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事關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著力推進、重點突破。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內容包括:第一,以人為本的發展觀。第二,全面發展觀。是“科學發展觀”關于發展范疇的認識,就是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第三,協調發展觀。是“科學發展觀”關于發展形態的認識,就是要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的協調發展。第四,可持續發展觀。是“科學發展觀”關于發展時效的認識,就是要在開發利用自然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注:“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科學發展觀的意義: 一、是黨中央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著眼于豐富發展內涵、創新發展理念、開拓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而提出來的,是對我們黨關于發展的理論的繼承、豐富和發展。 二、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對發展本質的新揭示、發展主體的新闡述、發展內涵的新界定、發展規律的新探索、發展目的的新認識,是對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繼承與創新。 三、深刻揭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充分體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導思想的重大發展,是統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根本指導思想。 四、進一步豐富了黨的執政理念,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富民安邦的行動綱領。 活動二:探究:為什么推進城鄉統籌發展?1、歷史背景:我國城鄉差距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新中國成立以來偏重城市的發展戰略,早就來我國工業和農業的分割、城鄉分治、農民和市民分離的尷尬局面。2、目的:是使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過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總結1活動三:“相關鏈接”: 思考:統籌城鄉發展的含義和要求是什么? 含義:統籌城鄉發展就是把城市和農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為整體進行統一規劃,通盤考慮,把城市和農村存在的問題及其因果關系 綜合起來,統一想辦法解決。 要求:主要是要求各級政府在制定計劃、解決問題 、分配收入等方面,改變“城鄉兩策,重城抑鄉”的思路,樹立城鄉一盤棋的總體 思路,打通城鄉,資源共享,雙贏共榮。 活動四 加油站: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內容:統籌城鄉規劃建設;統籌城鄉產業發展;統籌城鄉管理制度(城鄉一體的勞動就業、戶籍管理、教育、土地征用、社會保障等制度促進城鄉要素的自由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統籌城鄉收入分配。政策保障活動五:相關鏈接:2004-2018:中央一號文件,三農問題2012年11月中國共產黨第18次全國代表大會,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2016年十三五綱要2017年十九大報告實施城鄉振興戰略說一說:黨中央、國務院制定并實施了哪些相關政策?對縮小城鄉差距有何影響?2003年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 實施“兩免一補”;實施糧食補貼制度;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策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有利于提高農民素質與農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減輕農民負擔影響活動六:對比分析:過去城鄉直通車現在結合視頻與圖片,談談政府還采取了哪些城鄉一體化的措施?城鎮居民醫保與新農合政策并軌;實行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實施科技興農,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不斷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實施種糧補貼制度與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發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新農村建設,建設美麗鄉村,推進農村現代化;活動七:微視頻結合微視頻與“相關鏈接”: 思考:城鄉一體化的含義和目的是什么? 含義:把工農業、城鄉、城鎮與農村居民作為整體統一謀劃,綜合研究,通過體制改革與政策調整,促進城鄉在規劃建設、產業發展等方面發展上一體化,改變長期城鄉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目的:實現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活動八:微視頻:城鄉一體化的意義: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城鄉一體化,形成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化的新型城鄉關系。這種關系帶來了城市與農村的巨變,保證了城鄉居民能夠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總結2:活動九:“相關鏈接”: 思考:城鄉一體化給城鄉帶來了哪些變化?編外農民給城鄉帶來的變化:轉變發展方式:促進農村粗放、低效、分散的發展方向向集約、高效、便捷的發展方式轉變;完善新型社會保障體系: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在醫療就業等方面切實完善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三農問題:建立新型城鄉關系,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發展。 總結3:怎樣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實施政策保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城鄉一體化打下了基礎。城鄉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農業現代道路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依據(為什么) 措施(怎么做)隨堂練習綜合練習: 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3城鄉統籌.pptx [北京您早]輝煌十二五:城鄉一體化措施見成效京郊農民收入持續增長.mp4 [安徽新聞聯播]固鎮:城鄉統籌培育發展新動能.mp4 [江蘇新時空]圖示改革(5):破除城鄉二元結構謀劃新型城鎮化發展藍圖20131121.mp4 [第一時間]國家醫療保障局:明年全國范圍內統一城鄉醫保.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