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基礎知識+高頻考點+高效訓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基礎知識+高頻考點+高效訓練)

資源簡介

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
基礎知識 細解讀
知識點一 夯實法治基石
1、為什么要實行法治?
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能夠建立起一個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
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1)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
(2)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什么是良法?
良法應當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的發展規律,程序正當,符合公平正義要求,維護個人的基本權利,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最大程度地維護社會秩序、增進人民福祉。
4、人治和法治的區別是什么?
(1)人治建立在個人專制和獨裁的基礎上,具有隨意性、多變性、不平等性,帶來社會發展的不穩定。
(2)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之上,強調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約權力,保障權利。法治具有統一性穩定性、權威性,推動社會有序發展。
5、近代中國探索法治的歷程是怎樣的?
(1)中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歷史。1840年以后,一些仁人志士逐漸認識到中國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專制制度。變法改制,成為救亡圖存、國家振興的必然選擇。
(2)直到新中國成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才走上了一條探索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道路。
黨和政府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法治建設的經驗和教訓,的努力推進依法治國的時代進程。
6、法治的作用有哪些?
(1)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塊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
(2)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7、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是怎樣的?
(1)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更加重視法治建設。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2)社會因法治而進步。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新時期中國法治建設作出新的戰略部署,繪就了中國法治新藍圖
8、建設法治中國的目的是什么?
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使每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9、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做到什么?
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知識點二 凝聚法治共識
1、為什么說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
(1)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2)人們又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
2、政府的權力來源、宗旨和工作要求各是什么?
(1)權力來源:在我國,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
(2)宗旨: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
(3)工作要求: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
3、什么是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則運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4、依法行政的含義和核心各是什么?
(1)含義: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
(2)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范政府的行政權。
5、怎樣做到依法行政?
(1)政府:我國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
(2)公民:公民也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
6、怎樣建設法治政府?
建設法治政府,必須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從而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程。
7、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是什么?
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8、怎樣做到厲行法治?
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1)公民: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學會在法治狀態下生活,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培育法治精神,培養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契約精神、規則意識。
(2)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樣,帶動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3)社會:厲行法治,需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遵紀守法光榮、違法亂紀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實現社會的有序、公平、正義。
9、為什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
(1)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
高效訓練 速提能
知識點一 夯實法治基石
1、截至2017年12月底,十二屆全國人大需委會新制定了25部法律,修改了127件次法律文件。對照本屆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規劃目標,完成率超七成。國家如此重視法治是因為( )
①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 ②法治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 ③法治能推動中國迅速實現現代化 ④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對聶樹斌案再次公開審理,認為原判認定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奸婦女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改判聶樹斌無罪。此時,距離聶樹斌被執行死刑已經過去21年。這告訴我們( )
①我國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②法律最終還聶樹斌及其家人公道 ③公平與正義是我們永恒的追求 ④生命是不可逆的,即使改判也毫無意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 有機統一。( )
①黨的領導 ②人民當家作主 ③依法治國 ④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法治就是依據法律的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下列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①法律既要管民,更要管官 ②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③以言代法,以權代法 ④對違法犯罪的官員加重處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5、法治社會應是良法之治,是現代法治的基本理念。具體地說,符合良法標準的法律,必須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基礎之上。據此分析,下列屬于良法的是( )
①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②義務教育法 ③反家庭暴力法 ④公司規章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來走的是人治的道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總結歷史教訓,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指導思想,特別是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針。對于人治和法治的區別,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人治建立在個人專制和獨裁的基礎上 ②法治具有隨意性、多變性、不平等性 ③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強調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法治推動社會有序發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更加重視法治建設。黨的十五大把 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
A.科教興國 B.依法治國 C.以德治國 D.可持續發展
8、材料一 馬克思說:“在專制的國家里,國王就是法律。”
材料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提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這是對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作為形式法治與實質法治相統一的法治模式的精辟定型。中國法治不僅應當是形式上的法律之治,更應當是實質上的良法之治。良法善治的理論和實踐超越了工具主義法治和形式主義法治的局限,是現代法治理論的重大創新,也是我國法治建設的質的飛躍。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你對此是如何認識的?
(2)當前,我國是崇尚法治還是人治?為什么?
(3)談談你對“良法之治”中的“良法”的認識。

9、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不斷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進程。
某校九年級(3)班的全體同學閱讀上述內容后決定舉行一次以“全面落實依法治國”為內容的主題班會。如果你是該班的學生,請你運用所學的有關知識,完成以下問題。
(1)請你為主題班會設計一個主題。

(2)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
(3)請查閱資料,列舉近年來我國推進法治建設的舉措。
(4)請你談談開展本次主題班會給你帶來的一些體會或啟示。
知識點二 凝聚法治共識
10、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在我國,政府的宗旨是( )
A.為人民服務
B.對人民負責
C.為人民提供所有的服務
D.做到依法行政
11、近年來在食品安全上存在的農藥殘留超標、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產地重金屬污染等問題值得特別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最嚴謹的標淮、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來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這要求各級政府要( )
A.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B.嚴厲打擊違反食品安全法的犯罪行為
C.嚴格依法行政,加強市場監管
D.參政議政,充分發揮好監督的作用
12、某市政府為克服各部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幅度過大帶來的問題,將行政處罰權依法細化,將細化后的標準向社會公布,接受市民監督。這項措施( )
A.保障了人民群眾的表達權,擴大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B.限制了政府的行政決策權,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參與權
C.增強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
D.增加了政府工作的公開度,擴大了人民群眾的監督權
13、(2017 湖北黃石)國家信訪局于2016年開通了“手機信訪平臺”,這一舉措進一步暢通了百姓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的渠道。老百姓通過手機信訪有利于( )
①督促政府工作人員依法辦事 ②從根本上杜絕違法亂紀現象 ③幫助解決老百姓所有的困難 ④公民更好地行使建議權、監督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建設法治中國,每個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觀。公民不僅是法治中國前行的受益者,更應該是參與者和推動者。對此,我們每個公民應該( )
①積極宣傳法律 ②遵法、學法 ③守法、用法 ④敢于用法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這充分說明了( )
①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 ②要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③法治和德治能相互代替 ④法律和道德是有區別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民法總則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一立法規定( )
①必將導致大量的民事糾紛,增加司法成本 ②有助于培育見義勇、為樂善好施的社會風尚 ③能杜絕“碰瓷”老人扶不起”等社會亂象的發生 ④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17、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
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修訂法律95部,制定修訂行政法規195部,修改廢止一大批部門規章。省、市、縣政府部門制定公布權責清單。開展國務院大督查和專項督查,對積極作為、成效突出的給予表彰和政策激勵,對不作為的嚴肅問責。創新城鄉基層治理。完善信訪工作制度。擴大法律援助范圍。……加強國家安全。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有力維護了公共安全。
(1)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國政府的宗旨和工作要求是什么?
(2)結合材料,請你分所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
18、材料一 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帶頭尊法學注守法用法,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
材料二 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既是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治國理政規律的深刻把握。
(1)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厲行法治。你認為厲行法治應從哪些方面去做?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中為什么說“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3)作為中學生,在我們國家“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前提下,應該怎樣做?

課件34張PPT。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道德與法治 九年級上冊課堂練習1、截至2017年12月底,十二屆全國人大需委會新制定了25部法律,修改了127件次法律文件。對照本屆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規劃目標,完成率超七成。國家如此重視法治是因為( )
①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 ②法治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 ③法治能推動中國迅速實現現代化 ④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本題考查法治的作用。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由此可知,①②④正確;③中的“迅速”說法錯誤。故選C項。C課堂練習2、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對聶樹斌案再次公開審理,認為原判認定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奸婦女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改判聶樹斌無罪。此時,距離聶樹斌被執行死刑已經過去21年。這告訴我們( )
①我國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②法律最終還聶樹斌及其家人公道 ③公平與正義是我們永恒的追求 ④生命是不可逆的,即使改判也毫無意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本題考查依法治國。聶樹斌被改判無罪體現了依法治國,維護了法律的公平正義,①②③符合題意;④觀點錯誤。故選A項。A課堂練習3、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 有機統一。( )
①黨的領導 ②人民當家作主 ③依法治國 ④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本題考查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故選C項。C課堂練習A4、法治就是依據法律的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下列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①法律既要管民,更要管官 ②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③以言代法,以權代法 ④對違法犯罪的官員加重處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解析:本題考查法治。法治強調的是依據法律治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是權力大于法律,不符合要求;④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相違背,排除。故選A項。課堂練習A5、法治社會應是良法之治,是現代法治的基本理念。具體地說,符合良法標準的法律,必須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基礎之上。據此分析,下列屬于良法的是( )
①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②義務教育法 ③反家庭暴力法 ④公司規章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本題考查良法之治。通過分新可知,④不屬于我國的法律,應排除;①②③均符合題意。故選A項。課堂練習B6、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來走的是人治的道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總結歷史教訓,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指導思想,特別是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針。對于人治和法治的區別,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人治建立在個人專制和獨裁的基礎上 ②法治具有隨意性、多變性、不平等性 ③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強調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法治推動社會有序發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本題考查人治和法治的區到。人治具有隨意性、多變性、不平等性。法治具有統一性、穩定性、權威性,②說法錯誤;①③④說法正確。故選B項。 課堂練習B7、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更加重視法治建設。黨的十五大把 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
A.科教興國 B.依法治國 C.以德治國 D.可持續發展解析:本題考查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故選B項 課堂練習8、材料一 馬克思說:“在專制的國家里,國王就是法律。”
材料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提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作為形式法治與實質法治相統一的法治模式的精辟定型。中國法治不僅應當是形式上的法律之治,更應當是實質上的良法之治。良法善治的理論和實踐超越了工具主義法治和形式主義法治的局限,是現代法治理論的重大創新,也是我國法治建設的質的飛躍。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你對此是如何認識的?參考答案:①材料一說明了在專制的國家里實行人治。②人治建立在個人專制和獨裁的基礎上,具有隨意性、多變性、不平等性,帶來社會發展的不穩定。課堂練習(2)當前,我國是崇尚法治還是人治?為什么?參考答案:當前,我國崇尚法治。原因:①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能夠建立起一個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②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課堂練習(3)談談你對“良法之治”中的“良法”的認識。 參考答案:良法應當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的發展規律,程序正當,符合公平正義要求,維護個人的基本權利,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最大程度地維護社會秩序、增進人民福祉。課堂練習8題解析:本題考查選擇法治道路的知識。第(1)問,從“國王就是法律”可分析出實行專制或人治,結合人治的相關知識回答即可。第(2)問,我國正在建設法治國家,說明我國崇尚法治,可結合實行法治的原因和法治的作用回答。第(3)問,考查對良法之治的認識,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課堂練習9、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不斷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進程。
某校九年級(3)班的全體同學閱讀上述內容后決定舉行一次以“全面落實依法治國”為內容的主題班會。如果你是該班的學生,請你運用所學的有關知識,完成以下問題。(1)請你為主題班會設計一個主題。參考答案:例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等等。課堂練習9、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不斷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進程。
某校九年級(3)班的全體同學閱讀上述內容后決定舉行一次以“全面落實依法治國”為內容的主題班會。如果你是該班的學生,請你運用所學的有關知識,完成以下問題。(2)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參考答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課堂練習(3)請查閱資料,列舉近年來我國推進法治建設的舉措。參考答案:例如:201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會議主題;2014年11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將每年的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2015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依法治國;等等。課堂練習(4)請你談談開展本次主題班會給你帶來的一些體會或啟示。參考答案:答案具有開放性,言之有理即可。示例:①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②我國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③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④青少年要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課堂練習9題解析: 本題考查建設法治中國。第(1)問,圍繞“依法治國”設計即可。第(2)問,考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第(3)問,答案具有開放性,符合“法治建設”的要求即可。第(4)問,答案具有綜合性,可從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走法治道路和青少年的做法等方面作答。課堂練習10、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在我國,政府的宗旨是( )
A.為人民服務
B.對人民負責
C.為人民提供所有的服務
D.做到依法行政解析:本題考查政府的宗旨。在我國,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A項正確。A課堂練習C11、近年來在食品安全上存在的農藥殘留超標、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產地重金屬污染等問題值得特別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最嚴謹的標淮、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來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這要求各級政府要( )
A.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B.嚴厲打擊違反食品安全法的犯罪行為
C.嚴格依法行政,加強市場監管
D.參政議政,充分發揮好監督的作用解析:本題考查政府依法行政。A項是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責,B項是司法機關的職責,C項是政府的行為,D項是各民主黨派的職責。故選C項。 課堂練習C12、某市政府為克服各部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幅度過大帶來的問題,將行政處罰權依法細化,將細化后的標準向社會公布,接受市民監督。這項措施( )
A.保障了人民群眾的表達權,擴大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B.限制了政府的行政決策權,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參與權
C.增強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
D.增加了政府工作的公開度,擴大了人民群眾的監督權解析:本題考查依法行政。這項措施并沒有擴大人民群眾的權利,A、D兩項說法錯誤;材料強調的是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與參與權無關,且限制政府行政決策權的說法錯誤,B項排除。故選C項。課堂練習B13、(2017 湖北黃石)國家信訪局于2016年開通了“手機信訪平臺”,這一舉措進一步暢通了百姓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的渠道。老百姓通過手機信訪有利于( )
①督促政府工作人員依法辦事 ②從根本上杜絕違法亂紀現象 ③幫助解決老百姓所有的困難 ④公民更好地行使建議權、監督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本題考查依法行政。老百姓通過手機信訪是行使監督權的新形式,這種做法有利于公民更好地行使建議權、監督權,督促政府工作人員依法辦事,①④正確;②中的“杜絕”和③中的“所有”說法太絕對。故選B項。課堂練習D14、建設法治中國,每個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觀。公民不僅是法治中國前行的受益者,更應該是參與者和推動者。對此,我們每個公民應該( )
①積極宣傳法律 ②遵法、學法 ③守法、用法 ④敢于用法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題考查厲行法治對公民的要求。厲行法治要求公民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培育法治精神,培養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契約精神、規則意識。由此可知,①②③①都符合題意。課堂練習15、“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這充分說明了( )
①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 ②要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③法治和德治能相互代替 ④法律和道德是有區別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從正反兩方面闡明了堅持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①②說法正確;③說法錯誤,法治和德治不能相互代替;③說法本身正確,但與題意無關。A課堂練習16、民法總則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一立法規定( )
①必將導致大量的民事糾紛,增加司法成本 ②有助于培育見義勇、為樂善好施的社會風尚 ③能杜絕“碰瓷”老人扶不起”等社會亂象的發生 ④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解析:本題考查道德和法律的關系。民法總則的這一規定,有利于保護救助人的合法權益,培育見義勇為、樂善好施的社會風尚,體現了社會主義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②④符合題意;①是對材料的錯誤認識;③中的“杜絕”說法過于絕對。故選B項。B課堂練習17、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
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修訂法律95部,制定修訂行政法規195部,修改廢止一大批部門規章。省、市、縣政府部門制定公布權責清單。開展國務院大督查和專項督查,對積極作為、成效突出的給予表彰和政策激勵,對不作為的嚴肅問責。創新城鄉基層治理。完善信訪工作制度。擴大法律援助范圍。……加強國家安全。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有力維護了公共安全。(1)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國政府的宗旨和工作要求是什么?參考答案:我國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課堂練習(2)結合材料,請你分所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參考答案:①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③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課堂練習17題解析: 本題考查依法行政的相關知識。第(1)問,結合所學知識直接答出我國政府的宗旨和工作要求即可。第(2)問,考查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可從提高執法能力、正確行使權力和進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增強政府公信力等方面回答。課堂練習18、材料一 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帶頭尊法學注守法用法,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
材料二 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既是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治國理政規律的深刻把握。課堂練習(1)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厲行法治。你認為厲行法治應從哪些方面去做?參考答案:①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學會在法治狀態下生活,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培育法治精神,培養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契約精神、規則意識。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樣,帶動其他公民,共同守法。③厲行法治,需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遵紀守法光榮違法亂紀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實現社會的有序、公平、正義。課堂練習(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中為什么說“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參考答案:①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課堂練習(3)作為中學生,在我們國家“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前提下,應該怎樣做?參考答案:開放性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增強法治意識,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加強道德修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到誠實守信,積極承擔責任;等等。課堂練習18題解析: 本題考查厲行法治的相關知識。第(1)問,考查厲行法治的要求,可從公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和社會的角度回答。第(2)問,通過分析可知,主要考查德治和法治的關系,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第(3)問,考查中學生在遵守道德和法律方面的做法,答案具有開放性,符合設問要求即可。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
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
詳情請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
高效訓練 速提能
知識點一 夯實法治基石
1、截至2017年12月底,十二屆全國人大需委會新制定了25部法律,修改了127件次法律文件。對照本屆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規劃目標,完成率超七成。國家如此重視法治是因為( )
①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 ②法治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 ③法治能推動中國迅速實現現代化 ④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法治的作用。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由此可知,①②④正確;③中的“迅速”說法錯誤。故選C項。
答案:C
2、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對聶樹斌案再次公開審理,認為原判認定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奸婦女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改判聶樹斌無罪。此時,距離聶樹斌被執行死刑已經過去21年。這告訴我們( )
①我國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②法律最終還聶樹斌及其家人公道 ③公平與正義是我們永恒的追求 ④生命是不可逆的,即使改判也毫無意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依法治國。聶樹斌被改判無罪體現了依法治國,維護了法律的公平正義,①②③符合題意;④觀點錯誤。故選A項。
答案:A
3、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 有機統一。( )
①黨的領導 ②人民當家作主 ③依法治國 ④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故選C項。
答案:C
4、法治就是依據法律的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下列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①法律既要管民,更要管官 ②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③以言代法,以權代法 ④對違法犯罪的官員加重處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本題考查法治。法治強調的是依據法律治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是權力大于法律,不符合要求;④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相違背,排除。故選A項。
答案:A
5、法治社會應是良法之治,是現代法治的基本理念。具體地說,符合良法標準的法律,必須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基礎之上。據此分析,下列屬于良法的是( )
①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②義務教育法 ③反家庭暴力法 ④公司規章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良法之治。通過分新可知,④不屬于我國的法律,應排除;①②③均符合題意。故選A項。
答案:A
6、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來走的是人治的道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總結歷史教訓,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指導思想,特別是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針。對于人治和法治的區別,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人治建立在個人專制和獨裁的基礎上 ②法治具有隨意性、多變性、不平等性 ③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強調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法治推動社會有序發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人治和法治的區到。人治具有隨意性、多變性、不平等性。法治具有統一性、穩定性、權威性,②說法錯誤;①③④說法正確。故選B項。
答案:B
7、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更加重視法治建設。黨的十五大把 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
A.科教興國 B.依法治國 C.以德治國 D.可持續發展
解析:本題考查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故選B項。
答案:B
8、材料一 馬克思說:“在專制的國家里,國王就是法律。”
材料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提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這是對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作為形式法治與實質法治相統一的法治模式的精辟定型。中國法治不僅應當是形式上的法律之治,更應當是實質上的良法之治。良法善治的理論和實踐超越了工具主義法治和形式主義法治的局限,是現代法治理論的重大創新,也是我國法治建設的質的飛躍。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你對此是如何認識的?
參考答案:①材料一說明了在專制的國家里實行人治。②人治建立在個人專制和獨裁的基礎上,具有隨意性、多變性、不平等性,帶來社會發展的不穩定。
(2)當前,我國是崇尚法治還是人治?為什么?
參考答案:當前,我國崇尚法治。原因:①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能夠建立起一個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②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3)談談你對“良法之治”中的“良法”的認識。
參考答案:良法應當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的發展規律,程序正當,符合公平正義要求,維護個人的基本權利,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最大程度地維護社會秩序、增進人民福祉。
解析:本題考查選擇法治道路的知識。第(1)問,從“國王就是法律”可分析出實行專制或人治,結合人治的相關知識回答即可。第(2)問,我國正在建設法治國家,說明我國崇尚法治,可結合實行法治的原因和法治的作用回答。第(3)問,考查對良法之治的認識,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
9、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不斷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進程。
某校九年級(3)班的全體同學閱讀上述內容后決定舉行一次以“全面落實依法治國”為內容的主題班會。如果你是該班的學生,請你運用所學的有關知識,完成以下問題。
(1)請你為主題班會設計一個主題。
參考答案:例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等等。
(2)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
參考答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3)請查閱資料,列舉近年來我國推進法治建設的舉措。
參考答案:例如:201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會議主題;2014年11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將每年的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2015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依法治國;等等。
(4)請你談談開展本次主題班會給你帶來的一些體會或啟示。
參考答案:答案具有開放性,言之有理即可。示例:①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②我國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③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④青少年要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解析: 本題考查建設法治中國。第(1)問,圍繞“依法治國”設計即可。第(2)問,考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第(3)問,答案具有開放性,符合“法治建設”的要求即可。第(4)問,答案具有綜合性,可從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走法治道路和青少年的做法等方面作答。
知識點二 凝聚法治共識
10、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在我國,政府的宗旨是( )
A.為人民服務
B.對人民負責
C.為人民提供所有的服務
D.做到依法行政
解析:本題考查政府的宗旨。在我國,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A項正確。
答案:A
11、近年來在食品安全上存在的農藥殘留超標、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產地重金屬污染等問題值得特別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最嚴謹的標淮、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來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這要求各級政府要( )
A.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B.嚴厲打擊違反食品安全法的犯罪行為
C.嚴格依法行政,加強市場監管
D.參政議政,充分發揮好監督的作用
解析:本題考查政府依法行政。A項是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責,B項是司法機關的職責,C項是政府的行為,D項是各民主黨派的職責。故選C項。
答案:C
12、某市政府為克服各部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幅度過大帶來的問題,將行政處罰權依法細化,將細化后的標準向社會公布,接受市民監督。這項措施( )
A.保障了人民群眾的表達權,擴大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B.限制了政府的行政決策權,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參與權
C.增強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
D.增加了政府工作的公開度,擴大了人民群眾的監督權
解析:本題考查依法行政。這項措施并沒有擴大人民群眾的權利,A、D兩項說法錯誤;材料強調的是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與參與權無關,且限制政府行政決策權的說法錯誤,B項排除。故選C項。
答案:C
13、(2017 湖北黃石)國家信訪局于2016年開通了“手機信訪平臺”,這一舉措進一步暢通了百姓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的渠道。老百姓通過手機信訪有利于( )
①督促政府工作人員依法辦事 ②從根本上杜絕違法亂紀現象 ③幫助解決老百姓所有的困難 ④公民更好地行使建議權、監督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依法行政。老百姓通過手機信訪是行使監督權的新形式,這種做法有利于公民更好地行使建議權、監督權,督促政府工作人員依法辦事,①④正確;②中的“杜絕”和③中的“所有”說法太絕對。故選B項。
答案:B
14、建設法治中國,每個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觀。公民不僅是法治中國前行的受益者,更應該是參與者和推動者。對此,我們每個公民應該( )
①積極宣傳法律 ②遵法、學法 ③守法、用法 ④敢于用法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厲行法治對公民的要求。厲行法治要求公民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培育法治精神,培養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契約精神、規則意識。由此可知,①②③①都符合題意。
答案:D
15、“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這充分說明了( )
①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 ②要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③法治和德治能相互代替 ④法律和道德是有區別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從正反兩方面闡明了堅持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①②說法正確;③說法錯誤,法治和德治不能相互代替;③說法本身正確,但與題意無關。
答案:A
16、民法總則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一立法規定( )
①必將導致大量的民事糾紛,增加司法成本 ②有助于培育見義勇、為樂善好施的社會風尚 ③能杜絕“碰瓷”老人扶不起”等社會亂象的發生 ④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解析:本題考查道德和法律的關系。民法總則的這一規定,有利于保護救助人的合法權益,培育見義勇為、樂善好施的社會風尚,體現了社會主義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②④符合題意;①是對材料的錯誤認識;③中的“杜絕”說法過于絕對。故選B項。
答案:B
17、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
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修訂法律95部,制定修訂行政法規195部,修改廢止一大批部門規章。省、市、縣政府部門制定公布權責清單。開展國務院大督查和專項督查,對積極作為、成效突出的給予表彰和政策激勵,對不作為的嚴肅問責。創新城鄉基層治理。完善信訪工作制度。擴大法律援助范圍。……加強國家安全。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有力維護了公共安全。
(1)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國政府的宗旨和工作要求是什么?
參考答案:我國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
(2)結合材料,請你分所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
參考答案:①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③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解析: 本題考查依法行政的相關知識。第(1)問,結合所學知識直接答出我國政府的宗旨和工作要求即可。第(2)問,考查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可從提高執法能力、正確行使權力和進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增強政府公信力等方面回答。
18、材料一 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帶頭尊法學注守法用法,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
材料二 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既是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治國理政規律的深刻把握。
(1)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厲行法治。你認為厲行法治應從哪些方面去做?
參考答案:①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學會在法治狀態下生活,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培育法治精神,培養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契約精神、規則意識。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樣,帶動其他公民,共同守法。③厲行法治,需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遵紀守法光榮違法亂紀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實現社會的有序、公平、正義。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中為什么說“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參考答案:①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3)作為中學生,在我們國家“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前提下,應該怎樣做?
參考答案:開放性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增強法治意識,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加強道德修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到誠實守信,積極承擔責任;等等。
解析: 本題考查厲行法治的相關知識。第(1)問,考查厲行法治的要求,可從公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和社會的角度回答。第(2)問,通過分析可知,主要考查德治和法治的關系,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第(3)問,考查中學生在遵守道德和法律方面的做法,答案具有開放性,符合設問要求即可。
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
高頻考點 巧突破
知識點一 夯實法治基石
考點1 實行法治的原因和法治的要求
例1: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走法治道路,是因為法治( )
①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 ③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 ④維護公民的所有權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實行法治的原因。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能夠建立起一個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①②③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維護公民的所有權益”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④。故選A項。
答案:A
例2: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善治之前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首先應確立良法之治。下列對良法認識正確的是( )
①良法應當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的發展規律 ②良法應當程序正當,符合公平正義要求,維護個人的所有權利 ③良法應當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 ④良法應當最大程度地維護社會秩序、增進人民福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對良法的認識和理解。由所學知識可知,良法應當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的發展規律,程序正當,符合公平正義要求,維護個人的基本權利,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最大程度地維護社會秩序、增進人民福祉。①③④正確;②中的“所有”說法大絕對。排除。故選C項。
答案:C
例3:“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法治要求( )
①實行良法之治 ②建立單一的法律體系 ③實行善治 ④建立在個人專制和獨裁的基礎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法治的要求。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還要求實行善治。由此可知,①③正確;②說法明顯錯誤,排除;法治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之上,排除④。故選C項。
答案:C
易錯提醒
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
考點2 法治的作用
例4: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法治是 的有效方式。( )
①解決社會矛盾 ②維護社會穩定 ③實現強國富民 ④實現社會正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法治的作用。法治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由此可知,③不符合題意,排除;①②④正確。故選B項。答案:B
答題必備
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法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
考點3 描繪法治藍圖
例5: (2017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四市)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 )
A.是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
B.要求每個公民都成為執法者
C.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D..要求對違法行為都追究其刑事責任
解析:本題考查依法治國。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C項正確;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是四項基本原則,排除A項;B項不符合實際;針對犯罪行為要追究其刑事責任,排除D項。故選C項。
答案:C
例6:對新時期中國法治建設作出新的戰略部署,繪就了中國法治新藍圖的是( )
A.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
B.黨的十五大
C.黨的十七大
D.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
解析:本題考查繪就中國法治新藍圖。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新時期中國法治建設作出新的戰略部署,繪就了中國法治新藍圖。A項正確。
答案:A
例7: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B.崇尚憲法和法律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
C.樹立全民法治觀念,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D.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法治國家
解析:本題考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故選D項。
答案:D
知識點二 凝聚法治共識
考點1 政府的宗旨和工作要求
例8:山東省濰坊市12345市長公開電話系統遍及濰坊的63個政府機關部門,形成了統一的便民電話網。市長公開電話系統有利于( )
①政府做到對人民負責 ②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③政府加強立法工作 ④政府依法治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政府的宗旨和工作要求。市長公開電話系統有利于解決人民群眾的問題,因此是政府對人民負責和為人民服務的體現,①②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政府不是立法機關,不能加強立法工作,③說法錯誤;④材料未體現。故選A項。
答案:A
考點2 政府依法行政
例9:下面漫畫《遏制》給我們的啟示是( )

A.公民必須配合政府的拆遷行動
B.公民發現危害自身合法權益的行為要及時舉報
C.對違規建筑進行強拆是違法行為
D.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依法行政
解析:本題考查政府依法行政。漫畫中,法治“遏制”住了暴力拆遷的黑手,這啟示我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依法行政,D項正確;A.B.C三項與漫畫內容不符。故選D項。
答案:D
答題必備
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
例10:(2017.江蘇蘇州)隨著互聯網發展,廣大網民可以通過人民網、新浪網等平臺反映問題、提出意見,相關政府部門將定向解答、限時回復解決。這一做法( )
①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監督權 ③屬于社會輿論監督形式 ④有利于推動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政府依法行政。解答本題應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句“廣大網民可以通過人民網、新浪網等平臺反映問題、提出意見”。這主要體現了公民依法行使監督權,這是一種社會輿論監督形式,有利于推動政府依法行政,②③④正確;我國人口眾多,人民不可能直接行使國家權力,①說法錯誤。故選D項。
答案:D
例11:李克強總理指出,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充分發揮傳統媒體、新興媒體作用,利用好網絡平臺,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使群眾了解政府做什么、怎么做。各級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政務公開有利于( )①維護公平正義 ②促進依法行政 ③推進依法治國 ④杜絕腐敗現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依法行政。推進政務公開,能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有利于維護公平正義,促進政府依法行政,推進依法治國,①②③正確:④中的“杜絕”說法太絕對。故選A項。答案:。
答案:A
例12:據報道,某省政府的紅頭文件在報送省長簽發之前,必須先由省政府首席法律顧問簽署意見。這主要表明政府( )
①嚴格依法行使司法權 ②努力把依法治國落到實處 ③堅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 ④把立法權賦予了首席法律顧問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依法行政。紅頭文件在報送省長簽發之前必須先由省政府首席法律顧問簽署意見,這表明政府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努力做到依法行政,②③符合題意;①④說法錯誤。故選B項。
答案:B
解題技法
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通過引用現實生活中突出的事例創設情境,考查學生的綜合認知及評價問題的能力。解答時首先應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或中心語(本題中的“省政府首席法律顧問簽署意見”),準確把握材料,遵循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方式,采用歸納法,聯系所學知識,正確指出材料說明的道理。
考點3 厲行法治
例1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厲行法治要求公民( )
①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 ②培育法治精神 ③培養契約精神和規則意識 ④少享受權利,多履行義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厲行法治對公民的要求。厲行法治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而不是少享受權利,多履行義務,④說法錯誤;①②③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故選A項。
答案:A
易錯提醒
公民要培養 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做到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例14:(2017.江蘇 徐州)“德潤人心,法安天下”德治和法治是人類自我管理和規制的一對經典關系。下列關于德治與法治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
A.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有權威性和強制性
B.法治比德治合更具有感召力和勸導力
C.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規范作用
D.德治與法治日輔相成,相互促進
解析:本題考查法治與德治的關系。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權威性和強制性,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勸導力。由此可知,D項說法正確;A、B、C三項說法錯誤。故選D項。
答案:D
例15:(2017 江蘇徐州)人們常說:“人在做,天在看。”天有三重:道德之天、法律之天、百姓之天。人要有敬畏之心,心中有天。得道德之天可以潤,得法律之天可以安,得百姓之天可以樂。“人要有敬畏之心,心中有天”要求我們應( ) ①堅持以人為本,維護人民利益 ②堅守法律底線.提升法治素養 ③提高道德修養,弘揚傳統美德④摒棄封建迷信、堅持個性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樹立法治觀念,加強道德修養。得百姓之天可以樂,要求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維護人民利益,①符合題意;得法律之天可以安,要求我們堅守法律底線,提升法治素養,②符合題意;得道德之天可以潤,要求我們提高道德修養。弘揚傳統美德,③符合題意;①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 A項。答案:A 答案: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云县| 济阳县| 金堂县| 正镶白旗| 长春市| 内黄县| 灵台县| 喀什市| 大兴区| 射阳县| 鄂托克旗| 华池县| 沾益县| 和林格尔县| 天祝| 绿春县| 新源县| 景泰县| 汉中市| 即墨市| 津市市| 航空| 轮台县| 敖汉旗| 宜兰县| 台北县| 大理市| 九龙县| 板桥市| 博湖县| 保康县| 长宁区| 长顺县| 惠安县| 广东省| 南郑县| 西安市| 无锡市| 嘉荫县| 浦城县| 易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