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 《 大氣壓強》第1課時科學浙教版 八年級上大氣壓強的存在與大小新知導入教師演示:瓶吞雞蛋這是什么原理?由于瓶內溫度下降,壓強減少,雞蛋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被壓進瓶子里。新知講解大氣壓強的存在1.用吸管吸牛奶盒內的牛奶,當牛奶吸完后繼續吸,觀察牛奶盒會發生什么變化,并對觀察到的現象作出解釋。因為用嘴吸完牛奶后,盒內的壓強減少,盒外的大氣壓強作用,使牛奶盒變癟了。2. 將一只薄膜塑料袋放入廣口瓶內,使塑料袋盡可能貼近瓶壁。將袋口沿瓶口翻過來,用橡皮筋緊緊扎在瓶口上(如圖2-13)。試試看,你能否將塑料袋從瓶內拉出來,并解釋實驗現象。不能將塑料袋從瓶內拉出來因為塑料袋貼近瓶壁,之間氣體很少,壓強小,塑料袋外存在大氣壓強作用,壓強大,所以不能將袋從瓶內拉出來。馬德堡半球實驗他將兩個直徑為30多厘米的空心銅半球緊貼在一起,用抽氣機抽出球內的空氣,然后讓馬向相反的方向拉兩個半球。直到兩邊的馬各增加到8匹時,才把半球拉開。早在 1654年,德國馬德堡市市長格里克就在馬德堡市公開表演了一個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證實了哪些問題?① 大氣壓的存在② 大氣會產生很大的壓強馬德堡半球實驗模擬思考:1、杯中的飲料為什么能夠通過吸管進入口中?當口含吸管吸氣時,吸管內空氣的壓強變小,于是外界大氣壓就將杯內的飲料壓入吸管,進入人的口中。2.帶有掛鉤的吸盤為什么能牢牢地貼在瓷磚表面?吸盤緊壓在瓷磚表面時,擠出了里面的空氣,吸盤就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牢牢地貼在瓷磚的表面。3.用吊瓶向靜脈注射藥物 時,醫生為什么要在藥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一根針頭軟管?一般稱之為排氣針頭。因為吊瓶中的液體向下滴之后,瓶中的空氣壓力會減小而小于大氣壓,這樣會使液體不再往下滴了。需要這樣的排氣針頭使空氣進入吊瓶,維持氣體壓力的平衡。思考:本活動中大氣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什么方向的力?1. 將硬塑料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放手后看到什么現象? 大氣壓強的方向硬塑料片掉下 為什么硬塑料片會掉下來? 因為硬塑料片受到重力作用 2. 將玻璃杯裝滿水,仍用硬塑料片蓋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放手后看到什么現象并解釋。硬塑料片沒有掉下來 ,水也不流出來。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將硬塑料片壓在杯口,支撐杯內的水和硬塑料片的重力。G 3. 再慢慢把杯口向各個方向轉一圈,又看見什么現象?硬塑料片仍沒有掉下來,水也不流出來。這說明了什么呢?大氣會向各個方向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大氣的壓強簡稱大氣壓大氣壓強的方向:各個方向閱讀:吸盤——動物身上的馬德堡半球章魚、墨魚等軟體動物的觸手上有許多吸盤蒼蠅腿上的吸盤讓蒼蠅吸在極光滑的天花板上海星腿上的吸盤1、測量工具:① 空盒氣壓計空盒氣壓計上有兩行刻度,分別以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為單位。1毫米汞柱約為133帕。優點是:攜帶和使用比較方便。大氣壓強的大小IQUAN 內圈是毫米汞柱外圈是百帕② 水銀氣壓計水銀氣壓計內有一支細玻璃管,管內水銀柱的高度會隨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讀出的水銀柱高度為多少毫米,大氣壓即為多少毫米汞柱。測量較精確優點是: ③數字氣壓計2、大氣壓的大小:1643年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通過實驗得出來的。1標準大氣壓 = 760毫米水銀柱= 76厘米水銀柱= 1.01×105帕= 10.3米水柱相當于在1厘米2面積上施加約10N的壓力思考:這么大的大氣壓,人和動物為什么沒有受壓的感覺呢?因為人對環境的適應,人的體內也有壓強,它抗衡著體外的大氣壓。悠閑覓食的鳥類水銀柱的高度一致資料用內徑不同的玻璃管和長短不同的玻璃管重做這個實驗(或同時做,把它們并列在一起對比),可以發現水銀柱的豎直高度不變。說明大氣壓強與玻璃管的粗細、長短無關。問:大氣壓強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呢?托里拆利通過實驗補充3、影響大氣壓大小因素:① 密度: ② 溫度(天氣氣溫): 大氣壓隨氣體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晴天的氣壓比陰雨天的高。陰天魚兒喜歡到水面上吐泡泡高山上煮飯不易熟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少。在起降的飛機里,人耳會有不舒適的感覺。這是為什么?這是因為大氣壓隨著高度發生了變化,高度越高,大氣壓越小。引起鼓膜內外氣壓不同。思考:③ 高度: 海拔與氣壓關系根據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能否將圖2-18所示的空盒氣壓計改造成高度計?如果可以,那么高度計的指針沿順時針方向轉動時,表示所在的高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將空盒氣壓計改造成高度計。高度計沿順時針轉動時,氣壓越大,高度越小。 升高 降低 思考:課堂練習1. 盛滿水的玻璃杯,用硬紙片把杯口封嚴,小心地將杯口朝下,紙片不會掉下來,這是因為( )A、紙片太輕了 B、空氣對紙片向上的壓力大于水的重力C、水把紙片粘住了 D、水由于慣性處于靜止狀態 B2. 不漏氣的橡皮氫氣球由地面上升到高空中,球內氣體的質量與密度的變化情況是( ) A. 質量增加、密度增加 B. 質量不變、密度減小 C. 質量減小、密度減小 D. 質量不變、密度不變B拓展提高小明同學用有掛鉤的塑料吸盤來估測大氣壓的值,他設計的實驗方案是:將沾水的吸盤按在平滑的玻璃板上,擠出里面的空氣,按住玻璃板,用彈簧測力計鉤著吸盤上的掛鉤,緩慢往上拉,記錄吸盤剛剛脫離玻璃板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再測量出吸盤與玻璃板的接觸面積,即可算出大氣壓的值,如圖所示。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是:量程為20牛的彈簧測力計1只、底面積為2平方厘米的吸盤、平滑的玻璃板。實驗時,他發現當彈簧測力計拉至18牛時,彈簧測力計正好離開玻璃板。(1)小明同學測得的大氣壓值為 。(2)該實驗只能粗略測出大氣壓的值,結果并不精確,請指出他所設計的方案中產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寫出一點即可)。9× 104帕吸盤內的空氣不能完全排出 課堂總結引導學生自主小結,逐漸完善和形成概念圖板書設計大氣壓存在馬德堡半球實驗“覆杯”實驗盒罐變癟實驗大小760毫米水銀柱= 1.01×105帕測量工具空盒氣壓計水銀氣壓計影響因素① 密度 ② 溫度(天氣氣溫) ③ 高度 數字氣壓計作業布置完成練習題2.3 《大氣壓強》第1課時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3 《大氣的壓強》第1課時練習1.下列實例中,不能說明大氣壓存在的是( ) A. 堵住茶壺蓋的小孔,水不容易倒出來 B. 用吸管能將飲料從瓶中吸入嘴里 C. 水庫大壩設計成上窄下寬 D. 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藥液就被吸入針管2.在瓶內點燃浸過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剝了殼的熟雞蛋堵住瓶口,雞蛋會( ) A. 從瓶口出來 B. 保持不動 C. 進入瓶內 D. 都有可能3.飛機外部裝著氣壓計,當飛機降落時,氣壓計的讀數將( ) A. 增大 B. 減小 C. 不變 D. 先增大后減小4.在驗證大氣壓存在的覆杯實驗中,小柯認為:“實驗中紙片不掉落完全是因為紙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與大氣壓無關。”下列能幫助小柯改變這種想法的實驗是( )A. 如圖甲所示,換用不同種類的紙片做覆杯實驗,紙片都不掉落B. 如圖乙所示,覆杯實驗中將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紙片均不掉落 C. 如圖丙所示,將一張濕紙覆蓋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轉杯子紙片不掉落D. 如圖丁所示,在密閉鐘罩內做覆杯實驗,抽出鐘罩內空氣的過程中紙片掉落5.小剛買了一瓶果醬,可是怎么也擰不開玻璃瓶上的鐵皮蓋。爸爸讓小剛用螺絲刀沿瓶蓋的邊輕輕撬了幾下,再一擰瓶蓋就打開了。這主要是因為( ) A. 增大瓶蓋直徑,減小瓶蓋側壁對瓶的摩擦力 B. 瓶蓋的外表面變粗糙,增大手對瓶蓋的摩擦力 C. 外界的空氣進到瓶中,減小瓶內外氣體對瓶蓋的壓力差 D. 瓶蓋與瓶口的接觸面積變小,減小瓶蓋側壁對瓶的壓力6. 不漏氣的橡皮氫氣球由地面上升到高空中,球內氣體的質量與密度的變化情況是( ) A. 質量增加、密度增加 B. 質量不變、密度減小 C. 質量減小、密度減小 D. 質量不變、密度不變7. 如圖所示,煤氣管道包括戶外和戶內兩部分,兩者之間連接著一只煤氣表。工人師傅給每戶安裝完戶內管道后,都要檢查一下管道是否漏氣。有一種檢測裝置,在兩端開口的透明U形管中裝有水,當U形管兩端壓強相等時,兩側水面相平。檢測時,關閉開關,用力向戶內管道口Y內吹氣,然后迅速將U形管的Y′一端與Y相連接,U形管內水面出現高度差,繼續觀察U形管中水面的變化( ) A. 若水面高度差逐漸增大,則表明不漏氣 B. 若水面高度差逐漸減小,則表明不漏氣 C. 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變,則表明漏氣 D. 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變,則表明不漏氣8. 水銀曲管氣壓計的構造如圖所示,被封閉的一端是真空的,開口的一端與大氣相通。根據圖中所示的數據,這時大氣壓強為( ) A.900 mmHg B.750 mmHg C.850 mmHg D.因無刻度,難以讀出9. 大氣對你的一只手掌的上表面的壓力最接近的數值是( ) A.10 N B.100 N C.1000 N D.10000 N10.小亮同學從超市買來一個玻璃瓶裝的鐵皮蓋罐頭,想把瓶蓋打開,可是怎么也擰不動。小亮的哥哥用螺絲刀沿瓶蓋的邊輕輕撬了幾下,一擰就打開了,這主要是因為用螺絲刀撬瓶蓋可以( )A.增大瓶蓋直徑,減小瓶蓋側壁對瓶的壓力B.減小瓶蓋與瓶口的接觸面積C.減小瓶內外氣體的壓力差D.由于撬了蓋的一邊,從而增大了蓋的另一邊的壓力11. 小明同學用有掛鉤的塑料吸盤來估測大氣壓的值,他設計的實驗方案是:將沾水的吸盤按在平滑的玻璃板上,擠出里面的空氣,按住玻璃板,用彈簧測力計鉤著吸盤上的掛鉤,緩慢往上拉,記錄吸盤剛剛脫離玻璃板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再測量出吸盤與玻璃板的接觸面積,即可算出大氣壓的值,如圖所示。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是:量程為20牛的彈簧測力計1只、底面積為2平方厘米的吸盤、平滑的玻璃板。實驗時,他發現當彈簧測力計拉至18牛時,彈簧測力計正好離開玻璃板。(1)小明同學測得的大氣壓值為 。(2)該實驗只能粗略測出大氣壓的值,結果并不精確,請指出他所設計的方案中產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寫出一點即可)。12. 曉宇設計了用底面為圓形的吸盤測量大氣壓值的實驗,請幫助曉宇完成以下實驗:(1)請補充完整該實驗的相關步驟:①如圖所示,將蘸水的塑料吸盤壓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擠出里面的空氣;②用小桶通過細繩與吸盤掛鉤相連接,向小桶中緩慢注入細沙,直到恰好脫離板面;③用天平測出細沙和小桶的質量M;④用刻度尺 ;⑤大氣壓強的表達式為 。(2)本實驗存在誤差的原因是① ;② 。參考答案:1.C 2.C 3.A 4.D 5.C 6.B 7.D 8.B 9.C 10.C11.(1)9× 104帕 (2)吸盤內的空氣不能完全排出12. (1) 測量塑料吸盤的半徑r (2)吸盤內有空氣;吸盤、掛鉤和細繩也具有重量;測量吸盤的直徑誤差較大;小桶和注入細沙的重量大于吸盤所受大氣壓力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上2.3《大氣的壓強》第1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大氣的壓強 單元 第二單元 學科 科學 年級 八年級上學習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舉例證明大氣壓的存在的實驗現象和生活現象,能用大氣壓解釋有關現象。 2.能說出標準大氣壓的數值,說出測量大氣壓的工具。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演示實驗現象分析,學生能感知大氣壓的客觀存在及大氣壓強的值很大。 2. 通過對生活現象分析,學生能做出自己的判斷,培養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感知人類對大氣壓強的利用,激發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發散性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生認識到大氣壓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 2.對大氣壓的認識,學生體會到科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認識到科學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重點 大氣壓強的客觀存在難點 分析大氣壓強產生的生活現象,大氣壓強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實驗:瓶吞雞蛋 問:這是什么原理? 教師點評總結:由于瓶內溫度下降,壓強減少,雞蛋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被壓進瓶子里。 觀看教師演示實驗 學生討論回答:由于大氣壓強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講授新課 講述:其實生活中藥很多與大氣壓強有關的現象,你能舉例并解釋嗎? 1.用吸管吸牛奶盒內的牛奶,當牛奶吸完后繼續吸,觀察牛奶盒會發生什么變化,并對觀察到的現象作出解釋。 2. 將一只薄膜塑料袋放入廣口瓶內,使塑料袋盡可能貼近瓶壁。將袋口沿瓶口翻過來,用橡皮筋緊緊扎在瓶口上(如圖2-13)。試試看,你能否將塑料袋從瓶內拉出來,并解釋實驗現象。 講述:其實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大氣壓強這個現象了。早在 1654年,德國馬德堡市市長格里克就在馬德堡市公開表演了一個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他將兩個直徑為30多厘米的空心銅半球緊貼在一起,用抽氣機抽出球內的空氣,然后讓馬向相反的方向拉兩個半球。直到兩邊的馬各增加到8匹時,才把半球拉開。 視頻展示:馬德堡半球實驗模擬 問:馬德堡半球實驗證實了哪些問題? 思考: 1、杯中的飲料為什么能夠通過吸管進入口中? 2.帶有掛鉤的吸盤為什么能牢牢地貼在瓷磚表面? 3.用吊瓶向靜脈注射藥物 時,醫生為什么要在藥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一根針頭軟管? 教師點評。 演示實驗:1. 將硬塑料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放手后看到什么現象? 2. 將玻璃杯裝滿水,仍用硬塑料片蓋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放手后看到什么現象并解釋。 3. 再慢慢把杯口向各個方向轉一圈,又看見什么現象? 問:這說明了什么呢? 教師點評總結:大氣壓強的方向:各個方向 閱讀:吸盤——動物身上的馬德堡半球 講述:在前面馬德堡半球實驗中,我們知道大氣壓強很大,那么測大氣壓強到底有多大呢?我們要用測量工具。閱讀課本說一說測量大氣壓強的工具。 講述: 1643年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通過實驗得出來 1標準大氣壓= 760毫米水銀柱 = 76厘米水銀柱 = 1.01×105帕 = 10.3米水柱。他在實驗的過程中不斷傾斜玻璃管,發現在相同的大氣壓下,直立的和傾斜玻璃管內水銀柱高度一致。 資料:用內徑不同的玻璃管和長短不同的玻璃管重做這個實驗(或同時做,把它們并列在一起對比),可以發現水銀柱的豎直高度不變。說明大氣壓強與玻璃管的粗細、長短無關。 問:大氣壓強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問:在起降的飛機里,人耳會有不舒適的感覺。這是為什么? 問:根據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能否將圖2-18所示的空盒氣壓計改造成高度計?如果可以,那么高度計的指針沿順時針方向轉動時,表示所在的高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討論回答:牛奶盒變癟了,因為用嘴吸完牛奶后,盒內的壓強減少,盒外的大氣壓強作用,使牛奶盒變癟了。 小組實驗后回答:不能將塑料袋從瓶內拉出來。因為塑料袋貼近瓶壁,之間氣體很少,壓強小,塑料袋外存在大氣壓強作用,壓強大,所以不能將袋從瓶內拉出來。 學生觀看視頻 學生討論回答:大氣壓的存在,大氣會產生很大的壓強 小組討論回答:1.當口含吸管吸氣時,吸管內空氣的壓強變小,于是外界大氣壓就將杯內的飲料壓入吸管,進入人的口中。 2.吸盤緊壓在瓷磚表面時,擠出了里面的空氣,吸盤就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牢牢地貼在瓷磚的表面。 3.一般稱之為排氣針頭。因為吊瓶中的液體向下滴之后,瓶中的空氣壓力會減小而小于大氣壓,這樣會使液體不再往下滴了。需要這樣的排氣針頭使空氣進入吊瓶,維持氣體壓力的平衡。 硬塑料片掉下 硬塑料片沒有掉下來 ,水也不流出來。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將硬塑料片壓在杯口,支撐杯內的水和硬塑料片的重力。 硬塑料片仍沒有掉下來,水也不流出來。 大氣會向各個方向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大氣的壓強簡稱大氣壓 閱讀課本:1.章魚、墨魚等軟體 動物的觸手上有許多吸盤2.蒼蠅腿上的吸盤讓蒼蠅吸在極光滑的天花板上3.海星腿上的吸盤 學生閱讀:① 空盒氣壓計 ② 水銀氣壓計③數字氣壓計其中空盒氣壓計攜帶和使用比較方便,水銀氣壓計測量較精確。 小組討論回答:① 密度:大氣壓隨氣體密度的增加而增大。② 溫度(天氣氣溫):晴天的氣壓比陰雨天的高。③ 高度: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少。 小組討論回答:這是因為大氣壓隨著高度發生了變化,高度越高,大氣壓越小。引起鼓膜內外氣壓不同。 小組討論回答:將空盒氣壓計改造成高度計。高度計沿順時針轉動時,氣壓越大,高度越小。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自主構建知識,體現學生是學習主任的理念。 培養學生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 讓學生認識到科學是與生活緊密相關系的。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自主小結,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圖 回顧 板書 大氣的壓強第1課時(大氣壓強的存在及大小) 1.大氣壓強的存在現象及解釋 2.大氣壓強的方向 3.大氣壓強的大小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3《大氣的壓強》第1課時.ppt 2.3《大氣的壓強》第1課時習題.doc 2.3《大氣的壓強》第1課時教案 .docx 吞雞蛋實驗.wmv 馬德堡半球實驗.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