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7.1促進民族團結課件+教案+同步練習+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7.1促進民族團結課件+教案+同步練習+素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課時教學設計

課題 《促進民族團結》 單元 第四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九年級
學習 目標 ①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②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的形成與發展 ③懂得以實際行動履行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義務。
重點 新型民族關系、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難點 國家如何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以民族歌曲導入:試一試,你能從這首歌中找到哪些民族?答案解析: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點綴著祖國的壯麗河山,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引出本課主題--促進民族團結 思考:五十六個民族中,你對哪個民族比較熟悉。 通過歌曲,認識五十六個民族,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講授新課 《民族大家庭》探究一:觀看視頻思考:你從五十六個民族喜迎國慶活動中獲得哪些感悟?解析: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齊聚一堂,用特別的方式共同捍衛著民族的團結與祖國的統一,充分體現出各族人民的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兄弟情誼 探究二:思考:結合民族分布圖及材料,能得到什么信息?探究三:解讀我國處理民族關系遵循的三大原則:思考一:結合視頻和材料,理解“各民族一律平等”?思考二:從江孜保衛戰的歷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故事?思考三:認識少數民族聚居省份和中東部省份的經濟發展差距《家和萬事興》探究三:國家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舉措有什么?(引導學生思考具體的政策以及分別從哪些方面扶植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 探究四:作為公民要如何承擔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結合實際情況,談做法) 學生小組討論,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 讓學生通過情景體驗/視頻感受,認識民族關系的原則,知道從自身做起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學習知道新型民族關系、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知道國家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舉措。從自身做起,維護民族團結。
板書 我國新型民族關系 促進民族團結 民族關系基本原則 國家促進民族地區發展舉措 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7.1 促進民族團結 練習題

一、單選題
1.內蒙古自治區認真貫徹黨和國家政策、編譯出版完成了蒙古文版類蒙古文教材及教輔資料100余種;中小學資源開發建設任務;實現了民族教育的義務教育階段全面免費。這些舉措( )
①有利于維護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②體現了民族平等、團結、區域自治、共同繁榮的民族政策
③能夠消除民族之間的差別,實現真正的民族大融合
④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新疆發展進步的根本基石,也是13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習近平總書記的話(  )
①啟發我們只有堅持各民族團結互助,祖國的新疆才會更美麗 ②說明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體現了我國堅持少數民族優先發展的基本原則 ④表明我國已形成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3.“同心掬得滿庭芳。”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青少年要
①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
②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
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④關心和幫助少數民族同學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每個公民都有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為此,我們中學生應該
①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團結的事
②與各民族同學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③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少數民族經濟文化建設事業中,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④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語言文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下列不屬于強調“加強民族團結”的原因的是(  )
A.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手足相親
B. 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C.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加強民族團結
D. 只有加強民族團結才能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6.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開展以來,河南省在產業援疆方面,突破單一模式,實現軟件、硬件同步推進,“輸血”“造血”齊頭并進的立體援疆模式,使得受援地從根本上增強“造血”機能,取得了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這說明(  )
A.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我國國情
B. 在我國,各民族的政治地位平等
C. 我國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D. 應賦予少數民族地區更多自治權
7.新中國成立后,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和社會文化實現跨越式發展。下列選項中與此無關的是(  )
A. 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B.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 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
D. 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口迅速增長
8.2018年10月25日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后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寧夏回族自治區取得以上成就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堅持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基本原則
②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③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④黨和政府的扶持政策,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戰略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和睦相處、團結溫暖的大家庭。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根基更加堅實、紐帶更加牢固。為此,我們必須堅持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B.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D.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0.“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
①反映出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②表明了我國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③道出了我國各族人民實現個人夢想的心聲 
④唱出了我國各族人民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的愿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簡答題
11.材料一 2017年9月,山東省第17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啟動,主題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圍繞主題重點推出九項活動,不斷為推動全省民族團結、社會穩定作出新貢獻。
材料二 2017年9月4日,由貴州省民宗委主辦的民族地區精準脫貧培訓工程秋季攻勢啟動,圍繞民族特色村寨保護發展、民族民間工藝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培訓,助推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取得成效。
結合上述材料,運用相關知識,思考下列問題:
(1)我國為什么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
(2)啟動民族地區精準脫貧培訓工程秋季攻勢體現了我國怎樣的民族關系?
(3)開展民族特色村寨保護發展、民族民間工藝人才培養有什么重要意義?



參考答案:
1.B
【解析】
【詳解】
本題考查維護民族團結,是對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考查。題文中出版完成了蒙古文版類蒙古文教材及教輔資料,體現了尊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有利于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④觀點正確;我們要尊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而不能消除民族之間的差別,③觀點正確;黨對內蒙古自治區的各項政策,有利于維護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也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①②觀點正確,所以本題選擇B答案。
2.A
【解析】
【詳解】
本題考查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捍衛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結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如今新疆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這些都與我們堅持各民族團結互助分不開,表明我國已形成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也說明了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①②④是正確的,③是錯誤的,在我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高低,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排除。故本題選A。
3.D
【解析】
【詳解】
本題考查民族團結的知識。根據課本所學知識,維護民族團結,青少年要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結合實際生活,青少年還要主動關心和幫助少數民族同學。所以①②③④選項的說法都是正確的,所以正確答案是D。
【點睛】
本題需要學生掌握三個尊重的內容。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和宗教信仰,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
4.B
【解析】
【詳解】
本題考查維護民族團結的相關內容,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依據教材知識,維護民族團結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積極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與各民族同學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團結的事等,所以①②④符合題意;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我們不能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少數民族經濟文化建設事業中去,③的說法錯誤,故應排除;所以本題選擇B。
5.C
【解析】
【詳解】
本題考查維護民族團結的原因,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手足相親;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只有加強民族團結才能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所以A、B、D都是加強民族團結的原因,與題意不符,故應排除;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中國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則,受到憲法和法律的保護,C的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本題選擇C。
6.C
【解析】
【詳解】
本題考查對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原則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依據教材知識,新中國成立后,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我國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載入憲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抓住題文中的關鍵詞“對口援疆”“取得了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等,由此可以看出,這是在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C符合題意;題文重點在強調各地支持民族地區的發展,這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與各民族的政治平等無關,A、B、D與題不符,故應排除;所以本題選擇C。
7.D
【解析】
【詳解】
本題考查民族地區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依據教材知識,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后,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我國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載入憲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問題,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實施了西部大開發等戰略,再加上民族地區人民的艱苦創業,民族地區取得了輝煌成就,所以A、B、C都是對民族地區發展的正確認識,與題意不符,故應排除;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口迅速增長與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和社會文化實現跨越式發展無關,D符合題意,本題選擇D。
8.C
【解析】
【詳解】
本題考查民族地區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依據教材知識,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后,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我國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載入憲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問題,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實施了西部大開發等戰略,再加上民族地區人民的艱苦創業,寧夏回族自治區取得了輝煌成就,所以②③④符合題意;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是我國的新型民族關系的體現,①與題不符,故應排除;所以本題選擇C。
9.B
【解析】
【詳解】
本題考查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正確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依據教材知識,新中國成立后,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我國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載入憲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所以B符合題意;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A與題意不符,故應排除;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C與題不符,故應排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D與題不符,故應排除;所以本題選擇B。
10.B
【解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民族團結的認識。根據材料,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說明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說明我國各族人民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的愿望,所以①②④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③道出了我國各族人民實現個人夢想的心聲說法是錯誤的,不符合材料,所以不選。所以正確答案是B。
11.(1)①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壓力,直面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③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④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⑤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⑥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實現中國夢等。
(2)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3)①有利于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②有利于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使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等。
【解析】
【詳解】
(1)本題考查對重視民族團結重要性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國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的原因,我們主要應該從維護民族團結的重要性以及維護民族團結的意義等角度進行認識。依據課本內容,我們主要應該從“維護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國追求各民族的共同發展”“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全面小康”“實現中國夢”等方面具體進行回答、組織問題的答案。
(2)本問考查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的內容,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依據教材知識,新中國成立后,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我國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載入憲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據此進行回答。
(3)此問旨在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落實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難度值一般。回答意義類問題,我們主要應該采用“有利于……”的模式具體組織答案。依據題文描述,開展民族特色村寨保護發展、民族民間工藝人才培養,對于保護、繼承和創新少數民族的文化,對于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義。依照上述內容,采用“有利于……”的模式具體組織問題的答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7.1 促進民族團結


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
7.1 促進民族團結
7.2 維護祖國統一

第八課
中國人 中國夢
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
本單元教材結構:


8.1 我們的夢想
8.2 共圓中國夢







單元解讀:和諧與夢想兩個角度引導我們認識:中華民族一家親,五十六個民族和諧相處,同呼吸,共命運;完成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兩岸中華兒女的共同命運;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1.漢族 2.阿昌族 3.白族 4.保安族 5.布朗族 6.布依族 7.朝鮮族 8.達斡爾族 9.傣族 10.德昂族 11.侗族 12.東鄉族13.獨龍族 14.鄂倫春族 15.俄羅斯族 16.鄂溫克族 17.高山族 18.仡佬族 19.哈尼族 20.哈薩克族 21.赫哲族 22.回族 23.基諾族 24.京族 25.景頗族 26.柯爾克孜族 27.拉祜族 28.黎族 29.傈僳族 30.珞巴族 31.滿族 32.毛南族 33.門巴族 34.蒙古族 35.苗族 36.仫佬族 37.納西族 38.怒族 39.普米族 40.羌族 41.撒拉族 42.畬族 43.水族 44.塔吉克族 45.塔塔爾族 46.土族 47.土家族 48.佤族 49.維吾爾族 50.烏茲別克族 51.錫伯族 52.瑤族 53.彝族54.裕固族 55.藏族 56.壯族
民族大家庭

1
思考:試一試,你能從這首歌中找到哪些民族?
化學課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課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課件:www.1ppt.com/kejian/dili/ 歷史課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新課導入: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點綴著祖國的壯麗河山,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中華民族大家庭。


自 主 預 習

1

2

3
中華民族大家庭

4

5
怎樣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
如何理解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意義
公民要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民族大家庭

1
觀看視頻思考:你從五十六個民族喜迎國慶活動中獲得哪些感悟?
答案解析: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齊聚一堂,用特別的方式共同捍衛著民族的團結與祖國的統一,充分體現出各族人民的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兄弟情誼。
①分布: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逐步形成以漢族為主體,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分布特點。
②原則: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③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載入憲法和法律,
④關系: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1、中華民族大家庭:

閱讀P91頁: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中華文化、捍衛祖國統一、推動歷史進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漸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字基本統一、觀念基本相同的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在形成和發展的歷程中不斷融合,由多元到一體、由松散到緊密,最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在格局。
思考:材料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閱讀P92頁: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
思考:結合視頻和材料,理解“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族平等:
2.民族關系基本原則:

①民族平等:各民族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的一員,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

近代以來,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國難,團結御侮,救亡圖存,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壯歌。1903年12月,一支英國侵略軍偷越我國邊界,占領西藏帕里等地區,又于1904年4月進犯江孜。西藏人民踐行“勿讓洋人染指我疆土”“縱然男盡女絕,誓不與侵略者共天地”的誓言,在江孜保衛戰中浴血奮戰,堅持了3個多月。
思考:從江孜保衛戰的歷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故事?
民族團結:
答案解析:西藏人民在面對外來侵略時團結一致、抵御外辱,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奉獻精神。例如,東北抗日聯軍。
2.民族關系基本原則:

②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
各民族共同繁榮:
思考:面對7.1玉樹地震,為什么面對大災,各族群眾主動參與救援行動?
答案解析:我國已經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全國各族人民對玉樹地震災區提供大力支援,幫助災區人民度過難關。各族人民共同應對挑戰、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2.民族關系基本原則:

③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種種壓力和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
家和萬事興

2
3、為什么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
2017年人均GDP后十名省份
經濟發展差距:大陸前三名分別為北京12.9萬元、上海12.5萬元和天津11.9萬元;人均GDP最少的三個省分別是:甘肅2.9萬、云南3.5萬和貴州3.8萬元。
4、怎樣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

經濟方面: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民生方面: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
文化方面: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使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
西部大開發的范圍包括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云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面積為685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的71.4%。
寧夏羊絨生產工廠
烏魯木齊文博會上民族服飾展區
貴州千戶苗寨發展生態旅游
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制作魚皮畫
魚皮畫是赫哲族特有的藝術品,具有鮮明的黑龍江地方特色,工藝獨特精美,是紀念和收藏、饋贈之佳品。
赫哲族通過對魚皮的粘貼和鏤刻,以獨特的形式,從不同角度表現了赫哲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與扶持保護。
“一帶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對于寧夏、新疆地區發展大有裨益!
5、公民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
1.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驅車2個多小時,從西昌市來到位于大涼山深處的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解放鄉火普村,走進彝族貧困群眾家中,看實情、問冷暖、聽心聲,同當地干部群眾共商精準脫貧之策。這說明( )
①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②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③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④我國各民族間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不平衡問題已經解決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null
運用拓展:
B
2.“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新疆發展進步的根本基石,也是13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習近平總書記的話( )
①啟發我們只有堅持各民族團結互助,祖國的新疆才會更美麗
②說明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體現了我國堅持少數民族優先發展的基本原則
④表明我國已形成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null
運用拓展:
A


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
7.1 促進民族團結
7.2 維護祖國統一

第八課
中國人 中國夢
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
本單元教材結構:


8.1 我們的夢想
8.2 共圓中國夢







本課解讀:新型民族關系、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重點)
國家如何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難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川市| 温宿县| 肥西县| 阳泉市| 太仆寺旗| 香河县| 台山市| 乐安县| 竹溪县| 渑池县| 灵山县| 开平市| 呼伦贝尔市| 项城市| 宣城市| 吴旗县| 偃师市| 彭州市| 海丰县| 达日县| 东乌珠穆沁旗| 那曲县| 滁州市| 江山市| 三门县| 彰武县| 迁安市| 商都县| 苍山县| 辉南县| 延川县| 巢湖市| 德令哈市| 资溪县| 榕江县| 芒康县| 巴中市| 沾化县| 五河县| 祁阳县| 济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