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齊讀:p68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 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競爭。教育改變世界感受教育的力量學習目標:1、教育的作用:個人、國家2、了解義務教育制度 另一個放牛娃的故事?1980年,他父親不幸病逝,剛上初二的他不得不輟學.學校的找到了他的母親:“這孩子成績好,退學太可惜,可不要把孩子的前途耽誤了。”放牛娃重返了校園1984年,他實現了牛背上的夢想,進入了空軍飛行學院。2005年6 月,入選神州六號飛船載人飛行乘組梯隊成員。2005年10月12日,終圓了“九天攬月”的夢想。聶海勝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能改變一個人命運。教育,是一個國家、民族發展的根本,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對國家振興具有決定意義事業。了解各國教育制度荷蘭是一個十分重視教育的國家,在荷蘭5到16歲的青少年要接受義務教育,其中最后的兩年可以是部分時間的在校學習。荷蘭人口 1510 萬(1991 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18780 美元(1991年)。義務教育為 11 年(4 歲~15 歲)。11 年后不上全日制學校的學生必須繼續接受每周兩天、為期一年的教育。小學 8 年,兒童 4 歲入學。初等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在情感、智力和創造性方面得到發展,學習基礎知識,提高文化水平和身體素質。英國是一個有悠久教育傳統的國家。它的教育體系經過幾百年的沿革,相當的完善和復雜,且具有非常大的靈活性。總體來說分為三個階段: 義務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延續教育(Further Education)和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5歲-16歲為法律規定的強制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必須入學,由國家負責必須的學費、書籍和必要的供應。日本戰后教育改革,建立了"六三三四制"的學校教育體制。《學校教育法》規定,"所謂學校,系指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大學、高等專門學校、盲人學校、聾啞學校、養護學校以及幼兒園。兒童滿6周歲入學,12周歲畢業,屬于義務教育階段。新學年從4月份開學,多數小學采用三學期體制,三學期之間分別為暑假、寒假和春假。韓國實行的教育系統,確保韓國公民均可根據個人能力無差別地接受小學、初中、高中教育。就年限來看,現行的是6-3-3-4制度。教育,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永恒主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國崛起之二戰后的日本_標清.mp4 感受教育的力量.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